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十九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八万四千波罗蜜门诸三昧门陀罗尼门者不。佛告喜王。今此会中有菩萨大士得是三昧。亦能入八万四千诸波罗蜜及诸三昧陀罗尼门。此诸菩萨于是贤劫中。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除四如来。于此劫中得成佛已。喜王菩萨。复白佛言。唯愿加哀当宣此诸菩萨名号。多所饶益安隐世间利诸天人。为护佛法令得久住。为将来菩萨显示法门。求无上道心不疲懈。佛告喜王。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尔时世尊即以偈说诸佛名字。

  南无拘那提佛(为首千佛) 南无拘那含牟尼佛 南无迦叶佛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弥勒佛 南无师子佛 南无明炎佛 南无牟尼佛 南无妙华佛 南无华氏佛 南无善宿佛 南无导师佛 南无大臂佛 南无大力佛 南无宿王佛 南无修药佛 南无名相佛 南无大明佛 南无炎肩佛 南无照曜佛 南无日藏佛 南无月氏佛 南无众炎佛 南无善明佛 南无无忧佛 南无提沙佛 南无明曜佛 南无持鬘佛 南无功德佛 南无示义佛 南无灯曜佛 南无兴盛佛 南无药师佛 南无喜濡佛 南无白毫佛 南无坚固佛 南无福威德佛 南无不可坏佛 南无德相佛 南无罗睺佛 南无众主佛 南无梵声佛 南无坚际佛 南无不高佛 南无作明佛 南无大山佛 南无金刚佛 南无将众佛 南无无畏佛 南无珍宝佛 南无华目佛 南无军力佛 南无华光佛 南无仁爱佛 南无大威德佛 南无梵王佛 南无无量明佛 南无龙德佛 南无坚步佛 南无不虚见佛 南无精进德佛 南无善守佛 南无欢喜佛 南无不退佛 南无师子相佛 南无胜智佛 南无法氏佛 南无喜王佛 南无妙御佛 南无爱作佛 南无德臂佛 南无喜意佛 南无观神佛 南无云音佛 南无善思佛 南无善意佛 南无离垢佛 南无月相佛 南无珠髻佛 南无师子步佛 南无德树佛 南无观择佛 南无慧聚佛 南无安住佛 南无有意佛 南无鸯伽陀佛 南无大名佛 南无威猛佛 南无无量意佛 南无妙色佛 南无多智佛 南无光明佛 南无坚戒佛 南无吉祥佛 南无宝相佛 南无莲花佛 南无那罗延佛 南无安乐佛 南无智积佛 南无德敬佛 南无梵德佛 南无宝积佛 南无华天佛 南无善思议佛 南无法自在佛 南无名闻意佛 南无乐说聚佛 南无金刚相佛 南无求利佛 南无游戏佛 南无离闇佛 南无多天佛 南无弥楼相佛 南无众相佛 南无宝藏佛 南无极高行佛 南无提沙佛 南无珠角佛 南无德赞佛 南无日月明佛 南无日明佛 南无星宿佛 南无师子相佛 南无韦蓝王佛 南无福藏佛 南无见有边佛 南无电明佛 南无金山佛 南无师子德佛 南无胜相佛 南无明赞佛 南无坚精进佛 南无具足赞佛 南无离畏佛 南无应天佛 南无大灯佛 南无世明佛 南无妙音佛 南无持上功德佛 南无离闇佛 南无师子颊佛 南无宝赞佛 南无灭过佛 南无珠明佛 南无人月佛 南无喜见佛 南无庄严佛 南无珠明佛 南无山顶佛 南无名相佛 南无法积佛 南无定义佛 南无施愿佛 南无定众佛 南无众王佛 南无游步佛 南无安意佛 南无法差别佛 南无上尊佛 南无极高德佛 南无上师子音佛 南无乐戏佛 南无龙明佛 南无华山佛 南无龙喜佛 南无香自在佛 南无大名佛 南无天力佛 南无德鬘佛 南无龙手佛 南无善行意佛 南无自庄严佛 南无智胜佛 南无无量月佛 南无宝语佛 南无日明佛 南无定意佛 南无无量形佛 南无照明佛 南无宝相佛 南无断疑佛 南无善明佛 南无不虚步佛 南无觉悟佛 南无华相佛 南无山主王佛 南无大威德佛 南无遍见佛 南无无量名佛 南无住义佛 南无宝天佛 南无满意佛 南无上赞佛 南无无垢佛 南无无忧佛 南无梵天佛 南无华相佛 南无身差别佛 南无法明佛 南无尽见佛 南无德净佛 南无月面佛 南无宝灯佛 南无宝相佛 南无上名佛 南无作名佛 南无无量音佛 南无违蓝佛 南无师子身佛 南无明意佛 南无无能胜佛 南无功德品佛 南无月相佛 南无得势佛 南无无边行佛 南无开华佛 南无净垢佛 南无一切义佛 南无勇力佛 南无富足佛 南无福德佛 南无随时佛 南无广意佛 南无功德敬佛 南无善寂灭佛 南无财天佛 南无净断疑佛 南无无量持佛 南无妙乐佛 南无不负佛 南无无住佛 南无得叉迦佛 南无众首佛 南无世光佛 南无多德佛 南无弗沙佛 南无无边威德佛 南无义意佛 南无药王佛 南无断恶佛 南无无热佛 南无善调佛 南无名德佛 南无华德佛 南无勇得佛 南无金刚军佛 南无大德佛 南无寂灭意佛 南无香象佛 南无那罗延佛 南无善住佛 南无无所负佛 南无月相佛 南无电相佛 南无恭敬佛 南无威德守佛 南无智日佛 南无上利佛 南无须弥顶佛 南无治怨贼佛 南无莲华佛 南无应赞佛 南无知次佛 南无离憍佛 南无那罗延佛 南无常乐佛 南无不少国佛 南无天名佛 南无见有边佛 南无甚良佛 南无多功德佛 南无宝月佛 南无师子相佛 南无乐禅佛 南无无所少佛 南无游戏佛 南无德宝佛 南无应名称佛 南无华身佛 南无大音声佛 南无辩才赞佛 南无金刚珠佛 南无无量寿佛 南无珠庄严佛 南无大王佛 南无德高德佛 南无高名佛 南无百光佛 南无喜悦佛 南无龙步佛 南无意愿佛 南无宝月佛 南无灭已佛 南无喜王佛 南无调御佛 南无喜自在佛 南无宝髻佛 南无离畏佛 南无善灭佛 南无梵命佛 南无宝藏佛 南无月面佛 南无净名佛 南无威德寂灭佛 南无爱相佛 南无多天佛 南无须炎摩佛 南无天爱佛 南无宝众佛 南无宝步佛 南无师子分佛 南无极高行佛 南无人王佛 南无善意佛 南无世名佛 南无宝威德佛 南无德乘佛 南无觉相佛 南无喜庄严佛 南无示济佛 南无香象佛 南无众炎佛 南无慈相佛 南无妙香佛 南无坚铠佛 南无威德猛佛 南无珠铠佛 南无仁贤佛 南无善逝月佛 南无梵自在佛 南无师子月佛 南无福威德佛 南无正生佛 南无无胜法佛 南无月观佛 南无宝名佛 南无大精进佛 南无山光佛 南无德聚佛 南无供养名佛 南无法赞佛 南无施名佛 南无电德佛 南无宝语佛 南无求命佛 南无善戒佛 南无善众佛 南无定意佛 南无破有闇佛 南无喜胜佛 南无师子光佛 南无照明佛 南无上名佛 南无利慧佛 南无珠月佛 南无威光佛 南无不破论佛 南无光明佛 南无珠论佛 南无世师佛 南无吉手佛 南无善月佛 南无宝炎佛 南无罗睺守佛 南无乐菩萨佛 南无无光佛 南无至寂灭佛 南无世最妙佛 南无无忧佛 南无十势力佛 南无喜力佛 南无德势力佛 南无得势佛 南无大势士佛 南无功德藏佛 南无真行佛 南无上安佛 南无提沙佛 南无火光佛 南无电明佛 南无广德佛 南无珍宝佛 南无福德明佛 南无造铠佛 南无成手佛 南无善华佛 南无集宝佛 南无大海佛 南无持地佛 南无义意佛 南无善思惟佛 南无德轮佛 南无宝火佛 南无利益佛 南无世月佛 南无美音佛 南无梵相佛 南无众师首佛 南无师子行佛 南无难陀佛 南无应供佛 南无明威德佛 南无大光佛 南无宝名佛 南无众清净佛 南无无边名佛 南无不虚光佛 南无圣天佛 南无智王佛 南无金刚众佛 南无善障佛 南无建慈佛 南无华国佛 南无法意佛 南无风行佛 南无善思惟佛 南无多明佛 南无蜜众佛 南无功德守佛 南无利意佛 南无无惧佛 南无坚观佛 南无住法佛 南无珠足佛 南无解脱德佛 南无妙身佛 南无善意佛 南无普德佛 南无妙智佛 南无梵财佛 南无宝音佛 南无正智佛 南无力得佛 南无师子音佛 南无花相佛 南无智积佛 南无华齿佛 南无功德藏佛 南无名宝佛 南无希有名佛 南无上戒佛 南无无畏佛 南无日月佛 南无梵寿佛 南无一切天佛 南无乐智佛 南无宝天佛 南无珠藏佛 南无德流布佛 南无智王佛 南无无缚佛 南无坚法佛 南无天德佛 南无梵牟尼佛 南无安祥行佛 南无勤精进佛 南无炎肩佛 南无大威德佛 南无瞻卜花佛 南无欢喜佛 南无善众佛 南无帝幢佛 南无大爱佛 南无须蔓色佛 南无众妙佛 南无可乐佛 南无势力行佛 南无善定义佛 南无牛王佛 南无妙臂佛 南无大车佛 南无满愿佛 南无德光佛 南无宝音佛 南无金刚军佛 南无富贵佛 南无师子力佛 南无净目佛 南无迦叶佛 南无净意佛 南无知次第佛 南无猛威德佛 南无大光明佛 南无日光曜佛 南无净藏佛 南无分别威佛 南无无损佛 南无月光佛 南无密口佛 南无持明佛 南无善寂行佛 南无不动佛 南无大赞佛 南无德法佛 南无严土佛 南无庄严王佛 南无高出佛 南无炎炽佛 南无华德佛 南无宝严佛 南无上善佛 南无宝上佛

  次礼十二部尊经大藏法轮。

  敬礼十方诸大菩萨摩诃萨。

  归命如是等十方世界无量无边诸大菩萨摩诃萨。

  敬礼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归命如是等无量无边辟支佛。

  礼三宝已次复忏悔。

  弟子等。敬请十方诸佛。十二部经。一切贤圣。天龙八部法界众生。现前大众等证知。弟子。自从无始已来。所造众罪无量无边。今日至心发露忏悔归依佛。

  南无东方作戒王佛 南无南方最勇跃佛 南无西方无碍称佛 南无北方龙华德佛 南无东南方无边自在力佛 南无西南方珍宝自在佛 南无西北方莲华自在佛 南无东北方弥楼干那佛 南无下方建立精进佛 南无上方琉璃光最丰佛

  归命如是等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

  弟子等。自从无始劫来乃至今身。杀害一切三宝师僧父母六亲眷属善知识法界众生不可知数。偷盗一切三宝师僧父母六亲眷属善知识法界众生物不可知数。于一切三宝师僧父母六亲眷属善知识法界众生上起邪心不可知数。妄语欺诳一切三宝师僧父母六亲眷属善知识法界众生不可知数。绮语调弄一切三宝师僧父母六亲眷属善知识法界众生不可知数。恶口骂辱诽谤毁訾一切三宝师僧父母六亲眷属善知识法界众生不可知数。两舌斗乱破坏一切三宝师僧父母六亲眷属善知识法界众生不可知数。或破五戒八戒十戒十善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菩萨三聚戒十无尽戒。乃至一切戒及一切威仪戒等。自作教他见作随喜不可知数。如是等众罪。亦如十方大地无边微尘无数。我等作罪亦无边无数。虚空无边我等作罪亦复无边。方便无边我等作罪亦复无边。法性无边我等作罪亦复无边。法界无边我等作罪亦复无边。众生无边我等劫夺杀害亦复无边。三宝无边我等侵损亦复无边戒品无边。我等毁犯亦复无边。如是等罪上至诸菩萨下至声闻缘觉所不能知。唯佛与佛乃能知我罪之多少。今于三宝前法界众生前。发露忏悔不敢覆藏。唯愿十方三宝法界众生听我忏悔。

  弟子等。从无始劫来所有众恶。以是因缘生大忧苦。贫穷困乏愁热惊惧。怖畏恶业心常怯劣。在在处处暂无欢乐。十方现在大悲世尊。能除众生一切怖畏。愿受我等诚心忏悔。过去诸恶今悉悔过。现在作业诚心发露。所未作者更不敢作已作之业不敢覆藏。身业三种口业有四意三业行今悉忏悔。生死险难种种淫欲愚烦恼难。如是诸难今悉忏悔。心轻躁难。近恶友难。三有险难。及三毒难。遇无难难值好时难。修功德难。值佛亦难。如是诸难今悉忏悔。

  弟子等。今者为诸众生及自己身。十方佛前归命忏悔。一切众生无量劫来。不识诸佛及父母恩。不解善法造作众恶。自恃种性及诸财宝。盛年放逸作诸恶行。心念不善口作恶业。随心所造不见其过。凡夫愚行无知闇覆。亲近恶友烦恼乱心。五欲因缘心生忿恚。不知厌足故作众恶。亲近非圣因生悭嫉。贫穷因缘奸谄作恶。系属于他常有怖畏。不得自在而造诸恶。贪欲恚痴挠动其心。渴爱所逼造作诸恶。依因衣食及以女色诸结恼热。爱他男子染着其心。或于牛马驴骡羊一切禽兽诸色异类而生女想。不依佛行造作诸恶。身口意业所集三业。如是众罪无量无边今悉忏悔。弟子等。自从无始已来至于今日。或不恭敬佛法圣僧。如是众罪今悉忏悔。或不恭敬缘觉菩萨。如是众罪今悉忏悔。以无智故诽谤正法。不知恭敬父母尊长。愚惑所覆憍慢放逸。因贪嗔痴造作诸恶。如是众罪今悉忏悔。好乐饮酒不知止极。或以酒与众僧与持戒人与比丘尼。若灭心人若禅定人。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今日运心归命忏悔。

  愿弟子等。承是忏悔所生功德。愿生生世世永舍胎藏形。随心愿往生获六神通力。救摄诸苦众。虚空法界尽我愿亦如是。地狱饿鬼一切众生贫穷困厄。及诸有苦烦恼所逼。如是等苦悉令除灭。又愿弟子。承是忏悔所成功德。愿离于生死到大智岸。转无上轮微妙清净。诸所愿求成就具足。又愿盲者得视。聋者得听。哑者能言。裸者得衣。贫穷乏者则得宝藏。仓库盈溢无所乏少。一切皆受安隐快乐。乃至无有一人受苦。又愿众生慈心相向佛眼相看。形貌端严人所喜见。上妙色像庄严其身。为菩提眷属作真善知识。

 

  大乘莲华宝达问答报应沙门经

 

  宝达顷前入一飞火叫唤分头地狱。其地狱纵广六十由旬。周匝铁城铁网覆上。其中铁锵銐如锋铓。猛风吹火烟焰赫奕来烧罪人。尔时东门之中有三万六千罪人。唱如是言。我今何罪来入此处。马头罗刹手捉铁棒望背而打。罪人前入以脚蹴之。罪人狼[跳-兆+旁]步步而倒。铁锵下刺飞火焚烧。或从眼然或从口出。罪人叫唤东西而走。直欲东走飞火逆烧。复欲西驰火还烧面。马头罗刹以手撮罪人头发两手擿之。皮毛皆脱身骨俱碎。乃有饿狗来食其肉。复有饿鬼来饮其血。一日一夜受罪万端。求生不得求死不得。经千万劫受报不了。后若得出常作畜生。

  宝达问马头罗刹曰。此诸人等何罪所致入于其中。马头罗刹答曰。此诸罪人受佛禁戒而不守持。拔诸禽兽之毛损伤一切品类不曾恩念。所被擒捉之者心神飞飏驰魂走魄。痛切不堪酸楚难忍。而诸人等烂拔毛羽将为快乐。都无慈心亦无惭愧。以是罪故堕此地狱。宝达菩萨闻之悲泣而去。

    佛名经卷第二十九

猜你喜欢
  诸天女问四大品第二·佚名
  目录·佚名
  松源和尚语录序·松源崇岳
  太子须大拏经·佚名
  舌相光品第八·佚名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七·三峰法藏
  阿兰品第十五·佚名
  卷第十四·永觉元贤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序·明佺
  卷第五(应身益物部第二)·宝唱
  第十 别伽陀集·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六·玄奘
  净行皈依篇·太虚
  一得一失·佚名
  指月录卷之十三·瞿汝稷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方衡·唐圭璋

      齐天乐   寿贾使三月二十八日生   伏以皇祚中兴,笃生元哲。维岳受命,允协良辰。同禀天地之清宁,间出山河之气数。仰惟某官,身兼三杰,德盛一夔。西清学士之班,选高天下;东方诸侯之长,功冠域中。拥百万之貔貅,制三边之狼

  • ●卷十·赵翼

      ○查初白诗  与梅村同时,而行辈稍次,有南施北宋两家。愚山以儒雅自命,稍嫌腐气。  荔裳则全学晚唐,无深厚之力。此外,吴汉槎有高调,无馀味。其名位声望,为一时山斗者,莫如王阮亭。然阮亭专以神韵为主,如《秦淮杂诗》有

  • 卷一百七十六·徐世昌

    荣庆荣庆,字华卿,号实夫,蒙古人。光绪丙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协办大学士、弼德院顾问大臣。谥文恪。送何见石甘肃之行使君奉诏陇西行,洱海归来又远征。忆昔文章动秋榜,频年诗酒共春明。诸昆并焕鹓鸾彩

  • 卷十八·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後集卷十八     宋 陈起 撰敖陶孙上 陶孙字器之号体斋长乐人为太学生题诗三元楼吊赵汝愚为韩侂胄所捕亡命江湖侂胄败始登庆元五年进士第官泉州签判有臞翁集见遗书本王士祯云臞翁古诗歌行颇

  • 卷二百九十二·列传第五十一·脱脱

        李谘 程戡 夏侯峤 盛度 丁度 张观 郑戬 明镐 王尧臣 孙抃田况   李谘,字仲询,唐赵国公峘之后。峘贬死袁州,因家新喻,遂为新喻人。谘幼有至性,父文捷出其母,谘日夜号泣,食饮不入口,父怜之而还其母,遂以孝闻。

  • 卷之二百十三·佚名

    光绪十一年。乙酉。八月。丁卯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乙未皆如之。  ○祭先师孔子。遣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恩承行礼。外记  ○盛京将军庆裕奏、安东等县被水勘办情形。得旨、览奏殊堪

  • 一○九七 军机大臣奏遵旨于文源阁全书查出金幼孜撰《北征录》进呈片·佚名

    一○九七 军机大臣奏遵旨于文源阁全书查出金幼孜撰《北征录》进呈片乾隆五十年三月二十二日臣等遵旨查金幼孜所撰《北征录》等书,业经陆费墀于文源阁全书子部架明陆楫所编《古今说海》内查出。其总目内存目一条,据陆费

  • 第七章 唐宋以来之私修诸史·金毓黻

    唐宋以来,设馆官修诸史,具如上章所述,而私家所修诸史,亦宜以次述之。然往代官修、私修之史,非有犁然可分之界限,例如沈约《宋书》、姚思廉《梁》、《陈》二书、李百药《北齐书》,虽奉时君之命,名为官修,实为自创义例,成于一手,无

  • ·修造台澎提学道署再记·丁曰健

    台受天子渐摩之化,垂二百年;文物声明,渐臻醲懿,而潜萑伏莽不免蘖芽其间。观察是邦者兼督学、陈臬之权,教以育其才,刑以诘其慝,其任重且繁;则其治事所,亦不容以苟且迁就。同治癸亥岁,朝廷以戴逆稽诛,师久无功,欲更张

  • 孟子精义卷八·朱熹

    <经部,四书类,论孟精义__孟子精义>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精义卷八 宋 朱子 撰 离娄章句下 孟子曰舜生於诸冯章 杨曰舜之事瞽瞍与文王之事纣其揆一也易地则皆然故曰若合符节 尹曰道一而已 子产听郑国之政章 尹曰孟子

  • 经济文衡前集卷二十一·佚名

    宋 滕珙 撰中类论未发已发之防与南轩书此篇以良心之发虽见于日用而寂然本体则未尝不在人自有生即有知识事物交来应接不暇念念迁革以至于死其间初无顷刻停息举世皆然也然圣贤之言则有所谓未发之中寂然不动者夫岂以日

  • 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六章 谷神·林语堂

    谷神 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语译虚无而神妙的道,变化是永不穷竭的。它能产生天地万物,所以称做“玄牝”。这幽深的生殖之门,是天地的根源。它至幽至微,连绵不绝地永存着,而它的作用,愈动

  • 卷九·高攀龙

    <经部,春秋类,春秋孔义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孔义卷九    明 高攀龙 撰襄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防晋栾黡宋华元卫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楚已取彭城封鱼石戍之三百乗矣曷为系之宋楚不得取之宋鱼石不

  • 卷十三·陈启源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十三吴江陈启源撰节南山之什【变小雅】节南山求车之家父非作诵之家父正义辨之明且核矣朱子犹疑其人之同异只欲证此诗之作非幽王时意主于驳小序耳独不思东迁后雅已降为风哉刘瑾附和其説谓隠三

  • 在汉口孤儿院讲词·太虚

    ──二十二年六月二十九日──今天到贵院参观,心中异常愉快!贵院实施党化教育,是非常适宜的。鄙人想到中华民族是世界最优秀的民族,但时常受异族之侵凌,我们自己却有缺点,现在想要补充这缺点,那么先要有健康的身体,然后才有健

  • 阿毗昙心论经卷第六·佚名

        法胜论大德优波扇多释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六卷成部)  修多罗品之二(别译)  问曰。世尊说二十二根。彼云何。答曰。  谓眼等四根  身根有三种  如意根及命  此根生死依  谓眼等四

  • 雍正广东通志·郝玉麟

    广东地方志。清郝玉麟等监修,鲁曾煜等编纂。六十四卷。玉麟,奉天镶白旗人,官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广东总督。曾煜,浙江人,官翰林院庶吉士。广东地处岭南沿海澳区,汉魏以还舆图可考。明有戴璟、郭棐、谢肇淛、张云

  • 易纬辨终备·郑玄

    旧题东汉郑玄注。一卷。《四库全书》本。又称《辨终备》,一作《辨中备》。为《易纬八种》之一。其书久佚,此本乃辑自《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列此书于“经部易类附录”,《提要》指出:“案《辨终备》,一作《辨中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