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教誡弟子品釋〈原出大乘廣百論釋論卷第十護法菩薩造唐玄奘法師譯〉
說頌曰.
由少因緣故 疑空謂不空.依前諸品中 理教應重遣。
論曰.雖一切法本性皆空而初學徒未能明見追愛妄有逆怖真空.或爲餘緣未
能决了.以正理教重顯前宗令彼除疑捨諸倒執。旣一切法本性皆空.未達此空
以何爲性。諸法無我。此復云何。謂無自性。應正曉示.何假轉音。正示無由以無體
故但可假說.諸法無我無性可取故名爲空.如契經言空名諸法無我無性無執
無取.勝義理中都無少法有我有性可說名空。若爾空名應不可說。實不可說但
假立名.如說太虚雖無自性實不可說而假立名。空旣離言.有應可說。亦不可說.
實無體故.如說諸法實性都無無性理中無二無說。若爾說者言及所言一切皆
空今應無說.旣有所說應不皆空。爲顯此疑故次頌曰.
********************
能所說若有 空理則爲無.
論曰.言能說者謂能說人.言及所言俱名所說.此三總攝有爲無爲謂眼等根及
色等境.此若實有何法爲空。爲遣此疑故復頌曰.
諸法假緣成 故三事非有。
論曰.能說言義三事性空.假託衆緣而成立故。餘宗亦許諸法名言皆是自心隨
俗安立.如是說者言及所言皆勝義無唯世俗有.如何謂此三事不空。云何定知
三事非有。謂依他立如幻所爲.不依他成皆如兔角.是故三事自性皆空.爲益世
間假有言說。又汝何爲疑難真空。我意猶望成昔有見。應捨此意。所以者何。非破
他宗能成己見.如破他說無礙故常非卽能成自無常性.設有此理汝亦不成。所
以者何。故次頌曰.
若唯說空過 不空義卽成.不空過已明 空義應先立。
論曰.若唯破空不空成者.不空已破空義應成.前諸品中已說一切立不空義所
********************
有過失.若汝欲成不空義者先當方便除前過失.不除前失但說空過汝不空義
終不得成。非顯他人有失無德卽能成己有德無愆.要具二能方成己見謂立與
破.故次頌曰.
諸欲壞他宗 必應成己義.何樂談他失 而無立己宗。
論曰.要具立破自見方成.立破二能見所依故.唯彰他失不顯己宗自義得成終
無是理.何緣汝輩唯樂破空不念欲成己之有義.故於立破二事應均方可得成
自宗有義.汝欲立有畢竟無能故諸法空其理决定。豈不空論此過亦齊.不顯己
宗唯彰他失。此質非理.空無我宗前諸品中已廣顯故.然空無我遣有我成.故破
汝宗我宗已立。若爾空論但有虚言.空無我名無實義故。如是如是誠如所言空
無我名是假非實.爲破他執假立自宗.他執旣除自宗隨遣。爲顯此義復說頌曰.
爲破一等執 假立遣爲宗.他三執卽除 自宗隨不立.
論曰.一異及非名爲三執.俱同一異故不别論。一等三宗若正觀察皆歸無性無
********************
少可存.彼性本空非由今破.故契經說迦葉當知所見本空非由今破.諸修空者
證本性空故諸破言皆是假說.立亦應爾權設非真。諸法皆空宗依何立。依汝所
執故我立宗。所執旣無宗應不立。汝謂爲有故宗非無。爲存自宗應許他有。爲遣
汝執故立我宗.汝所執無我宗彌立。雖爾不可立空爲宗.現見世間瓶等有故.雖
空無我比量多端而被強威現量所伏。不爾.瓶等非現量知。所以者何。故次頌曰.
許瓶爲現見 空因非有能. 餘宗現見因 此宗非所許。
論曰.我若許瓶現量所得空因比量可說無能.然我說瓶非現量得空因比量何
爲無能。瓶等諸塵皆非現見.破根境等諸品已論.不可餘宗謂瓶現見對此安立
爲證有因.所見若同可引爲證.所見旣異誰肯順從.是故空因不違現量.能立諸
法性相皆空。瓶等諸塵世間現見若以比量皆立爲空.是則世間無不空法.空無
翻對應不得成。爲舉此疑故說頌曰.
若無不空理 空理如何成.
********************
論曰.夫立空理翻對不空.不空若無空亦非有.如何可立諸法皆空。爲决此疑故
復頌曰.
汝旣不立空 不空應不立。
論曰.立不空者翻對於空.旣不信空不空焉立.如何可立諸法不空.汝不信空而
得立有我不執有何廢立空。若言不空亦有所對謂互無有及定無空.我空亦然
對世俗有遣彼妄有故立真空。又所立空專爲遣執不必對有方立於空.如爲遣
常說無常教雖常非有而立無常。又汝此中不應疑難翻對在有不在於空.有事
非無有翻有對空理非有何對何翻。若謂不然空是宗故如立色等無常爲宗此
無常宗旣定是有空宗亦爾應必非無.此說非真.因不定故.世間現見無亦是宗
理亦應然。故次頌曰.
若許有無宗 有宗方可立.無宗若非有 有宗應不成。
論曰.無宗若有對立有宗.無宗若無有宗何對.若言無對而立有宗卽自違前責
********************
空有對。若一切法無不皆空.無我真空咸同一味.如何現見諸法不同。此亦不然.
世俗有故勝義無故理不相違。爲顯此義故說頌曰.
若諸法皆空 如何火名煖.此如前具遣 火煖俗非真。
論曰.若一切法本性皆空.如何世間有火等異。世俗事有諸法不同.勝義理空無
火等異.故汝疑難於理不然。火等如前破根境等已具觀察是俗非真.如何此中
復爲疑難。若法非有空何所遮.空有所遮故法應有。若爾四論展轉相遮皆應是
真便違自意.爲顯此義故說頌曰.
若謂法實有 遮彼說爲空.應四論皆真 見何過而捨。
論曰.遮所遮故建立能遮.所遮若無能遮豈有。如言非雨故說名冬冬時所遮雨
時必有.空遮有故有定非無。此亦不然.因不定故.一等四論展轉相遮皆應是真
是所遮故.真旣無過皆應可宗.汝見何愆捨三執一.故不可說實有所遮。若諸所
遮皆實有者自言無過汝過應真.汝撥無空此空應實。若一切法性相都無.是則
********************
世間皆應斷滅。尚不執有況復執無.執有執無皆成過故。爲顯此義故說頌曰.
若諸法都無 生死應非有. 諸佛何曾許 執法定爲無。
論曰.若法全無應無生死因果展轉相續輪迴。非定執無.何得爲難。我說世俗因
果非無.諸佛世尊智見無礙亦未曾許定有定無.如契經中佛告迦葉諸法性相
非有非無.有是一邊無是第二.謂常與斷此二中間無色無見無住無像不可表
示不可施設。此意說言世俗有故依之建立生死輪迴.勝義空故[一]諸法性相非有
非無心言路絕。若一切法真離有無復以何緣而言俗有。真雖無二.俗有何乖。應
離於真别有其俗。雖不相離而義有殊.俗順世情真談實理.故真無二俗有多途.
又一切宗皆許無二而有種種體類不同.是故不應輒生疑難。爲顯此義故說頌
曰.
若真離有無 何緣言俗有.汝本宗亦爾 致難復何爲。
論曰.若色等法真離有無.復有何緣而言俗有因果不斷生死輪迴。俗順世情因
注:
[一]原刻作謂.今依麗刻改.
********************
緣假有.真談實理非有非無.汝等本宗皆許無二而言法有輒難何爲。所以者何.
如諸句義非卽是有勿一切法其體皆同.亦非非有勿一切法其體皆無.非有非
無雖徧諸法而立種種句義不同.我法亦然何煩致難。由此道理餘難亦通.所以
者何.故次頌曰.
諸法若都無 差别應非有.執諸法皆有 差别亦應無。
論曰.若一切法實性都無.所有世間因果差别謂從眼等眼識等生此皆應無.無
無别故。此同上釋謂不執無.執有執無皆非理故。又若執有其過亦同.所以者何.
若一切法皆同有性.所有世間因果差别謂從眼等眼識等生此皆應無.有無别
故。定於有上隨相不同建立世間諸法差别.我亦如是真故雖空於俗有中建立
差别.故汝所難卽爲唐捐。有劣慧人復生疑難.若法非有則定應無能破有因。此
難非理.世俗有故汝執非無.能立有因何故非有。爲顯此義復說頌曰.
若謂法非有 無能破有因.破有因已明 汝宗何不立。
********************
論曰.若謂諸法性相皆無能破有因亦非有者.此慧極劣.以於現前麤顯事中不
能了故.世俗所攝能破有因前已廣明.何謂非有。汝不可說俗有非因.勝義理中
無立破故。若不忍許能破有因.何不立因證自宗有如我廣說能破有因。汝立有
因一未曾見.如何可執諸法非空。空言是破破他便立.有言是立自立方成.是故
我空無勞别立汝所執有須别因成.别因旣無何緣知有。破因易得立因難成.故
破有因未爲奇妙。若爾汝等何不破空.爲破彼言故說頌曰.
說破因易得 是世俗虚言.汝何緣不能 遮破真空義。
論曰.破因易得是俗虚言.未見有因破真空故.小乘外道雖惡真空而未有因破
真空義.如何可說易得破因。諸法性空易立難破.諸法性有難立易傾.真僞皎然
如何固執。有被立破因網所籠自出無能矯作是說.聲爲定量表法有無.旣有有
聲法應定有.法若非有有聲應無。爲破此言故說頌曰.
有名詮法有 謂法實非無.無名表法無 法實應非有。
********************
論曰.彼立諸名以聲爲性.此立名等非卽是聲.故但舉名以破彼執。有聲詮有汝
執所詮法實非無.無聲表無應信所詮法實非有.無聲非量便自違宗.故汝所言
非爲證有.此劣慧者欲脫己愆.徒設功勞終不能免。依實有法立實有名.因實有
名生實有解.法若非有應無有名.有名若無應無有解.旣有有解故法非無。此亦
不然.假立名故.爲顯此義故說頌曰.
由名解法有 遂謂法非無.因名知法無 應信法非有。
論曰.若聞有名生於有解遂謂諸法是有非無.旣聞無名生於無解應信諸法非
有是無.此旣不然彼云何爾。依名生解是證空因.謂爲有因必不應理.法體若有
何待有名.旣待有名方生有解故知諸法體實爲無但假立名世共流布.有名決
定無實所詮.如人號牛依想立故。名能遣有而立有因.不異有人以明爲闇。有若
可說.是假非真。所以者何.故次頌曰.
諸世間可說 皆是假非真. 離世俗名言 乃是真非假。
********************
論曰.世間言說皆隨自心爲共流傳假想安立.法若可說是假非真.非假是真定
不可說。諸可說者皆俗非真前諸品中已廣成立.故所執有是假非真.如舍如軍
可言說故。一等四執前已具遮.更不立餘真實有法.是則此論應墮無邊。爲釋此
疑故說頌曰.
謗諸法爲無 可墮於無見.唯蠲諸妄執 如何說墮無。
論曰.謗諸有法可墮無邊.唯遣妄情豈墮無執.爲破有執且立爲無.有執若除無
亦隨遣。又世俗有前已數論.故不應言此墮無執。唯許俗有真應是無.不許真無
應許真有。此言非理.故次頌曰.
有非真有故 無亦非真無.旣無有真無 何有於真有。
論曰.若有真有可有真無.真有旣無真無豈有.無真無故真有亦無。真非有無如
前屢辯.如何復執真是有無。若真非無.何意頻說諸法性相俗有真無。此說意言
唯俗是有.真無此有故說真無。若爾此真俗無爲體.若不爾者應别有真.若别有
********************
真有非唯俗.有旣唯俗真體應無.真體若無何欣修證。此中一類釋此難言.我說
真無是遮非表.世間妄見執有爲真.遮此有真不表無體.然其真體卽是俗無.非
離俗無别有真體.言真無者謂俗無真.此遮其真無別所表。此於言義未究其源.
誰謂真無别有所表。若遮餘法别有所詮是遮表言遮餘法已表餘共相.如非衆
生非黄門等.若遮餘法無别所詮是唯遮言遮所遮已其力斯竭.如勿食肉勿飲
酒等.此真無言唯遮其真無别所表不言可悉。如非有言唯遮其有不詮非有亦
不表餘.若詮其無或表餘法則不應說此非有言.若非有言詮於有者非無之說
應表其無.如是遮言愚智同了.彼無疑難重說何爲。彼難意言有若唯俗真卽非
有何所修證.但說真無是遮非表乃至廣說豈釋難耶。復有釋言修無我觀方便
究竟見真理時一切俗有皆不顯現故說真無.此亦不然.意難了故。若俗非有說
名爲真應無所證.若别有真是所證者則不應言有唯是俗.又違經說都無所見
乃名見真.少有所見卽非見真.是故此言亦非正釋。如是釋者應作是言.真非有
********************
無心言絕故.爲破有執假說爲無.爲破無執假說爲有.有無二說皆世俗言.勝義
理中有無俱遣.聖智所證非有非無而有而無.後當廣說。有作是難.證法空因爲
有爲無.有則餘法亦應是有.無則不能證諸法空。爲舉此難故說頌曰.
有因證法空 法空應不立.
論曰.空必依因方可得立.若不爾者一切應成.因旣不空餘亦應爾.唯陽燄等水
等性空則所立宗皆不成就。爲釋此難復說頌曰.
宗因無異故 因體實爲無。
論曰.數論師等總别無異.勤勇無間所發等因皆卽是聲.應如聲體不通餘故因
體不成。勝論師等計總與别或異不異.其不異者過同前師.異卽如前諸品已破.
故異不異皆不成因.由此故說宗因無異因體實無。又所立因體若實有應與宗
體或一或異.然不可說因與宗體或一或異.非一異故猶若軍林是假非真世俗
所攝.隨順世間虚妄分别建立種種宗因不同遣諸邪執.邪執旣遣宗因亦亡.故
********************
不可言法同因有.宗因假立皆俗非真。復有難言.證法空喻爲無爲有.無則不能
證諸法空.有則諸法如喻應有。此亦不然.故次頌曰.
謂空喻别有 例諸法非空.唯有喻應成 內我同烏黑。
論曰.喻則是因一分所攝.因旣俗有喻亦應然。若謂離因别有喻體以例諸法是
有非空此定不然.離因之喻必不能證所立義宗.如所立宗非因攝故.若非因喻
能立義宗.內我如烏黑性應立.又應一切所立皆成.無因事同易可得故。由是喻
體必不離因.故應同因不可爲難。若一切法本性皆空.證見此空有何勝德。爲敘
此難故說頌曰.
若法本性空 見空有何德.
論曰.非於離我諸行法中證見我空少有勝德.諸法亦爾若本性空證見此空何
所饒益.若無所益何用劬勞修能證空無量加行。爲釋此難復說頌曰.
虚妄分别縛 證空見能除。
********************
論曰.諸法諸行雖空無我.而諸愚夫虚妄分别執一異等.由此虚妄分别勢力生
長貪等煩惱隨眠隨緣發生諸善惡業沒三有海相續輪迴三苦所煎不能自出.
勤修加行證無我空漸次斷除虚妄分别隨其所應證三菩提自利利他功德無
盡。虚妄分别其體是何。謂三界心心所有法。豈不此法亦本性空如諸愚夫所執
色等.何能引苦煎迫有情.若此雖空而能引苦是則色等亦有此能.何故但言虚
妄分别。雖色心等皆本性空.而要依於虚妄分别計度諸法爲有爲無因是發生
雜染清淨由斯含識染淨不同.是故但言虚妄分别。法若實有是事可然.法旣實
無如何計度爲有無等染淨不同。如夢等中雖無色等而有種種相現分明。此喻
不然.於夢等位有分别故作用非無.分别爲依現諸境像起諸染淨是事可然.今
旣皆空無實分别誰能起此作用不同.無體有能曾所未見.若無有體而有功能
兔角龜毛應皆有用.又無煩惱或無善根而諸有情有染淨者.已斷煩惱應更輪
迴未種善根應獲常樂。此中一類釋此難言.世俗非無故無此失。應問世俗非諦
********************
實耶.彼答不然.隨世俗量是實有故亦名諦實。如何可說一法一時有無相違俱
名諦實.生等亦爾一法一時有生無生有滅無滅有斷無斷有常無常有來無來
有去無去乃至廣說更互相違如何可言俱是諦實。彼作是說一法一時無義爲
真有義爲俗.義差别故互不相違.猶如世間施等善法性有漏故得不善名.善根
相應故亦名善.俱名諦實而不相違。此理不然.施等善法觀待異故可不相違.一
法一時有無二諦無别觀待何得無違.所以者何.安和名善.善有二種所謂世間
及出世間.出世善法畢竟能害煩惱諸纏究竟安和名勝義善.世間善法暫時有
能畢竟無能.暫時能伏煩惱纏故名世俗善.非永能斷煩惱纏故亦得名爲勝義
不善.此善不善互不相違.有能無能時分異故.如施等善住一刹那說名有能過
此已後必不能住說名無能.有能無能雖在一法時分異故而不相違。第二刹那
施等不住旣無有體誰名無能。由彼體無能定非有.能非有故卽名無能.或能無
能時分無異所望境别故不相違.所以者何.暫時能伏貪等纏故名爲有能.不能
********************
斷滅貪等種故名曰無能.如服[一]酥膏能除風疾不遣痰廕.有能無能時分雖同而
所望境有差别故互不相違.一法一時有無二諦境無差别何得無違。彼復救言
如一念識我執依故世俗名我.由勝義故亦名無我.我無我别而不相違.一法一
時有無亦爾.雖無境别而不相違。此亦不然.我無我義不相違故.所以者何.一刹
那心不自在故名爲無我.我執所依亦名爲我.如契經言若識是我應得自在不
應轉變.而諸愚夫依發我執故說名我.不自在義我執依義雖同一識而不相違.
一法一時有無相反俱名諦實豈得無違.汝今爲成有無二諦同在一法互不相
違.雖[二]引衆多世間譬喻種種方便終不能成。彼重救言如一青色據自故有望他
故無.諸法亦然一一法性據俗故有望真故無。此亦不然.青黄體異可據自有望
他爲無.俗之與真其體不别據自可有望誰爲無.尋究其俗實卽是真.非考彼青
實成黄色.故汝所立法喻不同。又俗與真體不相離.如何俗體望真爲無.如契經
中佛告善現世俗勝義無各别體.世俗真如卽是勝義.非離其色别有於空乃至
注:
[一]原刻作蘇.今依麗刻改.
[二]原刻作别.今依麗刻改.
********************
識空亦復如是.如何一法無别境時二義相違俱名諦實。由是古昔軌範諸師情
事不同安立二諦.世俗諦語近顯俗情.勝義諦言遠表實事.世俗諸法雖稱俗情
而事是虚故非諦實。又現量證緣起色心.言不能詮應非俗諦.故契經說所有世
間名句所詮名爲俗諦.此經意說世共所知能詮所詮相應法義及爲詮表非共
所知法義經書名爲俗諦.現量所證緣起色心非言所詮亦非俗諦.若言假立名
言所詮故此色心亦俗諦攝。究竟勝義應亦非真.假立名言所詮表故。究竟勝義
無此色心真理都無.事有法故非二諦攝.此法應無則違世間現量所[一]證。若言是
有非二諦收.應立第三非真俗諦。若言雖有緣起色心是諸世間現量所得而非
究竟勝義諦收假說名爲世俗諦攝.隨意假立世俗名言有實色心則無諍論.此
爲依故染淨義成。若謂色心世俗故有由勝義故非有非生.如是所言爲有何義。
若言如彼無分别智所行境界究竟空無不如是有故說非有.若爾所行究竟無
故無分别智應不得生.設許得生亦非真智.緣無境故如了餘無.智旣非真境應
注:
[一]原刻作詮.今依麗刻改.
********************
是俗。雖言色心不如是有而復彌顯色心實有.由說非有究竟無故無異相故定
應是有.旣定是有由是亦應許此色心實有生等。若汝意謂雖復色心亦有亦生
而非勝義.應先審定勝義是何然後可言此非勝義.若言勝義是無分别智慧所
行究竟空無此先已破謂彼所行究竟無故無分别智應不得生乃至廣說.又此
所行非真勝義.以是無故猶如兔角或非有故如彼空華。若言勝義是可硏窮此
亦不然境無異故.夫硏窮者不捨世俗.又世俗法不可硏窮此可硏窮應離世俗.
然非離俗别有勝義故不可說此不硏窮.是故汝言非勝義相。若謂餘宗所執勝
義都非有故是勝義相此亦不然.彼謂緣生暫住等性名爲勝義.今撥非有便違
自宗及現量等。若言諦實是勝義相是則世俗應非諦實.何故前言俗爲諦實.設
許唯說非有非生名爲諦實.是有是生唯假言說妄分别立旣非諦實唯假言說
妄分别立如何能起染淨作用.故彼釋難其理不成.非說龜毛名爲有體卽有作
用能縛世間。[一]復有餘師釋此難曰.分别所執法體是無.因緣所生法體是有.由斯
注:
[一]依圓測仁王經疏卷一.此下瑜伽與清辨兩家辨難.最後護法立義雙非.
********************
發起煩惱隨眠繫縛世間輪迴三有.或修加行證無我空得三菩提脫生死苦.因
緣生法雖通色心而心是源所以徧說.虚妄分别能縛世間厭此能修證空加行.
雖有境界若無有心虚妄尋思終不繫縛.亦不能厭修無我空證三菩提出離生
死.爲證此義引契經言.徧計所執無依他起性有妄分别失壞墮增減二邊。此中
一類釋此義言.名是徧計所執.義是依他起性.名於其義非有故無.義隨世間非
無故有.不可引此證有依他。此釋不然.義相違故。若名於義非有故無義亦於名
是無何有.又於其義所立名言旣因緣生如義應有.若妄所執能詮性無妄執所
詮其性豈有.名隨世俗有詮表能汝不許爲依他起性義亦隨俗假說有能何不
許爲徧計所執。世俗假立能詮所詮無應並無有應齊有.如何經說一有一無.故
汝所言不符經義.應信徧計所執性無是諸世間妄情立故.依他起性從因緣生
非妄情爲應信是有。彼證己義復引經言.由立此此名詮於彼彼法彼皆性非有
由法性皆然。此頌不能證成彼義.經意不說名於義無但說所詮法性非有.辨諸
********************
法性皆不可詮.名言所詮皆是共相.諸法自相皆絕名言.自相非無共相非有。此
中略說所詮性無非謂能詮其性實有.故頌但說彼非有言.不爾應言此性非有。
彼爲證此依他性無復引經中所說略頌.無有少法生亦無少法滅淨見觀諸法
非有亦非無。此亦不能證依他起其性非有.所以者何.此頌意明徧計所執自性
差别能詮所詮其體皆空無生無滅.離執淨見觀諸世間因緣所生非無非有.故
此非證依他起無。若有依他.何緣經說一切法性無不皆空.又契經言佛告善現
色等諸法自性皆無.復有經言佛告大慧一切法性皆無有生先有先無不可生
故。此有密意。密意如何。謂此諸經唯破徧計所執自性非一切無.若一切無便成
邪見。云何知有此密意耶。餘契經中顯了說故.謂薄伽梵說如是言我唯依於相
應自性說一切法自性皆無.若有如言而生執著謂染淨法自性皆無彼惡取空
名爲邪見.相應自性卽是世間徧計所執.由心轉變似外諸塵依此諸塵起諸倒
執因此倒執計有自他能詮所詮相應自性.染淨諸法卽是依他.故知諸經有此
********************
密意。又到彼岸般若經中佛自分明判有無義徧計所執所集所增所取常恆無
變易法如是一切皆名爲無因緣所生皆說爲有.又餘經說徧計所執自性無生
依他起性所攝諸法從因緣生.又慧度經作如是說行慧度者善知色性善知色
生善知色如乃至廣說.又諸經說諸法無性無生滅等.皆應分别不可如言執爲
了義.勿世俗諦諸法亦無便惡取空成大邪見。此言非理.所以者何.於了義經異
分别故.世尊自說若諸經中說空無相無願無行無生無滅無有自性無有有情
命者主宰補特伽羅解脫門等名了義經。我言合理.以於餘經佛自決判我依徧
計所執自性於餘經中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依依
他起自性說言諸有情心生滅流轉乃至廣說.又餘經中佛告具夀舍利子言色
自性空自性空故無生無滅無生滅故無有變易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此依徧計
所執自性說自性空無生滅等.以諸愚夫隨自心變色等諸法周徧計度執有真
實自性差别.世尊依彼說色等法自性皆空無生滅等.依他起性由無徧計所執
********************
性故亦說爲空非自性空無生滅等。如來處處說三自性皆言徧計所執性空依
他圓成二性是有.故知空教别有意趣不可如言撥無諸法.如言取義名謗大乘.
故契經言若有菩薩如言取義不求如來所說意趣是名於法非理作意亦名非
處信解大乘.若有菩薩不如其言而取於義思求如來所說意趣是名於法如理
作意亦名是處信解大乘。若爾云何釋此經句.佛告天子汝等當知佛於菩提都
無所得亦無少法可生可滅所以者何以一切法無生無滅是故如來出現世間。
有作是釋.諸佛證得大菩提時遠離一切分别戲論.雖出世間而不可說有證得
等。復有釋言.佛以菩提爲其自性故無所得.如契經言菩提卽佛佛卽菩提故無
所得.如其法性而覺知故不生先無不滅先有.以諸法性離戲論故無生無滅無
上菩提現在前故說名如來出現世間。又契經說善現當知色名諸色無性之性
受想行等廣說亦爾.此經意明依他起性以其徧計所執色等無性所顯離言法
性爲其自性.若一切法都無所有如何無性而復言性。若言色等世俗無性卽是
********************
色等勝義之性.與理相違.所以者何.夫勝義者分别戲論所不能及豈得以無爲
其自性.若以無性爲自性者應類餘無不名勝義.應不能證無上菩提.則違自宗
成大過失。依他起性若實有者便違經說.故契經言諸法從緣起緣法兩皆無能
如是正知名通達緣起.若法從緣生此法都無性若法都無性此法非緣生。如是
二經說緣生法雖無自性而不相違.以從緣生法有二種一者徧計所執二者依
他起性.此中意明徧計所執自性非有不說依他.若說依他都無自性便撥染淨
二法皆無名惡取空自他俱損。此妄分别誰復能遮.得正見時自當能遣.今且應
問依他起性何智所知。謂無分别智所引生世間淨智。旣無分别.何名世間。誰言
此智是無分别。若有分别應不能行諸法實相但應緣彼徧計所執.雖有分别而
說能行法實相者虚妄分别應亦能行諸法實相.又今未得無分别後法實相智
如何定知有依他起.此依他起非如現見他所執依如何定言實有此性.唯無分
别智所引生世間淨智知依他起與論相違.如彼論言徧計執性何智所行爲凡
********************
智耶爲聖智耶俱非所行以無相故.依他起性何智所行俱是所行然非出世聖
智所行.又言五事幾是所取幾是能取.三是所取分别正智通能所取.名相分别
分别所取.正智有二一緣真如第二是彼所引生故今猶未得.相等又是依他起
性.故彼論言徧計所執五事不攝依他起性四事所攝.若依他起世智所緣而說
非空甚可嗤笑.諸法實相非是世間心智所行如前屢辨故不應說。實有依他.論
說依他亦凡智境據自證受故不相違.依他起性卽心心法從緣起時變似種種
相名等塵.實自證受而增上慢謂取外塵.然諸外塵徧計所執無體相故非所緣
緣故非聖凡智所行境。一切有漏心及心法唯能證受自所現塵未能如實證餘
心境.無漏世智相應心品由性離染自他俱證.故說依他淨智所了與論所說理
不相乖.汝嗤笑言自呈愚昧.非顯我說與理相違。若從緣生心及心法同徧計執
皆自性空.便似空華何能繫縛三有含識生死輪迴.是故依他非無體實.論者本
意決定應然。若不爾者何緣故說妄分别縛證空能除.誰覩龜毛能計能縛.誰見
********************
兔角能證能除.由是應知有心心法但無心外所執諸塵。云何定知諸法唯識。處
處經說於此何疑.故契經言佛告善現無毛端量實物可依愚夫異生造諸業行
唯有顛倒與彼爲依.顛倒卽是虚妄分别.虚妄分别卽心心法.又契經言無有少
法自性可得唯有能造.能造卽是心及心法.又契經說三界唯心.如是等經其數
無量.是故諸法唯識理成。豈不決定執一切法實唯有識亦成顛倒.是則應如色
等諸法顛倒境故其體實無.又境旣無識云何有.不應一識二分合成勿當失於
心自一相.若言識體實無二分能緣所緣行相空故但隨世俗同所了知有能緣
心故說唯識.則應亦說境界非無世俗同知有心境故.若許實有少分識體應說
此體其相如何.旣不可言能識所識如何定說唯有識耶.諸契經言唯有識者爲
令觀識捨彼外塵.旣捨外塵妄心隨息.妄心息故證會中道.故契經言未達境唯
心起二種分别達境唯心已分别亦不生知諸法唯心便捨外塵相由此息分别
悟平等真空。愚夫異生貪著境味受諸欲樂無捨離心生死輪迴沒三有海受諸
********************
劇苦解脫無因.如來慈悲方便爲說諸法唯識令捨外塵捨外塵已妄識隨滅妄
識滅故便證涅槃.故契經言如世有良醫妙藥救衆病諸佛亦如是爲物說唯心。
雖說極微亦可分析.據方所故如舍如瓶.此難極微可成多分是假非實不可全
無.若不爾者心及心法一刹那中時分攝故如歲月等衆分合成亦可全無成大
過失。如是等類隨是不同分隔聖言令成多分互興諍論各執一邊.旣不能除惡
見塵垢詎能契當諸佛世尊所說大乘清净妙旨.未會真理隨己執情自是非他
深可怖畏.應捨執著空有兩邊領悟大乘不二中道。如契經說菩薩當知身見爲
根所生諸見感匱法業繫縛世間.輕彼撥無諸法邪見及於此見稱讚流通因是
所生感匱法業經無量劫墮那落迦惡趣輪迴受大憂苦.昔微善力來至人中愚
鈍盲聾多諸憂苦身形卑陋人不喜觀鄙拙言辭聞皆不悅.或宿曾種增上善根
來生人間受殊勝報由昔攝受謗法業因偏執如來破相空教誹毁所說顯實法
門令諸世間非法謂法法謂非法非義謂義義謂非義自損損他深可悲愍。然佛
********************
所說無不甚深.二諦法門最爲難測.今且自勵依了義經略辨指歸息諸諍論。世
俗諦者謂從緣生世出世間色心等法親證離說展轉可言.親證爲先後方起說.
此世俗諦亦有亦生.假令所成猶諸幻事從分别起如夢所爲.有相可言名世俗
諦。勝義諦者謂聖所知.分别名言皆所不及.自內所證不由他緣.無相絕言名勝
義諦。如是略說二諦法門正法學徒同無所諍.依前世俗染淨法生.依後勝義證
於寂滅。是故聖說心境有三.一者有言有相心境二者無言有相心境三者無言
無相心境.初於名言能有覺悟亦有隨眠.次於名言雖有隨眠而無覺悟.後於名
言隨眠覺悟一向永無.初二緣世俗.後一緣勝義.復有永離言說隨眠後所得心
通緣二諦。若於世俗起堅執見及於世俗起不順見.此二俱名虚妄分别.是生一
切無義利門繫縛有情令不解脫.空無我見能悉斷除.令諸有情離三有縛.自證
究竟寂滅涅槃.亦轉化他令得解脫.拔除正習障根本故。若於世俗起不順見此
於勝義定有乖違.爲明此見故說頌曰.
********************
法成一成無 違真亦違俗.故與有一異 二俱不可言。
論曰.若執諸法與其有性定爲一者法則成一.定爲異者法則成無.是卽違真亦
復違俗。所以者何.若一切法與有性一色應如聲是聲非色.聲應如色是色非聲.
卽有性故法應成一。若一切法與有性異卽色聲等體悉成無.非有性故如空華
等。若執諸法與一性等定一異過如應當知.是故有等與法一異二種妄見違俗
及真.俱是俱非相違戲論過同一異故不别論。於勝義中有無等寂一切問難皆
不得成.爲顯此義故說頌曰.
有非有俱非 諸宗皆寂滅.於中欲興難 畢竟不能申。
論曰.勝義理中無少有法.以一切法本性無性.故有見宗於斯寂滅。依有見故非
有見生.此見旣亡彼見隨滅。真若非有聖智不行.聖智所行必非非有.故非有見
不證其真.聖智觀真不觀非有。簡俗有故說真非有.真非有言還依俗說.真非有
教能順趣真.是故諸經多說非有。有非有見於此旣除.俱是俱非皆應類遣.以其
********************
有等皆可表詮.真絕表詮故非有等。一切惡見擾動其心於正理中廣興邪難皆
依如是有等見生.此見旣除彼亦隨滅.雖欲猛勵抗論真空.由無所依措言何寄.
如空無底足不可依。諸有大心發弘誓者欲窮來際利樂有情.應正斷除妄見塵
垢.應妙悟入善逝真空.爲滿所求當勤修學。
已除見有累 復遣執無塵.善開妙中道 願世咸歸寂。
********************
猜你喜欢 叹品第十二·佚名 卷四十四·道世 净土圣贤录目次·彭希涑 卷三百二十九·佚名 第二十六則 百丈奇特事·胡兰成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六·净挺 当速组佛教正信会为在家众之统一团体 (注一)·太虚 卷之十六·别庵性统 普賢行品第三十六·欧阳竟无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三·澄观 卷第十二(译经大随)·费长房 四分比丘戒本疏卷下·定宾 序·善一如纯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三·明雪 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