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僧绍传

明僧绍字休烈,平原鬲县人,一字承烈。他的先人是吴太伯的后裔,百里奚的儿子叫孟明,以名为姓,他是孟明的后代。他的祖父明玩,是州从事。父亲明略,是给事中。明僧绍通晓经书,有儒术,宋朝元嘉年间(424~453),两次举为秀才,永光年(465),镇北府聘为功曹,都没有就任。他隐居在长广郡的崂山,聚集弟子建立学校。魏朝攻克了淮北,便渡过了长江。

升明年间(477~479),齐高帝担任太傅,教人聘用明僧绍和顾欢、臧荣绪,以旌旗车马的礼仪,征为记室参军,没有到任。明僧绍的弟弟明庆符为青州刺史,明僧绍缺乏粮食,随着明庆符到郁洲,住在..榆山,栖居在云间的精舍,愉快地玩赏水石,终于一次也没有进入州城。

泰始末年,岷、益地区有山崩,淮水在齐郡干涸,明僧绍私下对他弟弟说:“天地之气,不失其顺序,如果陽气潜伏而不宣泄,陰气压迫而不蒸发,于是便有山崩川竭的变化。从前伊河、洛河干涸而夏朝灭亡,黄河干涸而殷朝灭亡,三川干涸岐山崩裂而周朝灭亡,五山崩裂而汉朝灭亡。有了国家必须要依凭山川才能巩固,山川有变,不亡还等待什么?现在宋朝之德如同四代的末年,你记住我的话而不要泄露。”结果正如他所说的那样。

齐朝建元元年(479)冬,他被征为正员郎,称说有病没有就任,此后高帝给崔思祖写信,让明僧绍和明庆符一齐归京。又说:“不吃周朝的粟而吃周朝的薇,古时还有人发议论,在今天难道就能没人谈论吗?聊作笑谈。”

明庆符罢任,明僧绍随他归京,途中住在江乘摄山。明僧绍听说和尚释僧远素有德行,便往定林寺去问候。高帝想出寺见他,释僧远问明僧绍说:“天子如果来到这里,居士您如何对待?”明僧绍说:“山泽之人,正应当穿墙逃遁;如果辞谢不能得到允许,便应当依照戴公从前的做法。”随后逃回摄山,建立了栖霞寺住在里面,高帝感到非常遗憾。从前戴..高卧窗下,以山人的衣服穿在身上,明僧绍所以那样说。

高帝后来对明庆符说:“卿的兄长行事高尚,也是唐尧的外臣。朕梦想幽人,确实是很用力的。正是所谓‘径路绝,风云通’。”于是赐给了竹根如意、笋箨冠,隐士们认为十分光荣。勃海人封延伯,是一个行为高尚的士人,听说后叹息说:“明居士身更在后而名更在先,也就是宋、齐时代的儒仲。”永明年间(483~493),征他做国子博士,没有上任,去世。

猜你喜欢
  卷六十·黄以周
  第八回 投真定得婚郭女 平邯郸受封萧王·蔡东藩
  自序·蔡东藩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三·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巻一百三·阿桂
  绎史卷八十二·马骕
  徐陵传·李延寿
  南平王元浑传·李延寿
  夏鲁奇传·薛居正
  孙何传·脱脱
  卷十二·彭百川
  卷一百八十一·杨士奇
  附卷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五十四·列传第二百一十三·忠义九·脱脱

        ◎忠义九   ○赵时赏 赵希洎 刘子荐 吕文信 钟季玉 耿世安丁黼 米立 王孝忠 高应松 黄申陈胶 萧雷龙 宋应龙 邹洬 何时 刘士昭   赵时赏字宗白,和州宗室也,居太平州。咸淳元年擢进士第,累官知宣州旌

  • 卷一百十四·列传第十一·柯劭忞

      ○世祖诸子下   △忙哥刺 阿难答 那木罕 忽哥赤 也先帖木儿把匝瓦剌尔密 爱牙赤奥鲁赤 铁木儿不花老的 阿忒思纳失里搠思班 党兀班 阔阔出 脱欢 老章 孛罗不花 大圣奴 宽彻不花 和尚 帖木儿不花蛮子 忽都鲁帖

  • 第六十七回 擒敌将梁军大捷 逞淫威齐主横行·蔡东藩

      却说吴兴太守杜龛,系是王僧辩女夫,僧辩尝改称吴兴为震州,即进杜龛为刺史。龛闻妇翁被害,当即据城拒命,还有僧辩弟僧智,为吴郡太守,亦起应杜龛,义兴太守韦载,本是僧辩心腹,也与连盟,反抗霸先。霸先兄子陈蒨,助守吴兴,已得霸先

  • 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顺治十七年。庚子。三月。丙辰朔。谕吏部。马叶曾、吴正治、王无咎、曹申吉、李昌祚、胡亶、由翰林官转用。今在外练习有年。俱着内升。  ○谕礼部。国家推恩列爵、加厚亲藩。兼重内壸。理宜考订旧制、锡号貤

  • 一三九六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等情折·佚名

    一三九六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等情折乾隆五十六年九月二十四日陕甘总督臣勒保跪奏,为遵例并折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二条,持论偏谬之处,各省有无照本抽改,又地方文武各官

  • 六朝通鉴博议卷十·李焘

    (宋)李焘 撰岳阳王詧与湘东不和求援于魏魏人遣将经畧江汉三年十一月岳阳王詧旣与湘东王为敌恐不能自存遣使求援于魏请为附庸丞相泰令东阁祭酒荣权使于襄阳绎使司州刺史栁仲礼镇竟陵以图詧詧惧遣其妃王氏及世子寮为质于

  • 世家卷第四十二 高丽史四十二·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恭愍王五。○(庚戌)十九年春正月甲午彗见东北方。我太祖以骑兵五千步兵一万自东北面踰黄草岭行六百余里至雪寒岭又行七百余里甲辰渡鸭绿

  • 河渠书第七·司马迁

    刘洪涛译注【说明】中国古代记述水道的著作,最早的当然要数《尚书·禹贡》。但是它还不是专记水道,其中有导山、导水两部分。此外如《管子·水地》、《度地》篇,《山海经》中的山经、海经等,都大体相似。专门记水道昉自《

  • 孔琳之传·沈约

    孔琳之字颜琳,会稽山陰人。祖父孔沈是晋朝的丞相掾。父亲孔貵,是光禄大夫。孔琳之刚强正直,有志向有能力,喜爱读书作文,通晓音乐,特别会写草书和隶书。本郡任命他当主簿,没有应命,后来他被征用为本国的常侍。桓玄辅佐晋朝官拜

  • 《新唐书》简介·欧阳修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撰 《新唐书》记载中国唐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北宋宋祁、欧阳修等撰,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全书完成,由曾公亮进呈。《新唐书》所增

  • 呼延赞传·脱脱

    呼延赞,并州太原人。他的父亲叫呼延琮,任后周淄州马步都指挥使。呼延赞少年时当骁骑兵,宋太祖认为他有才且勇敢,补选他任东班头领,入宫领受皇帝圣旨,升任骁雄军使。他随王全斌讨伐西川,亲自担任前锋,身体遭受数处创伤,以战功补

  • 王端毅奏议巻十·王恕

    明 王恕 撰吏部乞休致奏状臣以迂腐无用之材仰荷列圣莫大之恩官至太子少保南京兵部尚书叅赞机务久叨厚禄愧无分寸禆补向以年老归田待尽衡门之下无复他望伏蒙皇上遣使赍勅召臣前来改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俾典铨衡恩礼极

  • 周开基·周诒春

    周开基 字子建。年三十一岁。生于上海。父业商。本籍住址。上海西门内曹家桥六十一号。已婚。初学于天津陆军学校。及南洋公学。任私立学校教员。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入加利尼佛大学。习矿业工程。宣统二年。入哥

  • 十六年·佚名

    (乙巳)十六年大明成化二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甲申朔,百官分半,以權停例,賀正如儀,一半詣景福宮,賀兩大妃殿。命都承旨權健,進表裏于兩大妃殿。○中宮還昌德宮。1月2日○乙酉,兀良哈護軍回伊波等七人,來朝。○日本國對馬州太守宗

  • 明鬼上第二十九(阙)·墨子

    (阙)

  •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四·欧阳竟无

      尊者世友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辯千問品第七之五   [一]四無色者.謂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此四無色幾有色等者.一   切無色。幾有見等者.一切無見。幾有對等者.一切無對。[二]幾

  • 卷第二十一·道宣

      法义篇第四之四   梁昭明太子答云法师请讲书三首(并启答)昭明谢敕脐水犀如意启昭明太子解二谛义章南涧寺释慧超论咨二谛义(往反六番)   晋安王纲咨二谛义旨(往反五番)招提寺释慧琰咨二谛义(往反四番)   栖玄寺释

  • 大六壬管辂神书·管辂

      论身命   支干传课作提纲,先审安身无所伤。事业一身经历处,存亡隐见莫胡详。   凡看课,皆以干为主。干者,我也。其干支课传上神皆我之用,有以首课入传为终身经历者,有以支起入传为终身经历者,有以干之阴神起传为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