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诗经通论序

诗经通论 清 姚际恒

卷前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诗经通论序                

顾颉刚

古人习熟于口耳者惟诗,无往而不引,无事而不歌。以其托物抒情,宛转掩抑,辞义不若他经之彰者,故经师所为恒多索隐行怪之论。汉人治学,其标的为通经致用。三百篇之教,儒生所极意经营者,惟在如何而使天子后妃诸侯王蹈夫规矩,故一意就劝惩以立说,不得其说则实其人事于冥漠之乡,信之不疑,若曾亲接。自今日视之,固当斥其妄诞,而在彼时则自有致治之苦心存焉。世代推嬗,史事积累日多,其可为劝惩者何限,奚必犹以髣之词求之于经。然纠缠既甚,摆脱为难。以晦庵朱子魄力之雄,举毛传、卫序、郑笺、孔疏而悉摧陷之,自为集传,独树赤帜,顾察其所言,因仍旧说者复不,知荡涤之功非一日之事矣。姚首源先生崛起清初,受自由立论之风,遍考九经,存真别伪,其诗经通论十八卷,实承晦庵之规模而更进者,其诋之也即所以继之也。序中谓涵泳篇章,寻绎文义,以从是黜非,明非先悬一成见而曲就之者。其以文学说诗,置经文于平易近人之境,尤为直探讨人之深情,开创批评之新径。自标论旨,谓宁可获罪前人,不欲遗误后人,何言之伟也!遭时不造,汉学勃兴,回复于信古之途,其书为儒者所排摈,若存若亡,不见录于诸家。百年后韩城王笃督学四川,出所藏钞本刻之,世始见其书,而行犹未广。云南方玉润游蜀得之,喜其立说之新,扩之为诗经原始。凡其传播与推崇者不出雍、梁一隅,盖传统束缚之力稍微,始得吸受其豪杰之精神尔!二十年前,适之先生读方氏言而善之,知天壤间有一姚氏通论在,索之于藏书最富之北平,久而不获。其后新繁吴又陵先生北上,行箧中携有王刻本,适之、玄同两先生欢跃相告,予乃得假归读之,当时曾钞一本,施以标点、欲重刊之而未能也。民国十四年,编录古史辨,以适之先生与予讨论姚氏遗着,实开予等治史之门,因缀往还函牍于书首。一时波涛激荡。人咸知有姚氏其人与通论其书矣。十六年,双流郑氏之覆刻本遂出。岁月迁流,迄今又十八年,郑氏举所刻版赠北泉图书馆,馆长杨家骆先生辑印丛书,列之为第一集,以予与有夙契也,命作弁言。噫,此书版刻三嬗皆在蜀中,兹予避寇托廛于此,而新印本适出,其偶然之遇合耶﹖抑洵有所待耶﹖姚氏九经通论,竭一生心力为之,积稿等身,未付劂氏,竟亡佚而难求。予寻访之至今日,可得为同好告者:古文尚书通论,阎百诗疏证中曾附载十数条;礼记通论,杭大宗集说中散入各篇,玄同先生欲辑录之而未成,予当完其遗志;春秋通论,民国十八年东莞伦哲如先生购自北平某书肆,惜已残缺六之一;仪礼通论,民国二十三年余登杭州崔氏藏书楼所发见,复写一本,观其纸张行格与春秋书悉同,知并为海峰阁中清稿。以沈霾近三百年之物,而历劫不磨,天假吾手而出之,为之喜而不寐。计九经中惟诗、礼两经独全。倭寇侵浙,崔氏一楼书闻已被席卷而去,余所钞者尚留旧京,他日燕云收复,倘青楼无恙,愿归家骆先生并刊之,俾与此书若珠之贯,若瑞之辑,其克豫许我乎﹖顷莅北泉,得休静室,遥望峡中风物,想见当年湖山一角,阁照残霞,首源先生栖止其中,矻矻一经会心微笑之情状。此间秀甲巴渝,岳岳者缙云,汤汤者嘉陵,潺潺者温塘,此书之版藏于斯,裒然居籍之首,若明珠之在骊颔,腾其光辉,摄人心目,况又得贤主人为之护持而宣扬之,先生其当释久閟之憾于九京哉!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八月三十一日顾颉刚序于北碚北泉公园之木屋

猜你喜欢
  卷十六 十六之三·孔颖达
  儒服第十二·孔鲋
  商頌·毛公
  天官冢宰第一·佚名
  卷上·王诩
  论语朱子集注序说·真德秀
  卷十一·程端学
  卷十七·沈棐
   四、大自然的享受——乐园失掉了吗·林语堂
  提要·赵汸
  卷十四·惠士奇
  指月录卷之十二·瞿汝稷
  佛说邪见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一·澄观
  法华文句记卷第三·湛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梅雪争春(纪念三一八)·徐志摩

    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枪杀请愿群众,死伤二百余人,连13岁儿童也惨遭杀戮。志摩作此诗纪念之。南方新年里有一天下大雪, 我到灵峰去探春梅的消息; 残落的梅萼瓣瓣在雪里腌, 我笑说这颜色还欠三分艳!运命说:你赶花朝节前回京, 我

  • 卷八十九·徐世昌

    毕沅毕沅,字纕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镇洋人。乾隆庚辰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官至湖广总督,赠太子太保。有《灵岩山人集》。赠顾行人抱桐先生精力平生尽典坟,眼中余子日纷纷。占星绝学推灵宪,解字真源衍《说

  • 卷三十六·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三十六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徐祯卿【五十首】祯卿字昌谷一字昌国吴县人治乙丑进士除大理寺左寺副降国子监博士有迪功集又有叹叹焦桐鹦鹉花间野兴自慙等集【李献吉云昌谷诸诗温雅以发情微婉以讽事

  • 卷八十七·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八十七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徐玑二薇亭诗钞徐玑字文渊从晋江迁永嘉历官建安主簿龙溪丞武当长泰令嘉定七年卒年五十九初唐诗废久玑与其友徐照翁卷赵师秀议曰昔人以浮声切响单字只句计巧拙盖风骚之

  • 卷十九·本纪第十九·脱脱

        徽宗一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讳佶,神宗第十一子也,母曰钦慈皇后陈氏。元丰五年十月丁巳生于宫中。明年正月赐名,十月授镇宁军节度使、封宁国公。哲宗即位,封遂宁郡王。绍圣三年,以

  • 通志卷一百二十二·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三十五晋魏舒 李憙 刘寔【弟智】髙光 王浑【子济】王濬 唐彬 山涛【子简 简子遐】王戎【从弟衍 衍弟澄 郭舒】乐广 郑袤【子黙 黙子球】李允 卢钦【子浮 弟

  • ·又·丁曰健

    窃职道于重阳日舟泊淡水所属之沪尾口登岸,翌日驰至艋舺接见官绅,传谕总理、头人添募丁勇,在竹堑听用;一面整理军装器械,续又将大概情形飞禀宪察,先后计可上蒙钧监矣。查嘉、鹿各营,仍然声势阻隔。驻劄彰、淡交

  • 汉纪五十二 孝献皇帝乙初平二年(辛未、191)·司马光

    汉纪五十二 汉献帝初平二年(辛未,公元191年) [1]春,正月,辛丑,赦天下。 [1]春季,正月,辛丑(初六),大赦天下。 [2]关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迫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幽州牧刘虞,宗室贤俊,欲共立为主。曹操曰:“吾等所以举兵而远近莫不响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一 洪武五年春正月己酉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庚戌,并河南左、右二卫为河南卫指挥使司,以余兵二千六百七十人置陕州守御千户所。 日中有黑子。 胡兵寇汾州,大同

  • 卷一百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十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一百十七祭先圣先师蕙田案古者立学必祭先圣先师所以报本反始崇德而劝学也其礼有三曰释奠曰释币曰释菜释币告祭用之礼不常行常行之礼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卷二·欧阳竟无

    信解般若三信解般若者。《阿含》︰帝釋是須陀洹,龍樹則謂是大菩薩,是為法位之始。《阿含》︰彌勒授記補處,是為法位之終。位既始終,說亦始終,始修般若未成熟者,必使信解;既已成熟,求畢竟者,使入甚深。信解以歆福而起,入深以隨喜回向

  • 卷第二十五·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二十五   [宋碑]蕲州四祖山专海禅师上堂云。要急相应。唯言不二。作么生说个不二底道理。然即人人书知有。要且不相续。作么生得相续去。良久。云。但自心藏异迹。语去浮云。珍重

  • 卷第三上·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三上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教主释迦牟尼佛本纪第一之三上转法轮序曰。说法度人。如来出世之大要。人有利钝。则法有顿渐。故闻法之人无不悟入。犹夫医王应病与药。药能合宜。则病无不愈。疏不云乎。今

  • 悉昙字记(南天竺般若菩提悉昙)·智广

    大唐山阴沙门智广撰悉昙天竺文字也。西域记云。梵王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寓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支派其源浸广。因地随人微有改变。而中天竺特为详正。边裔殊俗兼习讹文。语其大较本源莫异。斯梗概也。顷尝诵陀罗

  • 拟寒山诗·中峰明本

    梅村居士张守约追拟五台居士陆光祖订正寒山三百篇篇篇是警策或歌廊庑间或书院宇壁当时国清寺僧行如云集有耳胡不闻有眼胡不识寒山出寒山拾得蹃拾得丰干自丰干三圣同混迹闾丘太守至当下齐言出拍手归去来云山高突兀子拟

  • 南海志·陈大震

    又名《大德南海志》,中国元代的航海地理著作。陈大震撰。本书原刊于元大德八年(1304),凡20卷,现多佚散,仅有北京图书馆藏残本卷6至10,卷7物产篇列舶货,诸番图。《永乐大典》卷119.07广字,也予收录。列举和广州通商的国家和地

  • 酒后·程小青

    在一般有贪杯习惯的人们的意识中,谁都承认酒这东西有特殊的效用。那些旧式的酸溜溜的先生们,往往把“解愁”和“钩诗”的字样来讴颂酒德。比较有些新知识的人物对于酒的评价却不同了。说上什么“刺激神经”“畅流血液”

  • 绥寇纪略·吴伟业

    《绥寇纪略》,又名《鹿樵纪闻》,明末清初吴伟业撰。《绥寇纪略》记述崇祯元年流寇起义至明亡之事。《绥寇纪略》以纪事本末体例,各卷皆以三字为标题,分为〈渑池渡〉、〈车箱困〉、〈真宁恨〉、〈朱阳溃〉、〈黑水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