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记义第三

季桓子以粟千钟饩夫子。夫子受之而不辞。既而以颁门人之无者。子贡进曰、季孙以夫子贫故致粟。夫子受之而以施人无乃非季孙之意乎。子曰何。对曰季孙以为惠也。子曰然。吾得千钟所以受而不辞者。为季孙之惠且以为宠也。夫受人财不以成富。与季孙之惠于一人。岂若惠数百人哉。

秦庄子死。孟武伯问于孔子。曰古者同寮有服乎。答曰然。同寮有相友之义。贵贱殊等。不为同官。闻诸老聃。昔者虢叔、闳夭、太颠、散宜生南宫适、五臣同寮比德以赞文武。及虢叔死四人者为之服朋友之服。古之达理者行之也。

公父文伯死。室人有从死者。其母怒而不哭。相室谏之。其母曰孔子。天下之贤人也。不用于鲁。退而去。是子素宗之而不能随。今死而内人从死者二人焉。若此。于长者薄于妇人厚也。既而夫子闻之。曰季氏之妇尚贤哉。子路愀然对曰夫子亦好人之誉巳乎。夫子死而不哭。是不慈也。何善尔。子曰怒其子之不能随贤。所以为尚贤者。吾何有焉。其亦善此而巳矣。

卫出公使人问孔子曰、寡人之任臣无大校一一自观察之。犹复失人。何故。答曰如君之言。此即所以失之也。人既难知非言问所及。观察所荆且人君之虑者多。多虑则意不精。以不精之意。察难知之人。宜其有失也。君未之闻乎。昔者舜臣尧。官才任士。尧一从之。左右曰。人君用士。当自任耳目。而取信于人。无乃不可乎。尧曰吾之举舜。巳耳目之矣。今舜所举人。吾又耳目之。是则耳目人。终无巳巳也。君茍付可付。则巳不劳而贤才不失矣。

子贡问曰、昔孙文子以卫侯哭之不哀。知其将为乱。不敢舍其重器而行。尽寘诸戚而善晋大夫二十人。或称其知。何如。孔子曰人知其为知也。吾未知其为知也。子贡曰敢问何谓也。子曰食其禄者必死其事。孙子知卫君之将不君。不念伏死以争。而累规去就。尸利携罚非人臣也。臣而有不臣之心。明君所不赦。幸哉。孙子之以此免戮也。

孔子使宰予使于楚。楚昭王以安车象■。因宰予以遗孔子焉。宰予曰夫子无以此为也。王曰何故。对曰臣以其用。思其所在观之。有以知其然。王曰言之。宰予对曰自臣侍从夫子以来。窃见其言不离道。动不违仁。贵义尚德。清素好俭。仕而有禄不以为积。不合则去。退无吝心。妻不服綵。妾不衣帛。车器不雕。马不食粟。道行则乐其治。不行则乐其身。此所以为夫子也。若夫观目之丽靡。窈窕之淫音。夫子过之弗之视。遇之弗之听也。故臣知夫子之无用此车也。王曰然则夫子何欲而可。对曰方今天下道德寝息。其志欲兴而行之。天下诚有欲治之君。能行其道。则夫子虽徒步以朝。固犹为之。何必远辱君之重贶乎。王曰乃今而后知孔子之德也大矣。宰予归以告孔子。孔子曰二三子以予之言何如。子贡对曰未尽夫子之美也。夫子德高则配天。深则配海。若予之言。行事之实也。夫子曰夫言贵实。使人信之。舍实何称乎。是赐之华不若予之实也。

孔子适齐。齐景公让登。夫子降一等。景公三辞然后登。既坐。曰夫子降德辱临寡人。寡人以为荣也。而降阶以远自绝于寡人。寡人未知所以为罪。孔子答曰、君惠顾外臣。君之赐也。然以匹夫敌国君。非所敢行也。虽君私之。其若义何。颜雠由善事亲。子路义之。后雠以非罪执。于义将厄。子路请以金赎焉。人将许之。既而二三子纳金于子路以入卫。或谓孔子曰。受人之金以赎其私昵。义乎。子曰义而赎之。贫取于友。非义而何。爱金而令不辜陷辟。凡人且犹不忍。况二三子于由之所亲乎。诗云。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茍出金可以生人。虽百倍古人不以为多。故二三子其欲由也成其义。非汝之所知也。

孔子读诗及小雅。喟然而叹曰。吾于周南召南见周道之所以盛也。于柏舟、见匹妇执志之不可易也。于淇澳、见学之可以为君子也。于考槃、见遁世之士而不闷也。于木瓜、见包且之礼行也。于缁衣、见好贤之心至也。于鸡鸣、见古之君子不忘其敬也。于伐檀、见贤者之先事后食也。于蟋蟀、见陶唐俭德之大也。于下泉、见乱世之思明君也。于七月、见豳公之所造周也。于东山、见周公之先公而后私也。于狼跋、见周公之远志所以为圣也。于鹿鸣、见君臣之有礼也。于彤弓、见有功之必报也。于羔羊、见善政之有应也。于节南山、见忠臣之忧世也。于蓼莪、见孝子之思养也。于四月、见孝子之思祭也。于裳裳者华、见古之贤者世保其禄也。于采菽、见古之明王所以敬诸侯也。

孔子昼息于室而鼓琴焉。闵子自外闻之。以告曾子。曰。嚮也夫子之音清彻以和。沦入至道。今也更为幽沉之声。幽则利欲之所为发。沉则贪得之所为施。夫子何所感而若是乎。吾从子入而问焉。曾子曰诺。二子入问夫子。夫子曰然。女言是也。吾有之。向见猫方取鼠。欲其得之。故为之音也。女二人者孰识诸。

曾子对曰闵子。夫子曰可与听音矣。

猜你喜欢
  刺复第十·桓宽
  第十三章 19·辜鸿铭
  第九章 17·辜鸿铭
  卷十一·惠栋
  春秋年表【缺】·佚名
  卷六十二·程川
  尚书句解卷十一·朱祖义
  卷十五·蔡卞
  卷十一·蔡卞
  卷三十八·林之奇
  卷三·孔颖达
  第九章 谨交游·佚名
  书经集传卷五·蔡沈
  伐功第四十五·桓宽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彭定求

        卷90_1 【和尹懋登南楼】张均   客来已两春,更瞻韶光早。花鸟既环合,江山复骈抱。   楼形写北潭,堞势凌青岛。白云谢归雁,驰怀洛阳道。   卷90_2 【江上逢春】张均   离忧耿未和,春虑忽蹉跎。择木猿知

  • ◆杨推官载(仲弘集)·顾嗣立

    载字仲弘,建之浦城人。后徙家于杭。博涉群书,年四十不仕。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调海船万户府照磨。延佑初,以科目取士,首应诏,登进士第。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宁国路总管府推官

  • 卷三百九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九十一苹花类五言律秋日泛舟赋苹花     【宋】徐 铉素艶拥行舟清香覆碧流逺烟分的的轻浪泛悠悠雨歇平湖满风凉运渎秋今朝流咏处即是白苹洲五言絶句永嘉赠别       

  •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文艺下·欧阳修

    李华,字遐叔,赵州赞皇人。曾祖太冲,名冠宗族间,乡人语曰:“太冲无兄。”太宗时,擢祠部郎中。华少旷达,外若坦荡,内谨重,尚然许,每慕汲黯为人。累中进士、宏辞科。天宝十一载,迁监察御史。宰相杨国忠支娅所在横猾,华出使,劾按不桡,州

  • 卷五十三·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五十三 【起丁巳唐昭宗乾宁四年 尽丙寅唐昭宣帝天佑三年】凡十年 【丁巳】四年春正月诏罢诸王所领兵及殿後四军 【韩建奏睦济韶

  • 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三一五清折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初一日一二一○四--四·佚名

    考棚应修各处估需工料之清折谨将考棚应修各处,估需工料银元数目,开具清折,呈送宪鉴。订阅:一、奎楼后路壁,补草衫砖,厅换破砖,加三合土附基脚,工料银三拾元一、奎楼砖棚,换枋栏杆椅,及大堂厝顶,工料银贰拾元

  • 卷六十四下·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六十四下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下 【师古曰此卷首尚载严朱吾丘主父徐者存其本书题目以示不变易也

  • 赵文深传·令狐德棻

    赵文深字德本,南阳宛地人。父亲赵遐,以医术入仕,在魏国担任尚药典御。赵文深自小学习楷书、隶书,十一岁时,把自己的书法作品献给魏帝。后来归附周朝,任大丞相府法曹参军。赵文深甚有钟繇、王羲之的风范,笔力气势都值得观赏。

  • 卷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十八 朱批王玑奏摺 江南江常鎭道【臣】王玑谨 奏为请免河工旧欠以清尘案以广 皇仁事伏查康熙四十年河【臣】张鹏翮所 题各员欠帑共九十余万两内有未领帑银而开入者有巳做工程而不算者有奉文

  • 法言義疏五·汪荣宝

      修身卷第三〔注〕求己以反本,守母以存子,此其大要。〔疏〕修,世德堂本作「脩」,下並同。 注「守母以存子」。按:老子云:「既知其子,復守其母。」   修身以為弓,矯思以為矢,立義以為的,奠而後發,發必中矣。〔注〕無敵於天

  • 卷三·马骕

    <经部,春秋类,左传事纬钦定四库全书左传事纬卷三     灵璧知县马骕撰晋文建霸【僖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挍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

  • 卷四百三十三·佚名

    △第二分随喜回向品第三十七之二复次大士。若菩萨摩诃萨於所修造诸福业事。如实了知。离蕴处界。亦离般若波罗蜜多乃至布施波罗蜜多。亦离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亦离四念住广说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是菩萨摩诃萨。於所修造

  • 卷五十六(大唐三藏义净译)·佚名

    △佛说入胎藏会第十四之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劫比罗城多根树园。与大刍众无量人俱。尔时世尊,有弟名曰难陀。身如金色。具三十相。短佛四指。妻名孙陀罗。仪容端正世间罕有。光华超绝人所乐见。难陀於彼缠绵恋著无暂

  • 金刚錍显性录卷第一·智圆

    孤山沙门释 智圆 集金刚錍者荆溪大师宗圆顿教所着论也发挥佛旨拟议圆宗融万法於一心息异论於千古抑又开后昆之智眼喻金錍以立名叙前代之权疑寄野客而兴问其道甚大嘉言孔彰俾佛性昭昭无为昏情所隐者其此论矣圆耽味沉

  • 卷五·佚名

    第三节 顺逆一〇一四从因缘及于非所缘十一、&hellip;&hellip;非增上、非无间、非等无间十一,非互相三、非亲依止、非前生、非后生、非修习、非业、非异熟、非食、非根、非静虑、非道十一,非相应三、非不相应五、非无有

  • 刘宾客嘉话录·韦绚

    轶事小说集,又名《刘公嘉话录》。唐韦绚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 “韦绚《刘公嘉话录》一卷”。《宋史·艺文志》却记载韦绚有《刘公嘉话》一卷,此外还有《宾客嘉话》一卷。但考其它书目,均无记载《宾客嘉话》。

  • 娘子军·佚名

    列位:现在的世界是日进文明不比从前的**了。无论什么事情,上自国家政体下至社会上的风俗,同家庭间的习惯,凡有偏重的流弊统统都要改良。那改良的入手办法第一层便是兴学,若除去了兴学二字,实在没有别的好法子。为什么呢?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