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章第三
【解读】
这一章是讲述诸侯的孝道。诸侯应以谦逊谨慎、不骄不奢的态度,遵守法律法规,节约生活费用,这样才能够长守富贵,保全自己的国家,使官员百姓和睦安乐。
【原文】
在上不骄(1),高而不危(2);制节谨度(3),满而不溢(4)。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5),而和其民人(6)。蓋诸侯之孝也。《诗》(7)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译文】
(诸侯)处在万民之上而不骄慢,即使身居高位,也不会产生倾覆的危险;节约费用,谨守法度,即使财富充足,也不会奢侈浪费。身处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所以能长久地保持他的尊贵;财富充裕而不奢侈挥霍,所以能长久地保持他的富有。能使富有和尊贵不离开自身,然后才能保全社稷,使自己的人民和睦相处,这就是诸侯的孝道啊!《诗经·小雅》说:“要戒慎恐惧,小心谨慎,就像站在深渊之旁,又像踏在薄冰之上。”
【注释】
(1)在上不骄:在上,诸侯为列国之君,贵在一国臣民之上,故言“在上”,即处于高位的意思。骄,自满、自高自大。无礼为骄。
(2)高而不危:高即上,言诸侯居于一国最高之位,所处甚高。危,危殆、危害。此接上句,意为诸侯居于万人之上的高位,仍能不自高自大,则不会发生危殆。
(3)制节谨度:制节,花费节省,生活俭朴。谨度,指言行谨慎而合乎礼法。
(4)满而不溢:满,国库充实,钱财很多。溢,过分,此处指生活奢侈,与骄相对。
(5)社稷:社是祭祀土神的场所,亦代指土神;稷为五谷之长,是谷神。
(6)和其民人:民人,即人民、百姓。
(7)诗:以下引文,见《诗经·小雅·小旻》。
猜你喜欢 孟子通卷七·胡炳文 原序·陆陇其 卷六·纳兰性德 绪论 序文·林语堂 卷十二·吴浩 原序·杨于庭 卷七十四·江永 第25章 宪问篇第十四(2)·孔子 (五)宋代之理学·钱穆 苏子·苏彦 卷一·佚名 妙法蓮華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西来演说集弁言·太虚 菩提道次第广论序·太虚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