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钦定四库全书

诗沈卷九

柳州府知府范家相撰

车邻

秦之立国始于平王之世周衰而秦兴代周者即秦也五德迭兴伯翳有可王之理天意其或有在乎仲初为大夫而民之爱戴如此无君故也鼔瑟鼔簧雍雍有礼乐之风季札所以美其有夏声乎

秦之为大夫始于仲故此篇称子其为诸侯始于襄故下篇遂称公

阪有漆有桑隰有栗有杨指其封殖而美之即卫风树之榛栗之意曰今者不乐逝者其亡爱之深而言之质也然而仲之见杀于西戎已为之谶矣

驷铁

上篇美寺人此篇夸媚子立国以此为重失其本矣秦之亡也以赵高盖兆端于襄公之世

小戎

小戎铺张车马弓矢之盛不无侈词其体颇似雅诗而借女子之言出之所以为风也以报仇义愤之师而有从容暇整之象可以观军容而知胜负矣

戎车之小者为小戎收轸也车之四畔各有木以收之谓之轸轸方象地其在前者谓之轨不谓之轸轸去地四尺长六尺有六咫登车下车适得其中集传据疏以为前后两端横木非也古人升车皆由车后以入车中非如今时升车由前辕以入车中小戎自车后至车中其深止四尺四寸较大车之六尺六寸为浅故曰俴收也辀者軏也在辕之端以之钩衡而驾马凡辕长一丈四尺四寸前为颈后为踵颈以持衡踵以承轸辀从軏前而稍曲其上至末为颈至辕之端值衡则向下钩之而束之以五楘然加采色焉衡者辕前横木当两服之领上以扼马领使不得去故又谓之軏古者车非一马当辕分四马为两服俱驾于辕以皮环当两服之背引两骖之外辔使不外出谓之游环又以皮系于衡之两端使不得内入谓之胁驱隂者揜軓也以板横于车之前及左右适当軓之处若隂蔽然畅毂长毂毂者车轮之心也其中空外持幅而内受轴者内头为贤外头为轵毂中横木为轴轴末为轊其铁为辖轴上伏兔为轐轐上为轸凡大车毂长尺有半兵车三尺三寸安其车以便驰也

从戎之士而曰温其如玉温其在邑其寝兴则厌厌其德音则秩秩犹见投壶雅歌之度莫非中夏遗风西戎弑幽王杀秦仲襄公奉命征讨故民皆踊跃敌忾而兵尚未入其境也故曰温其在邑仲本附庸而邑之秦

蒹葭

序以为刺襄者襄以武功立国唯事车马田猎作西畤以僭郊祀无礼自恣周之遗民贤士委之清波浩渺而不用诗人所以惓惓于周也葭苍露白秋水澄明伊人之高洁可想矣溯洄则道阻且长溯防则宛在水中央盖下防为雒京士之在周者如见其在水中央而不可得也上防为汧渭士之在秦者道虽阻长而可致也而置之弗求则周官之旧不可复见矣魏仲雪曰此秦人不复见周室之威仪而隐然有美人之感朱谋防曰是故老之遁迹在秦者襄公不能招致之也二家之见先得我心

终南

岐丰自幽王之末入于西戎者六七年秦襄伐戎至岐而有之以声名文物之区沦没有如水火襄公尽复旧宇虽故君逺在雒邑而遗民犹见都人是以爱而称之曰其君也哉然犹重望于将来也故序曰戒

史称秦襄伐戎至岐而卒子文公立十六年始伐戎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如所言则自小戎以下皆文公之诗也孔氏以史不足据襄公救周即得之当如序説【欧阳氏及纲目前编皆宗史记不知史记本鲁诗耳】

黄鸟

康公从穆公之乱命盖父子交刺之殉始于穆公至始皇之亡后宫皆令从死工匠生闭墓中可畏矣哉史载穆公殉凡百七十七人是可哀者不独三良矣李德裕曰如三良者殉荣乐非殉患难也其论虽韪然非三良之愿殉穆公也康遵遗命而迫之焉得不死诗曰临其穴惴惴其栗岂是视死如饴

晨风

晨风望北风而来归犹多士望盛朝以委贽所谓良禽择木良臣择君也朝无君子忧心能不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代故老作望君之词是刺康公之不用旧臣也

无衣

秦自襄文而后无为王兴师之事唯襄王防子带之乱出居于郑有秦穆师于河上一事是时周室衰微诸侯为王兴师诗人岂刺其好兵若康公与晋搆兵有令狐之战河曲之战又兴师伐晋者一与楚灭庸者一意其皆假王命故曰为王兴师耳若指秦穆之勤王则是美非刺

渭阳

秦晋交恶其曲在晋惠懐无亲穆公纳重耳以定晋康公送之赠遗之厚如此缱绻系恋诗非徒美其念母亦嘉其存厚也张南轩乃以令狐之役责其怨欲害乎良心误甚夫令狐之役亦晋之负秦而康之送雍则曰文公之入无卫是以有吕却之难乃多与之徒役是渭阳之情依然未改何云怨欲害于良心乎严华谷曰此诗念母而不言母但言送舅而勤拳不已自存思母之意读之但觉其意味悠然深长也

权舆

首以夏屋为叹【夏屋食俎】食俎虽设而食已无余继则四簋去而食竟不饱礼貌衰则贤者去况饮食之不承权舆乎秦风十篇刺弃贤者三而以权舆殿是逐客之所以绍述也

宛丘

击鼓击缶管钟鼔之音不作无冬无夏祈寒暑雨之事罔知但留情于逰豫莫自饬其威仪在上如斯民其安仰季子所谓国无主也焉得不亡

东门之枌

此与郑之溱洧相似迈而贻握椒犹往观而贻芍药也诗人疾而斥言之子仲之子盖世家望族也陈染大姬之化好巫恒舞其敝乃至于斯君子又以思太姒之嗣徽音矣

衡门

此为隐士之诗无疑然圣人録其诗贤者道其志固必有在夫隐为美德而遯之九四曰好遯君子吉小人凶是固视乎其人耳荷蒉沮溺果于忘世犹非圣人之所取若时必不可则奉身避难乃为高隐衡门之诗其以俭德避难者乎故序曰诱僖公借隐居之词以刺为诱也

陈俗好逰荡而不务本业将必华宫室美饮食以为乐也而士则守衡门以栖迟对泌水以乐饥俗之娶妻将必尚冶容择门第以相夸也而士则食鱼不求河鲂娶妻不求齐姜居圭窦之中不慕鼎钟之奉乐渔钓之鲜自有蓬头之妇以为民人劝即以为君上诱矣

东门之池

此就诗文读之诚类男女聚防之诗而序以为刺时后序以为思得贤女以配君子者即彼美淑姬二句见之也盖绩麻为女之正业上篇不绩其麻诗人斥之矣古者井田未废五谷既入民皆居宅里正趋缉绩男女同巷相从夜绩至于夜中有所怨恨相从而歌焉【何休公羊注】诗所谓沤麻沤菅犹古之遗风也淑女非必即绩麻之人但贤女多生于勤俭诗人因见沤麻之在东门兾君之得淑姬以聴其警戒故曰彼美淑姬可与晤言其防微矣

东门之杨

杨叶牂牂春将暮矣非婚之时昏礼用昏不用朝取阳往隂来之义启明已见细栁在目男亲迎而女不至民风如此谁实使之

墓门

佗之不良为祖宗丘墓所不容比之墓门之棘谁不欲斯而去之乃歌以讯之而君若无闻知而不已养成弑逆之恶耆旧之贤偹见始末追究先君不为佗置良师傅而作是也

防有鹊巢

鹊巢皆高而曰防实有之陵苕宜卑而曰卭实生之犹云采苓在首阳之巅也中唐之涂非一甓卬上之绶非一色琐碎耀乱人耳目谁实壅蔽予之美士使予忉忉而惕惕也忧谗爱贤溢于言表岂淫奔之诗后序指为陈宣或有据乎

月出

月出刺在位株林刺灵公一时之作也孔寜仪行父诸人与佼人相期在月出之时视其容饰而僚然观其态度而舒缓乐可知矣然我独劳心悄兮者为若辈忧其祸及也或曰三章皆言舒即徴舒也亦通

株林

灵公淫夏姬而诗言夏南者夏南食邑为大夫年非幼稚乃宣淫其母朝夕无忌如此诗人防其祸之不逺也从者从夏南而往也形影相随道路为之寒心矣

泽陂

此亦刺灵之诗言蒲与荷同生于泽之陂美恶混淆即蕙兰萧艾之喻美人而曰硕大且卷似指泄冶之直谏而被杀也故曰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言其始未尝不为之寤寐思维而终莫为之地唯有涕泣交横而已其词惨切而易明岂犹月出之赋佼人乎

羔裘

人君好洁其衣未为大过况羔裘狐裘皆法服大夫何故便去其国后序盖以逍遥翺翔生义耳按诗但言狐裘不言何色玉藻曰君子狐青裘豹褎绡衣以裼之又曰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又云狐裘黄衣以裼之狐白黄裘皆君服狐青大夫士之服安知此所云狐裘即狐白狐黄乎诗序曰大夫以道去其国不过言其为大夫之服耳

言大夫服是羔裘逍遥翶翔服是狐裘在朝在堂无所事事义不素餐自当避位去国彼其平日岂不尔思哉盖劳心之忉忉虽忧伤悲悼直无如之何耳三章羔裘如膏即三英粲兮之意

桧并于郑其亡最先故诗止四篇世次亦莫可考郑氏以为夷厉时桧君不务政事而好洁衣服大夫去之桧之变风始作按国语史伯对郑桓曰济洛河颍之间虢桧为大虢叔恃势桧仲恃险皆有骄奢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贪冒云云窃以羔裘苌楚必作于此时桧仲既骄且贪大夫义不苟安以道去国情事恰合且匪风云谁将西归懐之好音夷厉时周辙未东桧灭于郑武【一云郑桓】至平王初年尚存诗文固有明证也

素冠

素冠素韠素衣守礼固可敬矣而棘人之栾栾哀瘠憔悴尤非礼有余而哀不足也伤悲而欲与同归蕴结而与之如一因所见而念及其亲孝子之言足以为风矣季本曰棘叶少而无枝比其居防骨立之状

苌楚

苌楚无知猗那其枝我岂不乐为苌楚哉然弱蔓难存摇落在即危之甚也无室家者亡国之喻

韩非子载郑桓将袭桧取其豪杰良臣智辨果敢之姓名择桧之良田设坛塲而埋于国门之外若盟然桧君疑而尽杀其臣公乃袭桧取之其言或必有本盖桧无君而有臣四篇皆忠臣之言也

匪风

风发而尘斯冥车偈而输其载是周道之常有也乃匪风之发匪车之偈而周道之上触目皆晦冥颠覆之象中心能不忉怛乎

蜉蝣

古以蜉蝣为渠略即蛣也生于粪土翅羽无可观亦未见其朝生暮死当别是一物言蜉蝣之羽济楚华采鲜洁如麻彼亦自以为乐矣而不知忧之立致也彼小人以无事享其福贤者则以有事任其艰知其必将于我乎归处犹言息肩于我之身也明恶在位之比匪唯务饰防识忧公之状

候人

小人驿骚候人之迎送不堪其苦矣赤芾者乗轩之服晋文入曹数其不用僖负羁而乗轩者三百是也鹈鹕入水而得鱼宜濡其翼与咮而乃不濡者高居于梁之上不待取而自得也贪而在位诚为可乐然不称其服终不长遂其媾结之私矣

彼其羣党之盛如草木之荟且蔚矣势熖之盛如南山之云朝隮于上矣而深闺之季女守礼婉娈独不免于调饥盖比守道之君子也

鸤鸠

以鸤鸠美君子之均平而思其仪之一故曰心如结兮鸠之子学飞而出巢在梅在棘在榛无定处而鸠之在桑不易其所所谓一也唯一可以齐家正四国而正国人思古之君子以叹今之不然故曰胡不万年以为人君之劝也

下泉

泉下则冽但可以浸稂莠萧蓍之贱而不足以滋禾黍其何济于人哉寤叹而念京周念郇伯也前三章一气注下言黍苗之芃芃唯隂雨可以膏之苟明王在上如郇伯劳民民无不沾其泽岂如下泉之冽哉

诗沈卷九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七 少牢馈食礼第十六·郑玄
  卷二十八 丧服第十一·郑玄
  卷三十 玉藻第十三·郑玄
  别通篇第三十八·王充
  卷九十·陈祥道
  儒者的“清明上河图”·孔子
  政术·魏裔介
  卷二十八目录·乾隆
  卷三十五·王昭禹
  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答周颂尧问(五则)·太虚
  敬告亚洲佛教徒·太虚
  大阿弥陀佛经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九·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三出 花楼春宴·王世贞

    【菊花新】〔副净上〕家君近喜破奸仇。柱国威权独自收。机务与谁筹。朝命尽经吾手。斩蛇须斩蛟。猎兽须猎虎。除却万人雄。天下惟有我。严世蕃荫藉家君。位同卿相。阴险胜如蔡卞智谋远过王雱。前日夏言老贼与我父亲

  • 卷二十五·徐世昌

    吴正治吴正治,字当世,号赓庵,汉阳人。顺治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谥文僖。种竹退食少尘事,疏篁惬远心。门无俗客到,时有暮蝉吟。密叶侵阶绿,幽香入阁深。那知炎暑厉,移榻就清阴

  • 卷46 ·佚名

    陈造 题陈主管小壶天三首 棋枰外世故,喧静信奇偏。 俗网恢三面,冰壶令一天。 时供诗友课,未断宰官缘。 付我红尘去,如君自半仙。 陈造 题陈主管小壶天三首 未放歌云散,先看醉帽偏。 周郎自

  • 活该·徐志摩

    活该你早不来! 热情已变死灰。 提什么已往?—— 骷髅的磷光! 将来?——各走各的道, 长庚管不着“黄昏晓”。 爱是痴,恨也是傻; 谁点得清恒河的沙? 不论你梦有多么圆, 周围是黑暗没有边。 比是消散了的诗意, 趁早掩埋你的旧忆。

  • 卷一百七十四·志第一百二十七·食货上二等·脱脱

        ◎食货上二   方田 神宗患田赋不均,熙宁五年,重修定方田法,诏司农以《均税条约并式》颁之天下。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县委令、佐分地计量,随陂原平泽而定其地,因

  • 卷十五·黄以周

      哲宗   △元符三年(庚辰,一一○○)   1、二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元符三年岁在庚辰,二月戊戌朔。辛丑,进隆赞位辖正上。《续长编》卷五百十九注。案:注云:三年二月四日。据《朔闰考》,是月戊戌朔,则四日辛丑。)  

  • 卷之六百七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三 隐逸传六·纪昀

    隐逸传元○元杜瑛危复之 杜本【张枢】孙辙【吴定翁】何中武恪杜瑛危复之杜本 【张枢】孙辙 【吴定翁】何中武恪△杜瑛杜瑛字文玉其先霸州信安人父时升金史有传瑛长七尺美须髯气貌魁伟金将亡避地河南缑氏山中时兵后文

  • 卷十七 食货志三·黄遵宪

    国 计当旧幕府时,国用出入一出于计吏之手,多寡不可得知,大概以岁入不足为常,诸藩亦多入不敷出。然当时太平无事,国帑所费只土木与骄奢耳,省啬而用,或改货币,或增贡纳,犹足弥补。嘉永六年以后美使劫盟,颇用意海防,自是府藏空虚年

  • 差务例·佚名

    目录 粘贴印花请归都司盖印 伴送琉球贡使赴京,应派文武员弁各一员伴送 剿办台匪备应章程 上游各县承办各项差务,现拟酌量道途远近帮贴经费章程 闽省上游各县供应琉球回贡续议增减差务经费数目 粘贴印花请归都司盖印 一

  • 五年·佚名

    (庚戌)五年大明嘉靖二十九年春正月1月1日○丙寅朔,上行望闕禮。又賀行禮于兩大妃殿,御勤政殿,受朝賀。○上御思政殿,行進豐呈之禮,又賜宴東西班宗宰二品以上、承政院、弘文館、兩司曁兵曹、都摠府、注書、翰林于勤政殿西庭。

  • 附錄·佚名

    ○孝裕獻聖王大妃諺敎:先王,以丁亥七月十八日申時,誕降于昌慶宮之景春殿。丙戌十月,夢見翼宗大王,以雕玉之樹,盛于匣而賜予,實誕降之兆也。自襁褓孩提,天質夙就非凡,百日前能立,而且與之手,晬盤,先執筆墨與冊。才氣英發,數歲能通千

  • 须颂篇第六十·王充

    古之帝王建鸿德者,须鸿笔之臣褒颂纪载,鸿德乃彰,万世乃闻。问说《书》者:“‘钦明文思’以下,谁所言也?”曰:“篇家也。 ”“篇家谁也? ”“孔子也。”然则孔子鸿笔之人也。“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也。“鸿

  • 卷十六·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十六聘礼第八之二厥明讶宾于馆【讶吾嫁反】正义郑氏康成曰此讶下大夫也【贾疏下记云卿大夫讶又秋官掌讶职卿有大夫讶此大聘是卿故使下大夫讶】以君命迎宾

  • 大威怒乌刍涩么仪轨经·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十方所有佛  妙智悲济者  常住菩提心  是故我稽首  普贤即诸佛  受职持金刚  为调伏难调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白玉蟾

    宋白玉蟾分章正误,王元晖注。王,元末人。据卷末王大叙 识,他曾得“紫阳白真人分章证误,司马子微(承祯)解注之本。” 这大概是本书的底本。大叙恐怕就是王元晖,元皇庆间 (1312— 1313年)初刻此本。多引诸书为注,述先天大道、

  • 夜航船·张岱

    《夜航船》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所著的百科类图书。分门别类,采录三教九流、诸子百家、人伦政事、礼乐科举、职官考古、草木花卉、禽兽麟豸、鬼神怪异、日用宝玩、方术技艺等20个部类的条目4000多条,分为130

  • 解嘲·扬雄

    西汉赋。扬雄作。据《汉书·扬雄传》:“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嘲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嘲》。”文章以主客问答体写成,假设有客嘲笑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