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八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卷四十八

宋 陳祥道 撰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四十八>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四十八>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四十八>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四十八>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四十八>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四十八>

漆几

文貝

雕玉

周禮司几筵五几莫貴於玉几書之四几莫貴於華玉几則玉几者華玉几也王設几於左右優至尊也諸侯而下或設之左或設之右適事之宜也諸侯祭祀席右几筵國賓左几則祭祀隂事也故右之筵國賓陽事也故左之士虞禮布席于室中東面右几少牢祝設几于筵上右之有司徹尸奠几于筵上左之卒而厭祭設右几鄭氏謂生人陽長左鬼神隂長右是也然鬼神雖長右而長右不必皆鬼神故甸役亦右几以甸役隂事故也鄭氏以甸役右几為貉祭然經言甸役而不言甸役之祭鄭氏之說其果然乎司几筵吉事變几凶事仍几蓋吉事尚文而几必變凶事尚質而几常仍故也孔安國以書之仍几為因生時之几不改作誤矣詩曰肆筵設席授几有緝御昏禮主人拂几授校【校几足】聘禮宰夫奉兩端以進公於序端受宰几攝之【一手受之】以授賓賓進訝受【賓以兩手於几兩端執之】有司徹主人降受宰几二手横執以授尸尸二手横于手間則席常設於賓未至之前几常授於行禮之際其將授也必拂【曲禮曰進几杖者拂之士昏禮主人拂几鄭氏曰外拂之也聘禮公東南鄉外拂几三宰内拂几三蓋於敵以下外拂於尊者内拂皆拂之三】其授之也必拜送其受也必拜答執之或横或中攝授之或受其足或受于手間其避拜送也或以几辟【昏聘禮皆以几有辟以賓卑故也】或不以几辟【有司徹不云以几辟者尊尸也】其敬父母不傳【内則父母枕几不傳】其謀於長者必操以從是皆稱情以為文故也禮王大朝覲大饗射凡封國命諸侯祀先王酢席皆玉几諸侯祭祀彫几酢席筵國賓彤几凡甸役漆几鄭氏謂諸侯朝者彫几聘者彤几聘者孤彤几卿大夫其漆几歟然禮於祭祀言彫几而朝者不與於國賓言彤几則無間於孤卿大夫不知鄭氏何據云然耶馬融曰几長三尺阮諶曰几長五尺高二尺舊圖几兩端赤中央黑蓋各述其所傳然也覲禮天子設斧扆左右玉几司几筵大朝覲大饗射封國命諸侯王位設黼依左右玉几几所憑以安者也王於朝覲會同立而不坐【曲禮曰天子當依而立曰覲當宁而立曰朝明堂位曰天子負斧扆而立】非有所憑也然必設几者鄭氏釋太宰謂立而設几優至尊也荀卿曰周公負扆而坐諸侯趨走堂下得非所傳聞者異歟儀禮昏聘公食大夫皆有几冠禮醴賓鄉飲酒鄉射及燕賓無几皆輕重之别也喪或同時在殯則每敦異几【鄭氏曰敦讀曰燾燾履也】及祭則同几生事鬼事之别也几不特施於行禮而已燕居亦有焉士喪禮所謂燕几是也不特施於燕居而已田役軍旅亦有焉周禮甸役右漆几春秋之時智伯在軍投之以几是也【晉伐偪陽城荀偃士匄請班師智伯怒投之以几出於其間】不特所憑以安而已死者用之拘足尸與嫁者或用以乘車士喪禮綴足用燕几曲禮尸必式乘必以几昏禮婦乘以几是也

學校

王制曰有虞氏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夏后氏養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商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左學周人養國老於東膠養庶老於虞庠虞庠在國之西郊又曰天子命之教然後為學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太學在郊天子曰辟廱諸侯曰頖宮又曰耆老皆朝于庠文王世子曰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皆於東序春誦夏弦大師詔之瞽宗秋學禮執禮者詔之冬讀書典書者詔之禮在瞽宗書在上庠學記曰古之教者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文王世子曰凡祭與養老乞言合語之禮皆小樂正詔之於東序凡語于郊者於成均以及取爵於上尊天子視學大昕鼔徵有司卒事適東序明堂位曰米廩有虞氏之庠也序夏后氏之序也瞽宗商學也頖宮周學也禮器曰魯人將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於頖宫祭義曰祀三老五更於太學所以教諸侯之弟祀先賢於西學所以教諸侯之德【西學周小學也】又曰天子設四學當入學而太子齒【四學謂周四郊之虞庠也】鄉飲酒賓迎于庠門之外孟子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詩曰鎬京辟廱又曰於樂辟廱又曰思樂泮水又曰子衿刺學校廢也周禮州長春秋以禮會民射于州序黨正以禮屬民飲酒于序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則以為樂祖祭於瞽宗又曰春合諸學秋合諸射賈誼曰帝入東學上親而貴仁則親疎有序而恩相及矣帝入南學上齒而貴信則長幼有差而民不誣矣帝入西學尚賢而貴德則聖智在位而功不遺矣帝入北學上貴而尊爵則貴賤有等而下不踰矣帝入太學承師問道退習而考於太傅太傅罰其不則而正其不及董仲舒曰成均五帝之學書大傳曰古之帝王必立大學小學使公卿之大子元士大夫之子十有三年始入小學見小節焉踐小義焉二十入大學見大節焉踐大義焉故小師取小學之賢者登之大學大師取大學之賢者登之天子

周四代學【辟廱在國虞庠在國之西郊今圖辟廱之制如此】

魯四代學【記曰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又曰魯人將有事於上帝必先有事於泮宮則頖宮在郊太學也虞庠在公宮南之右小學也白虎通曰諸侯曰頖宮半者象璜也獨南面禮儀之方有水耳其說是也鄭康成曰頖班也非是】

諸侯學【頖宮在郊】

四代之學虞則上庠下庠夏則東序西序商則右學左學周則東膠虞庠而周則又有辟廱成均瞽宗之名則上庠東序右學東膠大學也故國老於之養焉下庠西序左學虞庠小學也故庶老於之養焉記曰天子設四學蓋周之制也周之辟廱即成均也東膠即東序也瞽宗即右學也蓋以其明之以法和之以道則曰辟廱【鄭氏釋王制謂辟明也廱和也所以明和天下毛氏釋詩謂水旋丘如璧以節觀者故曰辟廱孔穎達曰禮注解其義詩注解其形】以其成其虧均其過不及則曰成均以習射事則曰序以糾德行則曰膠以樂祖在焉則曰瞽宗以居右焉則曰右學蓋周之學成均居中其左東序其右瞽宗此大學也虞庠在國之西郊則小學也記曰天子視學命有司行事祭先師先聖焉卒事遂適東序設三老五更之席又曰食三老五更於太學所以教諸侯之弟祀先賢於西學所以教諸侯之德夫天子視學則成均也命有司行事祭先師先聖焉即祀先賢於西學也祀先賢於西學則祭於瞽宗也有司卒事適東序設三老五更之席即養國老於東膠也養國老於東膠即祀三老五更於大學也然則商之右學在周謂之西學亦謂之瞽宗夏之東序在周謂之東膠亦謂之太學蓋夏學上東而下西商學上右而下左周之所存特其上者耳則右學東序蓋與成均並建於一丘之上而已由是觀之成均頒學政右學祀樂祖東序養老更右學東序不特存其制而已又因其所上之方而位之也夫諸侯之學小學在内大學在外故王制言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以其選士由内以升於外然後達于京故也天子之學小學居外大學居内故文王世子言凡語于郊者於成均取爵於上尊以其選士由外以升於内然後達于朝故也明堂位曰米廩有虞氏之庠也序夏后氏之序也瞽宗商學也頖宮周學也頖宮則泮水也其制半於辟廱而水蓋闕於北方也諸侯樂懸闕其南而泮水闕其北者闕南而存北所以便其觀也闕北而示南所以便人之觀也頖宫大學也魯之大學在郊故將有事於上帝則於之先有事焉然則序與瞽宗蓋亦設於頖宮之左右而米廩其公宮南之小學歟孟子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何也孟子因論井地而及此則校庠序者鄉學也鄉飲酒主人迎賓于庠門之外鄉簡不帥耆老皆朝于庠則庠鄉學名也周官州長會民射于州序黨正屬民飲酒于序則序亦鄉學名也鄭人之所欲毀者謂之鄉校則校亦鄉學名也然鄉曰庠記言黨有庠州曰序記言遂有序何也古之致仕者教子弟於閭塾之基則家有塾云者非家塾也合二十五家而教之於閭塾謂之家有塾則合五黨而教之鄉庠謂之黨有庠可也周禮遂官各降鄉官一等則遂之學亦降鄉一等矣降鄉一等而謂之州長其爵與遂大夫同則遂之學其名與州序同可也周之時干戈羽籥在東序絃誦與禮在瞽宗書在上庠以言學者之事始乎書立乎禮成乎樂而舞又樂之成焉故大司樂言樂德樂語而終於樂舞樂師言樂成告備而終於臯舞孟子言仁義禮樂之實而終於不知手之舞之記言詩言志歌咏聲而終於舞動容此舞之所以為樂之成也由小學之書以進於瞽宗之禮樂由瞽宗之禮樂而成之以東序之舞則周之教法可知矣漢明帝時視辟廱冠帶搢紳之人圜橋門而觀者蓋億萬計則周人辟廱之制宜亦然也【白虎通曰辟者壁也圜以法天外圜内方明德當圜行當方考之於禮鬴簋錢之類皆外圜内方圜而函方隂陽之義也然則白虎通辟廱之論蓋有所受耳】董仲舒以成均為五帝之學大戴賈誼有帝入五學之說鄭康成謂周有四郊之虞庠王肅謂辟廱即明堂耳此皆不可考也

禮書卷四十八

猜你喜欢
  卷八十二·陈祥道
  读书管见目録·王充耘
  第十五章 13·辜鸿铭
  春秋集传纂例卷六·陆淳
  春秋诸国统纪目録·齐履谦
  卷六十·江永
  卷五十·江永
  卷六·范处义
  卷三十二·乾隆
  卷十二·顺治
  持戒相品第十一·佚名
  名德题跋(十一章)·优昙普度
  原子能与禅定神通·太虚
  复俞慧郁陈慧昶书·印光
  金刚仙论 第三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零五·彭定求

        卷705_1 【送林宽下第东归】黄滔   为君惆怅惜离京,年少无人有屈名。积雪未开移发日,   鸣蝉初急说来程。楚天去路过飞雁,灞岸归尘触锁城。   又得新诗几章别,烟村竹径海涛声。   卷705_2 【商山赠隐者

  • 李唐宾·隋树森

    作者简介见杂剧部分。 小令 【商调】望远行 闷拂银筝,暂也那消停。响瑶阶风韵清,忽惊起潇湘外寒雁儿叫破沙汀,支楞的泪湿弦初定。弦初定,银河淡月明,相思调再整,蓦感起花阴外那个人听。高力士诉与实情,

  • 卷三十八·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三十八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槐簃集下【起庚寅正月尽闰七月】庚寅元日试笔戏效乐天体朝回剥啄门无客家会团圞巷有邻【润木寓相去一里许】檐竹半经霜压捺盆梅全得雪精神颠毛白後无多许花甲周来第

  • 孤雁·闻一多

    不幸的失群的孤客! 谁教你抛弃了旧侣, 拆散了阵字, 流落到这水国底绝塞, 拼着寸磔的愁肠, 泣诉那无边的酸楚?啊!从那浮云底密幕里, 迸出这样的哀音; 这样的痛苦!这样的热情!孤寂的流落者! 不须叫喊得哟! 你那沉细的音波, 在这大海底

  • 碧云集卷下·李中

    邮亭蚤起邮舎残灯在村林鸡唱频星河吟里晓川陆望中春旧友青云贵殊郷素发新悠悠念行计难更驻征轮客中寒食旅次经寒食思郷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旅馆秋夕寥寥山馆里独坐酒

  • 雍正四年五月至雍正五年五月·蒋良骐

    雍正四年五月,改允禟名为塞思黑。十七日,文武大臣等奉上论:历年以来,朕之数弟昏昧无知,不安本分,其奸伪逆乱之行,尔众大臣从前虽略晓一二,何能尽知?尔等且不能尽知,外闻小人又何由知之乎?伊等为人存心行事,朕因三四十年共在一处,知

  • ●卷五·姚元之

    ◎竹叶亭杂记董相国文恭公年五十大拜,入直军机,三十余年,见人从无疾声厉色,礼貌之周到,虽于童子亦不肯忽也。而退直入家则性气殊急。出门能谦恭数十年如一日,实亦人所难能也。公鼻中有淤肉闭塞,气不得通。每当严冬,入西华门,扑

  • 第十八章 宗教·吕思勉

    宗教的信仰,是不论那一个民族都有的。在浅演之时固然,即演进较深之后,亦复如此。这是因为:学问之所研究,只是一部分的问题,而宗教之所欲解决,则为整个的人生问题。宗教的解决人生问题,亦不是全不顾知识方面的。他在感情方面,

  • 大事记卷四·吕祖谦

    宋 吕祖谦 撰周显王四十四年【秦惠王十三年魏惠王后十年韩宣惠王八年赵武灵王元年卫平侯八年】夏四月戊午秦初称王【以周夲纪通鉴修】赵武灵王加肥义秩【以赵世家修】韩韩举赵赵防帅师与魏师战韩赵败绩【以年表修】

  • 卷八·司马迁

    <史部,正史类,史记>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八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高祖本纪第八 高祖【集解駰案汉书音义曰讳

  • 二年·佚名

    (癸酉)二年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春正月1月1日○丁未朔,上率群臣賀帝正,始服朝制冠服。禮畢,上坐殿受中外朝賀。都評議使司上箋,各道都節制、按廉、牧、都護府使,皆上箋獻方物。楊廣道按廉使趙璞獻《歷代帝王爲學爲治綱目之圖

  • 卷一·姜炳璋

    钦定四库全书诗序补义卷一石泉县知县姜炳璋撰诗国风旧本言毛诗国风陆氏德明云诗有齐鲁韩三家故题姓以别之或云大毛公加毛诗二字或云河间献王所加孔氏云诗国风旧题也毛字汉世加之按易称周易以文王周公孔子而名传不得拟

  • 佛说钵兰那赊嚩哩大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我观世间无量众生。多造罪业堕于恶趣。经无量时方得出离。纵生为人身肢不具。设得完具薄福少慧。常为恶魔及恶鬼神。于昼夜中伺得其便种种恼害

  • 卷第十五(列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十五(列字号) 甲子(秦始皇十年起)壬辰(秦二世元年)乙未(汉高祖元年)丁未(汉惠帝元年)甲寅(吕太后元年)壬戌(汉文帝元年)癸亥(汉文帝二年止) 汉刘姓。西汉起高祖元年乙未。止更始二年甲申。十四帝。合二

  • 第七章 阿育王时期的史话·多罗那他

    当圣者提地迦未付法与圣者讫里瑟拿以前,多年生病,只住在摩腊婆的侨赏弥地方,对四众传授经教。毗舍离的比丘们以为上座生病,怎能得到正确的教诲,因此不到他跟前。在行十事非法的同时宣称&ldquo;这是法,这是戒律,这是本师的教

  • 第九十二章 奢耶婆夫等七王·佚名

    王之殁后,其孙奢耶婆夫[第二世]为护地者[王],杀此护地者,而普瓦礼加普奢[普瓦礼加婆夫第六世]成为[王]。(一)完成即位式,王取住七年之间,其殁后,知其贤故为[贤王],婆罗加玛普奢,于此美丽之都城为王,其后冠奇罗之名婆罗加普奢[普罗加玛婆夫第

  • 艺术与生活·周作人

    现代评论集。周作人著。 上海群益书社1931年2月初版。收文章21篇,另有序文两篇。为1917至1926年间所作,除3篇文字外,其余大部分作于1924年以前。其中《人的文学》一文发表于1918年12月15日《新青年》5卷6号。他说,“我对

  •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佚名

    一卷。清人撰,作者不详。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据福建反,康熙帝任命惠献贝子富喇塔为宁海将军,同奉命大将军康亲王杰书统兵讨之。次年八月,官军破耿军于台州(今属浙江),耿军遁还温州(今属浙江)。本书即记述富喇塔进兵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