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应酬译文

个人操守志向要有主见,没有主见,遇事就成了墙头草,似此怎能成得了顶天立地的社会脊柱!具体办事要会圆通机变,没有圆通机变,做事就会障碍重重,似此怎能做扭转乾坤的大事!

品德高尚的文人学士接触社会,对于他人不可轻易表露喜怒情绪,喜怒情绪一旦泄露,内心世界就会被人看透;对于事物不可过分喜爱或憎恨,过分喜爱或憎恨,则精、气、神就会为物所控制。

自恃才高而玩世不恭,就须防备有人暗地中伤;假装厚道来欺骗他人,则要考虑肝胆之镜会让你原形毕露。

内心世界澄净清澈,如映照在明亮镜子或平静水面上,那么天下就没有什么令人厌恶的事情;意志神态平和安静,如沐浴着灿烂阳光和煦春风,那么天下就没有什么令人憎恶的人物。当是非正邪混杂一起时,不可丧失原则地迁就他人,一点点迁就就会失去扶正祛邪的机会;当利害得失纠葛在一起时,个人利益他人利益不可分得太清楚,分得太清楚就容易贪图一己之私。

苍蝇叮附在骏马尾巴上,虽然跑得很快捷,但终归是跟在骏马的屁股后面;茑萝依附松树而攀援,虽然爬得很高,但终归是仰仗它物而攀附。所以,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宁可在风霜雨雪中自我扶持,也不要变成供别人赏玩的鱼儿鸟儿。

心中对于美好与丑陋的界限过于分明,就会与外界格格不入;心中对于贤智与愚拙的界限过于分明,他人就不会亲近你。品德高尚的文人学士必须是内心精明而外表浑厚,对美好与丑陋的事平衡接纳,对贤智与愚拙的人共享益处,这才是应有的道德气量。

自认为看透万事万物的人,常常因为自觉精明而自陷愚昧,所以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用恬淡培养智慧;做事决断雷厉风行的人,常常是欲速则不达,所以,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举轻若重,谨慎行事。品德高尚的文人学士接济帮助别人,应着眼于实际行动,而不应追求声名,追求声名易使品德受损;有所作为的官员忧国忧民,应当是真心实意,而不应空喊口号,空喊口号就会招致非议诽谤。

遇到重大事情才郑重其事的人,在小事上必然会疏忽放松;在大庭广众之下才注意检点的人,回到自己的居室就会放纵行乐。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坚守一个信念,这样小事也会当做大事对待,处私宅中也如在大街上,始终表里如一。

使他人当面赞誉,不如使他们不在背地下诋毁诽谤;使他人感到结交之初的快乐,不如使他们没有长久相处的厌烦。

善于启迪人们心灵的人,应当根据对方已有所悟的循循善诱开导他们,不要强行灌输他们所不懂的;善于改变风俗教化的人,应当根据对方容易接受的逐渐推行,不要给予矫正他们难以改变难以接受的东西。

用彩笔在空中描画,彩笔不会在空中留下色彩,天空也不会受到污染;用锋利的刀切割流水,刀刃不会受到损坏,流水也不会留下痕迹。领悟此种意境,并把它用到修身处世中,则你的感触与应验相互适合,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自己的情感欲望不可以放纵,应当用反逆之法来抑制它,其方法只在于一个“忍”字;他人的情感欲望不可以拂逆,应当用顺从之法来疏导它,其方法只在于一个“恕”字。现在的人全都将“恕”字用在自己身上,而将“忍”字用于约束他人,这实在是不可以的!

喜欢查清是非并不明智,能够查清而又不去查清才算明智;一定要取胜并非勇敢,能够取胜而又不去取胜才可称为勇敢。

随时随地可以出手匡救时弊,其功德就像和缓清风消解酷暑一样;混杂世俗之中而又能够超脱世俗,其节操就像淡淡月光映照轻轻薄云一样。

想要入世而有一番作为的人,必须先领略到世俗之外的风光,否则就难以获得摆脱世俗垢浊的尘世因缘;想要出世而求洁身自好的人,必须先体味谙熟世俗之百味,否则就难以在空寂之中把持自己苦中寻趣。

与他人交往,与其最后轻易地疏远分手,不如起初慎重一些,不轻易让他人亲近;承担某项工作,与其最后凭借机巧收拾残局,不如起初大智若愚,做好点点滴滴。

惨烈沉痛的灾祸大多是由于有人玩忽职守;盛极圆满的功绩时常败落在细小轻微小事。所以有句话这样说:“每个人都说好,还要防备有一个人懊恼闹事;每件事都有功,还要防备有一件事不能善始善终。”

功名富贵,直接从它的灭失处观看结局,贪图依恋之心就会减轻;横祸困穷,直接从它的缘起处追究原因,就不会再怨天尤人。

人世间大小事情既要勇于承担,又要善于摆脱。不承担,就没有经历世事的功德事业;不摆脱,就没有超脱世俗的胸襟期待。

对待他人留有余地,不穷尽恩惠礼遇,就可以维系难以满足的人心;处理事务留有余地,不用尽才能智慧,就可以防备不可预测的突变。

了却了心念自然就诸事了结,犹如连根拔起的草再也不能生长;逃避世俗却不肯舍弃名利,就像腥膻仍存而蚊虫随之聚集。

戍边仇敌射来的弩箭容易躲避,有恩邻里的戈矛难以防备;苦难时遇到沟坎容易跳过,快乐时却常因失去警惕而误入陷阱。

膻臭污秽就会引来苍蝇蚊子的聚集,芳香甘馨则会招引蜜蜂蝴蝶的侵扰。所以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不做丑事,也不树立好名声。只要让自己的元气始终充沛,不露锋芒,就可以修身养性,处世如处安乐窝了。

从静止中观看物体的运动,向闲暇处观看人们的忙碌,这才有超脱尘俗的趣味;遇到忙碌时会忙中偷闲,处在热闹中能闹中取静,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最大功夫。

与其让千百人获得欢乐,不如消解一个人的怨恨;与其希望做成千百件好事获得荣耀,不如小心谨慎莫因做错一件事而出丑。

与孤傲刚直的人结交很难,一旦结交,则地久天长难以分离;与开朗活泼的人结交很容易,但亲近容易,分手也容易。因此,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宁可用刚直方正让人惧怕三分,也不用点头哈腰搏取他人欢心。

意气与天下人想期许,犹如春风吹遍大地,激发万物生长,不应有半点的阻碍隔阂;肝胆与天下人相映照,好似秋天明亮的月光照彻万物,不应有丝毫的模糊暧昧。

做官之路虽然显赫光彩,经常想一想山林退隐的风景趣味,那么,贪图权势的念头就会减轻;凡俗世界虽然纷繁华丽,经常想一想黄泉之下的凄惨景象,那么,追求利于的心思就会淡薄。大雁未到就已张弓搭箭,兔子已跑才去呼唤猎犬,这都不是合乎时机之作为;大风已平息时不要再鼓起波浪,渡船已到岸边就应离船上岸,这才是识时务之俊杰。

在争名夺利的热闹场合说几句泼冷水的话,可扫除许多狂妄拼杀之心;对贫寒失势之人表达一点赤热心肠,就会焕发他们的生命活力。顺势而为,随缘是福,这便是把握生命机缘之道,就如同飞舞的蝴蝶与飘落的花朵和谐共处;事事顺其自然,也就不会自寻烦恼,就如同天上满月与水盆中映照的满月一样圆。

淡泊之操守,还须在浓烈艳丽的名利场合中练就;镇静之操守,还须在纷繁杂乱处事情境中检验。不然,操守秉持尚未坚定,应对运用尚未圆通,恐怕一旦面临机遇登上坛场,原本品行超凡的禅师又变成一个凡夫俗子了。

清廉是用来警戒勿生贪婪之心。我如果真的不贪婪,又何必标榜一个清廉名声,去引来贪婪人士的冷眼斜视。谦让是用来警戒勿生争抢之念。我如果真的不争抢,又何必树立一个谦让的标靶,去招致强横凶暴人士的攻击。

无事时也要像有事时那样谨慎防范,以免遭意料之外的变故;有事时也要像无事时那样镇静自若,以消解困局之中的危机。

为人处世总想着让别人感恩戴德,这实际是在为自己集聚怨恨;处理事情总想着为他人消除祸害,这才是使自己始终处于有利之地的做法。

修持身心坚持原则,犹如泰山九鼎稳固不动摇,过失罪责就会减少;应付人事顺势而为,犹如流水落花悠闲地流逝,生活趣味就会增多。

君子威严如碑石,如果因此对君子敬而远之,就很难不把明珠当作怪物,只想拔剑清除它;小人狡猾如油脂,如果因此喜欢与小人交往,就很难不将毒螫当作甘饴,只想食之以纵欲。

遇到事情只要一直沉着镇静从容应对,即使事情繁杂如同乱丝,总会理出头绪来;对待他人没有半点矫饰虚伪欺骗隐瞒,即使其人狡猾犹如山鬼,也会将心比心,坦诚相见。

君子虽囊中羞涩,身无分文,也还有一副温暖如春风的热心肠,还会体恤关照鳏寡孤独;君子气骨清朗犹如秋水,纵然家中空空,徒有四壁,也会傲视王公贵族。

讨取了人情事理的便宜,必然在追求天道上有所亏损;贪图了人间百的滋润,必然完善天性上受到损害。涉足世事的人应当慎重选择,千万不要因贪心捕捉黄雀而坠人深井,也不要用宝贵的隋珠作弹子击打飞鸟!花费千两黄金结交贤士豪杰,怎么比得上倒出半瓢小米救济那些饥饿的人有意义;构筑豪宅广厦招引宾朋来客,怎么比得上修葺小小的茅屋庇护那些孤寒的人有意义。

劝解争斗的人,先助其威,他的愤怒情绪会自然平息;惩罚贪婪的人,先满足其贪欲,他的利欲之心反而淡漠。这就是所谓的因势利导之法,也是匡救时局应付突变的一种权宜之法。

布施恩惠不如报答恩德更为厚道,洗雪忿恨不如忍受耻辱更为高明,沽名钓誉不如逃避声名更为闲适,矫揉造作不如坦诚直白更为真实。

挽救近乎失败的事情,犹如驾驭面临悬崖的马,不要慌乱,不要轻易扬鞭策马,以免摔落悬崖;希图唾手可得的成功,犹如牵挽上了滩头的船,不要松劲,不要稍停一棹,以免前功尽弃。

仕途发达值得弹冠相庆,但不要攀附达官显贵;知己相交也要按剑提防,不要跟从世俗之路明珠暗投。

杨修遭曹操杀害,因为他在曹操面前显摆自己的聪明;韦诞的坟墓被钟繇盗伐,因为他在坟墓里秘藏了自己的爱物。所以,贤哲人士大多隐匿才华以韬光养晦,至德人士常常将美好的东西逊让给别人以共享。

年少轻狂的人,不用担心他们做事不急迫,而要担心他们太过急迫以致鲁莽行事,所以应当抑制他们的浮躁心情;老成持重的人,不用担心他们做事不稳重,而要担心他们过于稳重以致畏缩不前,所以应当振奋他们的惰怠习气。

名望超过高官,怎么还像寒微卑贱之人忙于歌颂功德;朋友来自四方,如何能像骨肉至亲那样贴合心意。

舌头还在而牙齿已脱落,可见刚强终究胜不过柔弱;户门朽烂却没听说门轴蛀坏,可见偏执岂能比得上圆融。

猜你喜欢
  错法第九·商鞅
  冬官考工记第六·佚名
  提要·吴鼐
  直觉与理智·钱穆
  (五)·钱穆
  励士第六·吴起
  论诽第二十四·桓宽
  卷八十三·佚名
  卷九·赜藏主
  序·佚名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四·陈梦雷
  民国与佛教·太虚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二·佚名
  五门禅经要用法·佚名
  斥欧阳竟无之魔说·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三·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十三王维维字摩诘太原人父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人开元九年擢进士第一与弟缙齐名天宝中歴官给事中禄山陷两都为贼所得服药佯瘖贼平定罪以凝碧池诗闻于行在特宥之官至尚书右丞尤长五言诗书畵特臻

  • 唐英歌诗卷下·吴融

    唐 吴融 撰武闗时来时去若循环双阖平云澷鏁山祗道地教秦设险不知天与汉为闗贪生莫作千年计到了都成一梦闲争得便如岩下水从他兴废自潺潺月夕追事曽聼豪家碧玉歌云牀氷簟落秋河月临高阁帘无影风过回廊幕有波屈指尽随

  • 汉家人传第六·欧阳修

    ○高祖皇后李氏高祖皇后李氏,晋阳人也,其父为农。高祖少为军卒,牧马晋阳,夜入其家劫取之。高祖已贵,封魏国夫人,生隐帝。开运四年,高祖起兵太原,赏军士,帑藏不足充,欲敛于民。后谏曰:“方今起事,号为义兵,民未知惠而先夺其财,殆非新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九年六月己酉朔签书枢密院事楼炤与东京留守王伦同检视修内司趋入大庆殿过斋明殿转而东入左银台门屏去从者入内东门过会通门由垂拱殿后稍南至玉虚殿乃徽宗奉老子之所殿后有景命殿复出至福宁殿即至尊寝

  • 卷十四 郭张林卢蒯二陈列传第十一·陆游

       郭廷谓,字信臣,彭城人,父全义,仕为濠州观察使,廷谓幼好学,善书札骑射,补殿前承圣旨,出为濠州中门使,全义卒,擢庄宅使,即为州监军,周侵淮南,廷谓与州将黄仁谨约以死守,籍州民不逞者,聚于僧寺,严兵守之,日给食,随所能,使造守具,故周师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佚名

    万历八年七月戊辰朔上亲享 太庙○大学士张四维一品考满辞加少傅恩荫 上以加恩彝典不允辞○己巳升神枢十营佐击潘云程神枢八营佐击王秩蓟镇遵化城守备郑廉俱为游击云程昌平总兵标下秩统领蓟镇天津秋班廉遵化辎重营○

  • 况钟传·张廷玉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当初以一名小吏侍奉尚书吕震,吕震惊奇他的才华,推荐他任仪制司主事。升为郎中。宣德五年(1430),皇上因知府多不称职,正好苏州等九府都缺知府,这些都是大府,便命各部、院的大臣推举廉能的属下来补任。况钟

  • 卷二十三·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二十三议处浥烂仓粮疏【嘉靖十四年】  韩廷奇臣谨题为议处年久浥烂仓粮以济时艰事?宣府前卫申?本卫豫备仓委官现监镇抚刘镇等各呈告自嘉靖二年起

  • 第十一章 2·辜鸿铭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辜讲孔子在年老的时候说:“在前几年,在我周游列国的时候跟着我共患难的那些人中,现在却没有一

  • 卷四十·李明复

    <經部,春秋類,春秋集義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四十宋 李明復 撰襄公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晉悼公三月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薜伯伯小邾子于溴梁戊寅大夫盟謝湜曰平公新立會諸侯盟于溴梁繼先君之烈也大

  • 卷十四·赞宁

    ◎明律篇第四之一(正传二十人附见五人)○唐京兆西明寺道宣传(大慈)释道宣,姓钱氏,丹徒人也,一云长城人。其先出自广陵太守让之后,洎太史令乐之撰《天文集占》一百卷。考讳申府君,陈吏部尚书,皆高矩令猷,周仁全行,盛德百代,君子万年

  • 外身现化品第十·佚名

    又复族姓子。菩萨大士。有定正受。名身无毁。使其菩萨。得住此意。而身无毁。得满十无望。何谓十。一者谓於诸土。而无望。二者普於诸方。而无望。三者於诸想念。而无望。四者於诸众生而无望五者於诸法。而无望。六者

  • 敦煌译本·佚名

    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并序 [燉煌出 . ])西京大兴善寺石璧上录出慈恩和尚奉 诏述序梵本般若多心经者,大唐三藏之所译也。三藏志游天竺,路次益州,宿空惠寺道场内。遇一僧有疾,询问行止。因话所之,乃难叹法师曰:&ldq

  • 论秘传·印光

    ●(以下论秘传)今之各外道, 无不以秘传引动无知者入彼教中。将愿入时, 必须发誓, 以后若反其教, 则得如何如何之恶报。实则多多都是骗人之法。而以发誓之故, 纵有知其非者, 亦不敢或有违背及与表章。甚矣!外

  • 恶魔的交易·克劳斯·曼

    克劳斯·曼著。最初连吃顿好饭都要借钱的喜剧演员亨德里克,后来他不但在舞台上演戏,也在生活中演戏,他总在撒谎,然而他又从不撒谎,他的虚假就是他的真实。最后他又因“梅菲斯托”这个角色成功进入“上流社会”,同时也使他意

  • 茶谱·钱椿年

    明代茶书,钱椿年撰。《茶谱》,又名《制茶新谱》。椿年字宾桂,江苏常熟人。时人称其为友兰翁,或即其号。嘉靖年间尝修《钱氏族谱》。明代赵之履跋《茶谱续编》云:“友兰钱翁,好古博雅,性嗜茶。年逾大耋,犹精茶事,家居

  • 太上修真玄章·佚名

    太上修真玄章,撰人不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全书分十章,言内丹家修炼性命之道。其说祖述张伯端金丹论,兼采宋儒之性气说,殆出于宋元道上之手。大旨以人身性命原理为立论之本。谓神为性,气为命,顶门泥丸为性根,脐中

  • 东家杂记·孔传

    二卷。宋孔传撰。孔传为孔子第四十七世孙,初名若古,字世文,兖州仙源(今山东曲阜东北)人。高宗初南渡,流寓衢州 (今属浙江),官至右朝议大夫、知抚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封爵仙源县开国男。卒年75岁,时间不详。平生著述颇多,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