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零五

 

  卷705_1 【送林宽下第东归】黄滔

  为君惆怅惜离京,年少无人有屈名。积雪未开移发日,

  鸣蝉初急说来程。楚天去路过飞雁,灞岸归尘触锁城。

  又得新诗几章别,烟村竹径海涛声。

  卷705_2 【商山赠隐者】黄滔

  谁不相逢话息机,九重城里自依依。蓬莱水浅有人说,

  商洛山高无客归。数只珍禽寒月在,千株古木热时稀。

  西窗昨夜鸣蛩尽,知梦芝翁起扣扉。

  卷705_3 【送二友游湘中】黄滔

  千里楚江新雨晴,同征肯恨迹如萍。孤舟泊处联诗句,

  八月中旬宿洞庭。为客早悲烟草绿,移家晚失岳峰青。

  今来无计相从去,归日汀洲乞画屏。

  卷705_4 【塞下】黄滔

  匹马萧萧去不前,平芜千里见穷边。关山色死秋深日,

  鼓角声沈霜重天。荒骨或衔残铁露,惊风时掠暮沙旋。

  陇头冤气无归处,化作阴云飞杳然。

  卷705_5 【下第东归,留辞刑部郑郎中諴】黄滔

  去违知己住违亲,欲发羸蹄进退频。万里家山归养志,

  数年门馆受恩身。莺声历历秦城晓,柳色依依灞水春。

  明日蓝田关外路,连天风雨一行人。

  卷705_6 【寄怀南北故人】黄滔

  秋风昨夜落芙蕖,一片离心到外区。南海浪高书堕水,

  北州城破客降胡。玉窗挑凤佳人老,绮陌啼莺碧树枯。

  岭上青岚陇头月,时通魂梦出来无。

  卷705_7 【关中言怀】黄滔

  事事朝朝委一尊,自知无复解趋奔。试期交后犹为客,

  公道开时敢说冤。穷巷住来经积雨,故山归去见荒村。

  举头尽到断肠处,何必秋风江上猿。

  卷705_8 【闺怨】黄滔

  寸心杳与马蹄随,如蜕形容在锦帷。江上月明船发后,

  花间日暮信回时。五陵夜作酬恩计,四塞秋为破虏期。

  待到乘轺入门处,泪珠流尽玉颜衰。

  卷705_9 【旅怀】黄滔

  未吃金丹看十洲,乃将身世作仇雠。羁游数地值兵乱,

  宿在孤城闻雨秋。东越云山却思隐,西秦霜霰苦频留。

  他人折尽月中桂,惆怅当年江上鸥。

  卷705_10 【别友人】黄滔

  已喜相逢又怨嗟,十年飘泊在京华。大朝多事还停举,

  故国经荒未有家。鸟带夕阳投远树,人冲腊雪往边沙。

  梦魂空系潇湘岸,烟水茫茫芦苇花。

  卷705_11 【寄罗浮山道者二首】黄滔

  天际双山压海濆,天漫绝顶海漫根。时闻雷雨惊樵客,

  长有龙蛇护洞门。泉石暮含朱槿昼,烟霞冬闭木绵温。

  林间学道如容我,今便辞他宠辱喧。

  有人曾见洞中仙,才到人间便越年。金鼎药成龙入海,

  玉函书发鹤归天。楼开石脉千寻直,山拆鳌鳞一半膻。

  谁到月明朝礼处,翠岩深锁荔枝烟。

  卷705_12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三首】黄滔

  八都词客漫喧然,谁解飞扬诰誓间。五色彩毫裁凤诏,

  九重天子豁龙颜。巴山月在趋朝去,锦水烟生入阁还。

  谋及中兴多少事,莫愁明月不收关。

  却搜文学起吾唐,暂失都城亦未妨。锦里幸为丹凤阙,

  幕宾征出紫微郎。来时走马随中使,到日援毫定外方。

  若以掌言看谏猎,相如从此病辉光。

  贾谊才承宣室召,左思唯预秘书流。赋家达者无过此,

  翰苑今朝是独游。立被御炉烟气逼,吟经栈阁雨声秋。

  内人未识江淹笔,竟问当时不早求。

  卷705_13 【经安州感故郑郎中二首】黄滔

  云梦江头见故城,人间四十载垂名。马蹄践处东风急,

  鸡舌销时北阙惊。岳客出来寻古剑,野猿相聚叫孤茔。

  腾身飞上凤凰阁,惆怅终乖吾党情。

  锦帐先生作牧州,干戈缺后见荒丘。兼无姓贾儿童在,

  空有还珠烟水流。江句行人吟刻石,月肠是处象登楼。

  旅魂频此归来否,千载云山属一游。

  卷705_14 【出京别崔学士】黄滔

  一从门馆遍投文,旋忝恩知骤出群。不道鹤鸡殊羽翼,

  许依龙虎借风云。命奇未便乘东律,言重终期雪北军。

  欲逐飘蓬向岐路,数宵垂泪恋清芬。

  卷705_15 【雁】黄滔

  楚岸花晴塞柳衰,年年南北去来期。江城日暮见飞处,

  旅馆月明闻过时。万里风霜休更恨,满川烟草且须疑。

  洞庭云水潇湘雨,好把寒更一一知。

  卷705_16 【寄越从事林嵩侍御】黄滔

  子虚词赋动君王,谁不期君入对扬。莫恋兔园留看雪,

  已乘骢马合凌霜。路归天上行方别,道在人间久便香。

  应念都城旧吟客,十年踪迹委沧浪。

  卷705_17 【长安书事】黄滔

  一年年课数千言,口祝心祠挈出门。孤进难时谁肯荐。

  主司通处不须论。频秋入自边城雪,昨日听来岭树猿。

  若有水田过十亩,早应归去狄江村。

  卷705_18 【旅怀寄友人】黄滔

  重叠愁肠只自知,苦于吞蘖乱于丝。一船风雨分襟处,

  千里烟波回首时。故国田园经战后,穷荒日月逼秋期。

  鸣蝉似会悠扬意,陌上声声怨柳衰。

  卷705_19 【寄蒋先辈(在苏州)】黄滔

  夫差宫苑悉苍苔,携客朝游夜未回。冢上题诗苏小见,

  江头酹酒伍员来。秋风急处烟花落,明月中时水寺开。

  千载三吴有高迹,虎丘山翠益崔嵬。

  卷705_20 【旅怀】黄滔

  雪貌潜凋雪发生,故园魂断弟兼兄。十年除夜在孤馆,

  万里一身求大名。空有新诗高华岳,已无丹恳出秦城。

  侯门莫问曾游处,槐柳影中肝胆倾。

  卷705_21 【放榜日】黄滔

  吾唐取士最堪夸,仙榜标名出曙霞。白马嘶风三十辔,

  朱门秉烛一千家。郄诜联臂升天路,宣圣飞章奏日华。

  岁岁人人来不得,曲江烟水杏园花。

  卷705_22 【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黄滔

  帝尧城里日衔杯,每倚嵇康到玉颓。桂苑五更听榜后,

  蓬山二月看花开。垂名入甲成龙去,列姓如丁作鹤来。

  同戴大恩何处报,永言交道契陈雷。

  卷705_23 【新野道中】黄滔

  野堂如雪草如茵,光武城边一水滨。越客归遥春有雨,

  杜鹃啼苦夜无人。东堂岁去衔杯懒,南浦期来落泪频。

  莫道还家不惆怅,苏秦羁旅长卿贫。

  卷705_24 【酬俞钧】黄滔

  乡书一忝荐延恩,二纪三朝泣省门。虽忝立名经圣鉴,

  敢期兴咏叠嘉言。莫论蟾月无梯接,大底龙津有浪翻。

  今日朝廷推草泽,伫君承诏出云根。

  卷705_25 【寄同年崔学士】黄滔

  半因同醉杏花园,尘忝鸿炉与铸颜。已脱素衣酬素发,

  敢持青桂爱青山。虽知珠树悬天上,终赖银河接世间。

  毕使海涯能拔宅,三秦二十四畿寰。

  卷705_26 【御试二首】黄滔

  已表隋珠各自携,更从琼殿立丹梯。九华灯作三条烛,

  万乘君悬四首题。灵凤敢期翻雪羽,洞箫应或讽金闺。

  明朝莫惜场场醉,青桂新香有紫泥。

  六曹三省列簪裾,丹诏宣来试士初。不是玉皇疑羽客,

  要教金榜带天书。词臣假寐题黄绢,宫女敲铜奏子虚。

  御目四篇酬九百,敢从灯下略踌躇。

  卷705_27 【寄陈侍御】黄滔

  千年二相未全夸,犹阙闽城贺降麻。何必锦衣须太守,

  别无莲幕胜王家。醴泉涌处休论水,黄菊开时独是花。

  九级燕金满尊酒,却愁随诏谒承华。

  卷705_28 【酬徐正字夤】黄滔

  已免蹉跎负岁华,敢辞霜鬓雪呈花。名从两榜考升第,

  官自三台追起家。匹马有期归辇毂,故山无计恋桑麻。

  莫言蓬阁从容久,披处终知金在砂。

  卷705_29 【辞相府(时蒙堂帖追赴阙)】黄滔

  从汉至唐分五州,谁为将相作诸侯。闽江似镜正堪恋,

  秦客如蓬难久留。匹马忍辞藩屏去,小才宁副庙堂求。

  今朝拜别幡幢下,双泪如珠滴不休。

  卷705_30 【寄罗郎中隐】黄滔

  休向中兴雪至冤,钱塘江上看涛翻。三征不起时贤议,

  九转终成道者言。绿酒千杯肠已烂,新诗数首骨犹存。

  瑶蟾若使知人事,仙桂应遭蠹却根。

  卷705_31 【江行遇王侍御】黄滔

  数年分散秦吴隔,暂泊官船浦柳中。新草军书名更重,

  久辞山径业应空。渡头潮落将行客,天际风高未宿鸿。

  此日相逢魂合断,赖君身事渐飞冲。

  卷705_32 【客舍秋晚夜怀故山】黄滔

  寥寥深巷客中居,况值穷秋百事疏。孤枕忆山千里外,

  破窗闻雨五更初。经年荒草侵幽径,几树西风锁弊庐。

  长系寸心归未得,起挑残烛独踌躇。

  卷705_33 【绛州郑尚书】黄滔

  旌旗日日展东风,云稼连山雪刃空。剖竹已知垂凤食,

  摘珠何必到龙宫。谏垣虚位期飞步,翰苑含毫待纪公。

  谁谓唐城诸父老,今时得见蜀文翁。

  卷705_34 【喜陈先辈及第(峤)】黄滔

  今年春已到京华,天与吾曹雪怨嗟。甲乙中时公道复,

  朝廷看处主司夸。飞离海浪从烧尾,咽却金丹定易牙。

  不是驾前偏落羽,锦城争得杏园花。

  卷705_35 【延福里居,和林宽、何绍馀酬寄】黄滔

  长说愁吟逆旅中,一庭深雪一窗风。眼前道路无心觅,

  象外烟霞有句通。几度相留侵鼓散,频闻会宿著僧同。

  高情未以干时废,属和因知兴不穷。

  卷705_36 【赠宿松杨明府】黄滔

  溪上家家礼乐新,始知为政异常伦。若非似水清无底,

  争得如冰凛拂人。月狖声和琴调咽,烟村景接柳条春。

  宦游兼得逍遥趣,休忆三吴旧钓津。

  卷705_37 【送僧】黄滔

  才年七岁便从师,犹说辞家学佛迟。新劚松萝还不住,

  爱寻云水拟何之。孤溪雪满维舟夜,叠嶂猿啼过寺时。

  鸟道泷湫悉行后,岂将翻译负心期。

  卷705_38 【赠郑明府】黄滔

  庭罗衙吏眼看山,真恐风流是谪仙。垂柳五株春娅姹,

  鸣琴一弄水潺湲。援毫断狱登殊考,驻乐题诗得出联。

  莫起陶潜折腰叹,才高位下始称贤。

  卷705_39 【江州夜宴献陈员外】黄滔

  多少欢娱簇眼前,浔阳江上夜开筵。数枝红蜡啼香泪,

  两面青娥拆瑞莲。清管彻时斟玉醑,碧筹回处掷金船。

  因知往岁楼中月,占得风流是偶然。

  卷705_40 【湘中赠张逸人】黄滔

  羽衣零落帽欹斜,不自孤峰即海沙。曾为蜀山成寓迹,

  又因湘水拟营家。鸣琴坐见燕鸿没,曳履吟忘野径赊。

  更爱扁舟宿寒夜,独听风雨过芦花。

  卷705_41 【寓题】黄滔

  纷纷墨敕除官日,处处红旗打贼时。竿底得璜犹未用,

  梦中吞鸟拟何为。损生莫若攀丹桂,免俗无过咏紫芝。

  两岸芦花一江水,依前且把钓鱼丝。

  卷705_42 【题陈山人居】黄滔

  犹自莓苔马迹重,石嵌泉冷懒移峰。空垂凤食檐前竹,

  漫拔龙形涧底松。隔岸青山秋见寺,半床明月夜闻钟。

  谁能惆怅磻溪事,今古悠悠不再逢。

  卷705_43 【宿李少府园林】黄滔

  一壶浊酒百家诗,住此园林守选期。深院月凉留客夜,

  古杉风细似泉时。尝频异茗尘心净,议罢名山竹影移。

  明日绿苔浑扫后,石庭吟坐复容谁。

  卷705_44 【送人明经及第东归】黄滔

  十问九通离义床,今时登第信非常。亦从南院看新榜,

  旋束春关归故乡。水到吴门方见海,树侵闽岭渐无霜。

  知君已塞平生愿,日与交亲醉几场。

  卷705_45 【断酒】黄滔

  未老先为百病仍,醉杯无计接宾朋。免遭拽盏郎君谑,

  还被簪花录事憎。丝管合时思索马,池塘晴后独留僧。

  何因浇得离肠烂,南浦东门恨不胜。

  卷705_46 【南海幕和段先辈送韦侍御赴阙】黄滔

  树色川光入暮秋,使车西发不胜愁。璧连标格惊分散,

  雪课篇章互唱酬。魏阙别当飞羽翼,燕台独且占风流。

  满园歌管凉宵月,此后相思几上楼。

  卷705_47 【寄南海黄尚书】黄滔

  五羊城下驻行车,此事如今八载馀。燕颔已知飞食肉,

  龙门犹自退为鱼。红楼入夜笙歌合,白社惊秋草木疏。

  西望清光寄消息,万重烟水一封书。

  卷705_48 【送人往苏州觐其兄】黄滔

  阖闾城外越江头,两地烟涛一叶舟。到日荆枝应便茂,

  别时珠泪不须流。迎欢酒醒山当枕,咏古诗成月在楼。

  明日尊前若相问,为言今访赤松游。

  卷705_49 【游东林寺】黄滔

  长生犹自重无生,言让仙祠佛寺成。碑折谁忘康乐制,

  山灵表得远公名。松形入汉藤萝短,僧语离经耳目清。

  莫怪迟迟不归去,童年已梦绕林行。

  卷705_50 【赠旌德吕明府】黄滔

  渥洼步数太阿姿,争遣王侯不奉知。花作城池入官处,

  锦随刀尺少年时。两衙断狱兼留客,三考论功合树碑。

  须信隔帘看刺史,锦章朱绂已葳蕤。

  卷705_51 【贺清源仆射新命】黄滔

  虽言嵩岳秀崔嵬,少降连枝命世才。南史两荣唯百揆,

  东闽双拜有三台。二天在顶家家咏,丹凤衔书岁岁来。

  虚说古贤龙虎盛,谁攀荆树上金台。

  卷705_52 【浙幕李端公泛建溪】黄滔

  越城吴国结良姻,交发芙蓉幕内宾。自顾幽沈槐省迹,

  得陪清显谏垣臣。分题晓并兰舟远,对坐宵听月狖频。

  更爱延平津上过,一双神剑是龙鳞。

  卷705_53 【贻宋评事】黄滔

  河阳城里谢城中,入曳长裾出佩铜。燕国金台无别客,

  陶家柳下有清风。数踪篆隶书新得,一灶屯蒙火细红。

  时说三吴欲归处,绿波洲渚紫蒲丛。

  卷705_54 【催妆】黄滔

  北府迎尘南郡来,莫将芳意更迟回。虽言天上光阴别,

  且被人间更漏催。烟树迥垂连蒂杏,彩童交捧合欢杯。

  吹箫不是神仙曲,争引秦娥下凤台。

  卷705_55 【寓题】黄滔

  每忆家山即涕零,定须归老旧云扃。银河水到人间浊,

  丹桂枝垂月里馨。霜雪不飞无翠竹,鲸鲵犹在有青萍。

  三千九万平生事,却恨南华说北溟。

  卷705_56 【伤蒋校书德山】黄滔

  谁到双溪溪岸傍,与招魂魄上苍苍。世间无树胜青桂,

  陇上有花唯白杨。秦苑火然新赋在,越城山秀故居荒。

  如何万古雕龙手,独是相如识汉皇。

  卷705_57 【寄杨赞图学士(学士与元昆俱以龙脑登选)】黄滔

  东堂第一领春风,时怪关西小骥慵。华表柱头还有鹤,

  华歆名下别无龙。君恩凤阁含毫数,诗景珠宫列肆供。

  今日江南驻舟处,莫言归计为云峰。

  卷705_58 【酬杨学士】黄滔

  神仙簿上愧非夫,诏作疑丹两入炉。诗里几曾吟芍药,

  花中方得见菖蒲。阳春唱后应无曲,明月圆来别是珠。

  莫下蓬山不回首,东风犹待重抟扶。

  卷705_59 【寄同年李侍郎龟正】黄滔

  石门南面泪浪浪,自此东西失帝乡。昆璞要疑方卓绝,

  大鹏须息始开张。已归天上趋双阙,忽喜人间捧八行。

  莫道秋霜不滋物,菊花还借后时黄。

  卷705_60 【钟陵故人】黄滔

  滕王阁下昔相逢,此地今难访所从。唯爱金笼贮鹦鹉,

  谁论铁柱锁蛟龙。荆榛翠是钱神染,河岳期须国士钟,

  一箸鲈鱼千古美,后人终少继前踪。

  卷705_61 【故山】黄滔

  支颐默省旧林泉,石径茅堂到目前。衰碧鸣蛩莎有露,

  浓阴歇鹿竹无烟。水从井底通沧海,山在窗中倚远天。

  何事苍髯不归去,燕昭台上一年年。

  卷705_62 【塞上】黄滔

  塞门关外日光微,角怨单于雁驻飞。冲水路从冰解断,

  逾城人到月明归。燕山腊雪销金甲,秦苑秋风脆锦衣。

  欲吊昭君倍惆怅,汉家甥舅竟相违。

  卷705_63 【乌石村(即林希刘故居)】黄滔

  往日江村今物华,一回登览一悲嗟。故人殁后城头月,

  新鸟啼来垄上花。卖剑钱销知绝俗,闻蝉诗苦即思家。

  谢公古郡青山在,三尺孤坟扑海沙。

  卷705_64 【寄同年卢员外】黄滔

  听尽莺声出雍州,秦吴烟月十经秋。龙门在地从人上,

  郎省连天须鹤游。休恋一台惟妙绝,已经三字入精求。

  当年甲乙皆华显,应念槐宫今雪头。

  卷705_65 【寄同年封舍人渭(时得来书)】黄滔

  唐城接轸赴秦川,忧合欢离骤十年。龙颔摘珠同泳海,

  凤衔辉翰别升天。八行真迹虽收拾,四户高扃奈隔悬。

  能使丘门终始雪,莫教华发独潸然。

  卷705_66 【遇罗员外衮】黄滔

  灞陵桥外驻征辕,此一分飞十六年。豸角戴时垂素发,

  鸡香含处隔青天。绮园难贮林栖意,班马须持笔削权。

  可忘自初相识地,秋风明月客鄜延。

  卷705_67 【送翁员外承赞】黄滔

  谁言吾党命多奇,荣美如君历数稀。衣锦还乡翻是客,

  回车谒帝却为归。凤旋北阙虚丹穴,星复南宫逼紫微。

  已分十旬无急诏,天涯相送只沾衣。

  卷705_68 【奉和翁文尧十九员外中谢日蒙恩赐金紫之什】黄滔

  面蒙君赐自龙墀,谁是还乡一袭衣。三品易悬鳞鬣赫,

  八丝展起彩章飞。夐为胜事垂千古,题作新诗启七微。

  严助买臣精魄在,定应羞著昔年归。

  卷705_69 【翁文尧员外捧金紫还乡之命雅发篇章将原交情…以质奖私】黄滔

  抟将盛事更无馀,还向桥边看旧书。东越独推生竹箭,

  北溟喜足贮鲲鱼。两回谁解归华表,午夜兼能荐子虚。

  须把头冠弹尽日,怜君不与故人疏。

  卷705_70 【奉和翁文尧员外经过七林书堂见寄之什】黄滔

  朱旗引入昔茆堂,半日从容尽日忙。驷马宝车行锡礼,

  金章紫绶带天香。山从南国添烟翠,龙起东溟认夜光。

  定恐故园留不住,竹风松韵漫凄锵。

  卷705_71 【奉酬翁文尧员外驻南台见寄之什】黄滔

  人指南台山与川,大惊喜气异当年。花迎金册非时拆,

  月对琼杯此夜圆。我爱藏冰从夏结,君怜修竹到冬鲜。

  殷勤更抱鸣琴抚,为忆秦儿识断弦。

  卷705_72 【翁文尧员外拥册礼之归一路有诗名昼锦集…五十六字】黄滔

  六窠只佩诸侯印,争比从天拥册归。一轴郢人歌处雪,

  两重朱氏著来衣。闽山秀已钟君尽,洛水波应溅我稀。

  明日陪尘迎驷马,定淮斋沐看光辉。

  卷705_73 【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昼锦之什】黄滔

  乡名里号一朝新,乃觉台恩重万钧。建水闽山无故事,

  长卿严助是前身。清泉引入旁添润,嘉树移来别带春。

  莫凭栏干剩留驻,内庭虚位待才臣。

  虽言闽越系生贤,谁是还家宠自天。山简槐兼诸郡命,

  郑玄惭秉六经权。鸟行去没孤烟树,渔唱还从碧岛川。

  休说迟回未能去,夜来新梦禁中泉。

  君王面赐紫还乡,金紫中推是甲裳。华构便将垂美号,

  故山重更发清光。水澄此日兰宫镜,树忆当年柏署霜。

  珍重朱栏兼翠拱,来来皆自读书堂。

  卷705_74 【奉酬翁文尧员外神泉之游见寄嘉什】黄滔

  含鸡假豸喜同游,野外嘶风并紫骝。松竹迥寻青障寺,

  姓名题向白云楼。泉源出石清消暑,僧语离经妙破愁。

  争奈爱山尤恋阙,古来能有几人休。

  卷705_75 【辄吟七言四韵,攀寄翁文尧拾遗】黄滔

  唐设高科表用文,吾曹谁作谏垣臣。甄山秀气旷千古,

  凤阙华恩钟二人。起草便论天上事,如君不是世间身。

  龙头龙尾前年梦,今日须怜应若神。

  

猜你喜欢
  卷三·董康
  ●第二十三出 妓饮·孟称舜
  伊川击壤集卷之七·邵雍
  元诗选初集甲集目录·顾嗣立
  {见曾公}·佚名
  第三折·王实甫
  卷六·方夔
  巻二十七·袁表
  卷二百六十·曹学佺
  卷九十五·吴之振
  卷十四·文洪
  卷五·纪容舒
  阔的海·徐志摩
  段成己词作鉴赏·佚名
  萧闲老人明秀集注跋·蔡松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三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三十六笋类五言古食笋          【唐】白居易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把抱来早市鬻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紫箨拆故锦素肌擘新玉每食遂加飡经

  • 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范晔

    桓谭 冯衍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父成帝时为太乐令。谭以父任为郎,因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诂训大义,不为章句。能文章,尤好古学,数从刘歆、杨雄辩析疑异。性嗜倡乐,简易不修威仪,而憙非毁俗儒,由是多见排抵

  • 列传第三十五 王僧达 颜竣·沈约

    王僧达,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子。兄锡,质讷乏风采。太祖闻僧达蚤慧,召见于德阳殿,问其书学及家事,应对闲敏,上甚知之,妻以临川王义庆女。 少好学,善属文。年未二十,以为始兴王浚后军参军,迁太子舍人。坐属疾,于杨列桥观斗鸭,为有司

  • 列传第八十五 岛夷桓玄 海夷冯跋 岛夷刘裕·魏收

    岛夷桓玄,字敬道,本谯国龙亢楚也。僭晋大司马温之子,温爱之,临终命以为后。年七岁,袭封南郡公。登国五年,为司马昌明太子洗马。玄志气不伦,欲以雄豪自许。朝议以温有陵虐之迹,故抑玄兄弟,出为义兴太守,不得志。少时去职。皇始初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九·乾隆

      明  世宗皇帝  【乙未】嘉靖十四年春正月罢督理仓场中官  初孙交为户部尚书以监督仓场中官为数太多【初止数人正徳中增至五十五人】请尽去之并临清准徐诸仓一切勿遣帝罢撤其半余仍如故至是监督中官王奉季慎

  • 卷二·昭梿

    ◎淳化帖法帖之久,无如淳化阁帖。其后鼎、绛、汝诸帖互相仿摹,愈失旧规,近日祖帖收藏家,无过而问者。惟大内所藏,系当日所赐毕士安者,篇帙完善,墨渖如新,成亲王曾见之。纯皇帝珍惜如宝,特建淳化轩以贮之。又命于文襄摹刻上石,颁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二·佚名

    正统六年八月乙丑朔增给南京各衙门历事监生月粮有家小者月支八斗无者六斗○顺天府直隶真定府山西平阳府所属州县各奏春夏不雨田禾旱伤租税无徵 上命行在户部覆视以闻○丁卯释奠先师孔子遣行在翰林院学士苖衷行礼○戊

  • 卷之九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四十七·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四十七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文三王传第十七 孝文皇帝四男窦皇后生孝景帝梁孝王武诸姬生代孝王参梁怀王揖【师古曰不得其姓氏故曰诸

  • 今佛教中之男女僧俗显密问题·太虚

    在诸净佛国土,既无男女,亦无俗家,故皆为清净和合众,而无男女僧俗之可言。今此秽土,既有男女家产,故成佛须舍俗出家,乃成就其清净之胜德。佛是出家之男人故,学佛及传持佛法之徒众,亦以出家之男众──即比丘众、沙弥附之──为主

  • 佛说法集名数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归命顶礼一切佛一切智智天人师。无边无数佛说法。略集所说正法名。先归命三宝。所谓佛法僧。云何三乘。所谓大乘缘觉声闻。云何七种最上供养。所谓礼拜供养忏悔

  • 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 诏译一切如来大乘现证三昧金刚仪轨会。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三十三天杂饰柔软地帝释宫殿大楼阁中。与大菩萨一百六十万俱胝那庾多众。其名曰金刚手菩萨摩诃萨

  •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一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一卷 进大慧禅师语录奏劄(臣)僧(蕴闻)窃以佛祖之道。虽非文字语言所及。而发扬流布。必有所假而后明。譬如以手指月。手之与月。初不相干。然知手之所指。则知月之所在。是以一大藏教为世标

  • 卷第一·佚名

    历朝释氏资鉴卷第一闽扆峰沙门 熙仲 集帝纪三皇太昊取牺牲充庖厨。号包牺后世音谬为伏羲一号皇雄氏。风姓。木德王天下。都陈。一百一十年。以龙纪官。画八卦。造书契。代结绳。炎帝神农氏。姜姓。继太昊。火德王天

  • 卷第十一(本末合)(尽第十地)·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一(本末合)(尽第十地) 第六现前地中二。先料简。后释文。 前中略显二门。一释名。二次第。 初释名者。摄论云。由缘起智。能令般若波罗蜜多现在前故。名现前地。世亲释云。谓此地中。住缘起智

  • 裙钗之战·大仲马

    《裙钗之战》是以小说体栽描绘的法国一段内战史,是大仲马的一部鸿篇巨著。十七世纪中叶,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年幼当政,王太后安娜公主垂帘听政。由于前总理黎世留去世而指定马扎里尼红衣主教继任,加速了法国政经的内外交困

  • 评书·祝允明

    祝允明撰,书法类著作,虞文靖公曰:“大德、延祐间称善书者,必归巴西、渔阳、吴兴。谓邓文原、鲜于枢与赵荣禄也。然邓书太枯,鲜于太俗,岂能子昂万一也。魏晋以来,未尝不通六书之义。吴兴公书冠天下,以其深究六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