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闕文第四十

随机推荐

  • ◆九灵山人戴良(九灵山房集)·顾嗣立

    良字叔能,浦江人。少学文于柳待制贯、黄侍讲溍,学诗于余忠宣阙,皆得其师承。起为月泉书院山长。至正辛丑,以荐授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儒学提举。然时事已不靖,无可行其志。乃携家浮海至中州,欲与豪杰交,而卒无所遇,遂南还四明

  • 提要·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坡门酬唱集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坡门酬唱集二十三卷宋邵浩编浩字叔义金华人书前有张叔椿序云嵗已酉朅来豫章机幕邵君实隆兴同升出示巨编目曰坡门酬唱总成六百六十篇命工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明僮合録》·张次溪

    (清)余不钓徒、殿春生 撰●目录《明僮合録》序《明僮小録》序《明僮小録》题辞明僮小録《明僮续録》序《明僮续録》题辞明僮续録《明僮续録》跋《明僮合録》跋●《明僮合録》序夫数廿四番花风,爰着羣芳之谱;洒十八部法雨,

  • 汪藻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汪藻(1079—1154)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崇宁进士。高宗时,擢中书舍人,累拜翰林学士。绍兴元年(1131),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八年,升显谟阁学士。历知徽州、宣州,贬居永州。绍兴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六。《宋史》有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佚名

    弘治二年九月丙辰朔礼科给事中孙孺等奏奉旨清查畿内诸己故太监庄田中间有转卖寄托及佃户自占者凡二千七百一十八顷有奇户部请籍之于官召民佃种 上命不及二十顷者仍与管业人耕种准民田例徵粮二十顷以上者量除五顷三十

  • 卷十四·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巻十四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城筑搜狩【因事别见者不更载】隐公元年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新作南门不书亦非公命也 七年夏城中丘书不时也九年夏城郎书不时也 桓公十六年冬城向书时也

  • 卷一·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一元 胡一桂 撰三皇总论三皇之号昉於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周礼注云楚灵王所谓三坟五典是也】而不指其名其次则见於秦博士有天皇地皇人皇之议【史记秦初并天下令议尊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

  • 卷十上 皇后纪第十上·范晔

    ◆安思阎皇后纪安思阎皇后阎姬,河南荥陽人。祖父阎章,永平中为尚书,以二妹为贵人。阎章精晓旧典,长久地得不到位次,理当升迁重要的职务,但显宗明帝认为他是后宫亲属,竟然不用,出任步兵校尉。阎章生阎畅,阎畅生皇后阎姬。阎姬有

  • 卷二百十六之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六之二 朱批赵弘恩奏摺 雍正八年二月初四日湖南廵抚【臣】赵弘恩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本年正月初一日【臣】齎摺人回敬捧 御赐福字竝克食到长【臣】即郊迎至署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 恩祗领

  • 论语纂笺卷三·詹道传

    公冶长第五此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盖格物穷理之一端也凡二十七章胡氏以为疑多子贡之徒所记云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妻去声下同缧力追反絏息列反】公治长孔子弟子【弟子传名苌字子长齐人

  • 群经补义卷三·江永

    婺源江永撰仪礼【周礼别有疑义举要七卷】士冠礼郑目録云童子任职居士位年二十而冠非也士之子固恒为士未必童子即居士位此未命之士也未命之士谓之居士亦曰都邑之士入于学者曰学士选士俊士造士皆可用此礼行之三加弥尊以

  • 卷六·陈深

    钦定四库全书读春秋编卷六      宋 陈深 撰文公【名兴僖公子母声姜諡法慈惠爱民曰文忠信接礼曰文】元年【乙未】春王正月公即位【谷梁传继正即位正也】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公羊有朔字】天王使叔服来会葬【僖云

  • 古庙集·章衣萍

    散文集。章衣萍著。上海北新书局1927年出版。有作者《小序》。收散文29篇,大多为文艺随笔。其中有关于诗词的漫评,如《记濮永昶的词》、《记石鹤舫的词》、《感叹符号与新诗》等;有关于作家的印象记,如《鲁彦走了》、

  • 北河纪·谢肇淛

    明谢肇淛撰。 是书乃肇淛为工部郎中视河张秋时所作。 8卷。 首列河道诸图, 次分河程、 河渠、 河工、 河防、 河臣、 河政、 河议八记,详叙北河原委, 及历代治河利弊, 资料丰富, 条序分明, 颇为后人撰此类书籍所取法。 又别

  • 荈茗录·陶谷

    茶叶专著。宋代陶谷撰。约成书于宋开宝三年 (970)。原载《清异录》卷四,明代喻政除去第一条 (即苏廙《十六汤品》)后,改题《荈茗录》,作专书收入《茶书全集》。约一千字,分为18条,内容为茶的故事,即龙坡山子茶、圣杨

  • 八义记·徐元

    传奇剧本。四十一出。明徐元著。明吕天成《曲品》说:“近有徐叔回倾所改《八义》,与传稍合,然未佳。”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能品”,说:“记中以程婴为赵朔友,以嗾犬在宣孟侍宴之际,以韩厥生武而不死于武,以成灵寿

  • 已畦琐语·叶燮

    一卷, 清葉燮撰。治民有一定之法程则人知所遵而奸吏猾胥不敢上下其手同一事也赏则均赏罚则均罚故赏一人而天下劝罚一人而天下惩也乃有赏不足劝罚不足惩者可不深思其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