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二十一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二十一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四世之余(南岳下后第三世之余)

五台山秘魔岩和尚。(嗣永泰湍)常持一木杈。每见僧来礼拜。即杈却颈曰。那个魔魅。教汝出家。那个魔魅。教汝行脚。道得也杈下死。道不得也杈下死。速道速道。学徒鲜有对者。一日霍山通和尚访师。才见不礼拜。便撺入怀里。师拊通背三下。通起拍手曰。师兄三千里外赚我来。便回。 颂曰。

棃荒老倒眼弥麻。自救无疗更持杈。岭南猎獠当时见。一棒打杀这魔家。(洞山聪)。

秘魔岩下坐擎杈。来者教伊识本家。苦切为君都不荐。失却真杈捉妄杈。(汾阳昭)。

把断重津过者难。擎杈须信髑髅乾。霍山到后知端的。同死同生未足观。(雪窦显)。

叔侄相逢两不猜。到头抚背似痴呆。回首恐人生怪笑。报云千里赚予来。(黄龙南)。

手把长杈坐要津。乾坤谁是妄游人。当时若遇英雄汉。往往反成脚下尘。(佛印元)。

自夸独握诛龙剑。及遇真龙不奈何。也似将军空索战。无功徒枉动干戈。(海印信)。

秘魔杈子动家邦。来往禅人被死降。禅佛单刀直入处。始知项羽到乌江。(崇胜珙)。

道得无言杈下死。霍山猛跳入怀中。三千里外虚相赚。更有何人透此宗。(梦庵信)。

【续收】杈下要分生死路。霍山直拔透重关。虽然赚我三千里。瞎却众生眼万千。(讷堂思)。

崄崖之处。无处插觜。去却药忌。露当门齿。杈下放身舍命。个里如龙得水。三千里外赚吾来。捋虎须兮捉虎尾。(惠通旦)。

拈得便用。胡麻厮缴。冷地看来。知恩者少。(月林观)。

急水滩头把钓竿。洪波淘涌暮江寒。锦鳞也解随钩上。一吸沧溟彻底乾。(率庵琮)。

秘魔为法力求人。特地擎杈据要津。刚被霍山怀里坐。至今有理不能伸。(咦庵鉴)。

威风凛凛不容攀。跳入怀中便解颜。不是酒肠宽似海。争知诗胆大如山。(雪庵瑾)。

【增收】湖南祇林和尚。(嗣永泰湍)每叱文殊普贤皆为精魅。手持木剑自谓降魔。才见僧来参。便曰。魔来也魔来也。以剑乱挥归方丈。如是十二年。后置剑无言。僧问。十二年前为甚么降魔。师曰。贼不打贫儿家。曰十二年后为甚么不降魔。师曰。贼不打贫儿家。 颂曰。

信手挥来一一亲。祇林剑下绝烟尘。太平曲调无人会。孤负皇家定乱人。(心闻贲)。

无魔无我已降魔。添得时人眼里花。今日镆铘无用处。也知贼不打贫家。(雪庵瑾)。

剑有魔益炽。剑无魔自清。只顾降魔全失照。不知身是老魔精。(皖山凝)。

【增收】河中公畿和尚。(嗣章敬恽)因往罗汉路。路逢一骑牛翁。师曰。罗汉路向什么处去。翁拍牛云。道道。师喝曰。这畜生。翁曰。罗汉路向什么处去。师却拍牛曰。道道。翁曰。直饶与么。犹少蹄角在。师便打。翁便拍牛走。 颂曰。

问路指路。两无差互。彼此拍牛。有放有救。机锋相触。针芥相投。荡荡一条罗汉路。大家把手去来休。(如庵用)。

六祖下第五世之一(南岳下前第四世之一)

镇州临济义玄禅师。(嗣黄蘗)初在黄蘗。随众参侍。时堂中第一座(即睦州)勉令问话。师乃问。如何是祖师西来的的意。蘗便打。如是三问。三遭打。遂告辞第一座云。早承激劝问话。惟蒙和尚赐棒。所恨愚鲁。且往诸方行脚去。座遂告蘗云。义玄虽后生。却甚奇特。来辞时愿更垂提诱。来日师辞蘗。蘗指往大愚。师遂参大愚。愚问曰。什么处来。师曰。黄蘗来。愚曰。有何言教。师曰。亲问西来的的意。蒙和尚便打。如是三问三转被打。不知过在什么处。愚曰。黄蘗恁么老婆。为汝得彻困。犹觅过在。师於是大悟曰。佛法也无多子。愚乃搊师衣领曰。适来道我不会。而今又道无多子。是多少来是多少来。师向愚肋下打三拳。愚托开曰。汝师黄蘗。非干我事。师返黄蘗。蘗问曰。汝回太速生。师曰。只为老婆心切。蘗曰。遮大愚老。待见与他一顿。师曰。说什么待见。即今便打。遂鼓蘗一掌。蘗唫唫大笑(此依传灯录所载。联珠元本并联灯绿五灯会元。皆大同小异) 沩山问仰山。临济当时得大愚力。得黄蘗力。仰云。非但骑虎头。亦解把虎尾。 颂曰。

睡眼三番打不开。忽然狂蹶吼如雷。君看马带红缨绂。只是去年曾秀才。(野轩遵)。

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趯趯翻鹦鹉洲。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白云端)。

雷电喧轰海岳昏。一家愁闭雨中门。狂风忽起乌云散。白日满天星斗分。(保宁勇)。

雷电风行便合休。巨鳌无便上滩头。反身一吸沧溟竭。锺鼓山河四百州。(照觉总)。

便言佛法无多子。大丈夫儿肯自乖。肋下三拳明有信。不从黄蘗付将来。(真净文)。

丛林猛烈是黄蘗。拈棒便打途中客。回到大愚却知恩。老婆面上与一掴。(黄蘗胜)。

一槌便当未为奇。六十山藤是太迟。至竟不能知痛痒。上堂犹道拂蒿枝。(佛国白)。

三度龙门点额回。高安滩里浪如雷。涌身再向洪波激。透出沧溟眼便开。(云溪恭)。

九包之雏。千里之驹。真风度钥。露机发枢。劈面来时飞电卷。迷云破处太阳孤。捋虎须见也无。个是雄雄大丈夫。(天童觉)。

点额三回下禹门。双腮曝日赤如焚。一朝忽透桃花浪。腾腾头角生风云。风云生兮不可留。扬鬐猎猎归瀛洲。老龙相见还相问。吐出明珠更不羞。(上方益)。

问的的意。不是作戏。三转被打。有甚巴鼻。(旻古佛)。

鹫峰痛打不死。高安轻拨便活。见机独露三拳。当锋谁辨一喝。(长灵卓)。

临济度三夏。不参黄蘗禅。上来六十棒。手脚遂忙然。忽悟婆心切。反行肋下拳。无人知此意。林下忆三玄。(张无尽)。

劈开华岳连天色。放出黄河到海声。瞎驴死后蒿枝折。大地如今有几人。(龙门远)。

【续收】资粮不更着些些。歧路年深恐转赊。直下痛施三顿棒。夜来依旧宿芦花。(真净文)。

打破当年山鬼窟。豁开正眼耀乾坤。三拳肋下无多子。一喝雷轰迸海门。(佛性泰)。

黄蘗棒头曾不顾。高安拳下错商量。从兹徧界生荆棘。佛法初无一寸长。(佛照光)。

棒下承当早自欺。听人饶舌固非宜。纵知佛法无多子。争似当时未问时。(遁庵演)。

黄蘗堂前吃棒去。大愚肋下筑拳来。若言佛法无多子。到底分明眼未开。(谁庵演)。

一顿浑家尽灭门。更加两顿累儿孙。银山铁壁俱穿透。万里无云宇宙分。(密庵杰)。

黄蘗高安老骨挝。端居寰海定龙蛇。尿床鬼子无巴鼻。一个葫芦贩两家。(笑翁堪)。

黄蘗山头吃棒。大愚肋下筑拳。佛法的的大意。犹隔十万八千。(破庵先)。

三度扣关转不开。赤手迢迢空往来。忽然业镜百杂碎。始觉从前满面灰。(木庵永)。

祸福无门口自招。三遭瞎棒打驴腰。可怜败国亡家恨。万古春风吹不消。(天目礼)。

临济师黄蘗。何曾把手行。掌腮并筑肋。孝顺两边生。(朴翁铦)。

拔树鸣条浩浩风。雨云反覆在其中。千波万浪惊天地。到海方知信不通。(虚堂愚)。

临济出世后。唯以棒喝示徒。凡见僧入门便喝。 颂曰。

临济喝霹雳。一声邪脑裂。忽然透出苍龙穴。击碎明珠抝角折。(海印信)。

入门便喝。已是忉怛。无限杜禅和。犹更论该括。(大洪恩)。

万里青霄绝点尘。一声霹雳震乾坤。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如今有脑门。(白云端)。

一剑定烟尘。凭何辨主宾。梯山齐入贡。谁识圣明君。(大洪遂)。

当锋喝喝震春雷。万蛰龙蛇眼豁开。忽若反身无伎俩。任从千古卧尘埃。(佛国白)。

蓦然一喝迅雷奔。蛰户虽开命少存。若有转身方用路。休观芳草怨王孙。(道场如)。

赫日光中。轰然霹雳。禹门浪急风高。无限锦鳞点额。(普融平)。

一喝当机疾怒雷。烁迦罗眼顶门开。西天四七二三老。那个堪任这一槌。(佛心才)。

顺逆无踪。圣凡泯迹。白日青天。雷奔电激。正法眼藏灭无传。临济老汉白拈贼。(云岩因)。

蓦地如雷喝一声。圣凡从此不留情。直饶劫火焚三际。此喝常存性转明。(云盖昌)。

蛰户幽扃冻不开。虚空忽震一声雷。蛟龙一一拏云雾。蚯蚓头头食土埃。(张无尽)。

入门便喝。全无巴鼻。引得儿孙。弄粥饭气。(径山杲)。

张公未醉李公扶。从此嘉声满道途。却被金刚开口笑。谁能爱你护身符。(佛灯珣)。

【续收】龙控悬河海月秋。烟霞风雨一时收。波涛急急人难会。截断千江水不流。(克符道者)。

入门便喝绝商量。空奋双拳立纪纲。反转杀人三角眼。丛林千古受灾殃。(佛照光)。

喑呜叱咤。万人气索。佛法商量。犹欠一着。(尼无着总)。

相逢便喝。忉忉怛怛。十字街头。打并榼[木*(天/韭)]。(典牛游)。

喝下忽雷惊。声前休领略。当锋啮镞时。蹉过第一着。不在壁立处。岂向平地泊。野水白连天。秋空飞一鹗。(应庵华)。

之乎者也。雪月风花。头面各别。事同一家。(或庵体)。

晴空轰霹雳。官路栽荆棘。没兴遭逢着。前凶后不吉。(无准范)。

临济因黄蘗普请锄茶园。蘗后至。师问讯按镢而立。蘗曰。莫是困耶。师曰。才镢地何言困。蘗便打。师接杖推倒。蘗呼维那。拽起我来。那拽起曰。和尚争容得这风汉。蘗却打维那。师镢地曰。诸方即火葬。我这里活埋 沩山问仰山。黄蘗打维那意作么生。仰云。正贼走却逻赃人吃棒。 颂曰。

夺旗掣鼓着精神。父子虽亲法不亲。为报四方禅客道。等闲莫作守株人。(真净文)。

百头马里一头骡。踢踏纵横不奈何。今日风颠临济是。却令黄蘗打维那。(佛鉴懃)。

【续收】黄蘗倒地。维那扶起。火葬活埋。清风未已。(真如喆)。

黄蘗活作死医。临济死作活用。维那听事不真。未免唤钟作瓮。(月堂昌)。

【增收】临济栽杉次。黄蘗曰。深山里栽许多作么。师曰。与后人作古记。乃将锹拍地两下。蘗拈起拄杖曰。汝吃我棒了也。师作嘘嘘声。蘗曰。吾宗到汝。此记方出 沩山问仰山。且道。黄檗后语但嘱临济。为复别有意旨。仰云。亦嘱临济。亦记向后沩云。向后作么生。仰云。一人指南吴越令行。南塔注云。独坐震威此记方出。又云。若遇大风此记亦出。沩云。如是如是(此并依传灯录所载。诸余稍异)。 颂曰。

带砺山河画土疆。汉高殿下有张良。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翠岩真)。

手里镢头今日用。喻己玉石千钧重。直饶八臂大那咤。尽力摇来摇不动。(佛鉴懃)。

风吹雨打节还枯。千尺龙蛇插太虚。堪笑儿孙无伎俩。一生从此被搽糊。(懒庵枢)。

临济示众曰。汝等诸人。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向诸人面门出入。汝若不识。但问老僧。时有僧问。如何是无位真人。师便打云。无位真人是什么乾屎橛。后雪峰闻乃曰。临济大似白拈贼(此依传灯所载。与联灯诸余稍异)。 颂曰。

卞璧无瑕夺日辉。秦王虽爱不输机。可怜又入相如手。一阵清风满路归。(佛印元)。

春风浩浩烘天地。是处山藏烟霭里。无位真人不可寻。落花又见随流水。(白云端)。

播土扬尘没处藏。面门出入太郎当。撒屎撒尿浑闲事。浩浩谁分臭与香。(保宁勇)。

眉横鼻直眼睛乌。擒住元来是鬼奴。屎橛抛来浑不管。看人犹自面模糊。(上方益)。

丛林独步更无双。临济机锋不可当。至今四百年来事。亦有儿孙再举扬。(道场如)。

无位真人。面门出入。凡圣不名。死生何立。虽然徧界不曾藏。恍兮惚兮无处拾。(云盖昌)。

无位真人临济道。劝君不用更寻讨。鸟道无功游者稀。百尺竿头要亲到。(通照逢)。

声色不干眼耳。天地本自同根。岩下忽闻啼鸟。反身又到松门。(佛心才)。

无位真人赤肉团。兴来摆手出长安。将军自有嘉声在。不得封候也是闲。(踈山常)。

面门出入每相见。日月由来不识真。海岳惯游知己少。反身归卧岭头云。(踈山如)。

面门出入见还难。无位真人咫尺间。去路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如山。(鼓山珪)。

脑后见腮村僧。大开眼了作梦。虽然趂得老鼠。一棒打破油瓮。(径山杲)。

【续收】万法一如不用拣。一如谁拣谁不拣。即今生死本菩提。三世如来同个眼。(长沙岑)。

赤肉团上。无位真人。左眼八两。右眼半斤。贵买贱卖。黄金白银。(保宁勇)。

漳泉福建。头匾如扇。只可闻名。不可见面。(真净文)。

好花当面贴。认着被渠使。不认贴花时。满口有牙齿。无位真人。处处献新。拦胸扭住。不落主宾。乾屎橛乾屎橛。三人证龟作个鳖。(月堂昌)。

无位真人不隐藏。面门出入露堂堂。应机接物头头现。直得家声播大唐。(禾山方)。

铸印销印。全提正令。要识纲宗。不隔一瞬。(尼无着总)。

春雪满空来。触处是花开。不知园里树。那个是真梅。(讷堂思)。

棒头落节来反本。闪电光中立信旗。殃害丛林无雪处。几人错认口头肥。(或庵体)。

临济问院主。甚处去来。曰州中粜黄米来。师曰。粜得尽么。曰粜得尽。师以拄杖划一划曰。还粜得这个么。主便喝。师便打。典座至。师举前话。座曰。院主不会和尚意。师曰。你又作么生。座礼拜。师亦打。 颂曰。

功德天黑暗女。有智主人俱不取。后代儿孙浑莽卤。宏纲委地凭谁举。(正觉逸)。

院主下喝。典座礼拜。临济令行。古今独迈。(真如喆)。

临济全机格调高。棒头有眼察秋毫。扫除狐兔家风峻。变化鱼龙雷火烧。活人剑杀人刀。倚天照雪利吹毛。一等令行滋味别。十分痛处是谁遭。(天童觉)。

宝剑持来刃似霜。几回临阵斩蛮王。有情有理俱三段。一道寒光射斗傍。(白云端)。

粜米阇黎意气骄。轻如春雪自飘飘。才方落地人皆爱。力不禁风当下消。(佛鉴懃)。

一堆红焰亘晴空。不问金银铁锡同。入里尽教成水去。那容蚊蚋泊其中。(径山杲)。

【续收】万里无云。青天白日。斗转星移。雷奔电激展得胜旗。夺连城璧。唱太平歌。吹无孔笛。(南堂兴)。

吹毛在握逞全威。不许依门傍户窥。是圣是凡俱坐断。直教千古转光辉。(涂毒策)。

行喝也打。礼拜也打。临济大师。可知礼也。(巳庵深)。

不问是谁俱截断。杀人须是上将军。棒头有眼明如日。要识真金火里看。(无禅才)。

【增收】临济到京行化。至一家门首曰。家常添钵。有婆曰。太无厌生。师曰。饭也未曾得。何言太无厌生。婆便闭却门。 颂曰。

千尺丝纶直下垂。锦鳞拨剌上钩时。斜风细雨歌归去。醉倒蓬窗百不知。(别峰印)。

家常添钵绕村行。蓦地一声无厌生。化主分明嫌少在。篱门掩却强惺惺。(天目礼)。

添钵家常乞食时。柴门掩处莫迟疑。白拈手段重拈起。铁眼铜睛换却伊。(野牛平)。

蝇见血。鹘提鸠。拳来踢报。胶漆相投。难提掇处转风流。(虚堂愚)。

【增收】临济升堂。有僧出。师便喝。僧亦喝。便礼拜。师便打。又有僧来举起拂子。僧礼拜。师便打。又有僧来。师亦举拂子。僧不顾。师亦打。又有僧来参。师举拂子。僧曰。谢和尚指示。师亦打 云门代云。祇宜老汉 大觉云。得即得。犹未见临济机在。 颂曰。

大抵宗师谒者难。得盘桓处且盘桓。侬家自有同风事。芦管横吹宇宙宽。(翠岩真)。

主宾都落第三机。阵阵开旗不展旗。石火光中分胜负。倒骑铁马上须弥。(鼓山珪)。

五月五日午时书。赤口毒舌尽消除。更饶急急如律令。不须门上画蜘蛛。(径山杲)。

棒头有眼。眼里无筋。多逢浊富。罕遇清贫。自入洞门烟锁断。不知世上几经春。(雪庵瑾)。

闪电光中宾主分。虚空背上立纲宗。祖师活计只如此。后代儿孙扫地空。(松源岳)。

临济上堂次。两堂首座相见。同时下喝。僧问师。还有宾主也无。师曰。宾主历然。师召众曰。要会临济宾主句。问取堂中二首座。 颂曰。

两堂上座总作家。其中道理有分拏。宾主历然明似镜。宗师为点眼中花。(汾阳昭)。

啐啄之机箭拄锋。瞥然宾主当时分。宗师悯物垂缁素。北地黄河彻底浑。(慈明圆)。

箭锋相拄自譊讹。李广双雕射得多。堪笑人来望天际。历然飞鹞过新罗。(佛印元)。

两堂上座齐下喝。眼里瞳人带金屑。锥刀同用不能分。黑漆昆仑迷夜月。(浮山远)。

一喝须教水逆流。历然宾主未轻酬。当人若解通消息。半夜扶桑出日头。(海印信)。

两堂齐下喝。历然分宾主。踏着此机关。南金贱如土。(地藏恩)。

宾主历然句下分。三玄从此振乾坤。如今多少途中客。尽日区区独自奔。(云溪恭)。

两阵交锋作者机。富人施设在临时。若逢李广将军手。定国安邦付与谁。(草堂清)。

离娄明不到。师旷听亦讹。个中识宾主。日午下星河。(黄龙震)。

以平报不平。王法本无亲。临济虽明眼。也是黄龙精。(径山杲)。

【续收】两堂齐喝主宾分。照用同时透古今。临济正宗传盛化。儿孙得旨意深深。(大沩智)。

一喝当机宾主分。莫将知见强踈亲。反身师子威狞甚。眼里无筋一世贫。(尼无着总)。

临济因定上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下禅床擒住打一掌。便托开。定伫立。傍僧云。定上座何不礼拜。定才作礼。忽然大悟。 颂曰。

断际全机继后踪。持来何必在从容。巨灵抬手无多子。分破华山千万重。(雪窦显)。

不堕前后。独超古今。唤回千岁梦。飞出九皋禽。直下一槌光迸散。斩新弹子出炉金。(天童觉)。

掣电之机过赵州。为人须到结穷头。掌中擎出香山子。直上高高十二楼。(佛鉴懃)。

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无般若灵根。到此如何打发。(南华炳)。

【续收】出头露角。指点方见。见处不留。分定针线。下床扭住才拟议。拓开一掌佛法意。脊背汗流唤得回。白莲花向半天开。(月堂昌)。

半斤是八两。八两是半斤。不识耀州铁。唤作出山银。(懒庵枢)。

案头书敕令行时。阃外全提杀活机。回首华山孤顶望。巨灵神亦竖降旗。(瞎堂远)。

全收全放不通风。点破将来已不中。礼拜起来虽悟去。街头笑倒李三翁。(别峰印)。

【增收】临济因麻谷(第二世)到参。敷坐具问。十二面观音阿那面正。师下绳床一手收坐具。一手搊麻谷云。十二面观音向什么处去也。谷转身拟坐绳床。师拈拄杖打。谷接却相捉入方丈。 颂曰。

大悲观音开正面。官不容针通一线。鼠拽葫芦有底忙。鬼争漆桶无人见。(鼓山珪)。

昧却当阳个一着。牵来拽去互施呈。不知除却王维手。更有何人画得成。(径山杲)。

十二面观音。两个都不识。把手归去来。形端而影直。人生相识贵知音。水入水兮金博金。(退谷云)。

【增收】临济示众曰。有一人论劫。在途中不离家舍。有一人论劫。离家舍不在途中。且道。那一人合受人天供养。 颂曰。

霹雳未收声。闪电不留影。三更月到窗。半夜驴觑井。快骑骏马骤高楼。一尘不动须弥顶。(最庵印)。

【增收】临济访平田。於路见一嫂使牛。师问嫂。平田路向什么处去。嫂将牛打云。这畜生诸处走。到这里不知路。师曰。我问你。平田路向甚么处去。嫂云。这畜生养来五载。尚使不得。师云。欲观前人先观所使。更有抽钉拔楔之意。 颂曰。

有客平田问路头。高抬白棒打耕牛。春光眼底无多子。一对鸳鸯逐水流。(笑翁堪)。

乌藤倒挂向平田。便把羸牛痛下鞭。更说养来经五岁。始终只是老婆禅。(天目礼)。

白水田边问路头。雪眉婆子打耕牛。草鞋泥滑青山远。不是愁人也着愁。(横川珙)。

目前条路平如砥。何不堂堂掉臂行。撩拨老婆牛性发。赤身挨棒可怜生。(竹屋简)。

【增收】临济因僧问。捉象亦全其力。捉兔亦全其力。未审全个甚么力。师曰。不欺之力。 颂曰。

力在如今作用时。情存毫忽便成欺。谁知修水千峰碧。尽入秋风一瘦藜。(虚堂愚)。

【增收】临济上堂。僧出作礼。师便喝。僧曰。老和尚莫探头好。师曰。你道落在甚么处。僧便喝。又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便喝。僧作礼。师曰。你道好喝也无。僧曰。草贼大败。师曰。过在甚么处。曰再犯不容。师曰。大众要会临济宾主句。问取堂中二禅客。 颂曰。

孔明诸葛隐蓬庐。明主求贤三下车。为报将军莫轻躁。先生谋策必无虞。(崇觉空)。

【增收】临济因僧问。如何是三眼国土。师曰。我共汝入净妙国土中。着清净衣。说法身佛。又入无差别国土中。着无差别衣。说报身佛。又入解脱国土中。着光明衣。说化身佛。 颂曰。

法身报身化身。咄哉魍魉妖精。三眼国中逢着。笑杀无位真人。(径山杲)。

临济后居大名府兴化寺东堂。咸通八年丁亥四月十日将示灭。说传法偈曰。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复谓众曰。吾灭后不得灭却吾正法眼藏。三圣出曰。争敢灭却和尚正法眼藏。师曰。已后有人问你。向他道甚么。圣便喝。师曰。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 颂曰。

正法眼藏何生灭。棒下分明须见血。当时正令不曾行。瞎驴从此争饶舌。(佛印元)。

圆寂将归叙别时。叮咛法眼好任持。喝下不开泥水路。瞎驴从此少人骑。(黄龙南)。

正法眼藏谁传得。喝下沧溟彻底乾。从此瞎驴无觅处。铁山归路黑漫漫。(佛慧泉)。

劈破华山雷未猛。照开沧海月非光。瞎驴灭却正法眼。直得哀声振大唐。(白云端)。

出门握手再叮咛。往往事从叮嘱生。路远夜长休把火。大家吹灭暗中行。(保宁勇)。

叮咛法眼示将终。一喝玄关绝不通。自此瞎驴无觅处。几多江上问渔翁。(照觉总)。

决别雌黄辨作家。当头一喝定龙蛇。令行涂毒无能进。纵得瞎驴徒[马*展]沙。(三祖宗)。

临济全机何指的。瞎驴亲喜遇知音。宗风要见长无坠。流水高山意转深。(灵源清)。

密室遗言不再征。临行何必在叮咛。凤毛一息惊天地。水石生光四海清。(云溪恭)。

忽雷才震雨如倾。九曲黄河涨四溟。赖得斗门能下闸。滔滔万里绝流声。(普融平)。

信衣半夜付卢能。搅挠黄梅七百僧。临济一枝正法眼。瞎驴灭却得人憎。心心相印。祖祖传灯。夷平海岳。变化鹍鹏。只个名言难比拟。大都手段解反腾。(天童觉)。

玉洞玄关道路长。蟠桃不是等闲芳。遮藏不许时人见。只恐春风漏泄香。(上方益)。

丹凤引雏栖竹寔。羚羊挂角觅应难。瞎驴灭却正法眼。声价喧然宇宙宽。(佛心才)。

瞎驴灭却正法眼。出得儿孙徧大唐。须信茫茫烟浪里。酌然别有好商量。(佛鉴懃)。

万派朝宗势未休。鱼龙出没任沉浮。瞎驴灭却正法眼。直得黄河却倒流。(南华炳)。

到老不曾开语路。临行回首却叮咛。深深海底犹嫌浅。直向金刚水际行。(鼓山珪)。

瞎驴一喝众皆惊。正法那堪付与人。三要三玄俱丧尽。堂堂摆手出重城。(径山杲)。

【续收】叮咛正法信非虚。堪笑临行捋虎须。曾看华山图籍上。又添潘阆倒骑驴。(海印信)。

三圣一喝。少人提掇。虽是死蛇。解弄也活。来蝇臭肉硬紏紏。透网金鳞活泼泼。临济瞎驴。君子可八。(草堂清)。

瞎驴灭却正法眼。临济反身便倒骑。佛祖位中留不得。断无踪迹许谁知。(慈受深)。

万仞峰前握手时。清歌一曲少人知。但见瞎驴惊宇宙。不知法眼付传谁。(雪窦宗)。

也大奇。也大奇。乌头彷佛。附子依稀。万里一条寒涧水。蔡州打破几人知。几人知。咦。马面夜叉。牛头狱卒。(湛堂准)。

大寂宗风示后昆。金刚宝剑利当门。瞎驴灭却正法眼。那个男儿解出群。(正堂辩)。

临行特地扬家丑。带累傍人满面惭。霹雳一声云雨散。至今父子未相谙。(谁庵演)。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二十一

猜你喜欢
  华严五十要问答初卷·智俨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欧阳竟无
  原序·晁迥
  佛说受岁经·佚名
  漆园指通卷之一·净挺
  趣入阿赖耶品第六·佚名
  止观辅行搜要记卷第十·湛然
  卷三十一·佚名
  卷第十五·普瑞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五·智旭
  游维耶离品第二十三·佚名
  略释对于佛教──毕竟空──之疑义·太虚
  卷第一百二·李通玄
  卷第十四·智旭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蠲戏斋诗话(二)·马一浮

      余见今之艺菊者,往往霜降后始花,经冬弥盛,虽冬至犹未凋。耐寒如此,异于朝菌不知晦朔矣,故诗人每以寒花喻晚节。因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虽卉木之微,亦贵其能久。陶公咏菊以“卓为霜下杰”称之,观

  • 二·钱仲联

    五一、梅村《清凉山赞佛诗》,相传为顺治妃董鄂氏而作。或谓董鄂妃即冒巢民之姬人董小宛。然考清世祖入主燕京,年甫七龄;平定南疆,在顺治二年,年未及冠,而是时小宛年已近三十,断无以半老徐襄入充后宫之理。但世祖出家一事,流

  • 闲适一 古调诗五言 凡五十三首·白居易

    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一 起、吕二炅、吕四颎、崔十八 玄亮、元九稹、刘三十二敦质、张十五仲方。时 为校书郎 帝都名利场,鸡鸣无安居。独有懒慢者,日高头未梳。工拙性不同,进退迹遂殊。幸逢太平代,天

  • 卷七十七·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七十七目録【一百二字】齐天乐【上】周邦彦【二首】杨无咎刘圻父姜夔张辑高观国【三首】史逹祖【五首】方岳翁孟寅洪瑹方千里吴文英【九首】陈允平【二首】文天祥【二首】周密【六首】王沂

  • 卷一百二十七·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二十七  明 冯惟讷 撰 北周第六 庾信【四】 诗 和春日晚景宴昆明池 春余【一作余春】足光景赵李旧经过上林柳腰细新丰酒径【一作泛】多小船行钓鲤新盘待摘荷兰臯徒税驾何处有凌波 对宴

  • 卷十六·方回

    <集部,总集类,瀛奎律髓>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十六     元 方回 编节序类 或问节序诗以冬至为首何也古历法皆起於冬至有一阳之复然後有三阳之泰故以此为首邵康节诗云冬至子之半最佳而玄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

  • ●卷三·法式善

    洪迈《唐人万首绝句》,林清之钞其佳者,得七言一千二百八十首,五言一千五十六首,六言十五首,定为四卷。其书不传。王渔洋山人删存八百九十五首,作者二百六十四人,渔洋选本。此最精核。十年前,余正月游厂,于庙市书摊买《宋明实录

  • 卷之一千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七十·佚名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二月。壬戌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辛卯皆如之。起居注○御史赵启霖奏、练兵期有实用。不可徒袭形式。下部知之。寻奏、旧日将弁。不尽适用。新兵躯体。

  • 怀都传·宋濂

    怀都,姓斡鲁纳台氏,祖父阿术鲁,多次随太祖征讨:伐辽东女直诸部;讨西夏,生擒其国王;伐宋,攻拔信安、宿州、泗州等地。中统三年(1262)春,李王..反叛,朝廷诏怀都随亲王哈必赤征讨,围攻济南。四月,李王..企图突围,怀都奋勇袭击,斩首百余

  • 卷十·马文升

    钦定四库全书端肃奏议卷十明 马文升 撰赈恤饥民以固邦本事仰惟我太祖高皇帝所存者仁民之心所发者恤民之政凡遇水旱灾伤百姓阙食必蠲免税粮复加赈济虽丰收之年犹度仓廪有余去处量为减免是以民皆家给人足而无冻馁之忧

  • 第十二章 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吕思勉

    我国的学术思想,起源是很早的。然其大为发达,则在春秋战国之世。因为西周以前,贵族平民的阶级,较为森严。平民都胼(pián)手胝(zhī)足,从事于生产,没有余闲,去讲求学问。即有少数天才高的人,偶有发明,而没有徒党为之授受传播,一再

  • 卷二十四·余萧客

    <经部,五经总义类,古经解钩沉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沈卷二十四长洲余萧客撰孝经孝经序仆避难于南城山栖迟岩石之下念昔先人余暇迷失子之志而注孝经郑氏注序【刘肃大唐新语九】孝经者三才之经纬五行之纲纪孝为百行

  • 第十九章 2·辜鸿铭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辜讲同一位学生(子张)说:“如果只是紧紧抓住信仰,而不扩展思路,如果只是相信真理而没有坚持原则。这样的人还不如没有去做这些事情。”

  • 卷二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二十四月令第六之五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觽中【觜音兹觽音?夏小正有辰则伏参中则旦日在角淮南子作招摇指酉】正义郑氏康成曰仲秋者日月会於夀星【孔疏夀星辰次之号】而斗建酉之辰也

  • 佛说施一切无畏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游行到于摩伽陀国庵没罗林。住韦提呬山帝释岩中。尔时帝释天主来诣佛所。前白佛言世尊。我有怖畏谓阿修罗。于长夜中来相娆乱。阿修罗

  • 重雕补注禅苑清规第四卷·宗赜慈觉

    知客官员檀越尊宿僧官及诸方名德之人入院相看。先令行者告报堂头。然后知客引上并照管人客安下去处。如寻常人客只就客位茶汤。欲往堂头库下及诸寮相看。只令行者相引。旦过寮内床帐动用常须齐整。师僧旦过且在温存。

  • 噶玛兰志略·柯培元

    地方志。十四卷,卷首一卷。作者柯培元,字复子,号易堂,山东胶州人。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出任噶玛兰厅通判,任期仅两月。噶玛兰古称“蛤仔难”,位于台湾岛东北,嘉庆年间设官置厅,1875年(光绪元年)改为宜兰县。该书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