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八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八十四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论语第九

阳货第十七

考异古本经可谓知乎知作智下上知好知注并同子之武城作子游之武城 闻歌之声作足利本同 公山弗扰弗作不注同 子路不説説作悦何必公山氏之之也无一之字一本同今本 如有用我者用上有复字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曰上有对字 信则人任焉一本焉作矣 由也女无也字女作汝下同 居吾语女居上有曰字 周南召南召作邵下及注放此一本同今本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一本无也与二字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谨按古本足利本共无此章 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者作也足利本同 孔子辞以疾辞下有之字 食夫稻下衣夫锦下共有也字 于女安乎女作汝下及注同 女安则为之女上有曰字 子贡曰君子曰上有问字 曰赐也亦有恶乎乎作也 恶徼以为知者徼作撽注同知作智 恶不孙孙作逊下同 逺之则怨怨上有有字注孔子使仕下有也字遗孔子豚下与相逢下共同孔子栖栖栖作栖足利本同 不得为有知作不为有智也足利本作不可为有知 当急仕下有也字足利本同 以顺辞免下有害也二字足利本害字同 慎所习下有也字 不可使为恶为上有强字足利本同使强贤下有也字下注为武城宰下小笑貎下用大

道下则易使下从行者下用大道下而召孔子下并同足利本则易使下同有也字 无可之则止下有耳字足利本同 公山氏之适下有者也二字 故曰东周下有也字下注侮慢下成功下邑宰下并同 孔曰不入其国下有也字足利本此注直作不入其国 涅可以染皂下有者字足利本同 染之于涅而不黒无于字而字一本同今本 喻君子足利本无喻字 不能汚下系滞一处下共有也字 六言六蔽者谓下六事仁知信直勇刚也无者谓二字仁上有谓字知作智足利本一本共有者字作六言六蔽者下六事谓仁知信直勇刚也 故使还坐作故使还座也 则愚下适守下之辈下触人下共有也字下注连类下同足利本触人下同有也字 观风俗之盛衰作观观风俗之盛衰也足利本观字同 切磋下上政下共有也字 乐得淑女以配君子无乐字足利本无乐得二字 而立下有也字 圭璋之属下束帛之属下一本共有也字圭作珪 安上治民下移风易俗下非谓钟鼓而已下共有也字足利本非下有但字 为外自矜厉为作谓足利本同 而内柔佞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者字同窬墙下有也字 而为意以待之意上有已字足利本同 是贼乱德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 原其趣向向作向 所以贼德也足利本无也字 而説之下有也字下注与事君下不能得之下楚俗言下并同 言其邪媚无其字足利本同 无所不为下有也字今时异下同 极意敢言下有之也二字 所据下廉隅下多怒下下注而夺正色下并有也字 恶其乱雅乐下有也字乱作夺足利本同 倾覆国家作倾覆其国家也足利本其字同 故欲无言下有也字 故辞之以疾无之字 为其将命者不已已上有知字足利本同孺悲思之之作也 有更火之文无之文二字足利

本同 责其无仁恩于亲足利本无恩字 故再言女安则为之下一本有也字 子生于三嵗于作未足利本同 懐抱下庶人下共有也字 欲报之恩恩作德足利本同 爱乎乎作也一本同今本 马曰为其无所据乐足利本此注直作为其云云 善生淫欲下有也字欲作欲 所以为恶下讪谤毁下共有也字足利本毁下同 抄人之意上有恶字 以为已有下有之字一本作之也 人之隂私下有也字下注终无善行下同

补遗古本经不曰坚乎不上有曰字二本同 德之贼也无也字 德之弃也无也字一本同 忿戾戾下有也字一本同 辞以疾疾作病注有盗心穿穿壁窬窬墙心下壁下墙下共有也字 肆极意敢言作肆恣意敢言之也

微子第十八

考异古本经歌而过孔子下有之门二字足利本同何德之衰下往者不可諌下来者犹可追下不得与之言下共有也字 趋而辟之辟作避下及注放此 夫执舆者为谁下有乎字一本同今本 是鲁孔丘与与作欤下孔丘之徒与同 曰是也上有对字 鸟兽不可与同羣下有也字 而谁与足利本与下有之字以杖荷蓧蓧作篠注同 如之何其废之作如之何其可废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行下有也字 不辱其身下有者字 入于河入于汉入于海于并作于 播鼗武鼗作鼗注纣之诸父下有也字 以諌见杀作以諌而见杀也 三人行异行下有各字足利本同 忧乱寜民下有也字典狱之官下同 所至之国上一本有于字 当复三黜下有也字下注二者之间下同故云吾老不能用作故云老矣不能用也足利本作故云老不能用 朝礼三日下有也字接舆楚人下同欲以感切孔子下有也字足利本无欲字 比孔子于凤鸟下有也字 故曰衰下有之也二字足利本也字同 諌止下辟乱隠居下共有也字辟作避 已而已而者无已而二字足利本同 伤之深也深作甚足利本同 下车下有也字津济渡处下自知津处下共同滔滔周流之貎下有也字滔滔下有者字足利本同谁以易之下有也字 已之为士无之字 辟世之

法下有也字 不以津告作不以津处告也 隠于山林是同羣作隠居于山林是与鸟兽同羣也足利本同但无也字 言凡天下此注作孔安国云足利本同丘皆不与易也也作之一本同今本 丈人老人也老人作老者足利本同 蓧竹下有名也二字足利本名字同 丈人云云作曰 不分植五谷植作殖足利本同 而索之邪邪作耶下义邪同 所以答下有也字出行不在下丈人之二子下同 言女知女作汝伦道理也作伦道也理也足利本同 所以行君臣之义下有也字足利本同 不必自己道得行作不自必道得行足利本同一本同今本但行下有也字 自己知之下有也字一本无自字 节行超逸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惟有者字 贤者下有也字 庸君之朝下一本有也字 不复言世务下有也字足利本一本不上有置字 自废弃以免患足利本自作身 唯义所在下有也字下注挚干皆名下乐章名下同 缭缺皆名也足利本无也字 方叔名下居其河内下共有也字足利本河内下同有也字 播摇也播下有犹字足利本同 礼壊乐崩壊作毁 阳襄皆名下有也字伯禽下一本有也字 封于鲁下有也字 不以他人之亲易已之亲作不以他人亲易其亲也足利本作不以他人易其亲 不见听用下恶逆之事下共有也字周时四乳生八子作周时四乳得八生足利本一本

作周时四乳得八子 皆为显仕仕作士足利本同故记之尔尔作耳足利本同

补遗古本注微子纣之庶兄兄下有也字一本同 仁者爱人仁上有马融曰三字一本同 感切孔子切作动 待圣君乃见乃上有而字一本同 孔子为士从辟人之法已之为士则从辟世之法二法下共有也字二本同 而便非已也无便字一本同 除草曰芸芸下有也字一本同 如此而已已下有矣字 孔曰亚次也孔曰作苞氏曰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八十四

猜你喜欢
  卷十 万章章句下·朱熹
  晏子使吴吴王问可处可去晏子对以视国治乱第十·晏婴
  堅白論·谢绛
  卷之十 缪称训·高诱
  读论语劄记卷上·李光地
  第七章 37·辜鸿铭
  第二章 8·辜鸿铭
  诗经通论序·姚际恒
  世间出世间品第九·佚名
  罗睺罗品第四·佚名
  卷五·佚名
  知五阴慧章第二·佚名
  因明正理門論本·欧阳竟无
  各宗经教修学法·太虚
  佛说摩达国王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九·丁绍仪

    ○赵对父子词合肥赵野航[对],官广德学正,城陷,殉难。著有小罗浮馆词。陈叔安明府知余辑补词综,出以见示,嘱选数阕,以彰忠节。奈通首完善者。百无一二。中如夹沟驿吊烈女秀姐,金陵城陷悼崇夫人袁柔吉投池殉节、麻城朱氏妇年

  • ◆鲜于太常枢(困学斋集)·顾嗣立

    枢字伯机,渔阳郡人。至元间,以材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改江浙行省都事。意气雄豪,每晨出则载笔椟,与其长廷争是非。一语不合,辄飘飘然欲置章绶去,渔猎山泽间而后为快。轩骑所过,父老环聚指目曰:此我鲜于公也。及日晏归,焚香弄翰,取

  • 卷五·王昶

    李日华一首 查应光一首 范凤翼一首 支如玉一首 吴兖一首费元禄一首 俞彦二首 王衡三首 吴宗达一首 雷迅一首魏大中一首 陈翼飞一首 吴宗儒一首 焦源溥一首 方于鲁一首钱士升一首 钱继登一首 刘荣嗣一首

  • 四集卷七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二古今体九十七首【庚子八】登凤凰山澄观台作歌凤凰山今杭城外宋代却在禁苑中尔时偏安忘恢复嬉游泛索多行宫屡经兵燹率颓废断垣破础犹或逢乙酉之春南廵浙大吏缀景稍兴工成事不说因亦听究

  • 第三十一回 诱叛王杯酒施巧计 弹权戚力疾草遗言·蔡东藩

      却说窦宪被章帝切责,非常震惧,叩首不遑,幸从屏后走出丽姝,冉冉至章帝前,毁服减妆,代为谢罪。这人为谁?便是六宫专宠的窦皇后,外戚窦宪的亲女弟。她闻阿兄遭责,恐致受谴,因即趋出外庭,仗着一副媚容,替兄乞怜,力图解免。章帝见

  • 跋·朱国祯

    是编起己酉之春。至辛酉冬月。积可三十余册。凡经、稗、海、诸书所载。行于世者。都不敢录。然耄而忘。随汰随忘。又不可胜计。要以见意澹宕。自喜而已。生平原无文。又绝无著作。洵举笔。并其稿失去。以为常。即此亦

  • 卷十四·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十四     宋 王当 撰成公一 晋范文子 范文子名燮范武子之子也文子莫退於朝武子曰何莫也对曰有秦客廋辞於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焉武子怒曰大夫非不能也让父兄也

  • 一四九六 浙江巡抚吉庆奏缴换《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四九六 浙江巡抚吉庆奏缴换《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八年十二月初九日浙江巡抚臣觉罗吉庆跪奏,为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遵例汇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奉颁《通鉴纲目续编》改本一部,钦奉谕旨,命将抽改若干部,年底

  • 明僧绍传·李延寿

    明僧绍字休烈,平原鬲县人,一字承烈。他的先人是吴太伯的后裔,百里奚的儿子叫孟明,以名为姓,他是孟明的后代。他的祖父明玩,是州从事。父亲明略,是给事中。明僧绍通晓经书,有儒术,宋朝元嘉年间(424~453),两次举为秀才,永光年(465),

  • 徐怀玉传·薛居正

    徐怀玉,本名叫琮,亳州焦夷县人。小时以雄勇俊杰自任,跟随太祖起军。唐朝中和末年,跟随太祖到大梁。光启初年,蔡州贼人屯驻金堤驿,徐怀玉带领轻装骑兵接连打败他们,因而不断升迁直到亲从副将,改任左长剑都虞候。又随从太祖在板

  • ●皇朝通典卷九·佚名

    食貨九 ○食貨九 戶口丁中 △戶口丁中 (臣)等謹按戶口之制所以驗生民之聚散以徵治理之得失而夫布口算之則亦國家維正之供與田賦並重者也國家定鼎之初即行編審之法嗣後五年一舉丁增而賦亦隨之聖祖特頒恩詔自康熙五十年以

  • 總序·佚名

    太宗恭定大王實錄○太宗恭定聖德神功文武光孝大王諱芳遠,字遺德,太祖第五子,恭靖王之母弟也。妣神懿王后韓氏,以元至正二十七年高麗恭愍王十六年丁未五月十六日辛卯,誕生于咸興府歸州私第。韓氏問諸卜者文成允,答曰:「此命,貴

  • 提要·王志长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周礼注疏删翼    礼类一【周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周礼注疏删翼三十卷明王志长撰志长字平仲昆山人万厯中举人明史文苑传附见其兄志坚传中称其亦深于经学是书于郑注贾疏多刋削其繁文

  • 卷五十九·佚名

    △婆提唎迦等因缘品下尔时长老提婆达多。见其阿难往向佛所。而告之言:长老阿难。欲何处去。尔时阿难而报之曰:我於今者,欲往见佛。尔时长老提婆达多。报阿难言:阿难。汝今若必然者,少时相待。我亦欲往谘优波陀。共汝相随。

  • 地神护法·佚名

      尔时坚牢地神白佛言:世尊,我从昔来瞻视顶礼无量菩萨摩诃萨,皆是大不可思议神通智慧,广度众生。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诸菩萨誓愿深重,世尊,是地藏菩萨于阎浮提有大因缘。如文殊、普贤、观音、弥勒,亦化百千身形,度于六道,其愿

  •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摩揭陀国闲寂法林。坐妙菩提金刚坚固无量妙宝共所庄严红莲华台师子座上。与十不可说俱胝那庾多百千佛土极微尘数大菩萨俱。及诸天人。阿素洛等。无量大众。前后围绕。尔时会

  • 分·周文

    现代短篇小说集。何谷天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12月初版,列入“文学丛刊”。收短篇小说5篇:《分》、《恨》、《薛仁贵征东》、《雪地》、《山坡上》。本集作品主要反映四川军阀混战年代的乱离现实。其中《雪地》(

  • 救孝子贤母不认尸·王仲文

    简名《救孝子》、《不认尸》。杂剧剧本。元王仲文作。四折一楔子,旦本。剧中王修然乃金世宗朝名臣,知大兴府,人称“过包拯远甚”(焦循《剧说》)。《金史》本传称其“性刚严,临事果决,吏民惮其威,虽豪右不敢犯”。剧写大兴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