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卷三十二

宋 陳祥道 撰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十二>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十二>

禹貢五服【自甸至荒五千里】

書益稷曰弼成五服至于五千禹貢曰五百里甸服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銍三百里納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諸侯五百里綏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衛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蠻二百里流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

周九服【五千五百里】

周禮大司馬以九畿之籍施邦國之政職方千里曰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衛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畿職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衛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服行人邦畿方千里其外方五百里謂之侯服歲一見其貢祀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甸服二歲一見其貢嬪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男服三歲一見其貢器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采服四歲一見其貢服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衛服五歲一見其貢材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要服六歲一見其貢貨物九州之外謂之蕃國世一見各以其所貴寶為贄國語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夷蠻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有不祭則修意有不祀則修言有不享則修文有不貢則修名有不王則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則修刑於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讓不貢告不王於是乎有刑罰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討之備有文告之詞布令陳詞而又不至則增修於德而無勤兵於遠是以近無不聽遠無不服荀子曰諸夏之國同服同義蠻夷戎狄之國同服不同制封内甸服封外侯服至荒服終王【已上與國語周紀同】夫是之謂視形勢而制械用稱遠近而等貢獻是王者之事也王制曰千里之内曰畿甸千里之外曰采曰流注甸者服治田出穀稅采者九州之内地取其美物以當穀稅夏之服甸侯綏要荒【周語曰邦内甸服又曰先王規方千里以為甸服王制千里之内曰甸】自甸至荒凡五服服五百里則面二千五百里矣面二千五百里則為方五千里矣【書曰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周之服侯甸男采衛蠻夷鎮蕃自侯至蕃凡九服服五百里則面二千七百五十里矣面二千七百五十里則為方五千五百里矣蓋夏服先甸後侯而甸即畿也周服先侯後甸而畿非侯也夏之侯以當周之侯甸而綏以當周之男采周之衛蠻以當夏之要而夷鎮以當夏之荒特蕃服在禹貢之外然則周之斥大中國不過增夏五百里而已書曰弼成五服至于五千此夏五服之域也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此夏五服之外也孔安國司馬遷王肅之徒其說皆然特鄭康成謂堯之舊制服五百里及禹輔而成之服加五百里則面相距為方萬里故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是不知經傳凡言萬國者舉盈數也孔頴達謂地理志言漢之土境東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萬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其言山川不出禹貢之域而數不同者直而計之以鳥迹曲而量之以人迹異耳此說是也王制曰西不盡流沙東不盡東海南不盡衡山北不盡常山凡四海之内斷長補短方三千里此蓋漢儒記六國之時地域然也然則康成之誤不特禹貢而已其言夏衰夷蠻戎狄内侵國數損少商湯承之中國方三千里周公復唐虞之舊域要服之内方七千里者四十九其一為畿内餘四十八八州各方千里者六設法一州方五百里不過四方四百里者不過六方三百里者不過十一方二百里者不過二十五餘方百里者謂之小國又餘方百里者四十一附庸地也然職方之法蓋兼附庸言之安有四十六國之外復有百里者四十一為附庸乎周之設法州建百四十六國而附庸在焉王制州二百一十國諸侯之附庸不與非周制也王制言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國三十七十里之國六十五十里之國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國名山大澤不以封其餘以為附庸閒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國天子之縣内方百里之國九七十里之國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國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國名山大澤不以朌其餘以禄仕以為閒田然後總之以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國天子之元士諸侯之附庸不與則一代之禮也康成以八州州二百一十國為商禮以天子之縣内九十三國為夏禮惑矣天子之地或曰甸或曰畿曰圻或曰縣曰寰而後世猶有縣官之稱孰謂畿獨施於商周而縣獨施於夏乎康成溺於禹會萬國之說嘗曰夏縣内四百國又曰夏縣内九十三國是自戾也

侯國及采邑貢賦之法

大司徒諸公之地其食者半侯伯之地其食者三之一子男之地其食者四之一鄭司農以食者半為半入於公半入於王三之一為一入於侯伯二入於王則大國貢輕小國貢重康成以食者半為王食其半三之一為王食其一則大國貢重小國貢輕然春秋傳曰天子班貢輕重以列列尊貢重周之制也卑而貢重甸服也由此言之以為大國貢輕則異夫列尊貢重矣以為小國貢輕則又有卑而貢重矣二者之說皆非周制鄭氏又謂采地食者皆四之一百里之國凡四都而王稅以一都王十里之國凡四縣王稅以一縣二十五里之國凡四甸王稅以一甸不知何據而言也然則所謂食者半則食不食之地各半也其食者三之一則不食之地二食之地一也其食者四之一則不食之地三食之地一也先王制地不必其實如此蓋以德尊者國大而禄重故其地媺德卑者國小而禄輕故其地惡於是要其大率而為之法耳然則所謂食不食者非制貢之數也此與大司馬上地食者三之二中地食者半下地食三之一司勲凡頒賞地三之一食其受地之法同

賦稅征斂之辨

周官司書言賦而終之以凡稅斂掌交言九稅而餘官言九賦司徒言征而繼之以賦載師言征亦終之以賦則征賦者稅斂之總名征稅者賦之別稱斂者賦征稅之事而已荀卿曰刀布之斂田野之稅關市之征此又對言之然也周法邦中之賦則園㕓二十而一四郊之賦則近郊十一遠郊二十而三邦甸家削邦縣邦都之賦皆無過十二若夫關市山澤之賦蓋十一而已凡此非出於口率也鄭康成釋太宰謂賦口率出泉也今之筭泉或謂之賦然筭泉之法特出於後世先王之時無有也卿大夫以歲時登其夫家之衆寡辨其可任者國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征之者役之也與禮記所謂征於鄉征於學之征同義康成亦以征之為口率非是

禮書卷三十二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六·郑玄
  代序四 狂狷嘲世一教主·李宗吾
  东宫备览卷四·陈模
  卷十九·沈棐
  卷八·汪克宽
  提要·陈祖范
  卷十四·康熙
  卷二十九·秦蕙田
  诗传遗説卷三·朱鉴
  隐公·隐公二年·左丘明
  一切经音义卷第三十八·唐慧琳
  卷十二·赜藏主
  净名即是古佛·太虚
  建设人间净土论·太虚
  佛说孛经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九回 小英雄自投罗网 好眷侣各走程途·萧晶玉

    却说瑶仙来看嫂嫂,见他躺在槽边,遂叫声:“嫂嫂起来罢!”见他不哼,伸手来扶,那里扶的起来?原来被那马踢在致命之处,早巳升仙去了。瑶仙见是死了,吓的啼哭起来。正自害怕,又见他哥哥带着一伙人提灯执棍拥将进来,那伙

  • 卷一百六十四·徐世昌

    谭廷献谭廷献,字仲修,号复堂,仁和人。同治丁卯举人,官合肥知县。有《复堂诗》。潮天地无颜色,涛声上古台。秋风江水阔,落日暮潮来。缥缈鱼龙气,艰难舟楫才。十年沧海思,何处问蓬莱。述旧叙怀送陈云钦北游五十

  • 第三十八回 勇梁慬三战著功 智虞诩一行平贼·蔡东藩

      却说车骑将军邓,与征西校尉任尚等,出讨诸羌,因各郡兵马尚未到齐,乃留屯汉阳,但遣前哨数千骑,窥探诸羌动静。不意到了冀西,突与钟羌相遇,急切不能抵敌,竟被杀死千余人,余众狼狈逃归。可巧西域副校尉梁慬驰归,行抵敦煌,奉诏

  • 名山藏卷之六十九·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弘治臣二)◆臣林记(弘治臣二)彭韶何乔新周洪谟杨守陈谢铎吴宽储巏黄孔昭罗玘邹智彭韶何乔新○彭韶彭韶字凤仪莆田人天顺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成化初为员外疏论佥都御史岐不称风纪请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九·佚名

    正德五年春正月戊午朔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太皇太后 皇太后 中宫俱免命妇朝贺○免群臣宴赐以节钱钞○初孔庙修建墙垣岁久未完有旨查原派银数并支用剩余

  • 卷之四百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一·朱彭寿

    ◎圣寿迈古历代帝王御宇至五十年者,史册即不多觏。羲农之后,帝临魁八十年,帝承 六十年,帝榆罔五十五年,黄帝轩辕氏一百年,少吴金天氏八十四年,颛顼高阳 氏七十八年,帝喾高辛氏七十年,唐尧七十二年,又命舜摄位二十八年而殂,虞 舜

  • 姚僧垣传·令狐德棻

    姚僧垣字法卫,吴兴武康人,是吴国太常姚信的八世孙。曾祖父姚郢,曾任宋国员外散骑常侍,封五城侯。父亲姚菩提,任梁国高平令。曾患病多年,于是留心医药。梁武帝又喜欢医药,常常召见姚菩提讨论医卜之术,在言谈中能悟解对方意思,因

  • 卷十九·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十九      明 黄佐 撰学士荣选丘濬曰宋人有言宰相有责任之忧神仙乏爵位之宠既都荣显又享清闲惟学士然也学士之职在前代为荣选然所掌者大封拜大诏令大制作之外下至於青词斋文口宣致语之类

  • 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司马迁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索隐】:音敖。又邹氏音五到反。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成皋、荥阳,作置三川郡。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始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五年,蒙骜攻魏,取二十

  • 卷五·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大全卷五     明 胡广等 撰齐一之八齐国名本少昊时爽鸠氏所居之地【孔氏曰爽鸠氏司寇也爽鸠鹰也鸷故爲司寇主盗贼少昊以鸟名官其人之名氏则未闻也】在禹贡爲青州之域周武王以封太公望东至于海

  • 卷六·佚名

    △离世间品第六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乐远离行。承佛威力从坐而起。於大众中为诸菩萨说阿兰若行。普告一切诸菩萨言: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应作是念。以何因缘远离世间。修阿兰若清净妙行。诸佛子等。一心谛听。我承

  • 六度集经卷第五·佚名

    吴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译  忍辱度无极章第三(此有十三章)  忍辱度无极者。厥则云何。菩萨深惟。众生识神。以痴自壅。贡高自大。常欲胜彼。官爵国土六情之好。己欲专焉。若睹彼有愚即贪嫉。贪嫉处内。嗔恚处外施不觉

  • 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佚名

    大唐沙门释义净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百千人俱。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复与无量菩萨摩诃萨俱。人中大龙一生补处。尔时世尊在一树下。于胜妙座加趺而坐。于大众中普

  • 老子化胡经玄□卷第十·佚名

    我往化胡时。头载通天威。金紫照虚空。焰焰有光晖。胡王心惫戾。不尊我为师。吾作变通力。要之出神威。麾日使东走。须弥而西颓。足蹋干神桥。日月左右回。天地昼闇昏。星辰牙差驰。众灾竞地起。良医绝不知。胡王心怖

  • 吴语·戴延年

    蚕豆,一日蚕时熟,故名;一曰以其形似也,二说未知孰是。破荚出之,鲜翠可爱,小儿女辈每以指甲镂刻方胜连钱之属,衬以艳色花瓣,极其工巧,余戏名之曰豆盒云。

  • 诊余举隅录·陈廷儒

    医案。清陈廷儒撰。二卷。廷儒字匊生,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世医出身,儒而兼医。中年客游南北,颇有医名。集生平所治疑难证治,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撰成此书。取举一反三之意,故名。按证分类,凡五十四种证治,约三万余

  • 南渡录·辛弃疾

    题为辛弃疾撰。疑伪托,故所载并非事实。记载了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虏北上,一路受尽屈辱,穿上敌人的异族服饰,于千山万水间到处放逐,驱赶,历经寒暑艰难,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