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复次大王。其上即是三十三天所居之处。彼有龙王住於水际。所谓难陀龙王。乌波难陀龙王。阿说多哩龙王。母唧邻那龙王。摩那斯龙王。伊罗钵怛罗龙王等。住寿经劫护持世间力无能敌。是诸龙王与坚首天持鬘天常骄天四大王天。同为守护三十三天。若阿修罗来斗战时。即各对敌及为震警。

尔时顶生王将复前进。为诸龙王遮止导翼兵众。王乃问言:何不进邪。时主兵神答言:天子。此是龙王遮止兵众。王言:而龙王者傍生之类非我所敌。今悉驱令为我导翼。言已诸龙即导王前至坚首天王所。彼天王问言:汝等何故奔驰来此。诸龙答言:人间有王名曰顶生。彼将至此故我导前。时坚首天王即复遮止不令前进。王乃问言:何不进邪。主兵神答言:天子。此有坚首天王遮止兵众。王言:此坚首天亦使为我导翼之者,言已彼天即导王前至持鬘天王所。彼天王问言:汝今何故奔驰来此。天王答言:人间有王名曰顶生。彼将至此故我导前。时持鬘天王即复遮止不令前进。王乃问言:何不进邪。主兵神答言:天子。此有持鬘天王遮止兵众。王言:此持鬘天亦使为我导翼之者,言已彼天即导王前至常骄天王所。彼天王问言:汝今何故奔驰来此。天王答言:人间有王名曰顶生。彼将至此故我导前。时常骄天王即复遮止不令前进。王乃问言何不进邪。主兵神答言:天子。此有常骄天王遮止兵众。王言:此常骄天亦使为我导翼之者,言已彼天即导王。前至四大天王所。彼天王问言:汝今何故奔驰来此。天王答言:人间有王名曰顶生。彼将至此故我导前。尔时四大天王互相议曰:此人间王具大福德有大名称。我等岂能与相违背。言已俱诣帝释天主所具陈上事。时帝释天主言:此大福德有大名称。我亦不应与相违背。言已即持妙阏伽瓶前起承迎。

尔时顶生王遥见须弥山上树林蓊郁。其密如雲耸直绀青色状殊丽。乃问导翼夜叉神祢舞迦言:前有树林斯名何等。祢舞迦答言:天子。此是三十三天中。波利质多罗树及俱毗陀罗树等。彼诸天众夏四月中。於其树下五欲娱乐嬉戏自在。天子。今时往彼亦受斯乐。时王闻已谓诸臣佐言:汝等前见树林如雲绀青不。臣佐答言:唯然已见。王言:此是三十三天中。波利质多罗树及俱毗陀罗树等。彼诸天众夏四月中。於其树下五欲娱乐嬉戏自在。汝等往彼亦受斯乐。时顶生王又复前进。见须弥山上白雲高起聚若山峰。复问祢舞迦言:前有白雲聚若高峰斯名何等。祢舞迦答言:天子。此是三十三天中善法之堂。彼天子众与四大天王常共集会。思惟观察称量世间。若天若人诸所有事。天子。今时宜应往彼。其王闻已谓诸臣佐言:汝等前见白雲高起聚若山峰不。臣佐答言:唯然已见。王言:此是三十三天中善法之堂。彼天子众与四大天王常共集会。思惟观察称量世间。若天若人诸所有事。汝等今时宜应往彼。

复次须弥山上三十三天中有善见城。其城纵广正等二千五百由旬。周匝十千由旬。有七重城。彼一一城高一由旬半。纯金所成。金城之上一一复有四种女墙。金银琉璃颇胝迦成。复有重墙通往来道。亦四宝成。彼城中地有百一种采绘严饰。又复柔软如兜罗绵及如妙氎。下足随陷举足随起。有天曼陀罗华散布其地。深可膝量。香风时来吹去萎华更雨新者,彼善见城有一千一门。其一一门长二由旬半。阔半由旬。皆以牛头旃檀香木所成。彼一一门金银琉璃颇胝迦宝间错庄严。状如星象及半月相。又一一门各有五百青衣夜叉。身被甲胄而作守卫。又能护持三十三天。诸天子众作诸善利。城中街衢长二百五十由旬。阔十二由旬。种种庄严金沙布地。触处遍洒旃檀香水。金绳交络垂金铃铎。以界道侧街衢左右。复有种种清净池沼。金银琉璃颇胝迦等以布其底。池之四面有四梯陛。金银琉璃颇胝迦成。彼池沼中有四宝台。金银琉璃颇胝迦等间错庄严。若金为台即银为柱及以梁栋。若银为台即金为柱及以梁栋。若琉璃为台即颇胝迦为柱及以梁栋。若颇胝迦为台即琉璃为柱及以梁栋。清凉甘美水满池中。优钵罗华钵讷摩华。俱母陀华奔利迦华等遍覆其内。复有种种水鸟游戏池中出妙音声。谓高远声。悦意声。美妙声等。复有种种华树果树。直生端立圆无缺减。如结鬘师取以妙线妙巧安布盘结成鬘。华果树林亦复如是,彼树复有种种飞鸟。游止其上出妙音声。又彼城中有青黄赤白四色劫波衣树。其树所出四色妙衣。若彼天男及天女等思其衣者,才起心时而自至手。又有种种妙音乐树。所谓箫笛琴箜篌等。若彼天男及天女等思音乐者,才起心时其乐自鸣。又有种种妙庄严树。彼树所出手钏足环。及身庄严妙好之具。若彼天男及天女等。思庄严具者,才起心时而自至手。又有四色苏陀味食。谓青黄赤白。若彼天男及天女等思其食者,才起心时而自至手。又有四种所饮之浆。谓末度浆。摩达网浆。迦谭末梨浆。播曩浆等。复有种种殊妙庄严殿堂楼阁。诸天女众或处其中安隐而坐。或观视游行。悉有种种舆辇服用庄严之具。天女骈隘击鼓奏歌。爇众名香丰诸饮食。而彼天众与诸眷属嬉戏娱乐。随自福力受斯胜果。

复次善见城东二十由旬。有园名宝车。纵广正等二百五十由旬。周匝千由旬。内外严丽殊妙可观。园有金墙高半由旬。金墙之上有四女墙。金银琉璃颇胝迦成。复有重墙通往来道亦四宝作。其园中地有百一种采绘严饰。又复柔软如兜罗绵及如妙氎。下足随陷举足随起。有天曼陀罗华散布其地深可膝量。香风时来吹去萎华更雨新者,宝车园中有大池沼。纵广正等五十由旬。周匝二百由旬。金银琉璃颇胝迦等以布其底。池之四面有四梯陛。金银琉璃颇胝迦成。彼池沼中有四宝台。金银琉璃颇胝迦等间错庄严。若金为台即银为柱及以梁栋。若银为台即金为柱及以梁栋。若琉璃为台即颇胝迦为柱及以梁栋。若颇胝迦为台即琉璃为柱及以梁栋。清凉甘美水满池中。优钵罗华钵讷摩华。俱母陀华奔利迦华等遍覆其内。复有种种水鸟游戏池中出妙音声。谓高远声。悦意声。美妙声等。复有种种华树果树。直生端立圆无缺减。如结鬘师取以妙线妙巧安布盘结成鬘。华果树林亦复如是,彼树复有种种飞鸟。游止其上出妙音声。触处皆有青黄赤白四色劫波衣树。其树所出四色妙衣。又有种种妙音乐树。所谓箫笛琴箜篌等。又有种种妙庄严树。彼树所出手钏足环。及身庄严妙好之具。又有四色苏陀味食。谓青黄赤白。若彼天男及天女等随所思者,才起心时而皆自至。又有四种所饮之浆。谓末度浆。摩达网浆。迦谭末梨浆。播曩浆等。复有种种殊妙庄严殿堂楼阁。诸天女众。或处其中安隐而坐。或观视游行。悉有种种舆辇服用庄严之具。天女骈隘击鼓奏歌。爇众名香丰诸饮食。而彼天众与诸眷属嬉戏娱乐。随自福力受斯胜果。园中道路长二十由旬阔半由旬。清净严饰金沙布地。触处遍洒旃檀香水。金绳交络垂金铃铎。道路左右亦有种种华果树林。飞鸟游戏出妙音声。亦有四色劫波衣树及音乐树庄严树等。复有四种庄严舆辇。谓象乘。马乘。车乘。宝舆。若彼天男及天女等。思其乘驭往游戏者,才起心时随思即至。乘已游行受诸快乐。此园何故名为宝车。谓此园中所有池沼华果树林衣服严具及天女等。皆以众宝所庄严故。又有宝车诸天子众乘驭游戏。以是缘故名宝车园。复次宝车园东二十由旬。有宝严地纵广正等二百五十由旬。周匝千由旬。有百一种采绘严饰清净柔软。其地中间有四宝台间错庄严。天曼陀罗华散布其地。道路长二十由旬。阔半由旬清净严饰。华果树林衣服音乐庄严等树一一具足。亦有舆辇随思即至受诸快乐。彼有天仙修习梵行。复次善见城南二十由旬。有园名粗坚。纵广正等二百五十由旬。周匝千由旬。内外严丽殊妙可观。园有金墙高一由旬。金墙之上有四女墙。金银琉璃颇胝迦成。复有重墙通往来道亦四宝作。其园中地有百一种采绘严饰。又复柔软如兜罗绵及如妙氎。下足随陷举足随起。有天曼陀罗华散布其地深可膝量。香风时来吹去萎华更雨新者,粗坚园中有大池沼。纵广正等五十由旬。周匝二百由旬。金银琉璃颇胝迦等以布其底。池之四面有四梯陛。金银琉璃颇胝迦成。彼池沼中有四宝台。金银琉璃颇胝迦等间错庄严。若金为台即银为柱及以梁栋。若银为台即金为柱及以梁栋。若琉璃为台即颇胝迦为柱及以梁栋。若颇胝迦为台即琉璃为柱及以梁栋清凉甘美水满池中。优钵罗华钵讷摩华。俱母陀华奔利迦华等遍覆其内。复有种种水鸟游戏池中出妙音声。谓高远声。悦意声。美妙声等。复有种种华树果树。直生端立圆无缺减。如结鬘师取以妙线妙巧安布盘结成鬘。华果树林亦复如是,彼树复有种种飞鸟。游止其上出妙音声。触处皆有青黄赤白四色劫波衣树。其树所出四色妙衣。又有种种妙音乐树。所谓箫笛琴箜篌等。又有种种妙庄严树。彼树所出手钏足环。及身庄严妙好之具。又有四色苏陀味食。谓青黄赤白。若彼天男及天女等随所思者,才起心时而皆自至。又有四种所饮之浆。谓末度浆。摩达网浆。迦谭末梨浆。播曩浆等。复有种种殊妙庄严殿堂楼阁。诸天女等或处其中安隐而坐。或观视游行。悉有种种舆辇服用庄严之具。天女骈隘击鼓奏歌。爇众名香丰诸饮食。而彼天众与诸眷属嬉戏娱乐。随自福力受斯胜果。园中道路长二十由旬。阔半由旬。清净严饰金沙布地。触处遍洒旃檀香水。金绳交络垂金铃铎。道路左右亦有种种华果树林。飞鸟游戏出妙音声。亦有四色劫波衣树及音乐树庄严树等。复有四种庄严舆辇。谓象乘。马乘。车乘。宝舆。若彼天男及天女等。思其乘驭往游戏者,才起心时随思即至。乘已游行受诸快乐。此园何故名为粗坚。谓此园中所有池沼华果树林衣服严具及天女等悉粗坚故。又此园中诸天子众。若身若心皆悉粗猛而好斗战。由是缘故名粗坚园。

猜你喜欢
  卷十九·佚名
  三宜盂禪師語錄卷七·明盂
  卷四百五十二·佚名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三·佚名
  附錄唯識三十論·欧阳竟无
  荆州天王水鉴海和尚五会录序·水鉴慧海
  佛法之理证与事行·太虚
  佛说华手经卷第六·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卷·佚名
  华严经金师子章注·法藏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石雨明方
  潭州石霜诸禅师·惠洪
  卷三·净挺
  四十三、首山竹篦·慧开
  卷第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佚名

    第二十一齣 主僕相逢【金蕉叶】〔生上〕奈何奈何。我娇妻在宫中怎么。想前生寃家债多。致今生无福消他。无双何意入唐朝。仙客难寻续命胶。安得押衙重在世。皇宣套写赚多娇。小生自那日赶上京来。指望与丽容近船一见

  • 卷40 ·佚名

    陈与义 与信道游涧边 斜阳照乱石,颠崖下双筇。 试从绝壑底,仰视最奇峰。 回磈发涧怒,高霭生树容。 半岩菖蒲根,翠葆森伏龙。 岂无游世上,於此傥相逢。 客心忽悄怆,归路迷行踪。 陈与义 与智

  • 章泉稿卷三·赵蕃

    钦定四库全书 章泉稿卷三       宋 赵蕃 撰七言律诗 寄唐德舆时决狱辰沅 生平但识古书耽老至方知世路谙君想归途在巴蜀我行何日返东南江湖比苦无书疏风月今怜阻笑谈暇日销忧应有作簿书仍急亦何堪 与世美奉

  • 卷二十八 封禅书第六·司马迁

    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传曰:“三年不为礼,礼必废;三年不为乐,乐必坏。”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

  • 卷二百三十一·表第二十二·脱脱

        宗室世系十七      《宋史》 元·脱脱等

  • 宋史全文卷二十八·佚名

    宋光宗庚戌绍熙元年。上,孝宗皇帝第三子也,母曰成穆皇后郭氏,以绍兴十七年九月四日生上于藩邸。初,成穆生四男,长曰邓王愭,即庄文太子是也;次曰庆王恺;次恭王,即上也;次未命而夭,追赐名恪,赠使相,封邵王。二十年,上生四岁矣。二月,授

  • 三藩纪事本末卷一·杨陆荣

    青浦杨陆荣采南氏编三藩僭号四镇两案马、阮之奸三藩僭号福王名由松,神宗孙、福王常洵之子。洛阳陷,王避乱南下,次淮安。值甲申三月国变,南中府部等官会议监国,凤督马士英移书史可法及兵部侍郎吕大器,请奉福王。可法、大器以

  • 卷三十五·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畧卷三十五康熙三十六年正月甲寅大将军费扬古奏报于成龙等运米至喀喇穆冷先是于成龙等请曰大将军领兵驻扎喀喇穆冷【臣】等情愿运湖滩河朔仓粮三千五百石至喀喇穆冷地方上但准运

  • 卷七十五·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第七十五恩赉【十四  赏赉二】乾隆五十五年原任大学士蔡新尚书曹文埴诣阙恭祝皇上万夀先年诏福建安徽督抚察其能否远来并令传旨告之曲示体恤至是咸预

  • 南宫奏稿巻二·夏言

    明 夏言 撰一定拟郊庙粢盛疏该司礼监太监鲍忠题嘉靖十年二月二十六日奉圣防西苑等处但有空闲土地都要耕种五谷牛具种子并应用农器奏领银钱买造使用钦此本月二十九日臣带领本监右监丞宋兴等并内官监太监温玺等及官匠

  • 秦淮画舫录跋题·捧花生

    捧花生别三年矣。顷附邮筒,缄其近辑《秦淮画舫录》二册视余。余维秦淮佳丽,甲于虎疁萤苑、金牛湖诸胜。历朝以来,屡见名人诗咏,闻者莫不神移。降自胜国末年,尤为极盛。当四方兵戈纷扰,告警之书,日不暇给,而河上笙歌,尚复喧阗竟

  • 僖公卷十一(起八年,尽二十一年)·何休

    八年,春,王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洮。王人者何?微者也。曷为序乎诸侯之上?先王命也。(衔王命会诸侯,诸侯当北面受之,故尊序于上。时桓公德衰,甯?之盟常会者不至,而陈、郑又遣世

  • 卷六十一 孟子十一·黎靖德

      ◎尽心下   △尽信书章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者,只缘当时恁地战斗残戮,恐当时人以此为口实,故说此。然"血流漂杵",看上文自说"前徒倒戈,攻其后以北",不是武王杀他,乃纣之人自蹂践相杀。荀子云:"所以杀之者,非周人

  • 序·刘炎

    ●迩言原序宋儒刘先生迩言一帙条分十二章累万余言盖先生所自着故名迩言谦称也其言皆穷理尽性成已成物乐天知命居常应变间涉治平修攘之要实内圣外王之学洙泗以来濂洛闗闽间命世醇儒也当时特见重于真西山先生终宋迄元其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三·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三 摄事分中契经事缘起食谛界择摄第三之一如是已说处择摄。缘起食谛界择摄。我今当说。总嗢拖南曰 立等二谛等以触为缘等 有灭等食等最后如理等别嗢拖南曰 立苦聚谛观摄圣教微智

  • 第六十八則 仰山汝名什麼·胡兰成

    第六十八則仰山汝名什麼舉:袁州仰山慧寂禪師問鎮州三聖院慧然禪師:汝名什麼?三聖云:慧寂。仰山云:慧寂是我。三聖云:我名慧然。仰山呵呵大笑。老子說:「名可名,非常名。」慧寂禪師問慧然禪師:汝名什麼?答云:慧寂。以你名為我名,此

  • 春秋辑传·王樵

    十三卷。宗旨一卷。春秋凡例二卷。明王樵撰。《春秋辑传》以朱熹之说为宗,并博采诸家,附以己意论断。《宗旨》凡三篇,皆举诸儒论《春秋》精要之语而录之。后有附论一篇,乃王氏论三传本末。评三传优劣之语。王氏认为,今本《

  •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佚名

    全一卷。隋代法智译。又作分别善恶报应经、业报差别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系佛陀对婆罗门童子首迦(梵S/uka )宣说善恶业报之差别。梵语s/uka 译作鹦鹉。本经另有同本异译(汉译本)之鹦鹉经等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