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六     宋 范处义 撰

周之始盛也文王位止西伯未尝称王而二南之化被于天下周之既衰也平王以後虽为天子而王风之诗仅同列国此二南与王风名同为风实则不同也风之名既同於列国而加以王之一字所以尊周亦所以怀周与孔子于鲁春秋书王之意一也卫有狄人之难未几复振周有犬戎之祸遂致陵夷王之次卫其以此与

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序诗者道东周大夫过丰镐故都不忍去之情状简短数言发明一篇终始之义至今读之使人流涕谁谓诗序可无取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苖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於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忧思乱於中则瞻视眩於外闵周室者黍稷莫分念父母者莪蒿莫辨此黍离蓼莪所为作也离离垂貌靡靡迟貌摇摇则忧心无所附着也如醉则忧心狂惑如人之醉也如噎则忧心哽塞如人之噎也稷之苖稷之穗稷之实非必谓前後所见盖其忧思既乱於中谓我所见宗周故都尽为禾黍岂真黍耶抑稷之苗稷之穗稷之实邪既不能辨其为黍为稷岂复计其成之蚤晚为苗为穗为实哉於是自叹曰知我者则谓我心忧宗周不知我者谓我何所求而至此惑乱人固未必我知所恃者天知之耳彼不知者亦何人哉意谓宗周颠覆至此而不知忧亦不近於人情矣是诗三章皆赋也

君子于役刺平王也君子行役无期度大夫思其危难【乃旦】以风【福凤】焉

此诗作於大夫所谓君子者非妇人指其夫盖大夫见时之贤者不免行役故以君子称之亦与邦之桀执殳前驱之意同用之非所宜也下篇君子阳阳亦此意或谓诗不见思其危难之事窃意行役之人所忧者死亡耳饥渇则致疾病疾病则致死亡所谓危难即疾病死亡也卒章祝其苟无饥渇盖思其危难所由致而风谕之使无饥渇以生患也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时】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户括】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牛羊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凿墙而栖鸡曰埘鸡栖于杙曰桀下来牛羊之归也下括牛羊之聚也佸会也诗人谓君子之行役何时可来归何时可会合不知其期不日不月谓无日月可期也曾不如鸡之栖于埘栖于桀不过日之夕而牛羊亦以此时而归聚叹行役者之不如也贤者有此久役何以使我勿思苟无饥渇之患亦足慰我之思矣此所谓思其危难以风也是诗二章皆比而赋之也

君子阳阳闵周也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于万】害而已

东周之贤者相招为禄仕虽抱关击柝亦可为也何至如卫之仕于伶官窃意诗人据所见而言未必尽然或谓伶官人所贱无复责望若其他皆有常职未必能全身远害此亦一说也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洛下同】只且【子余下同】君子陶陶【遥】左执翿【徒刀】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阳阳容充盛貌陶陶志自得貌簧笙簧也翿舞纛也周之贤者左手执乐舞之器右手招同志之友相与为人君房中之乐在人君遨游之所其容充盛其志自得乃乐此不以为愧有大隐在?市不必山林之气象贤者之所为固未昜窥也只此也且语助也是诗二章皆赋也

扬之水刺平王也不抚其民而远屯戍于母家周人怨思焉

古者未尝用畿甸之民为诸侯戍守盖诸侯有故天子当命方伯连帅以诸侯之师救之今平王号令不行至不得已用畿甸守卫王室之人远屯戍于母家周人所以怨其用之不以道而思还归也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记下同】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浮扬之水浅缓无力故物之轻微如束薪亦不能流喻平王威令不行不能用诸侯也楚轻於薪蒲轻於楚以喻王盖微弱不特不能令大国亦不能令小国矣申平王之母申后之家在陈郑之南廹近于楚故戍守之也尧命姜氏为四伯掌四岳之祀於周有甫有申有齐有许然则甫也许也与申同为姜氏亦平王之母党也彼其之子指诸侯而言谓当戍而不往者而独用我周人所以思之又思谓何月可以还归也是诗三章皆比而赋之也

中谷有蓷【吐雷下同】闵周也夫妇日以衰薄凶年饥馑【觐】室家相弃尔

凶年饥岁世所不免为夫妇者正当同患难遽至相弃由其夫妇之义日以衰薄而致然也诗人以为风俗衰薄其来有自未可遽望其善特闵之而已

中谷有蓷暵【呼但下同】其乾矣有女仳【匹指下同】离嘅其叹矣嘅【口爱】其叹【土丹】矣遇人之艰难矣中谷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离条其歗矣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中谷有蓷暵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张劣】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蓷益母也暵燥也蓷生于中谷宜其耐旱今始而燥其生於乾土者中而燥其已长茂者卒而虽生於卑湿者亦燥矣其物性脆弱故无有得免者以喻夫妇已自衰薄故遭歉岁其始也则困窭无以自存者仳离矣暵其乾之喻也其中也则强壮可以自营者亦仳离矣暵其修之喻也其卒也则虽粗有生理者亦仳离矣暵其湿之喻也困窭者相弃则为之叹息谓所遇之艰难尚冀其悔也强壮者相弃则为之悲歗谓其所遇之不淑尚亦冀其悔也至粗有生理者相弃而不顾则衰薄尤甚矣第当为之再三啜泣不复冀其悔也以脆弱之物喻衰薄之俗盖有深意使坚强之物虽遇旱暵未至俱燥使忠厚之俗虽遇凶歉未至相弃诗人可谓长於譬喻也仳别也歗长吟也歗甚於叹泣甚於歗是诗三章皆比而赋之也

兔爰闵周也桓王失信诸侯背【佩】叛构怨连祸王师伤败君子不乐其生焉

隐三年左氏传曰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故周郑交质及平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桓五年王夺郑伯政此桓王失信之实也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此诸侯背叛之实也战于繻葛蔡卫陈皆奔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此王师伤败之实也故君子不乐其生作兔爰之诗言闵周者谓事至此无可为矣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力支】尚寐无吪【五戈】有兔爰爰雉离于罦【孚】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後逢此百忧尚寐无觉【古孝】有兔爰爰雉离于罿【昌锺】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後逢此百凶尚寐无聦

兔狡而难取以喻背叛之诸侯雉介而易毙周之君子自喻也罗罦罿皆网之异名兔则爰爰而自得雉则忧网罗之多故不乐其生者自比於雉也周之君子既不乐生于是叹曰我生之初时未乱离也尚无有为此者无有造此者无有用此者乃我生之後罹此忧凶不忍见之第欲寐而无所动无所寤无所闻也爰爰缓也吪动也觉寤也聦闻也庸用也是诗三章皆比而赋之也

葛藟【力轨下同】王族刺平王也周室道衰弃其九族焉九族有二说自高祖及玄孙一说也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亦一说也是诗刺平王指言父母兄弟疑非为异姓也

緜緜葛藟在河之浒【呼五】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緜緜葛藟在河之涘【俟】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緜緜葛藟在河之漘【顺春】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诗曰南有樛木?藟累之又曰莫莫?藟施于条枚盖此物当依木以生今乃在河之浒之涘之漘则非其地失其所矣诗人自喻王不能亲睦是失所依也浒涘漘皆水涯也诗人三言终远兄弟必王之兄弟中尊者所作也说者谓王忘己之父母兄弟以他人为父为母为昆殆非诗人之本意岂有王之兄弟敢如此指斥且以他人为父母以他人为兄之言不可以训窃意诗人正谓王宜亲兄弟今乃终远我兄弟则是王不念我兄弟本是同父母所生我且为王之昆既终远之全无亲睦之意王之视父母兄与他人之父母兄等尔犹言视如路人责王之意深矣莫我顾谓不复顾我也莫我有谓不复有我也莫我闻谓不复相闻也所谓弃其九族也是诗三章皆比而赋之也

采葛惧谗也

惧谗之诗郑氏以一日不见之语谓人臣因出使而惧谗不为无理盖古之忠臣一日不在朝廷则谗言遂入其事多矣郑氏之说不可废也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五盖】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采?采萧采艾皆积少以成多谗人之言亦必积毁而後信贤者一日去国则谗言遂兴此诗人之所甚惧以一日为三月三秋三岁之久东周王者闻此言而不悟此君子所以为全身之谋不暇为国计也是诗三章皆比而赋之也一说汲黯不愿之郡疑张汤也京房不敢离左右疑石显也诗人惧人之谗至不敢去朝廷故以一日不见君为三岁亦通

大车刺周大夫也礼义陵迟男女淫奔故陈古以刺今大夫不能聼男女之讼焉

据诗所陈当礼义陵迟之时男女淫奔由无所忌惮而然诗人因言古之大夫能聼男女之讼与行露美召伯之意略同然行露言不能此诗言不敢其息讼虽同而所以息者有异曰不能者德明惟明也曰不敢者德威惟畏也明与威皆出于德其可美均也

大车槛槛毳【尺锐下同】衣如菼【他覧】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大车啍啍【他敦】毳衣如璊【门】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古之大夫所乘之大车其动则槛槛有声可惧其行则啍啍如气之出所服之毳衣如菼之青谓如鵻之色也如璊之頳谓如玉之色也人见其车服已知畏之不敢为淫奔之行非有德以称其车服何以得人心如此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古了】日

民既不敢犯不止一时也盖将终身焉于是自言其情曰生固不得相奔同室而处死苟幸得同穴而葬足矣又指皦日为誓谓决不犯礼而相奔也盖古者大夫之德能使人之不犯而不能使人之无情同穴以示其相慕之情皦日以为其不犯之信盖与汉广之诗游女虽不可求欲秣其驹马之意相近岂非文王之化及於後者犹如此乎是诗三章皆赋也

丘中有麻思贤也庄王不明贤人放逐国人思之而作是诗也

庄王不明贤人放逐以见用舍不当於人心一时废弃而去者国人反思之异乎国人皆曰不可者矣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

丘中以喻国家麻也麦也李也皆可食之物喻国家之禄也彼无罪而去如留氏之贤者望其施施舒行而来食君之禄且有美德如玉以及我也子嗟子国似是留氏兄弟之字彼留之子亦指其兄弟而言以协音韵终始止及一留氏盖诗人据所见者作此诗也诗人多以玉比德以玖为佩亦可以相赠故取以为喻也是诗三章皆比而赋之也

诗补传卷六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一(昭二十四年,尽二十五年)·孔颖达
  答罗整庵少宰书·王守仁
  春秋集传辨疑卷二·陆淳
  卷九十六·陈祥道
  第十一章 11·辜鸿铭
  第三章 5·辜鸿铭
  卷三十六·真德秀
  卷七十三·江永
  卷十八·鄂尔泰
  春秋传卷二十八·胡安国
  再跋·钱穆
  华香品第十二·佚名
  北山录卷第十·神清
  指月录卷之十六·瞿汝稷
  佛说玉耶女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马致远

    楔子 (外扮唐宪宗引内官上,诗云)励精图治在勤民,宿弊都将一洗新。虽则我朝词赋重,偏嫌浮藻事虚文。寡人唐宪宗皇帝是也。承祖宗基业,嗣守天位。自安史之乱,藩镇强盛,寡人用裴度之谋,渐次削夺。争奈文臣中多尚浮华,各以诗酒相

  • 卷七百三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三十八宋齐丘宋齐丘字子嵩世爲庐陵人父诚爲洪州副使遂家焉吴时累官右仆射平章事李昪代吴以齐丘爲丞相同平章事寻出爲镇南军节度李璟嗣位召爲中书令显德末放归缢死集六卷今存诗三首陪游凤

  • 卷九 善谋上第九·刘向

    齐桓公时,江国,黄国,小国也,在江淮之间。近楚,楚,大国也,数侵伐,欲灭取之;江人黄人患楚。齐桓公方存亡继绝,救危扶倾;尊周室,攘夷狄,为阳谷之会,贯泽之盟,与诸侯方伐楚。江人、黄人慕桓公之义,来会盟于贯泽。管仲曰:“江、黄远齐而近楚

  • 第八十四回 王化贞失守广宁堡 朱燮元巧击吕公车·蔡东藩

      却说熹宗皇后张氏,本祥符人张国纪女,国纪由女得封,授太康伯,客、魏尝欲倾后,无词可谤,左思右想,竟造出一种蜚言,谓后非国纪女,乃是系狱海寇孙官儿所出,想入非非。且扬言将修筑安乐堂,遣后居住。安乐堂在金海桥西,从前孝宗生

  • 卷之一千四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六·曾巩

    钦定四库全书 隆平集卷十六 宋 曾巩 撰 武臣 药元福太原人有勇善射少为军职在後唐为裨将晋少帝即位契丹入宼亲征次澶渊登陴望敌衆不见其际元福与慕容邺各以二百骑奋击阵前敌遂大溃明年敌复内

  • 史记集解卷三十五·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管叔鲜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

  • 鄱阳王萧锵传·萧子显

    鄱陽王萧锵字宣韶,太祖第七个儿子。建元四年(482),世祖即位,任萧锵为使持节、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的竟陵、司州的随郡军事、北中郎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永明二年(484),进号征虏将军。四年,任左卫将军,调为侍中

  • 洪咨夔传·脱脱

    洪咨夔,字舜俞,于潜人。考中嘉定二年(1209)进士,被授予如皋主簿,不久授为饶州教授。他写成《大治赋》,得到楼钥的赏识。被授予南外宗学教授,因言论离职。遭母丧,服丧期满后,他应博学宏词科,直院庄夏推举他代替自己的官职。崔与

  • 孙松年·佚名

    孙松年先生小传孙先生松年别号鹤龄湖北江夏县人也先世以耕读世其家其尊人清若公质直好义至今鄕里间犹称道之先生幼读绝慧旋即弃书习商以绵业为民生日用之大宗遂专心壹志于绵光绪中叶李文忠创办华盛纺织纱布厂于上海杨

  • 廖奉献女士·周诒春

    廖奉献女士 年二十七岁。生于广州。初学于香港伦敦教会女学。澳门女学。及岭南中学。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入伍思德大学。习普通文科。民国元年。得广东省官费。入威斯林学校。民国三年。得学士学位。入哥仑比亚大学

  • 一本第一凡十四章·湛若水

      邓生问:“忠信也,礼也,敬也,孰先?”甘泉子曰:“曷或先焉?曷或后焉?其一本乎!忠信、其心也,礼、其事也。莫非敬也。故敬而后有忠信,有忠信而后有礼容。”   陈公赞问:“三年学不至于谷。”曰:&

  • 续高僧传卷第十二·道宣

      义解篇八 本传十五 附见四。   隋丹阳彭城寺释慧隆传一。   隋江都安乐寺释慧海传二。   隋江都慧日道场释慧觉传三。   隋终南山龙池道场释道判传四。   隋终南山悟真寺释净业传五。   隋西京大禅

  • 卷第十·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十   镇州临济院义玄惠照禅师曹州南华人也。俗姓邢。幼而颖异。及落发受具。志慕禅宗。师在黄檗会中三年。行业纯一。首座叹曰。然是后生。与众有异 首座问。上座在此多少时也

  •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佚名

    陈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法界品第三尔时,胜天王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通达甚深法界?”尔时,佛赞胜天王言:“善哉,大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rd

  •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十二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如是已上如来出现十无量法。一一法皆有十喻。如经具明。如佉陀罗山者。是木名。尼民陀罗此云持边山。目真邻陀山。此云解脱。此是解脱龙所居处。优波尼沙陀分。前已释讫。或牟萨罗。此云紫色宝。如是已

  • 南天痕·凌雪

    二十六卷,附思陵改葬事一卷。纪传体南明史。以南明正朔纪年,惟改本纪为纪略,以避时讳。表彰南明忠义,贬斥奸倖。其资料采集,兼及诸野史及各家已刻未刻文集等九百七十四种,可补前南明诸史之缺。四明西亭凌雪纂修,同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