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子能与禅定神通

──三十四年冬在重庆讲──

最近二颗原子弹一投,世界大战结束了,人类和平也实现了。此种原子能的发挥,不仅国际社会起了变化,即整个宇宙都起了变化,这是科学奇迹!由此研究到佛学的关系,佛学与其他宗教不同,就是近代科学进步,往往将一般宗教根本动摇,而佛法则不然。科学愈进步,佛法愈得到真理的证明。所以今亦正可用科学上实验出的原子能来一论禅定神通,兹分三段言之: 一、原子能的说明  科学最基本的,为化学同物理学二种:化学是在求物的质,质是占空间的,有重量的。化学将任何物体加以分化,而求其最后的实质,这在古时候也已经有了,但到近代始能明确成立。第一步分化的为原质,如氢、氧、铁、钠等。经过近代科学分化出的原质,共得到九十二种,人身即占有九十二种原质中十四或十五种,每一样东西所占有的原质种数各不相等。其后、科学更进步,又知道原质也可以分析,经分析后所得到的东西,就叫他为分子。更进步的科学,又将分子加以分析,经分析得到的东西,乃名之为原子,这就是最后的质。原子在三十年前,皆认为一切物质最后不可分析的实质,也就是万物最后的本体。到最近三十几年来,再经过化学的分析,才知道原子仍为阴阳电子之组合,所以原子仍旧是一种结构所成的东西,也是可以分析的。推究原质所以有九十二种的分别,以各原子所有的阴阳电子结合不同而致。盖电子都有一个电核做中心,但外面环绕有若干电子,则多寡不一。所以、原子可以比做太阳系,日是中心,外面则环绕著八大行星等,于是成为整个太阳系。原子的电核,环以电子,也是如此。原子这东西,本是认为最小不可分析的了,但它由每一电核与许多电子的组成,其空隙也如太阳与行星间空隙之多,所以最实质的原子,也不亚于空了。最简单的原子,如轻原子,其中仅一电核,外绕一粒电子。此外有由一电核、数个数十个电子环绕而成的,遂形成原子不同而分子而原质因有九十二种不同,这种都由电子结构成原子的不同而起。

物理学是研究物的力的,如声、光等等。化学是求质,物理是求力,这是化学与物理学不同的地方。从化学研究到原子,仍是有定体、有重量的质,故系一种实体,可以集组成种种矿植动物。但一研究到原子系电子所结构成的,则原子应可分解成电子了。然阴阳性的电子,乃存在于原子之中而不能独立存在,所以电子仍存在于原子结构中。及原子分解后,则不可再有阴电子、阳电子存在,它分解所得,只是能力,原子之质已变为非质的力而叫做能子。能子是一种光子,或叫做光波。光系一种力,是对质讲的,非质则亦非力,故推究到光波或光子的能,则物理学与化学合一,或无复化学而但是物理学了。以能子非复物质,物质是占定空间及有重量的,能子没有占空间碍性及重量可得而失其质的意义了。原子由电子构成,推论上当然有可以分解之理,但实验上初无法分解。本此理论,化学上试验进步,才知道它分解时放射出的能,非常强大,所以才有今日原子弹的产生,也是科学由理论进到实事的证明与发现。

能子为物理学与化学不可分别的归结,所有一切物体:人、兽、草、木、金、石,其原质、分子、原子均有阴阳性,如易经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原子分解则无阴阳之分别,而成中性之能子,也就是光子、波子。它无占有空间窒碍性,亦无轻重量,再没有阴阳性可以分别,这是现代世界所研究到的。与佛法中所说超欲界的色界、无色界同;欲界有阴阳性,色界以上无阴阳性,可与易经的“阴阳不测之谓神”相当。二、禅定──神通的说明  欲界的众生的心,都是散乱性的,不能有专定一境的定心。因为有五欲,所以有忧苦、嗔忿,于是发生斗争。肉体的生理,离不了食欲、淫欲;推究其肉体所由组织的物理状况,即佛法所说的四大种,就是坚、涩、暖、动,亦名地、水、火、风。欲界组成器世界与有情众生身体的四大,叫做粗四大,又叫重浊四大,皆是有阴阳性的。所以佛法自心理──散乱、忧嗔──、身理──财、色、名、食、睡五欲──物理──粗浊之四大──而言欲界,超欲界乃为色界。此非仅理论,乃有由禅定修证而超过欲界到色界的事实。色界虽然没有欲,但尚有形色,在佛法说是比欲界高一等的。欲界上进色界,要从禅定修证,才可以得到,即身可以实验到的。人身虽有阴阳性,但修禅定可以到超阴阳性之境,这在佛经中是有详细理论的。若在欲界,可由修定而进至色界。“定”、就是心(精神)的集中统一之功用。第一步的定,曰“欲界定”,也就是“未到定”,仍在欲界而尚未到色界,虽是定而未是禅定,禅定必要到色界才有。修禅定必先要有欲界定,然后继续修持,渐至成就。色界禅定,即四禅天定。从定力得到色界之禅定,其心已全娈换,已经没有忧苦、嗔忿,然并非断灭,是把忧嗔等翻伏心底而定心显现,生喜乐、慈悲。再进而身理亦变换,无复食欲、淫欲,其中组织的四大亦都变过,由粗四大变成细四大,即重浊四大变成清净四大,就是非阴阳性的能子。重浊四大同原子以下之阴阳性的,清净四大同光子或能子。由定心、清净四大,自然而然生五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身境如意通。本人习定时,亦曾偶然发现,但不能操纵自如。故但定心偶现,而未是禅定神通。要操纵自如,必根据禅定而久久观念练习,可以依禅定成五神通。中国道家练精气神之理,亦相近。唯其说为纯阳之气,则仍旧阴阳相对,不如佛法说清净四大之善。依禅定仅可生五神通,仍属有漏色、无色界,依欲界定及诸禅定,修空无我般若慧,乃得成出三界的无漏佛法。

三、原子能与禅定神通之说明  原子、电子都是质力分别的,有阴阳性的,能子则质力不分,这超过易经所谓一阴一阳的道,而为阴阳不测的神。禅定神通,由欲界散乱、忧嗔心理,变成色界定静、喜慈心理;由心理改变而身理改变;到粗重四大改变成清净四大之物理变化。在粗重四大,每发挥一能力,必有一障碍;及成清净四大,则已融化超脱粗重四大所成的障碍,一如原子分解时放射之能,非复其他原子能抵碍,清净四大可随心自在而转。依佛法言,此亦视其禅定浅深,仍有限量。依定修慧,方可以得无漏通,超出三界。但是禅定则根本上仍未能断尽烦恼,故必修般若慧乃臻无漏也。修禅定转清净四大,发神通之理论与事实,佛法早有,今乃得科学所发明原子能,更可确切解说而证明之也。(程心勉记)(见海刊二十六卷十二期)


猜你喜欢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一·雪关智訚
  初品 根本法门品·佚名
  金刚般若论卷下·佚名
  起世经卷第一·佚名
  摩诃止观卷第一下·智顗
  卷第八(荒字号)·朱时恩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佚名
  一七 大善见王经·佚名
  卷第五·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七·唐慧琳
  卷第一百四十七·佚名
  卷四·佚名
  成实论 第四卷·佚名
  见善恶境界如何对待·印光
  神僧传卷第五·朱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上·沈德潜

      辛亥春,读书小白阳山之僧舍,尘氛退避,日在光岚翠中,几上有山,不必开门见山也。寺僧有叩作诗指者;时坐古松乱石间,闻鸣鸟弄晴,流泉赴壑,天风送谡谡声,似唱似答,谓僧曰:“此诗歌元声,尔我共得之乎!”僧相视而笑。既

  • ●第十二出 期阻·孟称舜

    〔生上〕门掩春风粉画垣,佳人似住五云端。昔年刘阮天台路,面阻重山翠隐峦。小生与小姐自那日拥炉细语之后,至今无缘再得相会,这相思又索害也。我想当日啊,【步步娇】悄悄梨花空庭院,蓦遇多娇面。则见他幽香减翠钿。瘦敛愁眉

  • 再不见雷峰·徐志摩

    再不见雷峰,雷峰坍了一座大荒冢, 顶上有不少交抱的青葱; 顶上有不少交抱的青葱,再不见雷峰,雷峰坍了一座大荒冢。为什么感慨,对着光阴应分的摧折? 世上多的是不应分的变态, 世上多的是不应分的变态;为什么感慨,对着光阴应分

  •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徐志摩

    有如在火一般可爱的阳光里,偃卧在长梗的,杂乱的丛草里,听初夏第一声的鹧鸪,从天边直响入云中,从云中又回响到天边;有如在月夜的沙漠里,月光温柔的手指,轻轻的抚摩着一颗颗热伤了的砂砾,在鹅绒般软滑的热带的空气里,听一个骆驼的

  • 卷第四十三·胡三省

    汉纪三十五〔起柔兆涒汉(两申),尽柔兆敦牂(丙午),凡十一年。〕《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二年〔(丙申、三六)〕①春,正月,吴汉破公孙述将魏党、公孙永于鱼涪津,〔续汉书曰:犍为郡南安县有鱼涪津,在县北,临大江。南?之茪瞗G鱼涪津

  • ●卷第二·胡三省

    【周纪二】〔起昭阳赤奋若(癸丑),尽上章困敦(庚子),凡四十八年。〕显王〔十一家谥法:行见中外曰显;受禄于天曰显;百辟惟刑曰显。周公盖未有此谥,而周之末世谥显王曰显,意谓后世传写周公谥法者遗之。〕元年(癸丑,公元前三六八年)①齐

  • 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岳父之重婚罪·李定夷

    某邑某甲之女,初嫁于乙,旋再嫁于丙。乙控于审判厅,推事竟判甲以重婚罪,已呈报大理院。现为总检察厅所发觉,以该推事不解法文,妄事判决,玷辱司法,莫此为甚。若不平反,何以服人心?已向大理院提起非常上诉矣。

  • 高谦之传(附高子儒、高绪传)·魏收

    高崇的儿子高谦之,字道让。少小时侍奉后母李氏,孝名远扬,李氏抚养他所耗费的心血也过于自己亲生孩子,以致旁人难以辨别他们兄弟所出的同异差别。时人把他们一样看重。等到长大,摒绝人事,专攻经史,天文历法、算学图纬之类书籍

  • 柳遐传·李延寿

    柳遐字子癉,河东解人,宋太尉元景的从孙。祖父柳叔珍,官任义阳内史,事迹见《南史》。父柳季远,梁朝时任宜都太守。  柳遐自幼豪爽超俗,神采嶷然,小小的年纪就有成年人的气量。十分喜爱文学,做事都符合规矩。他的伯父柳庆远特

  • 卷二百九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九十舆地考【二十二】贵州省【臣】等谨按马氏舆地考於荆州境内备列费思夷播珍溱诸州皆今之贵州地夫古荆州以岭峤为限说者谓自巴东踰江而南为四川酉阳州又迤逦而东南经湖南之永顺辰州沅

  • 大学·戴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

  • 卷十(庄二十三年,尽三十二年)·孔颖达

    【经】二十有三年,春,公至自齐。(无传。)祭叔来聘。(无传。《?梁》以祭叔为祭公来聘鲁。天子内臣不得外交,故不言使,不与其得使聘。○祭,侧界反。为,于伪反。)[疏]二十三年注“?梁”至“使聘”。○正义曰:诸言聘者,皆言某侯使某来

  • 卷三·佚名

    △离诤王授记品第六善男子,尔时宝藏如来应供正遍知而作是念。彼劝多亿众生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住不退转地。我今应授其记示现佛刹。尔时世尊入于三昧。名为不忘菩提心。即现微笑。笑已妙光普照无量无边佛土。示离诤

  • 密严道场品第一·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薄伽梵。住於超越欲色无色等想。於一切法自在无碍。神足力通之所游戏密严世界。而此世界非彼外道声闻缘觉所行之境。与诸修习胜瑜伽者,十亿佛刹微尘数等菩萨摩诃萨俱。其名曰摧一切外道异论菩萨摩诃萨。

  • 卷五·佚名

    △叹佛妙音胜辩品之馀尔时不空见菩萨摩诃萨复告尊者阿难言:阿难。诸佛世尊是大梵声。是大师子声。是大雄朗声。是大龙王声。是大妙鼓声。是大妙歌声。是妙好声。是大风声。是大雲声。是大雷声等。阿难。诸佛世尊是大善

  •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行卷第六(一十四章)·优昙普度

    念佛正行说夫常光界本无色象有应则形。菩提道既辟要途非行不至。维摩经云。五百长者子宝积。白佛言。我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闻得佛国土清净。愿说菩萨净土之行。佛言。宝积。众生是菩萨净土。肇法师云。至人

  • 第三十章 吉祥达摩波罗王时代·多罗那他

    其后提婆波罗王之子达摩波罗即位,在位六十四年,迦摩缕波、抵罗呼底、瞿荼等也都归服。主权极大,东抵大海、西自提利止以内,北自阇兰陀罗以下,南自宾陀山区以内,号令流行。依止狮子贤、智足为上师,使般若波罗密多与吉祥密集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