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部分

国风 曹风

《蜉蝣》,刺奢也。昭公国小而迫,无法以自守,好奢而任小人,将无所依焉。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传】兴也。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犹有羽翼以自修饰。楚楚,鲜明貌。【笺】兴者,喻昭公之朝,其群臣皆小人也。徒整饰其衣裳,不知国之将迫胁,君臣死亡无日,如渠略然。心之忧矣,於我归处。【笺】归,依归。君当于何依归乎?言有危亡之难,将无所就往。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传】采采,众多也。心之忧矣,於我归息。【传】息,止也。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传】掘阅,容阅也。如雪,言鲜洁。【笺】掘阅,掘地解阅,谓其始生时也。以解阅喻君臣朝夕变易衣服也。麻衣,深衣,诸侯之服。朝服朝,夕则深衣也。心之忧矣,于我归说。【笺】说,犹舍息也。

《蜉蝣》三章,章四句。

《候人》,刺近小人也。共公远君子,而好近小人焉。

候人

彼候人兮,何戈与祋。【传】候人,道路送迎宾客者。何,揭;祋,殳也。言贤者之官不过候人。【笺】是谓远君子也。彼其之子,三百赤芾。【传】彼,彼曹朝也。芾,韠也。一命蕴芾黝珩,再命赤芾黝珩,三命赤芾葱珩。大夫以上赤芾乘轩。【笺】之子,是子也。佩赤芾者三百人。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传】鹈,洿泽鸟也。梁,水中之梁。鹈在梁,可谓不濡其翼乎?【笺】鹈在梁,当濡其翼而不濡者,非其常也。以喻小人在朝,以非其常。彼其之子,不称其服。【笺】不称者,言德薄而服尊。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传】咮,喙也。彼其之子,不遂其媾。【传】媾,厚也。【笺】遂,犹久也。不久其厚,言终将薄于君也。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传】荟蔚,云兴貌。南山,曹南山也。隮,升云也。【笺】荟蔚之小云,朝升于南山,不能为大雨。以喻小人虽见任于君,终不能成其德教。婉兮娈兮,季女斯饥。【传】婉,少貌。娈,好貌。季,人之少子也。女,民之弱者。【笺】天无大雨,则岁不熟,而幼弱者饥。犹国之无政令,则下民困病矣。

《候人》四章,章四句。

《鸤鸠》,刺不壹也。在位无君子,用心之不壹也。

鳲鸠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传】兴也。鸤鸠,秸鞠也。鸤鸠之养其子,朝从上下,莫从下上,平均如一。【笺】兴者,喻人君之德,当均一于下也。以刺今在位之人不如鸤鸠。淑人君子,其仪一兮。【笺】淑,善;仪,义也。善人君子,其执义当如一也。其仪一兮,心如结兮。【传】言执义一则用心固。

鳲鸠在桑,其子在梅。【传】飞在梅也。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传】骐,骐文也。弁,皮弁也。【笺】其带伊丝,谓大带也。大带用素丝,有杂色饰焉。骐当作(“綦”左加“玉”旁,同“璂”),以玉为之。言此带弁者,刺不称其服。

鳲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传】忒,疑也。其仪不忒,正是四国。【传】正,长也。【笺】执义不疑,则可以为四国之长,言任为侯伯。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笺】正,长也。能长人,则人欲其寿考。

《鸤鸠》四章,章六句。

《下泉》,思治也。曹人疾共公侵刻,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

下泉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传】兴也。冽,寒也。下泉,泉下流也。苞,本也。稂,童粱。非溉草,得水而病也。【笺】兴者,喻共公之施政教,徒困病其民。稂,当作涼。涼草,萧蓍之属。忾我寤叹,念彼周京。【笺】忾,叹息之意。寤,觉也。念周京者,思其先王之明者。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传】萧,蒿也。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传】蓍,草也。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传】芃芃,美貌。四国有王,郇伯劳之。【传】郇伯,郇侯也。诸侯有事,二伯述职。【笺】有王,谓朝聘于天子也。郇侯,文王之子,为周伯,有治诸侯之功。

《下泉》四章,章四句。

曹国四篇,十五章,六十八句。

猜你喜欢
  第十五章 1·辜鸿铭
  提要·佚名
  卷一百三十八·山井鼎
  卷九·王鸿绪
  卷七十三·王与之
  卷九·范家相
  应酬译文·洪应明
  庄子天下篇述义·马叙伦
  礼记要义卷第二十六·魏了翁
  卷四百七十三·佚名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佛法之分宗判教·太虚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上·佚名
  诸法集要经卷第五·佚名
   第九十四則 楞嚴經若見不見·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秀兰·唐圭璋

      减字木兰花   自从君去。晓夜萦牵肠断处。   绿遍香阶。过夏经秋雁又来。   想伊那里。应也情怀愁不止。   渺渺书沉。直至如今没信音。

  • 第十五出 虏谍·汤显祖

    【一枝花】〔净扮番王引众上〕天心起灭了辽,世界平分了赵。静鞭儿替了 胡笳哨。擂鼓鸣钟,看文武班齐到。骨碌碌南人笑,则个鼻凹儿蹻,脸皮儿 <黑包>,毛梢儿<鬼焦

  • 卷一百四十七·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四十七  明 冯惟讷 撰 别集第三 品藻 汉 高帝  武帝 文中子曰大风安不忘危其覇心之存乎秋风乐极悲来其悔心之萌乎 【高祖大风之歌虽止於二十三字而志气慷慨规模宏远凛凛乎巳有四百年

  • 卷之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西汉年纪卷七·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文帝八年冬十月齐王则燕王嘉河间王辟疆来朝【史记年表】是时匈奴彊侵邉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僣儗【音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梁太傅贾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臣窃惟事埶可为痛哭者

  • 志卷第三十一 高丽史七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百官二。○寝园署掌守卫宗庙。 文宗定: *大庙署令一人秩从五品; 丞二人正七品。 神宗五年升令为 秩。 忠烈王三十四年忠宣改为寝园署属典仪

  • 卷第五十二·佚名

    宰相二进拜二枢相王钦若拜相制天禧元年八月庚午邦家之政。实本于中枢。辅弼之臣。必资于同德。俾主代工之任。式光注意之求。枢密使、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仆射、检校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会灵观使、兼群牧制

  • 孙松年·佚名

    孙松年先生小传孙先生松年别号鹤龄湖北江夏县人也先世以耕读世其家其尊人清若公质直好义至今鄕里间犹称道之先生幼读绝慧旋即弃书习商以绵业为民生日用之大宗遂专心壹志于绵光绪中叶李文忠创办华盛纺织纱布厂于上海杨

  • 隐公(元年~十一年)·左丘明

    【传】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隐公元年【经】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

  • 卷四 孝治章第八·邢昺

    [疏]正义曰:夫子述此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前章明先王因天地、顺人情以为教。此章言明王由孝而治,故以名章,次《三才》之后也。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言先代圣明之王,以至德要道化人,是为孝理。)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

  • 大学章句·朱熹

      大,旧音泰,今读如字。  子程子曰:&ldquo;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rdquo;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程子曰

  • 自叙·谭嗣同

      "仁"从二从人,相偶之义也。"元"从二从儿,"儿"古人字,是亦"仁"也。"〈无〉",许说通"元"为"〈无〉",是"〈无〉"亦从二从人,亦"仁"也。故言仁者不可知元,而功用可极于〈无〉。能为仁之元神于〈无〉者有三:曰佛,曰孔,曰耶。佛能

  • 本议第一·桓宽

    【题解】本,基本;议,讨论。&ldquo;本议&rdquo;就是这次会议所讨论的中心议题,指有关盐铁、均输、酒榷等官营事业而言。惟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注释】惟,发语词。始元:汉昭帝刘弗

  • 清净品第八(此品摄第九叹品)·佚名

    远行地摄方便波罗蜜伽陀。色清净故果清净,果色二同一切智。若一切智清净时,如虚空界不断坏。菩萨出过於三界,断尽烦恼而现生。无老病死现灭度,斯即是行般若行。世间欲色之淤泥,愚人处中如风旋。亦如鹿在屋中转,智者如禽飞虚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五十九·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一]第二分無盡品第六十六   爾時具夀善現作如是念.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最爲甚深.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亦最甚   深.我當問佛二甚深義。作是念已卽白佛言.[二]世尊.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卽佛無

  • 印度之佛教从认识论出发的因缘观·梁启超

    宇宙何以能成立?人生何以能存在?佛的答案极简单&mdash;只有一个字(词)&mdash;&ldquo;因缘&rdquo;。因缘这个字(词)怎么解呢?佛典中的解释,不下几百万言,今不必繁征博引。试用现代通行的话解之,大约&ldquo;关系&rdquo;这个字

  • 定山集·庄昶

    诗文集。明庄昶(1437—1499)撰。十卷,补遗一卷。昶字孔旸,江浦(今属江苏)人。成化进士。授翰林检讨。因疏谏内庭张灯忤旨,谪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丁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学者称定山先生。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

  • 甲申沧州纪事·程正揆

    一卷。明末清初人程正揆撰。程正揆初名程葵,字端伯,号鞠陵,又号清溪道人,湖北孝感人,为明崇祯进士、翰林,书画家。程正揆弘光时以谕德降清,授光禄寺丞,官至工部侍郎。著有《清溪遗稿》、《读书偶然录》。《甲申沧州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