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上

元魏天竺三藏吉迦夜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耆年舍利弗。便从座起偏袒右肩。更整法服在佛右面。右膝著地长跪叉手。前白佛言。唯天中天。今日现在诸佛世尊进止康常。今说法者其数几何。时舍利弗发是问已。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所问甚快多所饶益普利一切。谛听谛听善著心中。吾当为汝具分别说。于是舍利弗。闻佛许可欢喜踊跃。叉手白言。诺当善听。愿乐欲闻。佛告舍利弗。东方去此千万亿诸佛刹土。有世界名曰天神。其国有佛名曰宝海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若族姓子族姓女。其有得闻宝海如来名号者。执持讽诵欢喜信乐。其人当得七觉意宝。皆当得立不退转地。疾成无上正真之道。却六十劫生死之罪。

  复次舍利弗。东方有世界名曰宝集。其国有佛。号曰宝英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宝英如来名号者。执持讽诵欢喜信乐。五体投地而为作礼。若使三千大千佛刹满中七宝。持用布施满百岁中。所得功德宁多不乎。舍利弗言。甚多甚多。天中天。佛言。不如有人得闻宝英如来名号。持讽诵者作礼之德。十方亿倍过出布施功德者上。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宝集世界。度八百佛刹。有世界名曰宝最。其国有佛。号曰宝成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宝成如来名号者。执持讽诵以清净心欢喜信乐。却五百劫生死之罪。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宝最世界度千佛刹。有世界名曰光明。其国有佛。号宝光明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宝光明如来名号。执持讽诵欢喜信乐。于三涂中悉得解脱。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光明世界。度千五百佛刹。有世界名曰幢幡。其国有佛。号曰宝幢幡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宝幢幡如来名号者。持讽诵念欢喜信乐。其人则为成法珍宝。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幢幡世界。度二千佛刹。有世界名曰一切众德光明。其国有佛。号宝光明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宝光明如来名者。持讽诵读欢喜信乐。五体投地而为作礼。却二十万劫生死之罪。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众德世界度千佛刹。有世界名曰妙乐。其国有佛。号曰阿閦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阿閦如来名号者。捉持讽诵叹说其德。复劝他人令学讽诵。尔时波旬将四种兵。来诣佛所而作是语。宁使捉持余千佛名。亦劝他人令使学之。不使捉持阿閦佛名。其有捉持阿閦如来名号者。我终不能毁坏其人无上道心。我亦当能毁坏斯等无上道心。佛告魔言。汝能毁坏谁之道心。魔言。其求大乘捉持阿閦如来名者。我心则生愁忧热恼。如我今日复得热恼。用闻阿閦如来名故。魔言。亦复有众生其数甚多捉持余佛名号者。我或当能毁坏其人正觉道心。佛告魔言。汝莫愁忧怀于恼结。汝终不能毁坏此等无上道心。魔波旬言。有何因缘。佛告魔言。汝为隐蔽归命诸佛功德之行。所以者何。阿閦如来自当观视拥护其人。时舍利弗即白佛言。波旬今日于如来前。云何欲作师子之吼。欲破众生正觉道心。其有众生捉持阿閦如来名者。及余一切诸佛名号。魔审当能毁坏其人正觉心乎。佛告舍利弗。我今观睹诸众生。其有捉持诸佛名者。若有呵骂诽谤之者。斯人则为造大恶行。致无量罪入阿鼻狱具受众苦。舍利弗言。有诽谤经者其数几许。佛言。十方诸佛为诸众生广说法时。皆先赞叹阿閦如来名号功德。众生听闻其功德者终无厌足。若有众生得见如来闻其功德。未曾有能谤此经者。诸佛如来不于五浊弊恶之时兴出于世。如我今者。于此忍界下劣丛残诸众生中而作佛也。阿閦佛国严净最好终不尔也。当知舍利弗。斯尊法轮随次分布丘聚国邑。若族姓子。若族姓女。一心信行当广宣传此诸经法。当知舍利弗。闻此经者。诽谤轻毁所受之报。汝今谛听。舍利弗言。诺当善听。佛言。犍陀梨国谤此经者满百千人。造斯恶行当堕阿鼻大泥犁中。次复北方国名罽宾。其国经法兴盛久住。而此国中五百千人谤此经法。此众生辈死堕阿鼻大泥犁中。舍利弗。于众聚中当有共谤此经者。有八万人堕阿鼻大泥犁中。东方少有信斯经者。多造阿鼻泥犁行。有百千人死入阿鼻大泥犁中。南方二百千人。当谤此经死入阿鼻大泥犁中。西方有百万人。当谤斯经死堕阿鼻大泥犁中。当知舍利弗。缘觉智慧不能度量如来之智。况诸声闻及诸众生未成道果。为生死水所漂流者。欲度如来智慧功德。未之有也。夫黠慧者当自思惟。诸佛功德不可限量。诸佛智慧不可思议。诸佛已成一切种智三达无阂。而我痴冥无有是智。诸佛已成一切智者。自当知之我所不了。若我不了。不当谤毁四句一偈。何况谤毁斯大尊经。造斯大罪众恶行聚。无央数劫。当在阿鼻大泥犁中于彼止宿。是故舍利弗。若族姓子族姓女。当作是意。我今乃闻此大尊经而不诽谤。乃却阿鼻一劫之罪。我等今当自庆欢喜兴大踊跃。缘此之故无央数劫常当与此大法共俱。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妙乐世界度万佛刹。有世界名曰无量。其国有佛。号大光明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大光明如来名者。执持讽诵欢喜信乐。其人所生未曾不值诸佛世尊。住不退转必得成就最上正觉。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无量世界。度六万佛刹。有世界名曰众华。其国有佛。号无量音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无量音如来名者。净心信乐三反称言。我今一心礼无量音如来。其人当得无量音声。及得如来净光之音。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众华世界。度万四千佛刹。有世界名无尘垢。其国有佛。号无量音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无量音如来名者。欢喜信乐持讽诵念。却十二劫生死之罪。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无尘垢世界。度二万佛刹。有世界名莫能胜。其国有佛。号大名称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大名称如来名者。净心信乐讽诵不忘。长跪叉手而作是言。我今礼大名称如来。作七宝阜如须弥山。持用布施满百岁中。所得功德宁为多不。舍利弗言。甚多甚多。天中天。佛言。不如有人持大名称如来名号作礼之者。得其功德巨亿万倍。过出布施功德者上。不得为比。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莫能胜世界。度三千佛刹。有世界名光明。其国有佛。号宝光明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宝光明如来名者。尽心信乐持讽诵者。当却十劫生死之罪。住不退转必成无上正真之道。其有诽谤其不信者。当在阿鼻大泥犁中寿命一劫。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光明世界。度万五千佛刹。有世界名曰多光。其国有佛。号得大安隐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大安隐如来名者。欢喜信乐讽诵不忘。当作是念。持此功德普使一切无量众生而得安隐。其人则受无量功德。便能安隐一切众生。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多光世界。度七千佛刹。有世界名摩尼光。其国有佛。号大光明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大光明如来名号者。欢喜信乐持讽诵读。其人当得如来十力。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珠光世界。度八千佛刹。有世界名曰正直。其国有佛。号正音声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正音声如来名号者。净心信乐持讽诵读。其人当得如来四谛平等之法。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正直世界。度二万佛刹。有世界名光明尊。其国有佛。号无限净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无限净如来名者。欢喜信乐持讽诵者。大千世界满中七宝持用布施。所得功德宁多不乎。舍利弗言。甚多甚多。天中天。佛言。不如捉持无限净如来名者。所得功德百千万倍。过出布施功德者上。无以为比。少功德人不得闻此如来名号。于千佛所造立德本。尔乃得闻此尊佛名。却生死罪四十八劫。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光明尊世界。度九千佛刹。有世界名曰音响。其国有佛。号月音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月音如来名号者。尽心信乐持讽诵念。其人所得清净功德。成具毕满如月盛明。立不退转。当成无上正真之道。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音响世界。度万二千佛刹。有世界名曰安隐。其国有佛。号无限名称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无限名称如来名者。一心信乐而讽诵者。长跪叉手自作是言。今我礼无限名称如来至真等正觉。计于其人所得功德。若积七宝如须弥山。持用布施满百岁中。所得功德宁为多不。舍利弗言。甚多甚多。天中天。佛言。不如得闻无限名称如来名者。持其名号欢喜作礼。其福甚多。比于布施过出百倍无以为比。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安隐世界。度千五百佛刹。有世界名曰为日。其国有佛。号日月光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日月光如来名号者。欢喜敬心。两膝著地。长跪叉手。自作是言。我今礼日月光如来至真等正觉。其人疾得成就无上正真之道。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日世界。度三十佛刹。有世界名曰清净。其国有佛。号无垢光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无垢光如来名者。若天若人龙及阅叉若诸非人。欢喜信乐一心敬礼。斯等皆得立不退转。成无上最正觉道。终不畏堕三涂之中。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清净世界。度半大千佛刹。有世界名曰琉璃光。其国有佛。号曰净光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净光如来名号者。诵其名号欢喜作礼。若天若龙阅叉及与非人。此等寿终当生天上及与人中。未曾失于天人之路。常当得值法之盈利。贪心嗔恚愚痴之意。疾得清净。若有谤毁而不信者。六万岁中在于卢猎泥犁受罪。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琉璃光世界。度三百佛刹。有世界名得大丰。其国有佛。号日光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斯佛名者。欢喜信乐念其如来。斯等之类譬若日轮。皆悉具满白净之法。降伏众魔及诸外道。却四十劫生死之罪。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大丰世界。度万佛刹。有世界名曰得立正觉侍从。其国有佛。号无量宝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无量宝如来名号。欢心信乐持讽诵者。斯辈皆当得七觉宝。能立众生于最宝中。众德之聚日日增长。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立正觉世界。度五千佛刹。有世界名莲花光。其国有佛。号莲花最尊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莲花最尊如来名号。欢喜信乐持讽诵者。犹若妙花在尊法室。功德智慧日日增长。譬如莲花从水涌出。却五十劫生死之罪。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莲花光世界。度十万亿佛刹。有世界名普度众难。其国有佛。号曰身尊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身尊如来名号者。尽心信乐持讽诵者。其人疾度生死之海。能除众生诸欲饥渴。当作快士为于世间而作福田能受三界一切供养。其有目见此如来者。欢喜信乐。当为世间作大法师。得金刚力立不退转。当成无上正真之道。其有女人闻此身尊如来名者。尽心净意欢喜信乐无谀谄者。厌污女身。从是以后更止不受女人之身。却六十劫生死之罪。

  如是舍利弗。其有得闻身尊如来名号者。斯等为获无极之德。是故当求正觉之道。普救一切令离众苦。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度众难世界。度二十佛刹。有世界名曰坚固。其国有佛。号曰金光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金光如来名号者。欢喜信乐持讽诵念。斯等皆当为佛光明之所护持。成佛之时于诸如来。光明广远而得自在。悉得如来一切众德。是故至心普当信乐诸佛尊号。悉得无碍辩才之慧。终不咨受下劣之法。诸愿之行当疾成满。其有闻此诸如来名。当自劝发起于尊意。发金刚志求无上道。此等皆当却十二劫生死之罪。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坚固世界。度十佛刹。有世界名曰无际。其国有佛。号梵自在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梵自在王如来名者。欢喜信乐持讽诵念。叉手作礼。其人必当得见其佛。作转轮王立不退转。当成无上正真之道。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无际世界。度二千佛刹。有世界名曰为月。其国有佛。号金光明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金光明如来名者。欢喜信乐持讽诵念。此等后生常为众生广说经法。虽为分别一切如梦如水中月幻化之法。用寤众生。从是以往终不复堕恶道之中。当与大德众聚共会。而常欢喜。能使众生而得快乐。后作佛时以大乘法。兴显于世无有二道。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月世界。度千佛刹。有世界名曰火光。其国有佛。号曰金海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金海如来名号者。尽心信乐持讽诵者。得不退转必成正觉。所以者何。其佛如来本行菩萨道时。作是誓愿。若使有人生我国者。及在他方诸佛国土。闻我名号。斯等当住不退转地成最正觉。我当尽为满具如来无上之愿。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火光世界。度十八佛刹。有世界名曰正觉。其国有佛。号龙自在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龙自在王如来名者。尽心信乐持讽诵者。若使郡县村落之中雨雹霜时。以右膝著地叉手作礼。而作是言。龙自在王如来本行菩萨道时。无数诸龙于厄难中悉度脱之。由此功德自致成佛。作是誓言。若我刹中及诸佛土。若我在世般泥洹后。若有诸龙雷电雹霜恐怖众生。以龙自在王如来威神功德智力。至诚誓愿口作是言。头面作礼疾得度脱。当知舍利弗。如是厄难疾得解脱。唯除宿罪不能得免。一切诸龙若在厄难闻此佛名。于众厄中疾得解脱。其有执持斯佛名者。复劝他人令使诵持增益功德。必当得往生此佛国。求最正觉。立不退转。疾成不久。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正觉世界。度十亿佛刹。有世界名曰喻月。其国有佛。号一切花香自在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一切花香自在王如来名者。净心信乐持讽诵者。斯其人等所生之处。当得恒沙戒香具足。一切妙香香气遍熏。诸佛刹土众戒具满。常能奉持未曾缺犯。舍利弗言。本何因缘乃能如是。佛言。其佛本行菩萨道时作是誓愿。我若在世般泥洹后。若有众生持我名字一心信乐。皆悉当得如是戒香。是故舍利弗。常当兴立大敬信心于诸如来。如是诸佛拥护其人。使得功德不可计量。若有持此诸佛名者。从其所愿得之。皆悉当得诸佛智慧而令备满得不退转长跪叉手自作是言。我今礼此一切花香自在王如来。常念不忘。却十四劫生死之罪。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喻月世界。度二千一亿佛刹。有世界名曰星王。其国有佛。号曰树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树王如来名号者。欢喜信乐持讽诵者。斯辈皆当得诸法乐。坏诸魔兵裂破罗网。若闻此经轻慢诽谤用相调戏。满六万岁于僧迦泥犁受其罪报。若有言我不信此经。于七万岁常在饿鬼。不闻饮食水谷之名。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星王世界。度五十五佛刹有世界。其国有佛。号曰勇猛执持牢杖弃舍斗战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勇猛执持牢杖弃舍斗战如来名者。欢喜信乐持讽诵者乃至梦中。此等众生。譬如金刚伏众魔兵。以诸智慧消伏诸欲。其有得闻此佛名号一心信者。审谛自知我等前世。以为曾见此佛世尊游于菩萨径路之时而不疑也。我等当发弘誓之愿。莫从大乘而得退转。但当自庆欢喜踊踊进大法路。得闻如来种姓名号。诸佛普利益于一切。不舍一人而取灭度。诸佛大慈普愍众生雨于法雨。其有得持此如来名者欢喜信乐。所得功德。我当为汝取少譬喻。如恒边沙诸佛国土。满中七宝持用布施。所得功德宁多不乎。舍利弗言。甚多甚多。不可思议。佛言。分大海水一渧为一分。布施功德犹若一渧。持佛名者所得功德。如大海水不可为喻。少功德人不能堪任听斯经典。若使有人久殖德本。得闻斯法信而不疑。若使地狱畜生饿鬼及长寿天闻此经者尚得大福。况复有人已种德本。闻斯经法所得功德宁可喻乎。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佛土。度二十佛刹。有世界名曰丰饶。其国有佛。号内丰珠光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内丰珠光如来名者。一心信乐持讽诵念。斯等皆当获大功德。终不畏堕三涂之难。所发弘誓如意得满大乘之愿。若今现在般泥洹后。其有得闻内丰珠光如来名者信乐诵念。斯等皆当得大乘法乐而以自娱。及受天上人中快乐。常当得生清净佛土。于诸佛国具满众愿。从意所欲于三乘法而得灭度。于其中间从此佛所。获功德聚甚大弘广。恒沙劫中所作众罪。悉当弃舍不受。唯除逆罪起嗔恚意向诸快士。此等之类于久长世。地狱之中受斯罪毕。因得闻此佛名功德所致。其后如愿于三乘中而取灭度。当知舍利弗。众恶之行慎莫造作。如我于此经中上章所说。不可起恚向于焦柱。何况怀恶向于众生。已立信心向成道者。况起嗔恚怀于诽谤。向诸如来无量慧等。如此之人于无数劫在地狱中。具受无量苦恼之罪。尔乃得出。我为斯等求于大乘信解者故。而说斯法。其有毁坏大乘法者。实当具受无量大苦。信乐之者自果当立不退转地必成正觉。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丰饶世界。度八十佛刹。有世界名最香熏。其国有佛。号无量香光明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无量香光明如来名者。持讽诵念一心信乐最后念之。斯等皆当得不退转地成最正觉。成正觉已诸毛孔中出众妙香。遍至十方犹若云起。非是下劣少智之士学浅法者而解斯经。吾亦道眼观睹斯等诸众生类。其有信乐斯经法者。过去世间无数劫中。于诸佛所集诸慧法造众德本。今乃得闻此尊妙法。最后末世闻斯典教信而奉持。未曾生意而怀诽谤。初未曾有不解法时。却四十劫生死之罪。其人功德如月欲满。为于世间而作快士。应当得受一切恭敬。而为众生作良福田。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香熏世界。度五十佛刹。有世界名龙珠观。其国有佛。号师子响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师子响如来名者。持讽诵读一心信乐念于戒行。斯等皆当立不退转。成最正觉作众德轮。入白净法于中旋转过出于世。却二十劫生死之罪。若族姓子族姓女。若人非人。其诸厄难疾得解脱。现在于世有得闻斯佛名者。于诸世间犹若尊塔。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龙珠观世界。度三十佛刹。有世界名曰修行。其国有佛。号大强精进勇力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大强精进勇力如来名者。尽心信乐持讽诵念。右膝著地叉手作礼。自作是言。我今礼大强精进勇力如来至真等正觉。斯其人等游生死中多所饶益。得大战力退却众魔伏诸外道。却二十五劫生死之罪。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修行世界。度四十佛刹。有世界名曰坚住。其国有佛。号过出坚住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过出坚住如来名者。净心信乐持讽诵念。此等皆当坚住大乘。于诸尊法得坚固财。加得大福昼夜日日增益功德。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坚住世界。度三十六佛刹。有世界名曰光明。其国有佛。号鼓音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鼓音王如来名者。尽心信乐持讽诵念。长跪叉手自作是言。我今礼鼓音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所得功德三千大千一切世界。满中珍宝持用布施。得其功德宁为多不。舍利弗言。甚多甚多。天中天。佛言。不如有人持此佛名功德甚多。过出施上百千万倍。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光明世界。度百五十佛刹。有世界名众德室。其国有佛。号曰月英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月英如来名者尽心信乐若天若人龙及非人。闻此佛名持讽诵念。斯等皆当得入清净。犹若莲花不著尘水。于众恶中悉无所犯。若有女人得闻月英如来名者。净心信乐无有谀谄。从是以后更止不受女人之身。若有不信轻慢谤毁。当二十劫在于阿鼻大泥犁中具受众苦。若使有人尽心信乐怀大恭敬。却二十一劫生死之罪。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众德世界度十万亿佛刹。有世界名住栴檀地。其国有佛。号超出众花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佛告舍利弗。其佛本行菩萨道时。自作是言。我成正觉兴出世时。其刹土中无有八难。用是誓愿自净佛国。若有得闻超出众花如来名者。尽心信乐持讽诵念。斯等大士于诸世间。多所利益如大药王。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栴檀世界。度二十亿佛刹。有世界名曰善住。其国有佛。号世灯明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世灯明如来名者。尽心信乐持讽诵念。斯等皆当脱三涂厄。唯除逆罪起嗔恚向诸快士。其有持此如来名者。为得此尊妙法之宝。却二十劫生死之罪。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善住世界。度八十亿佛刹。有世界名曰光明。其国有佛。号休多易宁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所以世界名光明者。其国佛土地平如掌。以众莲花布满世界。其土如来光明晃晃。犹若大火昼夜常照。其佛国土光明巍巍最尊第一。常于大众转尊法轮。若使有人三千世界以金布地。复以妙衣庄饰其地。悉令弥满三千世界持用布施。得其功德宁为多不。舍利弗言。甚多甚多。天中天。佛言。不如有人闻休多易宁如来名者。尽心信乐持讽诵念。其人得福过出布施功德者上数百千倍。斯等众生自恣发愿如意得之。却六十劫生死之罪。后成无上正真道时。其佛国土严净快乐尊贵无比。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光明世界。复有刹土名围绕月。其国有佛。号曰宝轮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今现在说法。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围绕世界。有刹土名曰度觉。其国有佛。号常灭度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而今现在转不退转无上法轮。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度觉世界。有刹土名须弥胁。其国有佛。号曰净觉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而今现在广说经法。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过须弥胁世界。有刹土名曰名称。其国有佛。号无量宝花光明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而今现在广说妙法。

  复次舍利弗。东方过此名称世界有刹土。名曰妙软。其国有佛。号须弥步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而今现在于大众中广说经法。

  复次舍利弗。东方过此妙软世界。有刹土名曰丰养。其国有佛。号宝莲花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现在大众广说经法。

  复次舍利弗。东方过此丰养世界。有刹土名莲花踊出。其国有佛。号一切众宝普集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现在说法。

  复次舍利弗。东方去此莲花踊出世界。有刹土名曰金光。其国有佛。号树王丰长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现在说法。

  复次舍利弗。东方过此金光世界。有刹土名曰清净。其国有佛。号转不退转法轮众宝普集丰盈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与诸菩萨无央数众前后围绕。转不退转无上法轮。

  复次舍利弗。东方过此清净世界。有世界名曰净住。其国有佛。号围绕特尊得净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斯诸如来至真等正觉现在东方。其有宣扬诸如来名。广分别说令人受持。复有余者不可计数。今悉现在说无上法。其有得闻斯诸佛名尽心信乐。以膝著地长跪叉手。普为东方诸佛作礼。持诸佛名三作是言。我今普礼东方一切诸佛世尊。其人得福不可限量。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上

猜你喜欢
  八 集·佚名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卷中·佚名
  快目王眼施缘品第三十五·佚名
  卷四十四·彭绍升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九卷·圆照
  卷二·佚名
  宗教对于现代人类的贡献·太虚
  卷十二·佚名
  摄大乘论卷上·无著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第十一·明佺
  卷四百三十四·佚名
  第四十一章 《华鬘》中所出南方弘法世系·多罗那他
  五阴分别现止章第四·佚名
  甘露军茶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一卷·佚名
  佛教心理学浅测佛教心理学浅测·梁启超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郑文妻·唐圭璋

      文,秀州人,太学生。彤管遗编云:妻孙氏。   忆秦娥   花深深。一钩罗袜行花阴。行花阴。闲将柳带,细结同心。   日边消息空沈沈。画眉楼上愁登临。愁登临。海棠开后,望到如今。

  • 列传第三十三 颜延之·沈约

    颜延之,字延年,琅邪临沂人也。曾祖含,右光禄大夫。祖约,零陵太守。父显,护军司马。延之少孤贫,居负郭,室巷甚陋。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饮酒不护细行,年三十,犹未婚。妹适东莞刘宪之,穆之子也。穆之既与延之通家,又闻

  • 卷五 英宗·王夫之

      〖一〗  集思广益,而功不必自己立,大臣之道也。而抑有不尽然者,非光大宅心而忠忱不渝者,其孰能知之?夫博访于前,以尽人之才;分功于后,以奖人之善;是道也,则亦唯其当而已矣。用人则采公论,而后断之以其真;其合者,则曰此众之所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弘治十年十一月戊戌朔钦天监进弘治十一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太常寺少卿马绍荣病痊至京命仍于内阁制敕房办事○南京礼部尚书童轩复以老疾乞致仕且请给诰命许之○以四川成都保宁顺庆叙州等处

  • 卷之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纪昀

    列传元 【十七】○元十七姚枢 许衡窦默【李俊民】姚枢许衡窦默△姚枢姚枢字公茂柳城人后迁洛阳少力学负王佐略杨淮中与偕觐太宗值南伐诏枢从惟中即军中求儒道释医卜者会破枣阳主将将尽 坑之枢力辩非诏书意乃蹙数人逃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五·佚名

    德宗三阳城【昌黎 栁子厚 范祖禹】颜真卿【范祖禹 曾子固 六一 子由】段秀实【栁子厚】陆长源郑通诚【乐天 张唐英】高愍女【李翱】何蕃【昌黎】陆叅【李翱】总论德宗之政【范祖禹】阳城昌黎谏臣论曰或问谏议大

  • 徐陵传·李延寿

    徐陵,字孝穆。他母亲臧氏,曾经梦见五色彩云化为凤鸟,停在自己的左肩上,后来便生下徐陵。当他几岁时,家里人带他去问候僧人释宝志,释宝志抚摸着他的头顶说:“这是天上的石麒麟啊!”光宝寺的慧云法师总是感叹于徐陵的早熟,称他为

  • ●雪交亭正气录卷一·高宇泰

    明鄞高宇泰檗庵撰甲申纪檗庵曰:呜呼!由祸变之余,审事几之渐;气数所趋,人事召之:岂其微哉!先贤邱文庄有言:『世道本乎阴阳,其气各以类应』。因察神庙中年貂璫遍出,鲸戮里闾、豕缚守牧,小民奋袂而兴,驱豺殪虎而宁与之俱毙:上变无虚日

  • 卷六·林岊

    <经部,诗类,毛诗讲义钦定四库全书毛诗讲义卷六      宋 林岊 撰小雅二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懐二人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

  • 道行经不可尽品第二十六·佚名

    是时须菩提作是念。佛所说般若波罗蜜事甚深。是须菩提当作是问。须菩提白佛言:般若波罗蜜不可荆譬如虚空亦不可荆菩萨当何因思惟般若波罗蜜。佛语须菩提,色不可荆当作是思惟。般若波罗蜜。痛痒思想生死识不可荆当作是思

  • 卷第九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学支纳息第一之四彼后所引舍利子经亦不定遮一时生义。谓舍利子。善知入出觉支定心。于觉支定。随心所欲能自在住。此依时分说住觉支随意

  • 卷五·投子义青

    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卷五 后学性一阅 生生道人梓 第七十则芭蕉法身 示众云。薄批明月。细切清风。若能拿空擭空。便解以楔出楔。且道谁有如此作略。 举僧问芭蕉情和尚。如何是透法身句(熊翻筋斗。驴舞

  • 第五 比丘尼相应·佚名

    [一]第一 阿罗毗迦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二时,阿罗毗迦比丘尼清晨,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于舍卫城乞食后,收钵,入于暗林以求远离。三时,恶魔波旬欲令阿罗毗迦比丘尼生恐怖,毛发竖立,以舍远离,而诣阿罗毗

  • 太清玉司左院秘要上法·佚名

    太清玉司左院祕要上法,南宋洞真山人霞映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卷首有作者自序,内称:太清玉司之法主世间疾病、水火、天灾、人事、鬼神,乃太清仙官之法。此法由太清仙伯授太清宝贞,太清宝贞授东华王真人。王真人

  • 白香山诗集·白居易

    唐诗别集。40卷。白居易撰。白居易晚年自号香山居士。此书是清人汪立名编纂。汪立名号西亭,婺源人,康熙时官工部主事。全书分为前后两集。前集20卷,分讽谕、闲适、感伤、杂律诗四类;后集17卷,分格、律两类;别集1卷,收其应

  • 帝范·李世民

    四卷。唐太宗李世民撰。书成于贞观二十二年 (649)。论为君持身治国之道。以为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为治国之本。贞观末年太宗以此书赐其子李治(高宗),曰:“此十二条者,帝王之大纲也”,“修身治国备在其中”(《帝范·后

  • 佛说菩萨内戒经·佚名

    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摩译,佛以十五日说戒时,文殊请问初发意道俗菩萨,当作何功德。佛为说十二时戒法。一归依忏悔,誓行六度,发三愿,及行十法则。二受四十七戒。三受佛法身般若,各二十因缘。四受二十因缘行之,自知宿命。五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