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僧绍传
明僧绍字休烈,平原鬲县人,一字承烈。他的先人是吴太伯的后裔,百里奚的儿子叫孟明,以名为姓,他是孟明的后代。他的祖父明玩,是州从事。父亲明略,是给事中。明僧绍通晓经书,有儒术,宋朝元嘉年间(424~453),两次举为秀才,永光年(465),镇北府聘为功曹,都没有就任。他隐居在长广郡的崂山,聚集弟子建立学校。魏朝攻克了淮北,便渡过了长江。
升明年间(477~479),齐高帝担任太傅,教人聘用明僧绍和顾欢、臧荣绪,以旌旗车马的礼仪,征为记室参军,没有到任。明僧绍的弟弟明庆符为青州刺史,明僧绍缺乏粮食,随着明庆符到郁洲,住在..榆山,栖居在云间的精舍,愉快地玩赏水石,终于一次也没有进入州城。
泰始末年,岷、益地区有山崩,淮水在齐郡干涸,明僧绍私下对他弟弟说:“天地之气,不失其顺序,如果陽气潜伏而不宣泄,陰气压迫而不蒸发,于是便有山崩川竭的变化。从前伊河、洛河干涸而夏朝灭亡,黄河干涸而殷朝灭亡,三川干涸岐山崩裂而周朝灭亡,五山崩裂而汉朝灭亡。有了国家必须要依凭山川才能巩固,山川有变,不亡还等待什么?现在宋朝之德如同四代的末年,你记住我的话而不要泄露。”结果正如他所说的那样。
齐朝建元元年(479)冬,他被征为正员郎,称说有病没有就任,此后高帝给崔思祖写信,让明僧绍和明庆符一齐归京。又说:“不吃周朝的粟而吃周朝的薇,古时还有人发议论,在今天难道就能没人谈论吗?聊作笑谈。”
明庆符罢任,明僧绍随他归京,途中住在江乘摄山。明僧绍听说和尚释僧远素有德行,便往定林寺去问候。高帝想出寺见他,释僧远问明僧绍说:“天子如果来到这里,居士您如何对待?”明僧绍说:“山泽之人,正应当穿墙逃遁;如果辞谢不能得到允许,便应当依照戴公从前的做法。”随后逃回摄山,建立了栖霞寺住在里面,高帝感到非常遗憾。从前戴..高卧窗下,以山人的衣服穿在身上,明僧绍所以那样说。
高帝后来对明庆符说:“卿的兄长行事高尚,也是唐尧的外臣。朕梦想幽人,确实是很用力的。正是所谓‘径路绝,风云通’。”于是赐给了竹根如意、笋箨冠,隐士们认为十分光荣。勃海人封延伯,是一个行为高尚的士人,听说后叹息说:“明居士身更在后而名更在先,也就是宋、齐时代的儒仲。”永明年间(483~493),征他做国子博士,没有上任,去世。
猜你喜欢 卷六十·黄以周 第八回 投真定得婚郭女 平邯郸受封萧王·蔡东藩 自序·蔡东藩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三·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巻一百三·阿桂 绎史卷八十二·马骕 徐陵传·李延寿 南平王元浑传·李延寿 夏鲁奇传·薛居正 孙何传·脱脱 卷十二·彭百川 卷一百八十一·杨士奇 附卷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