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唐大诏令集卷六十二

宋 宋敏求 编

大臣

册国公

册高士亷改封申国公文

册李积改封英国公文

册程知节改封卢国公文

册侯君集改封陈国公文

册段志玄改封褒国公文

册羣臣

册张允恭鄯州都督文

册唐临吏部尚书文

册段宝玄越州都督文

册乔师望凉州刺史文

册阎立本工部尚书文

册李寛太子詹事文

册李义府司列太常伯文

册刘伯英左监门卫大将军文

册窦元德司元太常伯文

册许圉师左相文

册薛孤吴仁右金吾卫大将军文

册许敬宗太子太师文

册张延师左卫大将军文

册国公

册高士廉改封申国公文

维贞观某年月日甲子皇帝若曰於戏昔周建五等汉班六条经邦之制既弘载祀之祚惟永是以樊侯申伯功成藩翰乔卿叔节绩宣制举惟尔特进吏部尚书许国公高士亷识宇弘正风监秀澈地惟姻戚才称栋干云雷在三运霸图於艰难龟鼎有归奉王猷於献替廊庙推重缙绅伫德总方牧之寄胜残播美综铨衡之职得人流咏固以声高多士功书太常桐柏作镇长淮设险形胜之地允属勲贤是用命尔为使持节申州诸军事申州刺史改封申国公传之子孙世为唐辅往钦哉率循典礼勉固诚节垂裕来叶以保黎庶可不慎欤

册李积改封英国公文

维贞观某年月日甲子皇帝使某官持节册命曰於戏列爵者必俟茂勲设官者咸资懿德所以翼赞王室弘宣帝载惟尔光禄大夫行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太子左卫率曹国公李积识量恢弘风略弘远忠以奉上信以立身献欵西归?鄘风美分麾东略虢郑景从预艰难於藩邸展经纶而方面南定维扬北清大漠威振殊俗勲书丹府及入司禁旅出帅藩镇劳勤表於夙夜绩用成於期月蕲黄之地滨带江淮镇扞之重允属功烈是用命尔为使持节靳州诸军事蕲州刺史改封英国公任重六条地优五等为朕藩屏传尔子孙往钦哉其祗膺朝命克固臣节勤恤黎元垂裕後世可不慎欤

册程知节改封卢国公文

维贞观某年月日甲子皇帝使某官某副使某官某持节册命曰於戏盖宣条作牧祚土建侯共治长寄藩翰斯在惟尔左领军大将军检校都督宿国公程知节志怀鋭颖气干强果业预艰难効宣行阵入帅禁卫勤诚着於轩陛出镇方隅惠化洽於黎俗酬庸有典式隆宠命是用命尔为使持节朗州诸军事朗州刺史改封卢国公传之子孙长是藩屏往钦哉尔其戎典谟之训固臣子之节勤修政道以贻尔後可不慎欤

册侯君集改封陈国公文

维贞观某年月日甲子皇帝若曰於戏夫经邦之道必资长策利建之义式固无穷是以周之列国祚世藩屏汉之功臣永垂带砺惟尔兵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体业贞固识量恢凯任切腹心寄深文武草昧惟始奉一匡於藩朝光华在运典九伐於礼乐入陪禁中出临阃外赞嘉谋於樽俎扫逋寇於遐荒诚量岁寒勲勒庸器宛丘之地实惟旧镇胙土作牧允属朝望是用命尔为使持节陈州诸军事陈州刺史改封陈国公传之子孙世为唐辅往钦哉尔其克固臣节思朂王度夙夜匪懈无替典则可不慎欤

册段志玄改封褒国公文

维贞观某年月日甲子皇帝若曰於戱夫计功裂土量能分职所以光赞王室康乂黎元惟尔左骁卫大将军樊国公段志玄理怀沉毅气干强雄蜀汉委质早効忠欵颍州从戎备尽心力预艰难於藩朝陪戎征於阃外勤宣阶陛功表旌旗方城之地襟带巴蜀藩翰之重实俟勲庸是用命尔为使持节荆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改封褒国公传之子孙世为藩辅往钦哉尔其勉固一心朂兹六行克勤政术无替彝典可不慎之乎

册羣臣

册张允恭鄯州都督文

维显庆元年岁次丙辰十二月辛卯朔八日戊戌皇帝若曰夫安边训俗有国之先务简贤任能为政之常典惟尔兰州都督安陆县开国公张允恭器宇详整识用通远夙着勤诚早延恩遇朔方违夐羌戎荐居降节监抚绥怀攸属是用命尔为使持节都督鄯兰河儒廓深濠七州诸军事鄯州刺史封如故尔其镇静幽荒式清奸宄憺威棱以肃远明赏罚以垂信无怠庶政率由旧章光膺宠命可不慎欤

册唐临吏部尚书文

维显庆二年岁次丁巳十月丁亥朔十九日乙巳皇帝若曰昔虞舜分司元凯膺机揆之任当涂受命卢毓处铨综之重故能翊宣景化协赞时雍惟尔度支尚书唐临器识沉敏履贞洁誉满同行效彰官次损益机务爰着循声藻监流品是资清识是用命尔为吏部尚书尔其悬衡处物虚心待士求贤审官循名责实祗承朝宠可不慎欤

册段宝玄越州都督文

维显庆三年岁次戊午七月辛己朔十九日己亥皇帝若曰於戏夫成俗康邦寄深於岳牧宣风阐化任重於循良惟尔银青光禄大夫行洛州长史段宝玄体量凝整理怀贞赡总务仙台能官着於纪纲分司棘署令德表於平昃三川之野允敷声绩九江之地爰资镇抚是用命尔为使持节都督越台括婺泉建六州诸军事越州刺史尔其勤加恤隐勉思为政审之以刑狱驭之以公平革剽悍之风归淳质之轨钦兹宠命可不慎与

册乔师望凉州刺史文

维显庆三年岁次戊午十月庚辰朔十一日庚寅皇帝若曰於戏夫恤隐求瘼义重於循良抚衆怀边允资於才干惟尔正议大夫凉州都督驸马都尉乔师望风情敏济志略明远夙承宠荣早预驱驰仗节秋方功勤克展分符朔野政利伊肃玉门远控金城遐阻人兼北狄地杂西戎刺举为难式遏斯重是用命尔为使持节八州诸军事凉州刺史驸马都尉如故往钦哉祗膺典册勉修尔令德思効尔忠规垂清白之风布平广之化絶奸宄於亭障徵讼狱於闾里嗣其和气之美革彼贪婪之化光我王度可不慎与

册阎立本工部尚书文

维显庆四年岁次己未三月戊寅朔十七日甲午皇帝若曰职管纳官任专机事上非德而不受下非才而不处咨尔将作大匠上护军阎立本识局周敏理怀通悟体忠勤而表性资仁恕以立身而思协多能艺兼衆美委质运始策名朝列知効光於果职声猷布於历纪爰缉水土之官实谐缙绅之论是用命尔为兼工部尚书勲官如故往钦哉其敬承休命献善之规攸属持平之务斯在克恭惟允可不慎与

册李寛太子詹事文

维显庆四年岁次己未三月戊寅朔二十五日壬寅皇帝若曰於戏弼谐储副必俟才英总务宫端允资忠量故汉朝选德受礼峻於窦卿晋代遴贤升荣归於谢琰咨尔金紫光禄大夫怀州刺史上原县开国侯李寛识局沉谨理怀详正勤诚表於内外智効张於文武声猷载阐齿秩兼优博望断裁之规与能佥属承华弹肃之寄任贤在斯是用命尔为太子詹事封如故往钦哉其祗膺茂典勉修乃职景前哲之高踪垂後昆之令誉对扬休宠可不慎与

册李义府司列太常伯文    上官仪

皇帝若曰於戏山祗诞况协申甫於昌期河灵属符埒萧张於景运故乃訏谟帝载葳蕤鼎业宣猷华於樽俎爕政藻於丹青望重九霄道光五政咨尔兼吏部李义府远资门德独秀人灵照赤野而合辉映青田而写韵孝睦为本锡类之范弥彰清白为基畏知之迹愈劭金嬴仞彩辨终豹於书林珠握分光骋邹龙於笔海柏台摛公晏之藻蓬阁开良直之谟胜望挺於何车奇谋表於韩剑彝伦寄其元穆品镜任其清通矫翮培风拂云霓而高迈耸鳞游雾排阊阖而上驰行孚朋亲声流簪组是用命尔为司徒太常伯勲封如故同东西台三品往钦哉尔其卑以待物持盈之理斯存慎以节躬数服之情为重道申规献义先启沃祗膺茂躅可不慎与【龙朔二年二月五日】

册刘伯英左监门卫大将军文

皇帝若曰阊阖任隆周卢禁切旣忠贤之允着实韬略之兼优惟尔冠军大将军行左骁卫将军山阳郡开国公刘伯英志力沉济襟情爽烈早标奇正之术弥光廵

警之功偃沙巨海【阙】       功宣六豹气压三韩折冲之效有闻爪牙之任攸属式畴徽烈擢卫宸闱是用命尔为左监门卫大将军封如故往钦哉尔其职司无荒朕命不虞之寄可不慎与【龙朔二年】

册窦元德司元太常伯文   上官仪

皇帝若曰於戏总务文昌司会之名尤重升荣建礼内史之职弥隆自非才气兼洽声誉充盛何自式管荣辱对扬纶綍惟尔大司宪护军窦玄德门列克章地华合绪践中和而立性资乂德以含章礼固腾芳儒弥擅宝宠谋动於簪绂令范光於廊庙摄官宪府励俗而挺嘉猷受委王京匪躬而输懿绩効宣朝任诚着周行申其寛直之规三摄损益之任是用命尔为兼司元太常伯勲官如故往钦哉尔其供奉彝伦式昭王度勉尔忠正之诚无忝恪恭之表纳吉之寄可不慎与【龙朔二年十月十一日】

册许圉师左相文

皇帝若曰於戏王宫用人弼化伫於丹青宅揆代工成

物资於薪槱轶纪龙而遐翥【阙】       奉王剑於副车俨金璫於重席使繁斯在闻望攸归咨尔左常侍检校左厢兼行太子右中护柱国平息县开国公许圉师箕峰构极横渚????源干业峻其家风象贤益其门庆神机独照灵府洞开识宗云箧敏该违佩列干云敷升汉台而协彩禅亮波偃悬魏帐而均辉习武经文绸缪於丹扆履忠蹈义周旋於玄墀石室兰坊彯笔缨而振迹迩闱纶阁飞若绶而盱衡扬历郡能执钧伊寄是用命尔为左相勲封如故往钦哉尔其爕谐帝载克固之躅恢融王道式茂如仁之规削茶止奨可椒茹茅其於上赏纂先烈而腾懿裕後昆而垂则祗膺朝奨可不慎与【龙朔二年十月七日】

册薛孤吴仁右金吾大将军文  上官仪

皇帝若曰於戏望重韬钤藉董戎之戒志齐金石膺御武之求用深闻鼙之虑式着衔珠之象惟尔右金吾将军朔方郡开国公薛孤吴仁志局开爽贞规久济日契绦官之术宜符玉帐之机贾勇三军着折关之实効诚输八阵标斩将之奇功树绩方隅书勲王府出茂於分阃入隆於文战腾此师训既穆朝经锡以徽章聿酧佥议是用命尔为右金吾卫大将军封如故往钦哉其励乃忠贞恭兹奨饰祗承宠命可不慎与

册许敬宗太子太师文

皇帝若曰於戏凤纪龙名茂绩光於铭椠砺金鈎玉嘉庸绚於缇油盖以协赞帝图弼成鼎命矧乃望高咸一超庶尹而驰风道鬰半千冠羣后而宣誉咨尔光禄大夫行右相许敬宗藉敬生德基贤诞秀谋猷经制识度英远培风逸干业峻於巨臣?景宏才器隆於王佐词源清泌濯色於雕巩艺苑冲深抽华於绣牒挥汗泪於丹液矫丰饵於鸡栖翊弘词於青闱彯长缨於鹤龠访温树之缄对誉宵烛而题明盛列辉於西豪茂表功於东第宠翠泉轩圣掩丹云固知其可以作训元储耸揺山之囬构喻水善二激伊水之长澜是用命尔为太子太师监修国史等并如故同东西台三品仍知西台事往钦哉尔其肫而乘谦思克已而蹈礼恒晨谒金墀事切於忠謇夜随银啓义先於调护靖恭朝列可不慎乎

册张延师左卫大将军文

皇帝若曰於戏姬历初冲是资方郡之列汉图攸永往隆南北之军故镂鼎垂勲铭常纪効坐树之名为重闻鼙之虑实深惟尔左卫大将军检校羽林军上柱国张延师志局淹凝识度闲雅当风云之会遇经纶之日执覊霸府尽忠肃之勤诚耸剑元戎罄旌旄之茂绩有六奇之秘术藴三略之宏规迈遐烈於孙吴掩芳声於羊杜酬报之迹纪运频周光华之典贤才攸属是用命尔为镇军大将军行左卫大将军余如故往钦哉其敬扬尔绩勉膺朝奨勉尔干慎之规宣明奇正之法连徽往彦可不慎与

唐大诏令集卷六十二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魏徵
  第六回 纳群娃羊车恣幸 继外孙螟子乱宗·蔡东藩
  ●卷十二·邵廷采
  ●明□宗□皇帝实录卷之〔一〕·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六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佚名
  ◎卢江烈妇(情之圣者)·李定夷
  第三七○谕同治六年正月十七日一二二○六--五·佚名
  第四节山林·佚名
  卷三十四·朱轼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佚名
  公子列传第十七·司马迁
  袁珙传·张廷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讽谕二 古调诗五言 凡五十八首·白居易

    续古诗十首 戚戚复戚戚,送君远行役。行役非中原,海外黄沙碛。伶俜独居妾,迢递长征客。君望功名归,妾忧生死隔。谁家无夫妇,何人不离拆。所恨薄命身,嫁迟别日迫。妾身有存殁,妾心无改易。生作闺中妇,死作山头石。 掩泪别乡里,飘

  • 卷一百七十·徐世昌

    世续世续,字伯轩,满洲旗人。光绪乙亥举人,官至文华殿大学士。谥文端。定静堂秋雨绿槐庭院最清寥,小卧诗床俗韵消。淅淅声喧惊午梦,隔窗冷雨打芭蕉。郑文焯郑文焯,字叔问,一字小坡,汉军旗人。光绪乙亥举人,官内

  • 卷八十九·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八十九杜荀鹤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中登进士第归客田頵宣州頵遣至汴通好梁祖厚遇之表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侮易缙绅人咸恨之自编唐风集十卷近体诗春宫怨早被婵娟误欲妆临

  • 卷一百八十六·列传第八十三·柯劭忞

      张惠 石天麟 杨湜 张昉 张天佑 高觿 张九思 郝彬 王伯胜   张惠,字廷杰,成都新繁人。大兵入蜀,惠年十四,被俘至杭海。居数年,尽通诸国语,孟速思爱其才而荐之,入侍世祖藩邸。以谨敏称,赐名兀鲁忽讷特。世祖即位,授燕京宣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元年三月辛卯朔范琼率诸将陈兵以迓张邦昌金人以铁骑送之及门而返晡时邦昌入居尚书省百官班迎邦昌与百官交拜于道司门郎中徐俯独不拜持王时雍大呼号恸挂冠而去俯禧子也禧分宁人元丰给事中夏少曾佥言二

  • 第六十五回 窦太主好淫甘屈膝 公孙弘变节善承颜·蔡东藩

      却说司马相如,因病家居,只为了长门宫中,赠金买赋,不得已力疾成文,交与来使带回。这赋叫做《长门赋》,乃是皇后被废,尚思复位,欲借那文人笔墨,感悟主心,所以不惜千金,购求一赋。皇后为谁?就是窦太主女陈阿娇。陈后不得生男,又

  • 第九十九卷 文苑 二 六·缪荃孙

    通 州 宋王 观王观,字通叟,如皋人。惟熙兄惟清子也。洽闻强记,善属文,下笔千百言,不加点缀,而华藻灿然。与从弟觌从胡瑗学,声称藉甚,高邮秦观两重之。比试开封,相继第一。观登嘉祐二年进士,累官大理丞,知江都。(通州直隶

  • 第三十八卷 仕绩 二 九·缪荃孙

    扬 州 府 五 清(上)王永吉王永吉,字修之,高邮人。明天启五年进士,授福建大田县。累迁户部郎,以才望备兵通州。州多大侠亡命,凭内珰为不法,永吉严治不少贷。崇祯末,巡抚东省,寻迁蓟辽总督。清兵定燕,召永吉,授大理卿,升

  • 卷八·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八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列卿嗣世【孟孙 叔孙 季孙臧孙 子叔氏】闵公二年共仲奔莒莒人归之乃缢【共仲即庆父】 僖公十五年孟穆伯帅师及诸侯之师救徐【穆伯即公孙敖庆父子是为仲孙氏亦曰孟

  • 徐世昌·陶菊隐

    自清末至民国,以权术窃高位者多矣,术之愈工者,位亦愈显。然皆饱涉风波,或有所凭借,始得蒸蒸日上。独徐世昌者,侥幸入词苑,学问非所长,终身未绾军符,戎事更非所习,谈笑从容,取功名如拾芥,仕清室忝握机枢,佐民国俨居元首。士林称之曰

  • ·条覆筹办番社议熊一本·丁曰健

    一、蒙询水沙连番地前虽迭禁开垦,难保不无私垦之人。如果私垦人众,一经官为经理,是夺其私垦之业,彼难甘心;此时欲行开垦,必须将私垦之众不咎既往,仍须安顿得宜,方无后患。此其可筹虑者一也。查田头、水、埔、猫

  • 庞师古传·欧阳修

    庞师古,曹州南华县人,原名从。梁太祖镇守宣武,起初得到五百匹马组成骑兵,任命师古去统率,跟随太祖攻破黄巢、秦宗权,都立下了战功。太祖攻时溥未下,留师古率兵继续进攻他,师古攻取宿迁,进屯吕梁。溥率兵二万出战,师古击败他,斩杀

  • 胡宗宪传·张廷玉

    胡宗宪,字汝贞,绩溪人。考中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历任益都、余姚二县知县。升御史职,巡视宣府、大同。皇帝诏令迁徙大同左卫军到阳和、独石,士卒聚众喧哗抗拒,宗宪单人独马前往安抚解释,同意不再迁徙,士卒这才安定下来。嘉

  • 卷三·郭良翰

    钦定四库全书明諡纪彚编卷三明 郭良翰 撰諡法下神 皇 帝 王 公 侯 君 圣 贤 玄 太高 世 尧 舜 汤 商 周 桀 纣 魏 戴丁 祁 胡 夷 长 远 坚 耆 尊 考 肇德 钦 翼 齐 容 慧 知 

  • 正说篇第八十一·王充

    儒者说《五经》,多失其实。前儒不见本末,空生虚说。后儒信前师之言,随旧述故,滑习辞语。苟名一师之学,趋为师教授,及时蚤仕,汲汲竟进,不暇留精用心,考实根核。故虚说传而不绝,实事没而不见,《五经》并失其实。《尚书》、《春秋》

  • 类感第五十·佚名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声以同应,气以异乖。其类苟聚,虽远不离;其群苟分,虽近未台。故铜山崩蜀,钟鸣于晋,淄渑共川,色味异质,感应必类,自然之数也。是以飞行者,阳之群也;蛰伏者,阴之类也。故曰:夏至而鹿角解,月亏而蚌蛤胎,麒麟斗而日蚀,鲸鱼

  • 卷四十四(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日藏分中三归济龙品第十二尔时空中自然而雨种种香华种种宝衣种种音乐种种歌舞充满虚空。一切天龙夜叉罗刹及阿修罗悉皆恭敬。尔时世尊与诸大众菩萨声闻。左右围绕前後随从。从须弥顶蹈龙身桥。下佉罗坻圣人住处。梵

  • 佛说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楞伽国。于彼国中有尾鼻瑟拏罗叉王月军罗叉王等。于佛法中皆得不退。复有住大福德菩萨摩诃萨恭敬围绕。时彼世尊运神通力。上往虚空至吠览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