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二十四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礼记注疏第十二

存旧礼记正义卷第十七【宋板】

天子将出类乎上帝【王制】

考异古本注皆祭名下有也字疏类者于其正礼而为之【二叶右五行】宋板于作依

补遗古本注于南郊者下有也疏故不敬也【一叶左四行】故作为 先应反主祖庙故也【五行】反下有行字 是宜为祭义也【二叶右六行】义作名

天子无事至资鬯于天子

考异古本注事谓征伐下有之也二字 执以致命下所以节乐下敢为其事下共有也字释文鈇□于反正误□当作方疏则此常朝别也【一叶左九行】宋板则下有与字 二璋之勺形如圭瓒【三叶左四行】二作三

补遗释文鈇□于反【二叶】□作方

天子命之敎至诸侯曰頖宫

考异古本经大学在郊郊上有东字天子曰辟廱廱作雍注学士之宫下学异名下共有也字 殷之制作皆殷之制也足利本皆字同 班政敎也无也字疏按诗注云王廱水之外圆如璧【四叶左九行】宋板王廱水之外作筑土廱水之外

补遗古本注明和天下下有也字

天子将出征至以讯馘告

考异古本注其礼亦亡下断耳者下馘或为国下共有也字国作囚疏其神葢蚩尤【五叶左三行】宋板尤作蚘正嘉同 亦类于上帝【四行】于作乎

天子诸侯至不覆巢

考异古本经诸侯不掩羣掩作揜注腊之以为祭祀豆实也祀下有之字 略賔客下谓弊之下絶水取鱼者下未成物下殀断杀下共有也字 驱逆之车驱作駈顺时候也顺作须 得隂而藏下有者也二字释文

搜所交反元文交作求疏按糓梁桓四年范云【八叶右一行】宋板按作故正嘉二本桓作渊圣御名四字下【五行】及下疏【二十九叶右五行六行】放此 当以注为正【八叶左三行】以下有此字 名不同也【九叶左一行】名作各 其零落芟折则在十月也【十叶右五行】芟作□谨按□恐焚误

补遗宋板疏一谓干豆者【七叶左八行】谓作为 以春搜之礼行之故曰【八叶左五行】曰作也 经在绥字【九叶右一行】在作作 致禽旌禽也【五行】下禽作旗 兽蛰伏獭祭云【左六行】云作鱼 仲夏斩阳木【十叶右六行】阳作隂 案司马曰【八行】马作爟

冡宰制国用至曰举以乐

考异古本注度支经用下少有所杀下九年之蓄下用其什一下以卑废尊下绋輴车索下防大事下什一下用数之仂下食菜之色下共有也字 小国大国作大国小国 制其用多少用作国 所当给为下有之也二字 以乐侑食作乐以食之也宋板足利本作乐以食无侑字释文度支大各反下音交正误交当作支杀又色别反元文别作列疏大略有闰月十三【十二叶右二行】宋板三作二 故惟有九年之蓄是王肃以为【同上】是作也 絙其绳体【九行】絙作指 则宗庙四时当祀【十二叶左九行】当作常 次六百嵗隂三谓水三年【十二叶右七行】三作五下同 相乗为一千二百嵗【八行】乗作幷

补遗释文度支大各反下音交【十叶】交作之 日入一反【十一叶】入作人疏每年之率入均【十一叶左八行】宋板均作物谓给百官賔客及门人也【十二叶右三行】门作民 以其为之阞【五行】为作围

天子七日至支子不祭

考异古本注尊者舒下卑者速下外姻至下诸侯降期下礼仪少下乃皆封树下牲器下共有也字 诸侯五月同盟至月下有而葬二字足利本同 金革之事无辟也也上有之字疏此记者许以降二为差【十四叶左九行】宋板许作皆 易下邳传其容説【十五叶右八行】其作甘 余居丧之外【十六叶左一行】余作除 左氏説士先逺日【六行】士作卜 不可行事【同上】不可上有雨字

补遗古本经丧不贰车车作事宋本足利本同注于父母同下有也释文县封下音窆彼念反【十四叶】念作騐疏防左氏云【十五叶右一行】宋板防作今

天子七庙至庶人祭于寝

考异古本注此周制下与亲庙四下大祖后稷下二昭二穆下始封之君庙下为祖谓此下亦然下上士二庙下共有也字疏故汉侍中卢植説文云【十九叶右四行】宋板无文字 天子七庙堂七尺【五行】下七作九 不复继以别子【二十叶左七行】以作于 故庄三年公羊传云【九行】正德本传作庸嘉靖本阙字

天子诸侯至在其地者

考异古本注殷之祭名下宗庙之名下牲器之数下共有也字 此祭谓大夫有地者谓作诸者下有也字疏已改禘为禴【二十二叶右三行】宋板改为破 是禘为殷制【五行】制作祭补阙【七行】尝在烝下以韵句也谨按嘉靖本韵字阙

补遗释文注夏曰礿夏祭曰【二十一叶】下曰下有礿字疏已改禘为禴【二十二叶右三行】宋板改作破 今郑注此视【二十三叶右一行】此下有云字

存旧礼记正义卷第十八【宋板】

天子诸侯祭因国

考异足利本经天子下有命字 古本注先王先公有功德下有者字 鲧作鮌宋板同疏放此 黄能能作熊诸本皆同释文能一本又作熊元文无一字疏尔雅鼈三足能【二十四叶右五行】宋板能上有为字正德嘉万三本能作熊

天子犆礿至诸侯礿犆

考异古本经禘一犆一祫一作壹注犹一春一同注以禘为殷祭也无也字 鲁礼三年丧毕而祫于大祖而下有后字大祖下有庙字足利本共同 自尔之后之作而 一祫一禘下废一时祭下犆礿文下共有也字疏以天子之礼与鲁国也【二十六叶左一行】宋板国作同 哀公之丧【三行】公作姜 皆升合于其祖【二十七叶右二行】其作大此见先时祭【二十七叶左七行】此作欲 法不重禘【二十八叶右一】

【行】重作作

补遗宋板疏合先君之主于宗庙【二十五叶右三行】宗作祖此去三年丧毕【二十六叶左四行】去作云

天子社稷至无故不食珍

考异古本经春荐韭韭作韮注同注又荐新下有物字足利本同 献羔祭韭下相宜而已下长不出肤下故谓祭飨下共有也字释文肤于乎反元文乎作于疏故礼记明堂注云【二十八叶左七行】宋板注作位 祭宗庙以仲月非郑云也【二十九叶右一行】云作义 其禘祭祫祭时祭亦用孟月【四行】时作其 记閤答曰【二十九叶左五行】閤作阁补遗释文握乌角反【二十八叶】乌作厄 肤于乎反【同上】于作方 实得用牛也【三十叶右五行】宋板实作賔

庶羞不逾牲至不逾庙

考异古本注牛肉为羞下有也字疏注驰食糁食【三十叶右八行】宋板驰作配正嘉作酏谨按仪礼注作酏正嘉二本为是

补遗古本经不用牲用作逾宋板足利本同

古者公田至夫圭田无征

考异古本注谓殷时下邸舍下不税其物下识异言下税什一下共有也字 周礼国凶札礼下有曰字足利本同 则无门闗之征犹讥也征下又有征字足利本同释文税式赘反元文赘作鋭 札则八反则作侧疏若非周法【三十一叶右三行】宋板若作并 或兼虞夏殷以言之【四行】无殷字 一夫之地税皆通税【三十一叶左九行】上税作尽 此则井田虽不得什一【同上】井作圭 又匠匠人云【三十二叶右一行】匠作郑注 税去无公田【二行】去作夫惟公田不税夫【三行】惟作制 以大都之田任疆地【七行】疆作畺 郑注云廛里邑里居矣【同上】里居作居里正嘉同谨按万厯崇祯本为是 井十为通通为四马【三十二叶左二行】四作匹 然郊外诸侯虽立公田【八行】郊作畿 故孟子云野大夫之田而税一【同上】大作九正嘉同 若为周制耳【三十三叶右七行】周作作谨按嘉靖本周字阙 是正谓税也【三十三叶左二行】正作征

补遗古本注借民力治公田治上有以字疏九家为井八家其治【三十三叶右二行】宋板九家作九夫其作共

用民之力

考异古本注城郭道渠下有也字

田里不粥

释文补脱粥音育卖也后皆同

司空执度至食壮者之食

考异古本注掌邦事者下燥湿下莱沛下邑井之处下饶其食下共有也字释文沛蒲具反谨按具恐贝误疏衍沃之所堪达邑井【三十四叶左四行】宋板达作造 凡国家之道【六行】家作野 老给壮者【九行】者作粮

补遗释文沛蒲具反【三十四叶】具作贝

凡居民材至北方曰译

考异古本注其所好恶下与咸苦下作务之用下絺绤下敎谓礼义下政谓刑禁下地气使之然下不为病下少五糓下各自足下皆俗间之名下共有也字 谓其性情缓急下有者也二字性情作情性宋板足利本同谓香臭谓下有其字臭作嗅 交趾足相乡然浴则

同川卧则僢作交趾足相向然也浴则同川卧则同僢也足利本足下有若字僢上亦有同字 不粒食下有者字 有言狄鞮者下有矣字释文缓尸管反正误尸当作户 鞮于兮反谨按于恐丁误防其能各异五者居处【三十六叶右五行】宋板五作王 衣羽毛于穴居者【三十七叶右二行】无于字 二曰戎夷【三十七叶右四行】夷作央正嘉同谨按考尔雅防作夷为是

补遗释文缓尸管反【三十五叶】尸作户 絺初宜反【同上】初作勅 鞮于兮反【三十六叶】于作丁防非惟雕刻【三十六叶左九行】宋板刻作额 也气寒【三十七叶右二行】也作地

民居民至然后兴学

考异古本注大学下有也字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二十四

猜你喜欢
  诸侯章第三·佚名
  子张第十九·朱熹
  循天之道第七十七·苏舆
  卷十人物篇·杨时
  四书賸言补目録·毛奇龄
  卷九·江永
  提要·邵宝
  卷十一·鄂尔泰
  第79章·老子
  卷十八之上·何楷
  卷一·顺治
  卷第七十八·佚名
  斥欧阳竟无之魔说·印光
  斥拨佛拨净土之狂禅·印光
  念佛现黑影是怎么回事·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三·徐世昌

    王汝璧王汝璧,字镇之,铜梁人。乾隆丙戌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有《铜梁山人诗集》。纳凉蕙风吹暗绿,荷露落轻阴。即此成幽赏,因之寄远心。褰衣看纻缟,仰面数辰参。不觉凉生掖,徘徊月上簪。七夕和昌谷韵果然天外

  • 断肠集·管庭芬

    断肠集朱淑真伤春览镜惊容却自嫌,逢春长尽病厌厌。吹花弄粉新来懒,惹恨供愁旧日添。生怕子规声到耳,苦羞双燕影穿帘。眉头眼底无他事,须信离情一味严。初夏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 卷一·温庭筠

    钦定四库全书 温飞卿诗集笺注卷一   明 曾益 撰 长洲顾【予咸 嗣立】补 鸡鸣埭歌【一作曲补李延寿南史齐武帝车驾数幸琅邪城宫人常从早发至湖北埭鸡始鸣故呼为鸡鸣埭金陵志鸡鸣埭在青溪西南湖沟之上齐武帝早游

  • 卷十四 恭帝·王夫之

      〖一〗   赫连勃勃征隐士韦祖思而杀之,暴人之恒也。祖思不免于死。凡尸隐士之名以处乱世而无其实者,幸而不死,殆行险以徼幸之徒与!祖思之杀,以恭惧过甚,而逢勃勃之怒。恭惧非死道也。故庄周人闲世有养虎之说,动色相戒

  • 第四十六回 却隆恩张果老归山 开盛宴江梅妃献技·蔡东藩

      却说李林甫连结武惠妃,谮死太子瑛及瑶琚二王,遂谋立寿王瑁为太子。林甫一再劝立寿王,玄宗意尚未决,看官道是何因?原来玄宗本非昏主,不过为色所迷,内惑宠妃,外信奸相,凭着一时怒气,竟将三子同时赐死,究竟父子骨肉,天性相关,事

  • 卷十五·金履祥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十五 庚寅周灵王元年正月葬简王 林氏曰五月而葬速也 郑师伐宋郑成公卒子髠顽嗣【是为僖公】晋师宋师卫甯殖侵郑晋荀罃宋华元鲁仲孙蔑卫孙林父曹人邾人会于

  • 卷之一千一百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南疆绎史勘本卷十九·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十三李模乔可聘(姚思孝)章正宸李清熊开元(姜采附)金堡右谏臣列传第十三。○言路之开,至明盛矣。高皇帝鉴拥蔽之害,故令公卿大夫、士庶皆得言事,而以封驳、纠弹归台谏。由是,其权愈重。其始也

  • 卷六十二·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六十二宋 宋敏求 编大臣册国公册高士亷改封申国公文册李积改封英国公文册程知节改封卢国公文册侯君集改封陈国公文册段志玄改封褒国公文册羣臣册张允恭鄯州都督文册唐临吏部尚书文册段宝玄

  • 卷五十九·宋敏求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五十九宋 宋敏求 编大臣将帅命将解琬朔方道後军大总管制王晙朔方道行军总管制薛讷白衣摄左羽林将军击吐蕃制薛讷朔方道大总管制郭子仪兵马副元帅制郭

  • 景公伐斄胜之问所当赏晏子对以谋胜禄臣第四·晏婴

    景公伐斄,胜之,问晏子曰:“吾欲赏于斄何如?”对曰:“臣闻之,以谋胜国者,益臣之禄;以民力胜国者,益民之利。故上有羡获,下有加利,君上享其民,臣下利其实。故用智者不偷业,用力者不伤苦,此古之善伐者也。”公曰:“善。”于是破斄之臣,东

  • 春秋説卷二十一·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襄公上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蒙以养正圣功也君心之开塞君徳之进否莫重乎童蒙之日养得其正则可以为圣为贤非其正则愚不肖之归成王以幼冲嗣立周公负而相之小毖访落皆以未堪家多难为言所以使之知王业之艰天位

  • 卷二十七·佚名

    △向菩提树品下尔时魔王。即告赤眼夜叉之使。作如是言:谓汝赤眼。汝今见此军众以不。有谁辄欲侵我境界。是时赤眼夜叉之使。即白其王魔波旬言:大王。当知此是释种净饭王子。名悉达多。从彼善生村主女前,犹如牛王。作大音

  • 宗镜录卷第八十七·延寿

    夫入道之门。触途咸是。简要。分别。无出四门。今约天台四教。藏通别圆。各有四门入道。前三教四门。广在彼说。今引圆教四门。堪当入道。一有门。二空门。三亦有亦空门。四非有非空门。止观云。圆教四门。妙理顿说。

  • 如净和尚语录卷上·文素

    住建康府清凉寺语录侍者文素编师于嘉定三年十月初五日。于华藏褒忠禅寺。受请入寺。指山门截断程途蓦直来。乾坤洞彻此门开。左边拍兮右边吹。倒翻关棙起风雷。指佛殿开殿见佛。眼中毒刺咄拔却刺。礼拜烧香颠倒钝置。

  • 易牙遗意·韩奕

    二卷。明韩奕撰。韩奕,字公望,号蒙斋,吴县 (今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韩氏幼年端重慎言,博学工诗,好游山玩水,继父业行医隐居,不愿做官。著作除 《易牙遗意》外,还著有 《韩山人集》。《易牙遗意》主要记载食品、菜

  • 老实人·沈从文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现代书局1928年7月初版。收《自序》1篇,《船上岸上》、《雪》、《连长》、《我的邻》、《在私塾》、《老实人》、《一件心的罪孽》、《一个妇人的日记》等短篇小说8篇。本集的作品,有

  • 楚辞芳草谱·谢翱

    楚辞研究专著。宋代谢翱著。1卷。此书即因吴仁杰《离骚草木疏》分类方式,将《楚辞》中芳草,按其特征、品格谱分为23品,每品列为一条。其考释极为简质,大抵以其时通名以考订之,偶引故说,但极少,至《楚辞》本文,亦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