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说林下第二十三

伯乐教二人相踶马,相与之简子厩观马。一人举踶马,其一人从后而循之,三抚其尻而马不踶,此自以为失相。其一人曰:‘子非失相也。此其为马也,踒肩而肿膝。夫踶马也者,举后而任前,肿膝不可任也,故后不举。子巧于相踶马而拙于任肿膝。’ 夫事有所必归,而以有所,肿膝而不任,智者之所独知也。惠子曰: ‘置猿于柙中,则与豚同。’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卫将军文子见曾子,曾子不起而延于坐席,正身于奥。文子谓其御曰:‘曾子,愚人也哉!以我为君子也,君子安可毋敬也?以我为暴人也,暴人安可侮也?曾子不僇命也。’

鸟有翢翢者,重首而屈尾,将欲饮于河则必颠,乃衔其羽而饮之。人之所有饮不足者,不可不索其羽也。

鳣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渔者持鳣,妇人拾蚕,利之所在,皆为贲、诸。

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之马,教其所爱者相驽马。千里之马时一,其利缓,驽马日售,其利急。此周书所谓‘下言而上用者惑也。’

桓赫曰:‘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崇侯、恶来知不适纣之诛也,而不见武王之灭之也。比干、子胥知其君之必亡也,而不知身之死也。故曰:‘崇侯、恶来知心而不知事,比干、子胥知事而不知心。’圣人其备矣。

宋太宰贵而主断。季子将见宋君,梁子闻之曰: ‘语必可与太宰三坐乎,不然,将不免。’季子因说以贵主而轻国。

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惠子曰:‘羿执鞅持扞,操弓关机,越人争为持的。弱子扞弓,慈母入室闭户。故曰:可必,则越人不疑羿;不可必,则慈母逃弱子。’

桓公问管仲‘富有涯乎’?答曰:‘水之以涯,其无水者也。富之以涯,其富已足者也。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

宋之富贾有监止子者,与人争买百金之璞玉,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而理其毁瑕,得千溢焉。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毋举之者,负之时也。

有欲以御见荆王者,众驺妒之,因曰:‘臣能撽鹿。’见王,王为御,不及鹿,自御及之。王善其御也,乃言众驺妒之。

荆令公子将伐陈,丈人送之曰∶‘晋强,不可不慎也。’公子曰:‘丈人奚忧,吾为丈人破晋。’丈人曰:‘可。吾方庐陈南门之外。’公子曰:‘是何也?’曰:‘我笑句践也,为人之如是其易也,己独何为密密十年难乎?’

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逃之,舍于家人,家人藏其皮冠。夫弃天下而家人藏其皮冠,是不知许由者也。

三虱相与讼,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争肥饶之地。’一虱曰:‘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若又奚患?’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彘臞,人乃弗杀。

虫有就者,一身两口,争食相龁也。遂相杀,因自杀。人臣之争事而亡其国者,皆蛔类也。

宫有垩器,有涤则洁矣。行身亦然,无涤垩之地则寡非矣。

公子纠将为乱,桓公使使者视之,使者报曰:‘ 笑不乐,视不见,必为乱。’乃使鲁人杀之。

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公孙喜使人绝之曰:‘ 吾不与子为昆弟矣。’公孙弘曰:‘我断发,子断颈而为人用兵,我将谓子何?’周南之战,公孙喜死焉。

有与悍者邻,欲卖宅而避之。人曰:‘是其贯将满矣,子姑待之。’答曰:‘吾恐其以我满贯也。’遂去之。故曰: ‘物之几者,非所靡也。’

孔子谓弟子曰:‘孰能导子西之钓名也?’子贡曰:‘赐也能。’乃导之,不复疑也。孔子曰:‘宽哉,不被于利;洁哉,民性有恒。曲为曲,直为直。孔子曰子西不免。’白公之难,子西死焉。故曰:‘直于行者曲于欲。’

晋中行文子出亡,过于县邑,从者曰:‘此啬夫,公之故人,公奚不休舍?且待后车。’文子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佩,此人遗我玉环;是振我过者也。以求容于我者,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乃去之。果收文子后车二乘而献之其君矣。

周躁谓宫他曰:‘为我谓齐王曰:以齐资我于魏,请以魏事王。’宫他曰:‘不可,是示之无魏也,齐王必不资于无魏者,而以怨有魏者。公不如曰:以王之所欲,臣请以魏听王。齐王必以公为有魏也,必因公。是公有齐也,因以有齐、魏矣。’

白圭谓宋令尹曰:‘君长自知政,公无事矣。今君少主也而务名,不如令荆贺君之孝也,则君不夺公位,而大敬重公,则公常用宋矣。’

管仲、鲍叔相谓曰:‘君乱甚矣,必失国。齐国之诸公子其可辅者,非公子纠则小白也,与子人事一人焉,先达者相收。’管仲乃从公子纠,鲍叔从小白。国人果弑君,小白先入为君,鲁人拘管仲而效之,鲍叔言而相之。故谚曰:‘巫咸虽善祝,不能自祓也;秦医虽善除,不能自弹也。’以管仲之圣而待鲍叔之助,此鄙谚所谓‘虏自卖裘而不售,士自誉辩而不信’者也。

荆王伐吴,吴使沮卫蹙融犒于荆师而将军曰‘缚之,杀以衅鼓。’问之曰:‘汝来卜乎?’答曰:‘卜。’‘卜吉乎?’曰:‘吉。’荆人曰:‘今荆将与女衅鼓其何也?’答曰:‘是故其所以吉也。吴使人来也,固视将军怒。将军怒,将深沟高垒;将军不怒,将懈怠。今也将军杀臣,则吴必警守矣。且国之卜,非为一臣卜。夫杀一臣而存一国,其不言吉何也?且死者无知,则以臣衅鼓无益也;死者有知也,臣将当战之时,臣使鼓不鸣。’荆人因不杀也。

知伯将伐仇由,而道难不通。乃铸大钟遗仇由之君,仇由之君大说,除道将内之。赤章曼枝曰:‘不可。此小之所以事大也,而今也大以来,卒必随之,不可内也。’仇由之君不听,遂内之。赤章曼枝因断毂而驱,至于齐七月,而仇由亡矣。

越已胜吴,又索卒于荆而攻晋,左史倚相谓荆王曰:‘夫越破吴,豪士死,锐卒尽,大甲伤,今又索卒以攻晋,示我不病也,不如起师与分吴。’荆王曰:‘善。’因起师而从越,越王怒,将击之,大夫种曰:‘不可。吾豪士尽,大甲伤,我与战必不克,不如赂之。’乃割露山之阴五百里以赂之。

荆伐陈,吴救之,军闲三十里,雨十日夜,星。左史倚相谓子期曰:‘雨十日,甲辑而兵聚,吴人必至,不如备之。 ’乃为陈,陈未成也而吴人至,见荆陈而反。左史曰:‘吴反覆六十里,其君子必休,小人必食,我行三十里击之,必可败也。’乃从之,遂破吴军。

韩、赵相与为难。韩子索兵于魏,曰:‘愿借师以伐赵。’魏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不可以从。’赵又索兵以攻韩,文侯曰:‘寡人与韩兄弟,不敢从。’二国不得兵,怒而反。已乃知文侯以构于己,乃皆朝魏。

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雁往,齐人曰:‘雁也。’鲁人曰:‘真也。’齐曰:‘使乐正子春来,吾将听子。’鲁君请乐正子春,乐正子春曰:‘胡不以其真往也?’君曰:‘我爱之。 ’答曰:‘臣亦爱臣之信。’

韩咎立为君,未定也。弟在周,周欲重之,而恐韩咎不立也。綦毋恢曰:‘不若以车百乘送之。得立,因曰为戒;不立,则曰来效贼也。’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者。靖郭君谓谒者曰: ‘毋为客通。’齐人有请见者曰:‘臣请三言而已,过三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进曰:‘海大鱼。’因反走。靖郭君曰:‘ 请闻其说。’客曰:‘臣不敢以死为戏。’靖郭君曰:‘愿为寡人言之。’答曰:‘君闻大鱼乎?网不能止,缴不能絓也,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海也,君长有齐,奚以薛为?君失齐,虽隆薛城至于天犹无益也。’靖郭君曰:‘善。’乃辍,不城薛。

荆王弟在秦,秦不出也。中射之士曰:‘资臣百金,臣能出之。’因载百金之晋,见叔向,曰:‘荆王弟在秦,秦不出也,请以百金委叔向。’叔向受金,而以见之晋平公曰:‘可以城壶丘矣。’平公曰:‘何也?’对曰:‘荆王弟在秦,秦不出也,是秦恶荆也,必不敢禁我城壶丘。若禁之,我曰:为我出荆王之弟,吾不城也。彼如出之,可以德荆。彼不出,是卒恶也,必不敢禁我城壶丘矣。’公曰: ‘善。’乃城壶丘,谓秦公曰:‘为我出荆王之弟,吾不城也。’秦因出之,荆王大说,以炼金百镒遗晋。

阖庐攻郢,战三胜,问子胥曰:‘可以退乎?’ 子胥对曰:‘溺人者一饮而止则无逆者,以其不休也,不如乘之以沈之。’

郑人有一子,将宦,谓其家曰:‘必筑坏墙,是不善人将窃。’其巷人亦云。不时筑,而人果窃之。以其子为智,以巷人告者为盗。

猜你喜欢
  备蛾傅第六十三·墨子
  卷四 墬形训·刘安
  卷五 性理二·黎靖德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三·吕柟
  律吕新论卷上·江永
  卷三十·纳兰性德
  卷四十八【礼节图四】·鄂尔泰
  卷十一·郑伯谦
  卷十五·吴廷华
  卷六(惟净译)·佚名
  卷四十八(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菩提資糧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佛祖历代通载凡例·念常
  卷三十五·佚名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萧仲昺·唐圭璋

      沁园春   庆宁乡令   笑问鸥盟,所不同心,有如大江。念渊明漫仕,虽轻斗粟,弦歌有得,难慕柴桑。相业流芳,元枢新躅,拈作先生一瓣香。长生酒,仗西风桂子,吹到河阳。   湘江。笑绾铜章。便好筑绵州六一堂。看千年辽鹤,重

  • 五集卷六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六十九古今体三十首【壬子一】壬子元旦书亥宵过绦县才支欣子首又重来纪年五十加七始得岁八旬有二开?鼎烟连饯除柏亚盆香馥洗春梅太和内外元正会保泰持盈益慎哉元

  • 补录茕斋诗文补遗七十一篇·李白

    李太白全集 补录茕斋诗文补遗七十一篇○ 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客从昆仑来,遗我双玉璞。云是古之得道者西王母食之余,食之可以凌太虚。爱之颇谓绝今昔,求识江淮人犹如比石。如今虽在卞和手,□□正憔悴,了了知之亦

  • 卷三十四·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三十四顾云送崔致远西游将还 【题拟】我闻海上三金鳌,金鳌头戴山高高。山之上兮,珠宫贝阙黄金殿;山之下兮,千里万里之洪涛。傍边一点林碧,鳌山孕秀生奇特。十二乘船渡海来,文章感动中华国。十八横行战词苑,一箭

  • 卷八十·志第三十·舆服三·宋濂

        ◎舆服三   ○仪卫   殿上执事   挈壶郎二人,掌直漏刻,冠学士帽,服紫罗窄袖衫,涂金束带,乌靴。漏刻直御榻南。   司香二人,掌侍香,以主服御者摄之,冠服同挈壶。香案二,在漏刻东西稍南。司香侍案侧,东西

  • ◎和平文学家傅彦长·佚名

    大上海沦入魔堂后,租界已成孤岛,周围都是魑魅魍魉蠢动着。大家指落水为&ldquo;过桥&rdquo;,因为那时敌伪的一切大本营还在四川路桥之北,故有此称。而傅彦长&ldquo;先生&rdquo;以暨大&ldquo;名&rdquo;教授资格为文人最早投

  • 第八十九卷 文苑 一 六·缪荃孙

    镇 江 府 一 南朝 宋刘谦之刘谦之,简之弟。好学。撰晋纪二十卷。位广州剌史、大中大夫。(南史本传、丹徒县志) 齐檀超 檀道鸾檀超,字悦祖,高平金乡人也。祖嶷之,字宏宗,宋南琅邪太守。父道彪,字万寿,位正员

  • 一二八○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彭元珫经吏部议处降级调用片·佚名

    一二八○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彭元珫经吏部议处降级调用片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遵旨查彭元珫系因前充武英殿提调,办理四库全书,遗失底本,经吏部议处具题,奉旨降一级调用。是以三通馆呈进之书,黏写原任检讨字样。谨奏。

  • 京口耆旧传卷六·刘宰

    姚辟张谔陈亢【子廓度等】蒋猷丁权【族孙可乆】张慤王厚姚辟字子张金坛人祖宗朝士尚词章辟独究心六经义有未安必求其是早从欧阳公修学问亦以家近往来金陵从王安石质疑故修作获麟诗赠之有曰世已无孔子获麟意谁知我尝为

  • 列传卷第十九 高丽史一百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白文节[*(白) 正]。○白文节字彬然蓝浦郡人新罗谏官仲鹤之后高宗时登第入翰院累官至中书舍人历吏部侍郞国子祭酒。 忠烈朝拜司议大夫时无功

  • ●序·刚毅

    政事之端、纠纷万绪、不离乎吏户礼兵刑工、六曹之所掌、其所以布教施、令达上行下之文、一代自有程度、垂诸令甲、颁之薄海内外较若画一、无或差忒、受其成而考核事实、定其可否者、宰相尚书之职、而考其事所由起、则

  • 广要道章第十二·佚名

    【解读】这一章详细说明&ldquo;要道&rdquo;的意义。【原文】子曰:&ldquo;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1),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

  • 附录·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埤附録吴江朱鹤龄撰古文尚书逸篇【隋志梁五经博士刘叔嗣注尚书逸篇二卷唐志徐邈注尚书逸篇三卷】序帝厘下土【句】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汨作九共九篇藁饫【次舜典后】孔言舜理天下诸侯四方各设其官

  • 菩提资粮论卷第六·龙树

        圣者龙树本 比丘自在释    大隋南印度三藏达磨笈多译  问云何修习答。  四神足为根  欲进心思惟  四无量住持  谓慈悲喜舍  于此四无量中。习近多作已。得心堪能。得心堪能已。便入初禅那。

  • 成唯识论 第一卷·护法

    成唯识论 第一卷护法等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今造此论为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生解为断二重障故。由我法执二障具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断障为得二

  • 第二十三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辛三 想阴魔相 分三  壬初 具示始终  二 中间十境  三 结害嘱护 壬初分二  癸初 始修未破区宇  二 修破显露妄源  癸初分二  子

  • 第八 醯摩迦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一尊者醯摩迦曰: 瞿昙教之前 人人曾语我&ldquo;有斯应有斯&rdquo; 自为解说事 此皆受卖说 此皆增思择(妄想) 我已不喜彼(一〇八四)&ldquo;人人曾语我解说事&rdquo;[之句中],&ldquo;事&rdquo;者,是婆和利婆罗门及其他彼之

  • 上清太渊神龙琼胎乘景上玄玉章·佚名

    《上清太渊神龙琼胎乘景上玄玉章》,撰人不详。似为唐宋上清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经称汶水真人蒙上清上玄玉女赐以神龙之珠,并得妙炁之符。得道升真之后,又对丹元讲道传经,并授龙珠和符箓。经文称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