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祭意篇第七十七

礼,王者祭天地,诸侯祭山川,卿大夫祭五祀,土庶人祭其先;宗庙社稷之祀,自天子达于庶人。《尚书》曰:“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臣。”《礼》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燔柴于大坛,祭天也;瘗埋于大折,祭地也,用骍犊。埋少牢于大昭,祭时也;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雩宗,祭水旱也。四坎坛,祭四方也。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诸侯在其地则祭,亡其地则不祭。“此皆法度之祀,礼之常制也。

王者父事天,母事地,推人事父母之事,故亦有祭天地之祀。山川以下,报功之义也。缘生人有功得赏,鬼神有功亦祀之。山出云雨润万物,六宗居六合之间,助天地变化,王者尊而祭之。故曰六宗。社稷报生万物之功:社报万物,稷报五谷。五祀报门户井灶中霤之功:门户人所出入,井灶人所饮食,中霤人所托处。五者功钧,故俱祀之。

周弃曰:“少昊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少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此其三祀也。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土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礼》曰:“列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传或曰:“炎帝作火,死而为灶。禹劳力天下,水死而为社。”《礼》曰:“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适士立二祀,曰门,曰行。庶人立二祀,或立户,或立灶。”社稷五祀之祭,未有所定,皆有思其德,不忘其功也。中心爱之,故饮食之。爱鬼神者祭祀之。自禹兴修社稷,祀后,稷其后绝废。高皇帝四年

诏天下祭灵星,七年,使天下祭社稷。灵星之祭,祭水旱也,于礼旧名曰雩。雩之礼,为民祈谷雨,祈谷实也。春求〔雨,秋求〕实,一岁再祀,盖重谷也。春以二月,秋以八月。故《论语》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暮春,四月也。周之四月,正岁二月也。二月之时,龙星始出,故传曰:“龙见而雩”。龙星见时,岁己启蛰,□□□:“□□而雩。春雩之礼废,秋雩之礼存,故世常修灵星之祀,到今不绝。名变于旧,故世人不识;礼废不具,故儒者不知。世儒案礼,不知灵星何祀,其难晓而不识,说县官名曰明星。缘明星之名,说曰岁星,岁星东方也。东方主春,春主生物,故祭岁星求春之福也。四时皆有力于物,独求春者,重本尊始也。审如儒者之说,求春之福,及以秋祭,非求春也。《月令》祭户以春,祭门以秋,各宜其时。如或祭门以秋,谓之祭户,论者肯然之乎?不然,则明星非岁星也,乃龙星也。龙星二月见,则雩祈谷雨。龙星八月将入,则秋雩祈谷实。儒者或见其义,语不空生。春雩废,秋雩兴,故秋雩之名,自若为明星也,实曰灵星。灵星者,神也;神者,谓龙星也。群神谓风伯雨师雷公之属。风以摇之,雨以润之,雷以动之,四时生成,寒暑变化。日月星辰,人所瞻仰。水旱,人所忌恶。四方,气所由来。山林川谷,民所取材用。此鬼神之功也。

凡祭祀之义有二:一曰报功,二月修先。报功以勉力,修先以崇恩。力勉恩崇,功立化通,圣王之务也。是故圣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帝喾能序星辰以着众,尧能赏均刑法以义终,舜勤民事而野死,鲧勤洪水而殛死,禹能修鲧之功,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契为司徒而民成,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凡此功烈,施布于民,民赖其力,故祭报之。宗庙先祖,己之亲也,生时有养亲之道,死亡义不可背,故修祭祀,示如生存。推人事鬼神,缘生事死,人有赏功供养之道,故有报恩祀祖之义。

孔子之畜狗死,使子赣埋之,曰:“吾闻之也,弊帷不弃,为埋马也;弊盖不弃,为埋狗也。丘也贫,无盖,于其封也,亦与之席,毋使其首陷焉。”延陵季子过徐,徐君好其剑。季子以当使于上国,未之许与。季子使还,徐君已死,季子解剑带其冢树。御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为乎?”季子曰:“前已心许之矣。可以徐君死故负吾心乎?”遂带剑于冢树而去。祀为报功者,其用意犹孔子之埋畜狗也。祭为不背先者,其恩犹季子之带剑于冢树也。圣人知其若此,祭犹斋戒畏敬,若有鬼神,修兴弗绝,若有祸福。重恩尊功,殷勤厚恩,未必有鬼而享之者。何以明之?以饮食祭地也。人将饮食,谦退,示当有所先。孔子曰:“虽疏食菜羹,瓜祭必斋如也。”《礼》曰“侍食于君,君使之祭,然后饮食之。”祭,犹礼之诸祀也。饮食亦可毋祭,礼之诸神,亦可毋祀也。祭祀之实一也,用物之费同也。知祭地无神,犹谓诸祀有鬼,不知类也。经传所载,贤者所纪,尚无鬼神,况不着篇籍,世间淫祀非鬼之祭,信其有神为祸福矣?好道学仙者,绝谷不食,与人异食,欲为清洁也。鬼神清洁于仙人,如何与人同食乎?论之以为人死无知,其精不能为鬼。假使有之,与人异食。异食则不肯食人之食,不肯食人之食,则无求于人。无求于人,则不能为人祸福矣。

凡人之有喜怒也,有求得与不得。得则喜,不得则怒。喜则施恩而为福,怒则发怒而为祸。鬼神无喜怒,则虽常祭而不绝,久废而不修,其何祸福于人哉?

猜你喜欢
  卷九上 万章章句上(凡九章)·孙奭
  夏官司马第四·佚名
  四书留书自跋·章世纯
  卷十·刘逢禄
  洪范明义卷下之中·黄道周
  卷五十·黄伦
  卷五·张虙
  卷二十五·朱熹
  卷二·范家相
  卷六·佚名
  卷四十·道世
  兜率天宫品第二·佚名
  选佛谱卷第五·智旭
  人间苦海的回头是岸·太虚
  冀胜境界最易著魔·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太白匹配金钱记·臧懋循

    李太白匹配金钱记杂剧(元)乔孟符撰●李太白匹配金钱记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韩飞卿醉赶柳眉儿 正名 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第一折〔冲末扮王府尹领张千上〕〔诗

  • 卷二百八·列传第九十六·张廷玉

        张芹 汪应轸 萧鸣凤 齐之鸾 袁宗儒 许相卿 顾济 章侨 余珊 韦商臣 黎贯 彭汝实 郑自璧 戚贤 刘绘 钱薇 洪垣 周思兼 颜鲸   张芹,字文林,峡江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福州推官。正德中,召为南京御史。

  • 自序·胡思敬

      国朝自庄廷钅龙、吕留良、戴名世连兴大狱,文字之禁极严,内外士夫罔敢谈国故者。予来京师,七年之间,经甲午、戊戌、庚子三大变,私叹史官失职,起居注徒戴空名。历朝纂修实录,馆阁诸臣罕载笔能言之士,但据军机档册草率成书,凡

  • 附录陕西总督岳钟琪奏折 二、假结同盟,这样才诱出真·雍正

      编者按:岳钟琪采用了伪与张熙结盟设誓同意谋反的办法,套出了主谋人曾靓及同案人员名单,便立即写了这份奏章上报。名单是另纸抄写密封,故此奏折中未提姓名。  【原文】  陕西总督臣岳钟琪谨奏,为逆犯已吐造谋之人,谨

  • 第七十八回 金主亮分道入寇 虞允文大破敌军·蔡东藩

      却说钦宗死耗,传至宋都,廷议拟俟金使北还,然后治丧。左史黄中入语宰执道:“这是国家大故,臣子至痛,奈何尚可失礼?”陈康伯即答道:“左史言是。”当即日奏请治丧。中退后,康伯入奏照准,宫廷内外,相率举哀。一连数日,把金使要

  •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二·徐乾学

    宋纪九十二【起彊圉赤奋若正月尽着雍摄提格十二月凡二年】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绍圣四年春正月丙戌朔班内外学制 庚寅以阿里库子玛尔珍袭河西军节度使邈川首领玛尔珍即希邦巴且也 甲午泾原路钤

  • 卷四十四·宋·蒋一葵

    【张咏】 〔字复之。帅蜀日,选一小女浣涤纫缝。张悦其人,中夜心动,厉声自呼曰:“张咏小人,不可!”子娶王禹女。凡奏疏,皆王代为之。〕 张公咏布衣时,尝从陈希夷,欲分华山一牛,及别,希夷赠以毫楮,公解其意,

  • 卷之七十一·佚名

    洪武五年春正月己酉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 皇后于坤宁宫锡宴○庚戌并河南左右二卫为河南卫指挥使司以余兵二千六百七十人置狭州守御千户所○日中有黑子○胡兵寇汾州大同卫指挥佥事蔡端追至葫芦口擒获八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二·佚名

    弘治十四年三月己酉朔命开中两淮弘治十年存积盐五万引两浙十二年常服盐十三万三千八百九十余引长芦十三年常股盐九万九千六百余引于环庆固原靖虏等处以备边储○先是虏大入延绥神木堡乘胜掠紫陌沟等处总兵官陈瑛副总兵

  • 通志卷三十五·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六书略第五起一成文图衡为一从为丨【音衮】邪丨为丿【房必切】反丿为乀【分勿切】至乀而穷折一为 【音及】反 为 【呼早切】转 为 【音隐】反 为【居月切了从此见了部】

  • 卷之三十  否泰錄(明)劉定之 撰·邓士龙

    (否泰錄,明劉定之撰。定之,字主靜,江西永新人。正統元年殿試及第,授編修。後以翰林學土入直文淵閣,參與機務,旋進工部右付郎、禮部左侍郎。卒後贈禮部尚書,諡文安。明史卷一七六有傳。此錄撰於景泰年間定之任右庶子時,所記為英

  • 修习般若波罗蜜菩萨观行念诵仪轨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归命般若母  清净妙法身  我今依瑜伽  演说观行法  运心遍法界  一切佛刹海  想身周围绕

  • 卷六·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嵩山野竹禅师录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卷六鄂 州参同门人宗宏 录鄂 州龙光门人宗上 潞南州兜率门人宗坚 同编拈古举世尊一日升座文殊白椎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拈云文殊见兔放鹰正不失为本分

  • 卷第一·佚名

    憨予暹禅师语录卷第一嗣法门人 法云 广学 等编住山西古尧霍山广胜禅寺顺治丁酉孟春既望就本寺受洪洞县大苑马炳奎宋护法及本寺耆宿请主院事。上堂吹毛利刃露堂堂觌体分明遍界彰风送百花香满院尘尘总是法中王以拂

  • 亨利六世·莎士比亚

    《亨利六世》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戏剧,首次出版于1623年。该剧上篇写英国在英法百年战争中由于贵族不和而失利;中篇写国内贵族的纷争和平民起义,导向内战;下篇写红白玫瑰战争时期的封建内战,红玫瑰贵族集团一度

  • 集验方·姚僧垣

    方书。据《北史》、《周书》姚僧垣传俱为12卷,或云10卷。北周姚僧垣(法卫)撰。本书久佚,原卷目已无从考详。据《外台秘要》,各卷方治大略如下:卷1,治卒心腹痛、中恶、蛊注等病;卷2,治伤寒、天行、温病、黄疸;卷3,治风

  • 宋词鉴赏辞典·佚名

    《宋词鉴赏大辞典》精选276位词人1001首代表作,以目前优秀宋词版本为底本,同时参照中华书局《全宋词》,从创作匠心、艺术特色、词史地位三大角度,重新阐释宋词创作艺术特点,更好地把握了宋词全貌。词作鉴赏与文化解读相得

  • 金刚錍·湛然

    亦称《金刚錍论》、《金錍论》。佛教著述。唐湛然著。一卷。“金刚錍”原系治疗盲人眼疾的一种器具,用为书名,以寓开启众生迷惑的一种法门。全书约八千余字,以宾主问答的形式,提出并阐述了“无情有性”这一天台宗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