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一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卷三十一

宋 陳祥道 撰

千乘之國

大司馬凡令賦以地與民制之司馬法甸方八里出長轂一乘又成方十里出長轂一乘古者或以甸為乘或以乘為甸以甸為乘稍人掌丘乘之政令禮記惟社丘乘粢盛是也以乘為甸春秋衛良夫乘衷甸兩牡是也蓋乘者甸之賦甸者乘之地甸方八里據地言之成方十里兼溝涂言之其實一也易曰震驚百里王制曰公侯之田方百里孟子曰諸侯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廟之

典籍周公封於魯太公封於齊地非不足而儉於百里春秋傳曰列國一同明堂位曰魯革車千乘坊記曰制國不過千乘語曰道千乘之國蓋諸侯地不過百里車不過千乘以開方之法計之方十里者為方一里者百方百里者為方一里者萬方一里者百其賦十乘方一里者萬則其賦千乘然賦雖至於千乘而兵不過三軍三軍五百里乘而已則五百乘三鄉之所出也千乘闔境之所出也何則鄉萬二千五百家合三鄉則三萬七千五百家凡起徒役無過家一人則三軍為三萬七千五百人矣司馬法兵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合七十五人則一卒所餘在後車矣後卒復以五十人合一十五人為一車士卒則所餘五十人又在後車矣凡三卒而車四乘三旅而車二十乘三師而車百乘三軍而車五百乘由此推之天子六軍則車千乘矣此車人參兩以相聨糾之法也詩曰公車千乘又曰公徒三萬則千乘之賦豈特三軍而已哉鄭氏據司馬法井十為通通為匹馬三十家士一人徒二人通十為成成百井三百家革車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十成為終終千井三千家革車十乘士百人徒二百人十終為同同萬井三萬家革車百乘士千人徒二千人率十家出一人之役百家出千人之役賈公彦遂以此為畿内之法以甸出長轂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為邦國之法然周官之於調役其寡也家出一人其多也起餘子與竭作未聞十家出一人之役百家出十人之役也賈公彦言出軍之法先六鄉次六遂次公邑都鄙乃徵兵於諸侯不止則諸侯闔境出焉所謂千乘之賦也然先王之於天下大則有方伯小則有連帥其待卒應變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各適其事之遠近而已方伯連率所不能克然後鄉遂之士應之周官曰王之大事諸侯左傳曰五侯九伯汝實征之又曰諸侯敵王所愾則出軍之法顧豈先虛其内以實其外哉【馬融曰千乘之賦其地千成居地方三百一十六里有奇惟公侯之封乃能容之其說蓋惑周禮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之制不知周禮之所言者乃附庸也】

諸侯附庸

周禮大司徒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鄭司農云其地但為正四方耳其食者半公所食租稅得其半耳其半皆附庸小國也屬天子三之一者亦然故魯頌曰錫之山川土田附庸奄有龜蒙遂荒大東至于海邦論語曰季氏將伐顓臾孔子曰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此非七十里所能容然則方五百里四百里合於魯頌論語之言諸易食者四之一適方五十里獨此與今五經家說合耳玄謂其食者半參之一四之一者土均均邦國地貢輕重之等其率之也公之地以一易侯伯之地以再易子男之地以三易必足其國禮俗喪紀祭祀之用方貢其餘若今度支經用餘為司農穀矣大國貢重正之也小國貢輕字之也凡諸侯為牧正帥長及有德者乃有附庸為其有禄者當取焉公無附庸侯附庸九同伯附庸七同子附庸五同男附庸三同進則取焉退則歸焉魯於周法不得有附庸以大言之也附庸二十四言得兼此四等矣】職方氏凡邦國千里封公以方五百里則四公方四百里則六侯方三百則七伯方二百里則二十五子方百里則百男以周知天下【方千里者為方百里者百以方三百里之積以九約之得十一有奇云七伯者字之誤也周九州之界方七千里七七四十九方千里者四十九其一為畿内餘四十八八州各有方千里者六周公變商湯之制雖小國地皆方百里是每事言則者設法也設法者以待有功而大其封一州之中以其千里封公則可四又以其千里封侯則可六又以其千里封伯則可十一又以其千里封子則可二十五又以其千里封男則可百公侯伯子男亦不是過也州二百一十國以男備其數馬其餘以為附庸】禮記曰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元士視附庸【不合謂不期會也小城曰附庸以國事附於大國未能以其名通也此制商所因夏爵三等之制也商有鬼侯梅伯春秋變周之文從商之質合伯子男以為一則商爵三等者公侯伯也箕畿内謂之子周武王初定天下更立五等之爵增以子男而猶因商之地以九州之界尚狹也周公攝政致太平斥大九州之界制禮成武王之意封王者之後為公及有功之諸侯大者地方五百里其次侯四百里其次伯二百里其次子二百里其次男百里所因商之諸侯亦以功黜陟之其不合者皆益之地為百里焉是以周世有爵尊而國小爵卑而國大者唯天子畿内不增以禄羣臣不主為治民】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國三十七十里之國六十五十里之國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國名山大澤不以封其餘以為附庸閒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國天子之縣内方百里之國九七十里之國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國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國名山大澤不以朌其餘以禄士以為閒田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國天子之元士諸侯之附庸不與又曰成王以周公為有勲勞於天下是以封周公於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車千乘【曲阜魯地上公之封方五百里加魯以四等之附庸方百里者二十四并五五二十五積四十九開方之得七百里】魯頌曰乃命魯公俾侯于東錫之山川土田附庸又曰泰山巖巖魯邦所詹奄有龜蒙遂荒大東至于海邦淮夷來同論語曰昔者顓臾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也諸公【五百里】 諸侯【四百里】 諸伯【三百里】

諸子【二百里】 諸男【一百里】

書言舜之受禪曰輯五瑞修五玉復五器言武王之政由舊曰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則自唐至周五等之爵一也鄭氏釋王制謂商因夏爵有公侯伯而無子男【以微子箕子為畿内之爵】公羊釋春秋謂春秋變周從商合伯子男皆從子【鄭忽出奔衛公羊曰忽何以名春秋伯子男一也辭無所貶何休曰春秋改周之文從商之質合伯子男為一辭無所貶皆從子】豈其然哉夫列爵惟五所以稱其德分土惟三所以等其功德異而功有所同故公侯之地同於百里子男之地同於五十里地同而附庸有所異故諸公之地方五百里諸侯之地方四百里諸伯之地方三百里諸子之地方二百里諸男之地方百里蓋三等之地正封也五等之附庸廣封也正封則尺地莫非其土一民莫非其臣尊者嫌於盛而無所屈卑者嫌於削而無所立故公之地必下而從侯男之地必上而從子至於廣封則欲上之政令有所統而不煩下之職貢有所附而不費又非諸侯得以擅之也而尊者不嫌於太多卑者不嫌於太寡故公之地必五百里而異於侯男之地止百里而異於子也民功曰庸【先儒以庸為城】朝會曰合謂之附庸以其有所附然後有功於民也謂之不能五十里不合於天子以其才不足以當五十里則不足以特達於上也古者天子之地象日月諸侯之地象雷震則周官所謂五百里以至百里為兼附庸明矣鄭康成以大司徒之所言者為正封則曰公無附庸侯附庸九同伯附庸七同子附庸五同男附庸三同魯於周法不得有附庸故言錫之而附庸二十四此說非也既曰侯附庸九同魯侯爵也不得有附庸何耶詩曰錫之山川土田附庸奄有龜蒙遂荒大東記曰地方七百里此所謂錫之也

圭田【五十畝】

王制曰夫圭田無征【夫猶治也征稅也孟子曰卿以下必有圭田治圭田者不稅所以厚下也此則周禮之士田以任近郊之地稅什一】周禮載師以士田賈田任近郊之地【士讀為仕仕者亦受田所謂圭田也】孟子曰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餘夫二十五畝又曰惟士無田則亦不祭【絀士無圭田】孔穎達曰夫猶治也卿以下皆以治此圭田公家不稅其物必云圭者圭潔白也言卿大夫德行潔白乃與之田此商禮也商政寛緩厚重賢人故不稅之周則兼通士稅之故周禮士田以任近郊之地稅什一後魏有公田隋文帝時有公廨田唐凡京諸司有公廨田諸京官諸州有職分田

士虞禮曰圭為哀薦之饗詩之吉蠲或作吉圭則圭田潔白也惟士無田則亦不祭則圭田所以共祭也卿以下有圭田猶天子諸侯之有藉也圭田無征所以厚賢也鄭氏以周禮士田為圭田以圭田無征為商制而改士為仕其說無據孟子言九一而助繼之以圭田五十畝餘夫二十五畝者圭田禄外之田也餘夫夫外之田也禄外之田半百畝夫外之田又半之此自百畝而差之然也古者自卿士達於圭田同等欲各致其誠敬而已後世職分田以貴賤制之非禮意也

禮書卷三十一

猜你喜欢
  卷十六 十六之三·孔颖达
  卷十一 齐俗训·刘安
  朱序·邱濬
  第三编 近古哲学史·钟泰
  卷三十八·陈经
  卷十一·俞汝言
  卷二·吕祖谦
  第10章 雍也篇第六(1)·孔子
  卷五百三十·佚名
  卷七十四(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道行经强弱品第二十四·佚名
  卷三·佚名
  卷第一·李遵勖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五·佚名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竹友集谢薖字幼槃自号竹友临川人与兄无逸并以诗文称时号二谢吕本中尝云无逸诗似康乐幼槃诗似?晖盖未敢有所优劣也赋陈虚中振芳堂青腰按节临天闗幻成圭

  • 西昆詶唱集原序·杨亿

    余景徳中忝佐修书之任得接羣公之游时今紫微钱君希圣秘阁刘君子仪并负懿文尤精雅道雕章丽句脍炙人口予得以游其墙藩而咨其模楷二君成人之美不我遐弃博约诱掖寘之同声因以歴览遗编研味前作挹其芳润发于希慕更迭唱和互相

  • 卷之四百二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一百八十九 苏州织造李煦奏安排曹(禺页)後事摺·佚名

    康熙五十四年正月十八日 奴才李煦跪奏: 曹(禺页)病故,蒙万岁天高地厚洪恩,念其孀母无依,家口繁重,特命将曹(兆页)承继袭职,以养赡孤寡,保全身家。仁慈浩荡,亘古所无,不独曹寅父子妻孥死生衔结,普天之下莫不闻风感泣,仰颂天恩。奴才与

  • 第七三红禀光绪十二年八月七日一一二一二-二·佚名

    皂、快总头役倪源、许来,保举萧嘉为三皂头役具禀台下皂、快总头役倪源、许来,为遴选举充,恳恩给发谕戳,悬牌示知,以便奉公,而专责成事。缘本衙门额设六班,各有应收公项,及办缉命盗等案,责成关重。第查三皂

  • 景延广传·欧阳修

    景延广字航川,陕州人。父建善射,曾教延广说:“射不入铁,不如不发。”因此延广也以力挽强弓著名。做梁邵王友诲部下,友诲谋反被囚禁,延广逃走了。后来随王彦章在中都作战,彦章败,延广身数处受伤,仅以身免。明宗死,朱守殷在汴州反

  • 三·沈从文

    照情形说来,两人虽然在山上,除了间或有什么朋友上山来看他们,住一晚两晚,其余就并无多少应酬,故虽自己每日得提水烧饭,日子积累下来,两人空闲光阴可仍然太多了。那时节,除了玩以外,自然就只有把几本小说反反覆覆的看一个办法消

  • 卷第九十五·佚名

    军职一刘延翰加恩制郊门下。王者光昭大业。肆类上元。就阳既谨于严禋。允膺丕应。率土用均于霈泽。谅表宠章。其有望重帅坛。力扶王室。早茂拱宸之绩。方隆誓岳之功。宜命加恩。式符进律。具官刘延翰。冲星利器。逐电

  • 卷五十二(昭二十六年,尽二十八年)·孔颖达

    【经】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宋元公。(三月而葬,速。)三月,公至自齐,居于郓。[疏]“公至自齐”。○正义曰:往年公孙于齐,齐侯唁公于野井。公未必往至齐都,而云至自齐者,得与齐侯相见,虽从齐竟而来,亦是自齐也。《?梁传》云:“公次

  • 独善真身与用行舍藏·孔子

    【原文】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①,见不善如探汤②;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注释】 ①如不及:好象赶不上似的,形容急切追求。②探汤:探,用手试;汤,滚烫的热水。 【译文】 孔

  • 卷三十五·吴澄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三十五    元 吴澄 撰学记【记古者建学教人之事】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衆就贤体远足以动衆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謏音小闻去声】【发与内则发虑同虑谓心所计画

  • 胠箧第十·刘文典

    〔释文〕举事以名篇。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疏〕胠,开。箧,箱。囊,袋。摄,收。缄,结。縢,绳也。扃,关钮也。鐍,锁钥也。夫将为开箱探囊之窃,发匮

  •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佚名

    【原文】佛告须菩提:&ldquo;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①所,于法有所得不?&rdquo;&ldquo;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rdquo;&ldquo;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rdquo;&ldquo;不也,世尊。&rdquo;&ldquo;何以

  • 卷七十七(後秦三藏鸠摩罗什译)·佚名

    △富楼那会第十七之一菩萨行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竹园中。与大比丘众俱。及大菩萨摩诃萨。其数无量。尔时慧命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从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我欲少有所问。唯愿如来

  • 附錄教誡弟子品釋〈原出大乘廣百論釋論卷第十護法菩薩造唐玄奘法師譯〉·欧阳竟无

      復次正論已立邪道伏膺於密義中尚餘微滯.以淨理教重顯真宗遣彼餘疑.故   說頌曰.   由少因緣故 疑空謂不空.依前諸品中 理教應重遣。   論曰.雖一切法本性皆空而初學徒未能明見追愛妄有逆怖真空.或爲餘緣未

  •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朱棣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 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一卷·佚名

    宋长干寺沙门释法显集出说法章大德尼僧听。冬时一月过少一夜。余有一夜三月在。老死至近。佛法欲灭。第二教戒章诸大德。为得道故。一心勤精进。所以者何。诸佛一心勤精进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况余善道法。第

  • 卷第十五·通云

    嘉兴大藏经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雪窦石奇禅师语录卷第十五嗣法门人行正等编录佛事为林野和尚封龛。云林和尚我师弟。十年行道四坐道场。忽尔告终人天失望。正期长光佛日永作舟航。岂宜缩手偷闲退藏于密。咦。我虽与你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