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年

(戊申)十年大明宣德三年

春正月

1月1日

○甲申朔,上冕服,率王世子及文武群臣,行望闕禮,御勤政殿,受群臣朝。御慶會樓,宴宗親及二品以上,中宮亦宴于內。

○進鷹使韓承舜報:「遼東王大人及捕鷹委差兩內官,見鷹相笑曰:『此非海靑,眞兎鶻也。』臣答云:『我殿下以爲眞海靑而獻之。』王大人云:『旣稱海靑而獻,可速進。』」

1月2日

○乙酉,宴內殿。

1月4日

○丁亥,視事,輪對。

○咸吉道都節制使議政府參贊河敬復來見,上引見。

○司諫院右獻納崔孝孫啓:「前此有命曰:『召見讓寧則必曉臺諫。』今歲時召見,不使臣等知之。」上曰:「憲司則已知之矣,勿復言。」

○命囚校書著作郞蔣敦義、成均直學裵杠于義禁府,以爲鑄字所官印《綱目》、《通鑑》多錯誤也。

○吏曹據唐女故司直李成妻趙氏上言啓:「趙氏無族親,其派係無稽,封爵未便。然年老無子,貧不自存,請給夫田二十結,以資餘生。」從之。

○命分書筵官爲二番,每番六人。

○慶尙道監司啓:「梁山任內東平縣,近於東萊縣,請移屬東萊縣。」從之。

○賑京城內外飢民。

○忠淸道監司啓:「今審安眠、廣地串入居人民,刷出陸地及設候望、禁煮鹽便否。〈斗入水內之地,俗謂之串。〉串內之民,旣已安居,皆願勿徙。宜於串內設木柵,又設候望,增定蓴城鎭軍,令鎭撫一人率領守護,晝則業農,夜則入柵。又令水營兵船,於冬乙飛島、巨兒島,往來守護爲便。」命政府諸曹同議,僉曰:「串內墾田唯十七結,今欲於陸兵救護遙隔之處,設柵屯戍,使民入居,非長久之策。請盡刷居民,從願移置,其農作煮鹽人,竢秋移置。」從之。

○刑曹據黃海道監司關啓:「道內各司選上婢多奴少,其中富强之奴,與京居者相應,求爲奉足,恒居於外,貧寒之奴,每等番上,艱苦逃散。今後京居奴婢奉足,皆以婢子給之。」命與政府諸曹同議。左議政黃喜等以爲:「父子兄弟外,勿以奴子爲奉足。」工曹參判李蕆以爲:「宜定奴婢各一口,其父子兄弟奉足仍舊。」從喜等議。

○忠淸道監司啓:「大山浦兵船,宜移泊波治島。」命政府六曹同議。僉曰:「宜從所啓,其萬戶千戶職銜,竝以波治島稱之。」從之。

○兵曹啓:「京畿右道邊軍水軍,倍於左道。且左道之人,不慣騎船,宜聽右道邊軍水軍自願,幷井浦有軍兵船三艘,移屬左道,其井浦萬戶千戶職銜,改稱花之梁。」從之。

○禮曹啓:「曾令宗廟祭,勿奏鄕樂,請於圓壇、社稷、風雲雷雨、雩祀、先農、先蠶、釋奠等祭,亦勿用鄕樂。」從之。

1月5日

○戊子,輪對。

1月6日

○己丑,視事,輪對。

○兵曹啓:「請於景福宮主山及左臂山脈栽松,悉移旁近人家。」命於來春栽松,人家限今年十月移之,且給造家之地。

○江原道監司啓:「嶺西各官,因旱失農,其上京立役者,請限麥熟除之,各司奴婢收租一石以下者,納半貢,全失農者,全免。」命:「京役人內,人口所耕數多,實田未滿一結者及人口所耕數少,實田未滿五十負者,限麥熟,勿立役,其奴婢免貢,一如所啓。」

○禮曹啓:「分禮賓寺,有病鷄豚羔羊。今本寺奴隷,皆能傳習理治之方,請革看養別監二人。」從之。

○漢城府啓:「近因省事之策,憲府刑曹移送公事頗多,本府事務尤劇。請依憲府刑曹吏典四十五人之數,增定令史十人,家基尺量算士,亦依月令檢律例差定。」從之。

○濟州按撫使報:

島內地窄人多,牧場過半,因牛馬踐蹂,禾稼多損,居民專以賣馬爲生,近因雌馬出陸之禁,雖二歲雄馬,盡賣之。以故雌雄不適,孶息漸少,壯大者百無一二。然馬之留島者本多,故日夜踏損,草木不盛,雖當春月,不得豐肥,況値雪深,瘦死頗多。其私場雌馬,或三歲一次,或二歲一次,許令出陸,以蕃芻茭。

從之。

1月7日

○庚寅,參贊河敬復,以覲母歸晋州,傳旨慶尙道監司,

令慰宴其母,且賜米三十石。

○對馬島太守宗貞盛,遣人謝賜米豆,仍獻土物。

○戶曹啓:「黃海道因旱,禾麻不盛,請免今年各司奴婢身貢。」命幷免京畿、平安二道。

1月8日

○辛卯,咨文齎進官通事金陟,回自遼東啓:「皇帝以皇太子誕生,大赦天下。」

1月9日

○壬辰,傳旨:

親享宗廟時,世子宮侍衛別監六人、小親侍二人,皆着紫衣幞頭。親享宗廟時,車駕小駐、侍臣上馬等禮,竢過百官侍立位,行之。

1月11日

○甲午,流星出翼南,入東區北,狀如拳,色白。

○上服冠袍乘輦,詣宗廟,王世子及百官,具朝服扈從。

1月12日

○乙未,親享宗廟,王世子亞獻,右議政孟思誠終獻。祭畢還宮,設飮福宴于內殿,賜宗廟、永寧殿執事官宴于議政府。

○讓寧大君禔與左軍婢閏伊私通,事覺,下義禁府,鞫閏伊及其母其每。讓寧大君聞閏伊囚,憂懣發病,命順城君

猜你喜欢
  志第七 礼四·沈约
  列传四·薛居正
  卷二百一十一·表第二·脱脱
  卷四百二十五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卷九十 南凉録三·崔鸿
  明名臣琬琰録卷九·徐紘
  金佗稡编卷十六·岳珂
   第九章 论幽默·林语堂
  密王朱友伦传·薛居正
  张行简传·脱脱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二·丁传靖
  秦使赵攻魏·佚名
  卷三十一·雍正
  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卷九·允禄
  职官二○·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仁父·唐圭璋

      踏莎行   赠傀儡人刘师父   不假牵丝,何劳刻木。天然容貌施妆束。把头全仗姓刘人,就中学写秦城筑。   伎俩优长,恢谐软熟。当场喝采醒群目。赠行无以表殷勤,特将谢意标芳轴。

  • 卷三十四·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三十四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之芳【大历三年作】补注【鹤曰诗云大水淼茫炎海接盖在江陵所见如此又首夏何须气郁蒸当是大历三年四月作】衰年正苦病侵凌首夏何须气郁

  • 卷一·王翰

    钦定四库全书梁园寓稿卷一明 王翰 撰五古古诗五首空堂霜气肃落木集已多墙隂数丛菊岁晏承阳和寘卷下堂行自爱顔色佳掇英泛浊醪为我驻年华渊明已黄土幽姿徒尔嘉惆怅南山上千载空烟霞清风泛栏楯明月耿房帷夜永草虫吊天

  • 卷一百八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八十一砚类【附砚山】三四言书砚铭         【周】武 王石墨相着而黒邪心谗言无得污白五言古咏砚          【唐】杨师道圆池类璧水轻翰染烟华将军欲定逺见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九年岁次己巳 金熙宗亶皇统九年海陵炀王亮天德元年春正月甲申朔上以皇太后年登七十即宫中行庆寿之礼日历不书此据会要丁亥诏信阳军拨隶淮西 诏绍兴府第四第五等户去年未纳租税并权与倚阁以旱伤最

  • ●卷十一·邵廷采

    ○郑芝龙郑芝龙,字飞黄,福建南安人。父绍祖,为泉州库吏。库接太守官舍,芝龙十岁时,戏投石子,中知府蔡善继额。捕治,见姿容丽秀,笑曰:“孺子贵而封”释之。不数年,流入海岛颜振泉党中为盗,颇桀黠。振泉死,代领其众,屡抗官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五·佚名

    弘治十八年九月壬午朔兵部奉诏查武官冗食之应裁革者六百八十三人曰皇亲曰保母曰乳母曰女户曰恩荫曰录用曰勋卫曰将军曰通事曰匠艺人等其中全由传乞者恩劳相参者自陈功劳照例乞升乞恩改调者各若干人因言其原有军功者宜

  • 卷之四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一百六十六·佚名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春。正月。癸亥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御太和门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朝

  • ●南明史料卷四·佚名

    一四一、刑部残题本一四二、浙江巡抚萧起元残揭帖(顺治十年八月二十九日到)一四三、江宁巡抚周国佐揭帖(顺治十年十月初五日到)一四四、江南总督马国柱残奏本一四五、礼科给事中季开生揭帖(顺治十一年二月日到)一四六、「海

  • 徐闇公先生年谱·陈乃干

    海宁陈乃干、江浦陈洙纂辑明万历二十七年己亥(一五九九)十一月二十五日,先生生。先生名孚远,字闇公,晚号复斋,江南华亭人,家住华亭南门内河曲(华亭县志)。始祖德成耕于华亭之小蒸(「五茸志逸」云:吾松地名大蒸、小蒸,在积水中,草树

  • 绎史卷四十四之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齐桓公霸业【一】管子齐僖公生公子诸儿公子糺公子小白使鲍叔傅小白鲍叔辞称疾不岀管仲与召忽徃见之曰何故不岀鲍叔曰先人有言曰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今君知臣不肖也是以使贱臣传小白也贱臣知弃矣召忽

  • 伏繠传·李延寿

    伏日恒,字玄曜,从小就受到父亲的传授,能说玄理,与乐安人任日方、彭城人刘曼都很有名。在齐时曾任东陽郡丞、鄞县令。当时伏日恒的父亲伏曼容已经辞官隐居,朝廷经常让伏日恒在外任职,让他有能力赡养父母。梁武帝登基后,伏日恒

  • 汉纪二十七 孝哀皇帝下元寿元年(己未、前2)·司马光

    汉纪二十七 汉哀帝元寿元年(己未,公元前2年) [1]春,正月,辛丑朔,诏将军、中二千石举明习兵法者各一人,因就拜孔乡侯傅晏为大司马、卫将军,阳安侯丁明为大司马、票骑将军。 [1]春季,正月,辛丑朔(初一),哀帝下诏,要求将军、中二千石官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四十三·钱若水

    起雍熙五年九月,尽端拱元年二月雍熙五年春正月已未朔 上不受朝以将有事于 耕耤也群臣诣阁拜表称贺庚申御制喜雪五言二 十韵诗赐宰相李昉等令属和癸亥土犯建星甲子 成都府言部内比歳不稔榖价翔贵请发公廪赈粜 以济贫民

  • 晏子使吴吴王问君子之行晏子对以不与乱国俱灭第十六·晏婴

    晏子聘于吴,吴王问:“君子之行何如?”晏子对曰:“君顺怀之,政治归之,不怀暴君之禄,不居乱国之位,君子见兆则退,不与乱国俱灭,不与暴君偕亡。”此章与“吴王问可处可去”事旨既同,但辞有详略之异,故着于此篇。

  • 卷五○·邱濬

    ▲家乡之礼(上之中) 《内则》曰:子能食食(饭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然也)。六年(六岁也),教之数(一、十、百、千、万之数)与方名(东、西、南、北四方)。七年(七岁),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八岁),出入门户及

  • 卷九·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__仪礼经传通解续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九宋 黄干 撰防服变除九 防礼七?疾病男女改服【为賔客来问病亦朝服也庶人深衣 防大记】 养有疾者不防服遂以主其防【不防服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