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卷五

后学性一阅

生生道人梓

第六十九则 依经解义(经教)

示众云。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只如披沙拣金。还有不犯手势的么。

举僧问同安。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此理如何(只知口阔不觉舌长)。安云。孤峰逈秀不挂烟萝(低头才拟议)。片月横空白云自异(鹞子过新罗)。

师云。玉轴琅函拟破题。佛魔宁免立阶梯。止啼黄叶曾为喻。何必区区守悟迷。可惜情尘汩没识浪漂沉。固闭玄关穿凿解阱。向依经离经处狗啮枯骨。於佛冤魔说边鹞过新罗。故来取覆同安。要达其中妙理。若非老婆心切。争肯如斯与说。欲图见性识心。不免多唇恃舌。所以向他道。孤峰逈秀不挂烟萝。片月横空白云自异。只如同安恁么道。还解得这僧疑情么。若也舌头上无十字关。脚跟下无五色线。自然开口道着举步踏着。方信佛本无冤魔本无说。着甚做依经解义。他几曾离经一字。子细点检将来。这僧大似驱雷捉电捕影追风。审空花浓淡论兔角短长。枉恁狐疑虚劳心力。是他同安优游平易不共你忙。摇广长舌出险崖句。任渠攀仰纵汝登临。应须越格超宗莫使磕天撞地。还知么。有心用处还应错。无意看时却宛然。颂曰。

云自高飞水自流(彼此不相干)。海天空阔漾虚舟(随流方得妙)。夜深不向芦湾宿(风力扶帆行不棹)。逈出中间与两头(笛声唤月下沧洲)。

师云。云本无心出岫高飞远扬而普荫群萌。水非有意兴波驾险乘虚而令达彼岸。既恁海天空阔独漾虚舟。当从花藏优游顿抛浮世。休愁魔说莫结佛冤。不即不离兮性本如如。无增无减兮情非逸逸。运慈航於岛屿。拨短棹於芦湾。既能不涉春秋。争肯经停宿夜。这边那畔不滞其踪。内外中间匪留其迹。非止随流得妙。况兼住岸不迷。塞断狂澜抉残怒浪。放词源之浩瀚。纵性水之澄渟。直饶绝点纯清。未免天机漏泄。不必寻言逐句。应须舍妄归真。休因一句随他语。谩使千山走衲僧。

第七十则 问诸佛师(佛祖)

示众云。仰之弥高。谁识本来真面目。钻之弥坚。果难分诉此形容。有忍俊不禁欲承头者么。

举僧问新罗云住禅师。如何是诸佛师(谁敢呼名道字)。住云文殊耸耳(惊动傍边一个人)。

师云。洞山一日谓众曰。知有佛向上人。方有说话分。僧问如何是佛向上人。山曰非佛。保福别云。佛非。法眼别云。方便呼为佛。林泉道。三人证龟成鳖。设使毗卢有师。有名呼不得。法身有主。无位可安排。况诸佛之师乎。此皆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据实而论也。新罗却云文殊耸耳。如人被骂。不甘者承头。非止眼跳耳热。其由内颤身摇不消勘辨根源。是实难以抵讳。文殊乃过去七佛之师。故恁答也。若便恁么会去。休於言句内。埋没祖师心。颂曰。

无相光中未兆身(形兴未质)。清虚渺邈月为邻(大小明白)。一轮明月当轩照(隐而弥彰)。玉殿萧萧不见人(显而不露)。

师云。十四祖龙树尊者得法后至南印土。彼国之人多信福业。祖为说法。递相谓曰。人有福业世间第一。徒言佛性谁能视之。祖曰。汝欲见性。先须除我慢。彼云佛性大小。曰。非大非小。非广非狭。无福无报。不死不生。彼闻理胜悉回初心。祖於座上现自在身如满月轮。一切众唯闻法音不睹祖相。彼众中有长者子名迦那提婆谓众曰。识此相否。众曰目所未睹安能辨识。提婆曰。此是尊者现佛性体相以示我等。何以知之。盖以无相三昧形如满月。佛性之义廓然虚明。言讫轮相即隐。复居本座而说偈言。身现圆月相。以表诸佛体。说法无其形。用辨非声色。彼闻偈已悉悟无生。若也於斯洒洒落落了了明明。丹霞颂意不言可知。只如文殊耸耳合作么生参究。心中多少事。那许外人知。

第七十一则 孤峰独宿(殿堂)

示众云。言如劈竹心似直弦。不劳掉弄花唇。索甚之乎者也。拣易省易会处试请道看。

举僧问云居简禅师。孤峰独宿时如何(舒脚自由展脚自在)。居云。九间僧堂里不卧。谁教你孤峰独宿(巧说不如直道)。

师云。南康军云居道简禅师。范阳人。久入先云居之室。密受真印而分掌寺务典司樵爨。以腊高堂中为第一座属。先云居将顺寂。主事请问谁堪继嗣。居曰堂中简主事。虽承言意不在言。师谓令拣择可当说法者。佥曰第二座可。然自备礼先请第一座。若谦让即坚请第二座。师既密承受记略不辞免。即自持道具入方丈摄众演法。主事等不惬素志罔循规式。师察其情乃潜弃去。其夜安乐树神号泣诘旦。主事大众奔至麦庄悔过哀请归院。众闻空中连声唱曰和尚来也。后僧问维摩岂不是金粟如来。曰是。云为甚么却在释迦会下听法。曰他不争人我。又问路逢猛虎时如何。曰。千人万人不逢。为甚么阇黎偏逢。又问孤峰独宿时如何。曰。九间僧堂里不卧。谁教你孤峰独宿。云居答话例皆如此。可谓佛法中迷却多少人。世法中悟却多少人。端的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若能恁么直截会得。何必咬文嚼字究妙穷玄。合璧联珠攒花簇锦。所以道众生被解碍。菩萨未离觉。这僧大似卖弄孤危不立道方高。殊不知坐着白云宗不妙。故云居答处优游平易。殊无艰难险阻之态。真所谓诗到平常处。方知格调高。怕伊不信。试问丹霞。颂曰。

法尔非修本十分(园同太虚无欠无余)。平常酬答最分明(翻令所得迟)。虽然指出长安道(将谓吾辜负汝)。无柰游人不肯行(谁知汝事负吾)。

师云。当知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唯有一心。故名真如。不假修持本来成就。尘尘既尔法法皆然。正随缘时当明不变。於成事处莫昧体空。方可二六时中平常合道道合平常。世法佛法打成一片。何必矜伐孤峰独宿。怪他不来堂内高眠。为是当家人。故说知心话。只恐邪街暗巷生客头迷。便恁端然指出长安大道。可惜伶俜飘荡四散。游人不肯前行。唯图倒褪。只如不涉途程一句合作么生道。尘埃满面君休笑。坐看争名夺利人。

第七十二则 问本来心(心眼)

示众云。无影无形。非内非外。庆喜尚难寻觅。神光何处安排。有知下落者试来举似。

举僧问护国澄禅师。如何是本来心(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国云。犀因玩月纹生角。象被雷惊花入牙(休於言下觅。莫向句中求)。

师云。随州护国院净果守澄禅师。上堂曰。诸方老宿尽在曲[录*页]木床上为人。及至问着祖师西来意。未曾有一人当头道着。时有人问。请和尚当头道。曰。河北驴鸣。河南犬吠。林泉道。不是知音徒侧耳。悲风流水岂相干。僧又问如何是本来心。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亦非已灭。亦非未至。亦非空寂。子细看来。未举念时遭八百。拟开口处隔三千。所以二祖道觅心了不可得。故护国以纹生角花入牙拈向面前任伊定夺。据护国恁么祗对。是本来心不是本来心。具眼者辨看。护国既能信手拈来。这僧理合全身担荷。若非丹霞见义勇为。险不七古千年之成滞货。颂曰。

三脚灵龟荒径走(心心无间)。一枝瑞草乱峰垂(念念无差)。昆冈含玉山先润(枉多虫曰今面上有色)。凉兔怀胎月未知(争肯妄传消息)。

师举韶国师云。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三脚灵龟荒径走者。休便使心作幸费力追寻。一枝瑞草乱峰垂。枉了将心用心转见病深。昆冈有玉山先润。丹霞恁么举来。口是心苗无心不道。复云凉兔怀胎月未知。他若知有却成剩法。若以真妄妄生分别。更是远之远矣。不见道。有心用处还应错。无意看时却宛然。

第七十三则 本来父母(省访)

示众云。未生以前不有爷羹娘饭。劫空之际那消私事公酬。怕有疑情未决者莫惜唇皮。

举僧问护国。如何是本来父母(高着眼看)。国云头不白者(莫错认)。僧云将何奉献(薄批明月。细切清风)。国云。殷勤无米饭。堂前不问亲(将无做有岂费神思)。

师云。空劫前时未兆身。了无名相寄双亲。非从养育彰玄德。岂假恩怜契本真。莫并乾坤联世谱。休同考妣叙人伦。他家久证无生忍。何必区区问正因。昔有尼礼拜云岩。岩曰汝爷在否。尼云在。曰年多少。云六十五。曰。汝有个爷非年六十五。汝还知否。云莫是恁么来者。曰恁么来者犹是儿孙。洞山代云。直得不恁么来者亦是儿孙。林泉道。证父攘羊。当仁不让。护国虽答这僧头不白者。大似明来暗谢智起惑亡。不堕偏方唯居正位。这僧不识好恶卖假孝顺。又问将何奉献。国云。殷勤无米饭。堂前不问亲。佛事人情一时周足。未审丹霞向甚么处相见。颂曰。

出门遍界无知己(眼高四海)。入户盈眸不见亲(傍若无人)。虚室夜寒何所有(净裸裸赤洒洒)。碧天明月颇为邻(问道方知)。

师云。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虽云遍界不曾藏。其奈通身无影像。其由归家稳坐及尽今时。入户盈眸二亲莫睹。僧问石霜。咫尺之间为甚么不睹师颜。霜云我道遍界不曾藏。僧复问雪峰。遍界不曾藏意旨如何。峰云甚么处不是石霜。天童拈云。石霜雪峰相去多少。直是千里万里。若有人问长芦。遍界不曾藏意旨如何。但向道甚么处是石霜。恁么看来。虚室夜寒更何所有。唯余碧天明月端可为邻。到这里。清光照眼似迷家。明白转身还堕位。

第七十四则 西来的意(祖教)

示众云。天竺都来五步。太山只重三斤。没足石人亲曾计较。无星铁秤任便评量。有不信者三思然后再思可矣。

举僧问荷玉慧禅师。如何是西来的的意(金乌东出。玉兔西沉)。玉云不礼拜更待何时(伤嗟今古人。几个知恩德)。

师云。石头参同契道。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灵源明皎洁。枝派暗流注。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斯之的意何必重宣。这僧大似终日数十不知二五。那信物物头头堂堂独露。莫不迷真执妄认奴作郎。甘受轮回虚生浪死。所以荷玉按牛头吃草。嗔不知恩故云不礼拜更待何时。可谓赤心片片知人少。觌面堆堆睹者稀。要知至理一言。请问丹霞和尚。颂曰。

虚堂寂寂夜深寒(冻杀法身。清损渔父)。携得瑶琴月下弹(清音无间断。谁肯暂来听)。不是知音徒侧耳(枉费精神)。悲风流水岂相干(一曲两曲无人会。雨过夜塘秋水深)。

师云。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虽则寒灰枯木一念万年。明月堂前虚闲宽廓。寂兮寥兮肌生於粟。杳兮冥兮眼布於花。是故宗师深愍此辈。携瑶琴於月下。整弦索於星前。休沐龙池探拔凤沼。定金徽之远近。理玉轸之幽微。节奏合宜吟猱得所。悲风流水乃琴操之佳名。洛浦离骚亦玄音之雅号。若非睿思凝神。端的徒劳侧耳。未委何人达斯妙趣。伯牙与子期。不是闲相识。

第七十五则 阿育家风(家风)

示众云。富有万德。乐不过身安。荡无纤尘。喜不过无事。我衲僧家。懒修精进定。爱作吉祥眠。莫有知此况味者么。

举僧问阿育通禅师。如何是和尚家风(徤则经行困则眠)。育云浑身不直五文钱(已太多生)。僧云恁么则太贫寒生(莫向言中取则)。育云祖代如此(累及先宗)。僧云如何施设(直须句外明宗)。育云随家丰俭(既能穷对副。必解掌门风)。

师举香严智闲禅师云。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无卓锥之地。今年和锥也无。林泉道。犹有这个在。据香严恁般说道家门。若比阿育似乎更甚。於衲僧分上当合如是。所以道浑身不直五文钱。灌溪闲禅师颂云。抖擞多年穿破衲。[监*毛]毿一片逐云飞。拈来搭向肩头上。也胜时人着锦衣。林泉道。少卖弄好。昔须菩提华房百宝。憍陈如弊服五钱。或曰迦叶波亦尔。乞食贫里习粪扫衣。行头陁行故如是也。这僧见恁么道。不免随言生解逐语分宗。识情碍塞。作可怜愍道太贫寒生。阿育便以本分事相为道。祖代如此。非是养子不及父家门一世衰。亦非举条攀例败辱门风。待要这僧向实际理地不受纤尘抄直处疾会。其奈转生疑虑。审问根由道如何施设。阿育须索将无作有。打发这僧道随家丰俭。可谓老作家手段终别。俗谚云。待客不可不丰。治家不可不俭。丰俭合宜果能施设。还委悉么。更穷须道搊搜字。争肯教人下眼看。颂曰。

祖代家风没一文(岂知〔皮被〕裹珍珠)。清贫终是更清贫(早是那堪)。着衣吃饭随丰俭(要不闷依本分)。物物头头用最亲(信手拈来无非恰好)。

师举释迦如来传法偈云。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所以道释迦悭无物与人也。论至於斯何至五文。端的一文也无。龙牙居遁禅师颂云。学道先须且学贫。学贫贫后道方亲。一朝体得成贫道。道用还如贫底人。此岂非清贫终是更清贫。汝但二六时中着衣吃饭。随家丰俭甚生次第。不见道万事信缘安乐法。不须费力强追求。若然则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若解如斯放下。不教尘境相谩。物物头头皆堪使用。恁么看来且道有一文没一文。把住放行全在我。拈来抛去更由谁。足知阿育能施设。美语甜言不皱眉。

第七十六则 四海晏清(对机)

示众云。一心不生万法无咎。二障永断六国安宁。子细看来由未剿绝。有了干者么。

举僧问金峰志禅师。四海晏清时如何(且莫无风起浪)。峰云犹是阶下汉(举头尽是儿孙事。祖父从来不出门)。

师云。抚州金峰玄明从志禅师。嗣曹山。僧问如何是金峰正主。曰。此去镇县不遥。阇棃莫造次。云何不道取。曰口如磉盘。林泉道。深谈实相善说法要。又问千峰万峰那个是金峰。峰乃斫额。林泉道。远观不审。近睹分明。复问四海晏清时如何。汝岂不闻道皇道太平无忌讳。纵横何处不风流。非止河清海晏其由国泰民安。六贼归降四臣不昧。虽是一了百当。难逃万别千差。皆不出乎建化玄门。安得不为阶下汉邪。汝还欲识至尊金容么。东宫虽至的。不面舜尧颜。寂寂帘垂处。丹墀费仰攀。颂曰。

四海烟尘已晏然(至道无为)。当轩明月照人寒(静极光通达)。大功不赐将军赏(圣情难测)。宝马金枪顿懒观(成而不处)。

师云。这边冷淡那畔相应。应须坐断十方。莫使迷惑三界。不有纤毫堪介意。了无一法可当情。顿弃万缘剿绝诸趣。何止四海烟尘晏然而已哉。直得回光返照摆手归来。披透户清风对当轩皓月。萧条侵骨冷皎洁逼人寒。机尽功忘。控宝马而孰能赏鉴。神疲意懒。掷金锵而谁解观瞻。阶下汉浪得其名。寰中旨岂容触犯。莫有再敢当风者么。若解尘中能作主。须知化外自来宾。

第七十七则 非思量处(对机)

示众云。口谈辞丧。胸中空有五车书。心缘虑忘。言外不知三昧法。有会领略者么。

举僧问蜀州西禅禅师。如何是非思量处(勘破了也)。禅云谁见虚空夜点头(除是丹霞)。

师举三祖大师信心铭云。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自无他。这僧只知非思量处。岂知识情难测。由是西禅於真如境内法界其间。离分别心无自他想。以虚空夜点头为酬。看谁可见。只如西禅恁么道。是思量非思量。识情可测不可测。具眼者辨看。若此一句语下见谛明白。不枉拖条竹杖着緉草鞋。出一丛林入一保社。於禅床脚拂子边穷玄究妙。息虑忘缘离心意识处参。出凡圣路处学。自然心灯晃晃智炬煌煌。傥能达本还源。自解回光返照。何必区区更问林泉老汉。颂曰。

一点灵明六不收(千自由百自在)。昭然何用更凝眸(眨眼蹉过)。个中消息人难委(且休歇过)。独有虚空暗点头(泄漏天机)。

师云。本来佛性亘古亘今。妙觉真心无踪无影。背之则昏昏蒙蒙。向之则明明了了。翻手覆手不在他人。举足下足只由自己。但肯寸心不昧。自然万法皆明。非唯照见五蕴皆空。欲使洞达十虚顿现。此点灵明何六门而之可摄也。既恁昭然无间。何消更用凝眸。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若论个中消息。就里行藏。非是人。难委悉。盖由汝善荧惑。被无始劫来妄情埋没。不识家珍。唯认茫茫业识。甘受轮回。见道虚空点头。不解翻为捏怪。可谓是寒山逢拾得。拍手笑呵呵。

第七十八则 白眉[日*煞]热(岁时)

示众云。一片老婆心。为人无间歇。不惜两茎眉。磨唇哈呾舌。嚼饭喂婴儿。举措知时节。有知恩报恩风流如雅者么。

举僧侍立白眉霞禅师次(少当努力)。眉云可[日*煞]热(寻常语里指示分明)。僧云是(具实祇对)。眉云祇如热向甚么处回避(入草求人)。僧云镬汤炉炭里回避(大丈夫须猛烈)。眉云镬汤炉炭里又作么生回避(要识真金火里看)。僧云众苦不能到(真师子儿善能哮吼)。

师云。抚州曹山慧霞了悟禅师。嗣先曹山本寂禅师。僧问佛未出世及出世。答曹山不如。不如曹山。是此曹山之语。非先曹山答也。白眉老汉慈悲心重利物情深。於十二时动转施为。莫不入[廓-享+墨]垂手开发学徒。见僧才侍立次。猛然提挈道可[日*煞]热。他岂不知人人各有寒暑不犯的本来面目。这僧披襟当之便道是。岂免白眉以养子之缘方来便去。待要直明本分一事。这僧必是个久参衲子惯战作家。便道镬汤炉炭里回避。虽特以毒去毒以热去热。执谢情忘本无分别。白眉只恐口头取辨。复更逼拶道镬汤炉炭里又作么生回避。这僧敢作敢为能做能当。但向道众苦不能到。眉默置。林泉道。拈却肯路根尘空。脱体无依活卓卓。方知临危不变真大丈夫。更看丹霞别推长处。颂曰。

昆冈片玉火中润(是真难灭)。碧落孤蟾水底圆(上下光通)。一念翛然无异色(尘中能作主)。任从沧海变桑田(化外自来宾)。

师举论才德颂云。大圭廉不割。利剑用不缺。当其斩马时。良玉不如铁。置铁在红炉。铁消易如雪。良玉同其中。三日烧不热。君论才与德。咏此知忧劣。昆冈片玉火中温润。信不诬矣。又若碧落孤蟾向水底团圞。一月印千江。千江一月摄。若离分别取舍情量。自然纵横得妙左右逢原者也。但肯一念翛然。愁甚六根解脱。既无异色必具威神。任沧海之翻腾。纵桑田之改变。中心树子依旧根深蒂固叶缀花联。不有荣枯何缘凋谢。还知这僧铁石肝肠松筠节操么。不动金刚体。非同败坏身。

第七十九则 透法身句(法身)

示众云。松直棘曲。鹤白乌玄。水长船高。泥多佛大。恁么说话有透脱者么。

举僧问广德延禅师。如何是透法身句(熊翻斤斗。驴舞柘枝)。德云。无力登山水。茆户绝知音(勿谓秦无人)。

师云。襄州万铜山广德延禅师。师一日不安。僧问和尚患甚么。曰无私不坠。云恁么则已知和尚病源也。曰你道老僧患甚么。云和尚忌口好。师便打。林泉道。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又问透法身句。其实法身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若有纤毫妄情窒碍。被玄关固闭金锁萦缠。焉能倜傥纵横得妙。既云法身无为不堕诸数。何必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向三一不相涉处。要汝纵横透脱左右无拘。所以广德答以无力登山水。茆户绝知音。若遇知音。端能赏鉴。自不以有力无力边追寻登山涉水畔采摭。茆户寂寥蓬窗惨切。神通游戏妙用无方。虽则头头显现。孰能信手拈来。物物全彰。谁解全身放下。祇如广德恁么道。是透法身句不是透法身句。且待别时来。分明向你说。丹霞多口多。於斯还漏泄。颂曰。

体妙探玄尽涉程(草鞋跟断处。几个解还乡)。争如野老异中行(步步踏着)。功忘日用平怀稳(清闲真道本。无事小神仙)。免事君王宠辱惊(利锁名缰俱掣断。从今不受五更寒)。

师云。凤萦金网趋霄汉以何期。龙滞瑶池会风云而何日。若解洒洒落落巍巍堂堂。把佛祖言教且权拈放一边。体妙探玄例皆余事。但尽法爱自尔情忘。岂涉途程方至宝所。况痿羸野老异类中行。兀兀无知腾腾自乐。论甚体大相大用大。拈放一边。折么法身报身化身。皆归实际。若不功忘机尽。安能执谢情休。时间逸兴逍遥。日用平怀自稳。那羡缙绅轩冕。宁夸爵禄荣华。免事君王常萦宠辱之惊。罢例朝门不有利名之念。若然则优哉悠哉而无以加矣。还明此理么。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第八十则 石门家风(家风)

示众云。一日钵盂两度洗。半肩云衲十分闲。万缘坐断忘功业。天际白云任往还。莫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衲僧么。

举僧问石门蕴禅师。如何是和尚家风(不劳重举似。何必再商量)。门云。物外独骑千里象。万年松下击金钟(名闻四海。声震九州)。

师云。襄州石门献蕴禅师。京兆人。初问青林如何用心得齐於诸圣。林仰面良久曰会么。云不会。曰。去。无子用心处。师礼拜乃契悟。更不他游。遂作园头。一日归侍立次。林曰子今日作甚么来。云种菜来。曰。徧界是佛身。子向甚么处种。云。金锄不动土。灵苗在处生。林忻然。来日入园唤蕴阇棃。师应喏。林曰。剩栽无影树。留与后人看。云。若是无影树。岂受栽邪。曰。不受栽且止。你曾见他枝叶么。曰不曾见。曰。既不曾见。争知不受栽。云。祇为不曾见。所以不受栽。曰如是如是。林泉道。也是怜儿不觉丑。师闻法后居石门山。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有甚不知。有甚难见。汝但一切时中动止起居处能具正眼。不被六根六尘使作。即俗明真因事显理。不於意路徒费草鞋钱。跳出玄关作个懆性汉。所以向他道。物外独骑千里象。万年松下击金钟。恁么叮咛付嘱竭力提携。幸勿漫错寻思。輙莫左科背听。颂曰。

夜明帘外月朦胧(见半不见半)。骑象翻身击宝钟(孰是知音)。洪韵上腾三界外(惊天动地)。聋夫何事睡犹浓(唤不回头争奈何)。

师云。汉明帝起光明殿。以珠玑为帘箔。金扈玉阶昼夜长明。虽是烟云惨淡星月朦胧。子细观瞻孰能具眼。这僧既来穷玄究妙。争免石门应缘施设。直得横身物外垂手尘中。骑香象於建化门头。击金钟於壶天境外。洪韵上腾三界。清音普徧十方。其奈聩者不闻空劳心力。傥能返闻闻处。游观音入理之门。未见见时了普贤无亏之用。恁么会得。方信举足下足鸟道无殊。坐卧经行莫非玄路。赤穷活计不劳根问端由。清白家风何必推穷子细。还相委悉么。山中老宿依然在。桉上楞严久不看。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卷五

猜你喜欢
  破邪论卷上·法琳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七·佚名
  重刻吹万禅师全录疏·吹万广真
  从世界危机说到佛教救济·太虚
  卷第一百四十七·佚名
  卷一·水鉴慧海
  刻支那福州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后序·为霖道霈
  卷第十三·佚名
  大唐内典录卷第三·道宣
  四分律卷第三十四(二分之十三)·佚名
  卷一百五十八·佚名
  现忧惧品第九·马鸣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佚名
  四分律卷第二十四(二分之三明尼戒法)·佚名
  法句經卷上·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姚云文·唐圭璋

      云文字圣瑞,高安人。咸淳四年(1268)进士,官兴县导尉。入元,授承直郎,抚建两路儒学提举,有江村遗稿,今不传。翰墨大全又称为“姚若川”,天下同文称姚云。   摸鱼儿   艮岳   渺人间、蓬瀛何许,一朝飞入梁苑。辋川梯洞

  • 聱园词剩·聂树楷

    百字令 自题小像彼何人者,是聱园居士,镜中留印。百岁光阴如转烛,白尽疏髯短鬓。耳鼓殷雷,牙车脱毂,目力凭双镜。夕阳无限,黄昏只是将近。壮岁角逐名场,浮沉宦海,精力销磨尽。问水寻山空结想,无具那能济胜。米汁餐禅,苜盘款客,聊

  • 卷第二十·陈与义

    ○居夷行遭乱始知承平乐,居夷更觉中原好。巴陵十月江不平,万里北风吹客倒。洞庭叶稀秋声歇,黄帝乐罢川杲杲。君山偃蹇横岁暮,天映湖南白如扫。人世多违壮士悲,干戈未定书生老。扬州云气郁不动,白首频回费私祷。后胜误齐已莫

  • 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八百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明儒言行録卷九·沈佳

    安化县知县沈佳撰顾宪成字叔时南直无锡人万厯庚辰进士仕至南光禄寺少卿先生自防沉毅异常儿读韩昌黎讳辨毎遇父南野公讳辄避之师以告南野公因召语之曰昔韩咸安王教子毋讳忠今学之不可忘亦犹忠也汝奈何讳乎先生谨受教就

  • 卷六十八 郭符许列传第五十八·范晔

    (郭太、符融、许劭、左原、茅容、孟敏、庾乘、宋果、贾淑、史叔宾、黄允、谢甄、王柔)◆郭太传,(附左原等传)郭太字林宗,太原介休人。家世贫贱。父亲死得早,母亲想要他去县里做事。林宗说“:大丈夫哪能从事这种下贱的工作呢

  • 杨子折衷卷之二·湛若水

      某尝读大戴所记孔子之言谓忠信为大道某不胜喜乐某不胜喜乐乐其深切着眀某自緫角承先大夫训迪已知天下无他事惟有此道而已矣穷高深究年三十有一于富阳簿舍双明阁下侍象山先生坐问答之间某忽觉某心清明澄然无畔又有

  • 鬻子卷上·鬻熊

    华州郑县尉逢行珪注撰吏五帝三王传政乙第五撰,具也。吏者,为政之具也。又,撰,博也,言王者布政施令,其在博求於良吏也。贤者举之,不贤者不预,言五帝三王政道可以百代传行者。乙,次於甲,以此明政之次也。政曰:政者,法教也。此明帝王

  • 卷二·胡士行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     宋 胡士行 撰大禹谟第三         虞书臯陶矢【陈】厥谟【九德之谋】禹成厥功【六府三事之功】帝舜申之【发暴白之使功与谟申而不屈于此见舜得君道焉林云申重也陶谟矣

  • 卷一百二·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二    宋 卫湜 撰凡丧服未毕有吊者则为位而哭拜踊郑氏曰客始来主人不可以杀礼待之孔氏曰未毕谓丧服将终犹有余日未满有人始来吊当为位哭踊不以杀礼待新吊之宾也言凡者五服悉然大夫之

  • 左传折诸卷二十一·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二十一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昭公居其维首而有妖星焉告邑姜也注妖星客星也居枵之维首邑姜齐太公女晋唐叔之母星占婺女为既嫁之女织女为处女邑姜齐之既嫁女妖星在婺女齐得嵗故知祸归晋妣戊子

  • 原毁译文·韩愈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古代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要求别人宽容而简单。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所以不会懈怠;要求别人宽容而简单,所以别人乐于做好事。闻古之人有舜

  • 斗诤坚固中略论时轮金刚法会·太虚

    ──二十三年四月作于宁波延庆寺──中华民国朝野名德缁素硕彦,于二十三年四月日,公请班禅护国广慧大师莅杭州灵隐寺修建‘时轮金刚法会’。时轮金刚,乃西藏黄衣派密宗无上瑜伽五大金刚之一;而班禅大师则黄衣派之宗主也。

  •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四·窥基

    窥基撰归敬章能敬相。以六门分别。一诸教不同。二释名差别。三出体性。四明敬意。五敬礼归依二种差别。六诸门辨。一诸教不同者。有唯身敬非语.意。俱舍论云。稽首接足故言敬礼。以已头首至于地中而接彼足。故名敬礼。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三·澄观

    疏。论云。一切所说下。第二标举显通。法之体状目之为相。义别为门。又由此通入证智中故疏。此言说解释下。第三彰其立意。先举论此显下。疏释即贤首意。为显一乘圆教法界缘起。无尽圆融自在相即。无碍容持乃至因陀罗

  • 卷七·净挺

    嘉兴大藏经 学佛考训学佛考训卷七钱唐俍亭和尚净挺缉秀州息波道人成源订儒流赤文绿字本绝筌蹄白马玄龟自离闻见授之阙里之堂授彼儒童之迹。孔子尝云西方有大圣人不治而不乱语见列子。华严演义云儒道深妙不越三玄周易

  • 仿寓意草·李冠仙

    医案著作。2卷。清李冠仙(文荣)撰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此书仿喻昌《寓意草》之叙述体例撰写而成,共载病案34例,上卷16案,下卷18案。主要为内科杂证。书中亦采用先议病,后议药的形式,详述疾病始末、病因、病史及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