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与禅定神通
──三十四年冬在重庆讲──
最近二颗原子弹一投,世界大战结束了,人类和平也实现了。此种原子能的发挥,不仅国际社会起了变化,即整个宇宙都起了变化,这是科学奇迹!由此研究到佛学的关系,佛学与其他宗教不同,就是近代科学进步,往往将一般宗教根本动摇,而佛法则不然。科学愈进步,佛法愈得到真理的证明。所以今亦正可用科学上实验出的原子能来一论禅定神通,兹分三段言之: 一、原子能的说明 科学最基本的,为化学同物理学二种:化学是在求物的质,质是占空间的,有重量的。化学将任何物体加以分化,而求其最后的实质,这在古时候也已经有了,但到近代始能明确成立。第一步分化的为原质,如氢、氧、铁、钠等。经过近代科学分化出的原质,共得到九十二种,人身即占有九十二种原质中十四或十五种,每一样东西所占有的原质种数各不相等。其后、科学更进步,又知道原质也可以分析,经分析后所得到的东西,就叫他为分子。更进步的科学,又将分子加以分析,经分析得到的东西,乃名之为原子,这就是最后的质。原子在三十年前,皆认为一切物质最后不可分析的实质,也就是万物最后的本体。到最近三十几年来,再经过化学的分析,才知道原子仍为阴阳电子之组合,所以原子仍旧是一种结构所成的东西,也是可以分析的。推究原质所以有九十二种的分别,以各原子所有的阴阳电子结合不同而致。盖电子都有一个电核做中心,但外面环绕有若干电子,则多寡不一。所以、原子可以比做太阳系,日是中心,外面则环绕著八大行星等,于是成为整个太阳系。原子的电核,环以电子,也是如此。原子这东西,本是认为最小不可分析的了,但它由每一电核与许多电子的组成,其空隙也如太阳与行星间空隙之多,所以最实质的原子,也不亚于空了。最简单的原子,如轻原子,其中仅一电核,外绕一粒电子。此外有由一电核、数个数十个电子环绕而成的,遂形成原子不同而分子而原质因有九十二种不同,这种都由电子结构成原子的不同而起。
物理学是研究物的力的,如声、光等等。化学是求质,物理是求力,这是化学与物理学不同的地方。从化学研究到原子,仍是有定体、有重量的质,故系一种实体,可以集组成种种矿植动物。但一研究到原子系电子所结构成的,则原子应可分解成电子了。然阴阳性的电子,乃存在于原子之中而不能独立存在,所以电子仍存在于原子结构中。及原子分解后,则不可再有阴电子、阳电子存在,它分解所得,只是能力,原子之质已变为非质的力而叫做能子。能子是一种光子,或叫做光波。光系一种力,是对质讲的,非质则亦非力,故推究到光波或光子的能,则物理学与化学合一,或无复化学而但是物理学了。以能子非复物质,物质是占定空间及有重量的,能子没有占空间碍性及重量可得而失其质的意义了。原子由电子构成,推论上当然有可以分解之理,但实验上初无法分解。本此理论,化学上试验进步,才知道它分解时放射出的能,非常强大,所以才有今日原子弹的产生,也是科学由理论进到实事的证明与发现。
能子为物理学与化学不可分别的归结,所有一切物体:人、兽、草、木、金、石,其原质、分子、原子均有阴阳性,如易经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原子分解则无阴阳之分别,而成中性之能子,也就是光子、波子。它无占有空间窒碍性,亦无轻重量,再没有阴阳性可以分别,这是现代世界所研究到的。与佛法中所说超欲界的色界、无色界同;欲界有阴阳性,色界以上无阴阳性,可与易经的“阴阳不测之谓神”相当。二、禅定──神通的说明 欲界的众生的心,都是散乱性的,不能有专定一境的定心。因为有五欲,所以有忧苦、嗔忿,于是发生斗争。肉体的生理,离不了食欲、淫欲;推究其肉体所由组织的物理状况,即佛法所说的四大种,就是坚、涩、暖、动,亦名地、水、火、风。欲界组成器世界与有情众生身体的四大,叫做粗四大,又叫重浊四大,皆是有阴阳性的。所以佛法自心理──散乱、忧嗔──、身理──财、色、名、食、睡五欲──物理──粗浊之四大──而言欲界,超欲界乃为色界。此非仅理论,乃有由禅定修证而超过欲界到色界的事实。色界虽然没有欲,但尚有形色,在佛法说是比欲界高一等的。欲界上进色界,要从禅定修证,才可以得到,即身可以实验到的。人身虽有阴阳性,但修禅定可以到超阴阳性之境,这在佛经中是有详细理论的。若在欲界,可由修定而进至色界。“定”、就是心(精神)的集中统一之功用。第一步的定,曰“欲界定”,也就是“未到定”,仍在欲界而尚未到色界,虽是定而未是禅定,禅定必要到色界才有。修禅定必先要有欲界定,然后继续修持,渐至成就。色界禅定,即四禅天定。从定力得到色界之禅定,其心已全娈换,已经没有忧苦、嗔忿,然并非断灭,是把忧嗔等翻伏心底而定心显现,生喜乐、慈悲。再进而身理亦变换,无复食欲、淫欲,其中组织的四大亦都变过,由粗四大变成细四大,即重浊四大变成清净四大,就是非阴阳性的能子。重浊四大同原子以下之阴阳性的,清净四大同光子或能子。由定心、清净四大,自然而然生五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身境如意通。本人习定时,亦曾偶然发现,但不能操纵自如。故但定心偶现,而未是禅定神通。要操纵自如,必根据禅定而久久观念练习,可以依禅定成五神通。中国道家练精气神之理,亦相近。唯其说为纯阳之气,则仍旧阴阳相对,不如佛法说清净四大之善。依禅定仅可生五神通,仍属有漏色、无色界,依欲界定及诸禅定,修空无我般若慧,乃得成出三界的无漏佛法。
三、原子能与禅定神通之说明 原子、电子都是质力分别的,有阴阳性的,能子则质力不分,这超过易经所谓一阴一阳的道,而为阴阳不测的神。禅定神通,由欲界散乱、忧嗔心理,变成色界定静、喜慈心理;由心理改变而身理改变;到粗重四大改变成清净四大之物理变化。在粗重四大,每发挥一能力,必有一障碍;及成清净四大,则已融化超脱粗重四大所成的障碍,一如原子分解时放射之能,非复其他原子能抵碍,清净四大可随心自在而转。依佛法言,此亦视其禅定浅深,仍有限量。依定修慧,方可以得无漏通,超出三界。但是禅定则根本上仍未能断尽烦恼,故必修般若慧乃臻无漏也。修禅定转清净四大,发神通之理论与事实,佛法早有,今乃得科学所发明原子能,更可确切解说而证明之也。(程心勉记)(见海刊二十六卷十二期)
猜你喜欢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一·雪关智訚 初品 根本法门品·佚名 金刚般若论卷下·佚名 起世经卷第一·佚名 摩诃止观卷第一下·智顗 卷第八(荒字号)·朱时恩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佚名 一七 大善见王经·佚名 卷第五·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七·唐慧琳 卷第一百四十七·佚名 卷四·佚名 成实论 第四卷·佚名 见善恶境界如何对待·印光 神僧传卷第五·朱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