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绮楼词选三卷,湘潭王壬秋[运]纂。於古人词多所窜改。如欧阳永叔之“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改“窥”作“归”,谓“垂帘矣,何得始窥”,不知垂帘燕子正不得归,必著一&ldquo 
- 钦定四库全书元音遗响卷二      元 胡布 撰五言古诗周秀才桢入闽采诗大雅三百篇诗亡千载下苏李泄其淳曹王绮其亚六朝相侈靡铿逊谐音声唐始鸣清新李杜乃恢宏下逮末世才浮华亏理质艳冶风月间鄙俚寡声律钟镛久絶 
- 						 			  ◎儒林三   ○孔希学 颜希惠 曾质粹 孔闻礼 孟希文 仲于陛 周冕程接道 程克仁 张文运 邵继祖 朱梴 朱墅   孔希学,字士行,先圣五十六代孙也,世居曲阜。祖思晦,字明道,仕元为教谕,有学行。仁宗时,以思晦袭 
-                      <史部,史评类,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卷十三 【起辛亥宋高宗绍兴元年尽丁巳宋高宗绍兴七年】凡七年 【辛亥】绍兴元年【金天会九年】春正月以张俊为江淮招讨 
- 庚戌颁赐各王府银币据万历元年例向无侄孙一项今参酌应与侄同  上以  福王  潞王懿亲常赐外特加银三百两纻丝罗各十表里纱十疋锦四疋钞二万贯○兵部尚书王嘉善开具辽东等官应赏差等其续后出关将官未在赏内者○敕经略于 
-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第一八八号(详)之简文,及台北知府雷批简文 印 新竹县印十四年十月十六日到(注一)五品衔、台湾府埔里社通判、署新竹县,为详请批示祗遵事。除将请示拨府当差民壮工食,应在何款动支各缘由,备录正详,不复冗叙 
-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南齐纪第十二髙帝 武帝 郁林王 海陵王 明帝 东昏侯 和帝太祖髙皇帝讳道成字绍伯小字鬬将姓萧氏其先本居东海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晋元康元年惠帝分东海郡为邵陵故复为兰陵 
-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歴代职官表卷六十五世爵世职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六十五表之下其不以侯称者无所附丽则不入表汉魏之闗内侯亭侯及县乡等侯名为侯而位在子男下则改从附列唯晋以后之县侯在伯子男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四摄决择分中闻所成慧地如是已说无心地决择。闻所成慧地决择我今当说。谓由五处观察所归乃可归依。一由身业清净故。二由语业清净故。三由意业清净故。四由于诸有情起大悲故。五由 
- 问一:八识之中,第六是意而第七末那为意识所依故亦名为意。若然,则六为能依,七为所依,即与眼识之依眼根,耳识之依耳根无异,何以六名识而七亦名识乎?答一:梵语“末那”,此译为“意”。八识中第七识正名为意,意者,恒审思量是也。第八 
- 宋传天台教观四明沙门知礼集一切恭敬。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一拜已胡跪执炉云)。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菩萨。声闻缘觉众。及一切天仙。受用作佛事 供养已一切恭敬(一拜已复跪奉请云)。一心奉 
-   睦庵 (善卿) 编正●十玄谈序丛林所行十玄谈皆无序引。思曩游庐阜。得其序於同安影堂。今录之。云。夫玄谈妙句。逈出三乘。既不混缘。亦非独立。当台应用。如朗月以晶空。转影泯机。似明珠而隐海。且学徒有等。 
-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十九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四世之六(南岳下后第三世之二)	赵州因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庭前栢树子。曰和尚莫将境示人。 
- 	宗鉴法林卷四十七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七世	福州安国弘瑫禅师(雪峰存嗣)	举国师碑文曰。得之於心。伊兰作栴檀之树。失之於旨。甘露乃蒺藜之园。谓僧曰。一语须具得失两意。汝作么生道。僧竖拳曰不可唤作拳头。师不肯 
- 诗文别集。一作《李澹轩文集》、《澹轩文集》、《李滨老集》。八卷,其中诗三卷。宋李吕撰。《周益国文忠公集》卷七五《澹轩李君吕墓志铭》称吕“读《易》六十四卦,皆为义说,徧观经史百家之书,……凡兴衰得失论著数百篇” 
- 念不出总持门,心要在腔子里。自古三教圣人,诀惟此而已矣。修道清静无为,随地随时皆是。不用习静观空,自然止其所止。从来道本天然,无有动静终始。人欲无事于心,必先无心于事。善恶都莫思量,有甚人欲天理。如镜之光无镜,来则应 
- 辽非浊集。三卷。约成书于辽重熙元年至清宁九年(1032—1063)间。是一部佛教感应故事集。分“佛宝”、“法宝”、“僧宝”三聚(即三篇),共收录佛像、经典、菩萨三方面的感应故事一百六十四则。其中“佛宝”篇五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