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楙字勉夫,家本福清,其先徙平江,遂为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生于绍兴二十一年(1151)。隐居不仕。嘉定六年(1213)卒,年六十三。蓍有野客丛书三十卷传世。   望江南   寿张仪真   三杰后,福寿两无涯。食乳相君功未既,妩眉 
- 五二一、绵竹杨叔峤京卿锐,以戊戌变政及难,遗柩于己亥年回籍过鄂。梁节庵赋诗吊之,记其一云:“玉屑孤儿消息来,未收悲痛札难开。早知圣主容臣直,每叹同时少此才。破寺凄凉聪马过,故乡迢递杜鹃哀。人生百岁犹为夭,独往空 
-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六十八    明 冯惟讷 撰	齐第三	谢朓【字玄晖宋仆射景仁之从孙少有美名齐随王子隆镇荆州以为文学未几求还都除新安王记室寻兼尚书殿中郎宣城王鸾辅政以为骠骑谘议掌中书诏诰转中书郎出补 
-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二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张泗州集张公庠字元善皇祐元年进士有泗州集郡斋宴坐为州容散诞真慰野人情摵膝禅初悟揺头句未成试香秋院静鬬墨午明已有东归计柴扉掩姓名晚春途中 
- 宋诗钞补小畜集补钞王禹偁寄商州冯十八仲咸同年迁客秋来捧诏还,故人多怪鬓毛班。重为东掖垣中士,犹梦西晖亭下山。薄忆宦情皆是幻,老思身计不如闲。何时获约同归隐,水竹萧萧但掩关。移任长洲移任长洲县,舟中兴自馀。篷高犹 
-    却说俄蒙交涉,尚无头绪,英公使又来一照会,催索要求条件。看官不必细猜,便可知是西藏交涉了。先是英国驻京公使,曾奉到英政府训令,向中政府提出抗议书,外交总长梁如浩,得过且过,并没有放在心里,因此未曾答复。至此英使又来 
-              去年七月奉札垂询七虑,当即详细据实开陈。因候镇道履勘,至十一月内,始并续行归化详册专丁一并賫呈。奉钧谕:事经入告,所有应办事宜,慎重妥速办理,切勿游移。卑职遵将应办章程禀商道、府,先择抚绥、驭制归番各事 
- 支菊生译注【说明】本篇是汉初名将周勃和周亚夫父子二人的合传。周勃父子都是汉朝初期的有功之臣。周勃是诛吕安刘的主要决策者和组织者,为挽救刘氏政权立了大功,所以司马迁把他作为汉初的主要功臣之一列入世家。周亚夫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七 洪武十七年闰十月乙未朔,故元国公抹陀等四人自沙州来归,诏赐衣服、文绮、钞锭。 增置府军前卫、羽林左卫中、左千户所。 左都御史詹徽言:“四川成都府有吏诉其知府张仁受贿,同知蔡良于 
- (乙卯)元年清康熙十四年春正月1月6日○乙丑,行大司成南九萬以宋浚吉門人,陳疏辭職,仍論君德,略曰:殿下於卽阼之初,聞宋時烈之奔哭入城,卽遣宮官,致慰喜之意。又命製進誌文,敦諭之命,至於七八,終至招徠而後已。當此時,殿下於時烈虛佇 
- 	<经部,诗类,诗补传>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二十一   宋 范处义 撰	变小雅	鱼藻【早下同】刺幽王也言万物失其性王居镐【胡老】京将不能以自乐【洛下同】故君子思古之武王焉	凡思古之诗终篇皆陈古事惟下泉思明王 
-     天亲菩萨造    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归命释迦牟尼佛。四句之义于诸经首有论解释。如彼应知。于大众中说此法门者。示现法胜大众摄在说法住处。依彼山等胜处说故。六万四千比丘僧者。示现庄严如来 
-   天台大师 说  荆溪尊者 述大师以无碍辩力。无缘慈力。随机益物使不空过。故於诵习。别施方便纲格。虽即不逾大旨。而於别行网目还殊。故更寄之以具诸行。余霟承宗匠。颇揽异同。以理冠之事无不可。但根缘不等 
-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六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住建州大仰宝林禅寺语录	结制上堂。诸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几幅素缣描不出。博山出世。亦为一大事因缘。一条白练蓦头穿。破颜老汉曾相委。多少 
- 讚開山正榦禪師含曹溪毒,入黃檗林,渾身是苦,遺累至今。煙幕幕雨,沉沉千古,何人解此心?希運禪師脫白斯地緣生福,唐機投百丈,舌露鋒芒,在在標名。黃檗也是,熟處難忘。杜撰接人六十棒,流傳惡辣遍諸方。懶安禪師識得牛兒,驀劄歸欄。不 
- 元代笔记。1卷。姚桐寿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将其编入子部小说家类。本书写于元顺帝至正年间。元末战乱频仍,姚桐寿避乱于海盐,当时海盐还未被战火波及,他得以闭户安居,从容著述,免遭兵燹之祸,所以本书名为《 
- 全一卷。 东晋时,印度人竺昙无兰(梵Dharmaraks!a ?)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又称长者诣佛说子妇无敬经。乃叙说佛陀之在家护法给孤独长者须达(巴Sudatta )之媳妇名玉耶,依恃本家豪富而欠失妇德,佛陀应须达长者之请,讲说有关妇 
- 全一卷。又作黄龙晦堂心和尚语录、黄龙庵主语录、晦堂和尚语录。宋代晦堂祖心(1025~1100)撰,子和录,仲介重编。神宗元丰元年(1078 )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黄龙四家录卷二。本书系辑录上堂语、室中垂问代答、室中举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