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春秋世族谱二卷

国朝陈厚耀撰春秋之世自王朝以迄诸侯大夫得姓受氏各有源流其人之见于经者不可殚数汉宋有世本四卷唐代尚今惟孔氏正义中偶载其文而书则久佚隋书经籍志有春秋左氏诸大夫世谱十三卷不知何人所撰今亦无存杜预作春秋释例中有世族谱一书具载其世系昭穆之详而自宋以来湮没不见今恭遇

圣代表章遗籍释例一书得于永乐大典中裒辑丛残复为完帙独世族谱仅存数条仍不免于阙畧厚耀当时既未覩释例原本因据孔氏正义旁叅他书作此以补之其体皆仿旁行斜上之例首周世次图而以周之卿大夫附后次鲁次晋次衞次郑次齐次宋次楚次秦次陈次蔡次曹次莒次杞次滕次许次邾次吴次越次小国诸侯皆先叙其君王世系而附以卿大夫其偶见经而无世次可稽如周之凡伯南季鲁之众仲秦子之类则别曰杂姓氏名号另为一篇附卿大夫世系之后搜采颇为该洽近时顾栋髙作春秋大事表有世系表二卷其义例与此相近而考证互有异同如周卿大夫之周公忌父台庄公诸人此书征引不及顾本之备又脱漏王叔氏世系不载亦为逊于顾本然顾氏于有世系者叙此较详其无可考者槩阙而不録此书则于经所载之人祗称官爵及字者悉胪采无遗实为顾本所未及读春秋者以此二书互相考证则春秋氏族之学几乎备矣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三十七 乐记第十九·郑玄
  昭公卷二十二(起元年,尽十二年)·何休
  呂祖謙後序·朱熹
  提要·真德秀
  温文尔雅的君子之争·孔子
  卷九·程公说
  卷四十八·卫湜
  刘氏春秋意林卷上·刘敞
  卷三十·王道焜
  卷六·李光地
  僖公·僖公十九年·左丘明
  永明智觉禅师·惠洪
  卷首·智旭
  全南洋佛教组织之希望·太虚
  佛说舍卫国王十梦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兑斋先生曹之谦(兑斋集)·顾嗣立

    之谦,字益甫,云中应人。幼知力学,早擢巍科。既而与元好问同掾东曹,机务倥偬,商订文字,未尝少辍。北渡后,居平阳者三十余年,与诸生讲学,一以伊洛为宗,众翕然从之,文风为之一变。所著古文杂诗仅三百首,曰《兑斋文集》。汲郡王恽序之

  • 明宗纪七·薛居正

    长兴元年春正月丙寅朔,帝御明堂殿受朝贺,仗卫如常仪。乙亥,国子监请以监学生束修及光学钱备监中修葺公用,从之。丙子,帝谓宰臣曰:“时雪未降,如何?”冯道曰:“陛下恭行俭德,忧及蒸民,上合天心,必有春泽。”是夜,降雪。其夕,右散骑常

  • 卷四百七十五 元祐七年(壬申,1992)·李焘

      起哲宗元祐七年七月盡其月   秋七月癸未,孟秋朝獻,以雨,命執政官分獻。   丙戌,三省言:「已令轉運司計置麟、府、豐五年之糧。今秋成有望,慮近裏州軍封樁錢穀難以兌移。」詔除側近州軍錢糧兌移外,令戶部支封樁錢銀共

  • 第六十五回 杀季弟特遣猛将军 鸩故主兼及亲生女·蔡东藩

      却说湘州刺史王琳,曾偕僧辩入都平景,功居第一。他本家居会稽,以行伍起家,姊妹皆入湘东王宫,琳因侍王左右,得邀荣宠,平时常倾身下士,所得赏赐,不入私囊,尽给兵吏,麾下约有万人,多系江淮群盗,乐为彼用,自平乱有功,恃宠纵虐。僧辩

  • 卷十三·杨士奇

    洪武三十五年冬十月辛亥朔命工部给奉天征讨军士衣鞋○湖广镇远州蛮夷长官司长官何惠言本境路当云南要冲每岁修治清浪焦溪镇远三桥工费繁重所部临诸溪洞民皆佯獚猫狫力不胜役乞令军民相参修治从之○夜金星犯天江南第二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九·佚名

    天启五年五月戊申朔以盛暑暂辍日讲○御史陈以瑞锍釒劾少詹事钱谦益主试潜通关节居官把持朝政兵部主事沈正宗筮仕已多劣状察处复金□赞美曹俱削籍追夺诰命○己酉刑科给事中霍维华言刑法失平者三事张我续贪淫酷诈宜处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零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之五百四十七·佚名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秋七月。壬申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记注  ○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翌日如之。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延祉、延祉现已补授库伦办事大臣。所有达赖喇

  •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原序·刘时举

    宋中兴通鉴一十五巻通直郎国史院编修官刘时举编史嵩之丧父以右相起复时举为京学生与王元野黄道等九十四人太学生黄恺伯金九万孙翼鳯等百四十四人武学生翁日善等六十七人宗学生赵子寰等三十四人上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九 谥略上·纪昀

    谥略 【上】(臣)等谨按谥以尊名名以征实陈列行事所以别尊卑彰美恶周公叙谥法考行以受名其作谥之制则掌之太师赐谥之典则掌之 太史小史乐记曰闻其谥知其行士冠礼曰生无爵死无谥明乎锡名之典非可幸邀者也考左氏内外传及史

  • 论语集注考证卷六·金履祥

    先進先進【先進後進漢書尚有此名但彼謂同時前後輩此似謂古今前後輩】程子【叔子】今反謂之【所以知野人君子為今人之言者蓋下文如字斡轉吾字提起則知上文為今時之言也餘看通釋】弟子因孔子之言記此十人而并目其所長【

  • 记问之学(1)·戴圣

    ——读死书者不配为师【原文】记问之学(2),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3)!力不能问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见。【注释](1)本节选自《学记》。(2)记问:凭记忆力掌握知识。(3)听语:听取学生的问题并解

  • 卷二十七·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二十七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士丧礼第十二之二管人汲不説繘屈之注曰管人有司主舘舎者不説繘将以就祝濯米屈萦也防曰聘礼记云管人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此为死者故

  • 三守·韩非

    人主有三守。三守完,则国安身荣;三守不完,则国危身殆。何谓三守?人臣有议当途之失,用事之过,举臣之情,人主不心藏而漏之近习能人,使人臣之欲有言者,不敢不下适近习能人之心,而乃上以闻人主,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爱

  • 开元释教录卷第五·智升

    总括群经录上之五  宋刘氏都建业。  自武帝永初元年庚申。至顺帝升明三年己未。凡八主六十年。缁素共有二十二人。所出经律论等并杂集失译诸经。总四百六十五部七百一十七卷(于中九十三部二百四十三卷见在三百七

  • 学仕遗规·陈宏谋

    作者雍乾名臣陈宏谋将“先儒格论编采成书”,以“警醒俗学浮靡之弊习,有裨经世利济之实学”。《学仕遗规》在清末民初被列为社会教育和蒙童教育教材。

  • 灵枢经脉翼·夏英

    针灸著作。明夏英编绘。三卷。英字时彦,古杭人。是书为阐述《灵枢经》十二经脉、任督二脉及其腧穴的专著。以为“《灵枢》之文,世古言深,中有错简易置,况无注释,后世不无失其真者”。于是悉取祖遗诸秘籍中有裨于《灵

  • 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窥基

    亦称《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疏》、《弥勒上生经瑞应疏》,简称《观弥勒上生经疏》。佛典注疏。唐窥基撰。二卷。是对《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的注疏。先以“佛成权实”、“慈氏所因”、“时分有殊”、“往生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