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人过四十万事休

【原文】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译文】

孔子说:“四十岁了还被人厌恶,那他这一生也就算完了!”

【读解】

一方面,“四十而不惑。”(《为政》)一个人的发展到了四十岁就基本上定型了,能辨疑解惑,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独立的看法了。

另一方面,“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默默无闻,那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没有什么可怕的也没有什么,但如果是被人厌恶,具有坏名声,那问题可就麻烦了,所以圣人感叹说:“其终也已!”那他一生也就算完了!

俗话说,人过中年万事体。准确他说,这中年的标志也就是四十岁左右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说是人过四十万事休。

当然,另一种看法是。“四十而不惑”,四十岁左右正是干事业,出成果的大好时候,怎么能够说是万事休呢?

猜你喜欢
  问霸第六十二(缺)·管仲
  君子的九种思虑·孔子
  卷九·纳兰性德
  第十五章 7·辜鸿铭
  第十四章 12·辜鸿铭
  卷二百七·秦蕙田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1)·戴圣
  卷七·梁益
  卷之四十八·邵经邦
  卷三百三十七·佚名
  卷五·佚名
  大乘密嚴經科文·欧阳竟无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佛法之四现实观·太虚
  念佛发光乃属魔境·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总管翰(友石山人遗稿)·顾嗣立

    翰字用文,灵武人。先世本齐人,没于西夏。元初,赐姓唐兀氏。从下江淮,以领兵千户镇庐州,家焉。翰初名那木罕,年十六,领所部有能名。省府交荐,除庐州路治中,改福州路,寻以同知升理问官,综理永福、罗源二县。擢江西福建行省郎中。平

  • 卷四百八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八十一蜘蛛类五言律蜘蛛          【唐】元 稹蜘蛛天下足巴蜀就中多缝隙容长踦虚空织横罗萦纒伤竹柏呑噬及虫蛾为送佳人喜珠栊无柰何其二网宻将求食丝斜误着人因依方

  • 列传第四十七·刘昫

    ○刘幽求 钟绍京 郭元振 张说 子均 垍 陈希烈附 刘幽求,冀州武强人也。圣历年,应制举,拜阆中尉,刺史不礼焉,乃弃官而归。久之,授朝邑尉。初,桓彦范、敬晖等虽诛张易之兄弟,竟不杀武三思。幽求谓桓、敬曰:“三思尚存,公辈

  • 第七编 吕思勉、孟森讲明史·王国维

    明朝的盛衰洪武年中诸大事靖难两疑案之论定宦官的专权权臣和党祸崇祯致亡之症结明朝的盛衰明太祖起于草泽,而能铲除胡元,戡定群雄,其才不可谓不雄。他虽然起于草泽,亦颇能了解政治,所定的学校、科举、赋役之法,皆为清代所沿

  • 卷之五·沈有容

    七言律诗送沈士弘将军使日本沈将军止税通商(事见「惠民碑」)闻海上获倭寄赠(有引)赠沈宁海将军海上擒倭(二首)沈宁海将军自淡水奏捷两汛无警小诗赋赠赠沈士弘将军海上奏功赠沈宁海将军海上奏功赠沈士弘亲丈老先生(二首)寄赠沈

  • 卢辩传·令狐德棻

    卢辩字景宣,是范阳涿地人。世代治儒学。其父卢靖,曾任太常丞。卢辩少年时爱好学习,博通经书,被推举为秀才,任太学博士。他认为《大戴礼记》尚未有人加以注解训诂,于是注解《大戴礼记》。他的兄长景裕是当时的大儒,对卢辩说:“

  • ..求传·宋濂

    ..求在南海之东,与漳、泉、兴、福四州界内澎湖列岛相对,但素不相通。天气晴朗时,若烟若雾,隐约可望,其远不知几千里也。西南北岸皆水,至澎湖,地势渐低,接近..求的地方,有海底深陷处,是为落氵祭。氵祭的意思,是海水下趋而不回。凡

  • 卷二百五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封建考【五】异姓封爵一【臣】等谨案我朝封爵之制亲亲而外次及勲臣所以隆报功之典广世禄之恩也兹所纪载首满洲次蒙古又次汉军其间以王公侯伯子男为经以八旗为纬若汉人以军功封者则

  • 卷19·吴缜

    《文德皇后传》云:“从幸九成宫,方属疾,会柴绍等急变闻,帝甲而起,后舆疾以从。”今案《帝纪》并《柴绍传》,并未尝有急变之事,莫知何谓,疑其无之。《宜城公主传》略云:“主嫁裴巽,帝恚,斥为郡主,久之复故,封于神龙元年”今案中宗自

  • 黄书 全文·王夫之

    原极第一夫观初始於天地者,岂不大哉!洋洋乎金以铣之,木以干之,土以敦之,火烜、风挠、水裹以烝化之,彼滋此孕以繁之,脉脉门门,泮涣搏翕以离合之,故盛德行於无疆而不知其届也。然而清其族,绝其畛,建其位,各归其屏者,则函舆之功所以为

  • 卷之四十一·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四十一智父子之智《尧典》: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嚚讼可乎。录曰:此大圣之独见,度越於千古。其所以传贤而不传子者,决於此矣。夫危微之间,所冷毫末,乃圣愚之所由分也。开明之性,近於道心,然不

  • 卷上·佚名

    复次说此法时。命者奢利弗。从座而起。一肩优多罗僧伽作已,右膝著地合掌白言:大德世尊,我欲少问。愿佛听许。如我所问。赐为解说。如是言已,佛告命者奢利弗言:奢利弗。随汝所欲当问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其所问者,我为汝说

  •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卷中·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监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大曼荼罗广大仪轨品之二  尔时婆伽梵。复入一切如来毗首羯磨大菩萨三昧耶。出生羯磨加持。名金刚三

  • 卷第一百六·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一百六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九 【经】尔时彼世界中一切轮围一切须弥一切诸山一切大海一切地一切城

  •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济苦经·佚名

    以无极大道、无上正真道、无为太平清约大道并列为三道,与 《三天内解经》中的无为大道、清约大道、佛道等三道有联系,吉 冈义丰《太平经と佛教》据此认为该经出自六朝极末。敦煌遗经 《灵真戒拔除生死济苦经》与本经部

  • 真龙虎九仙经·佚名

    真龙虎九仙经,原题「罗叶二真人注」,乃天真皇人传授。约成书于晚唐。《通志‧艺文略》着录:「天真皇人九仙经一卷,唐叶静能撰,罗公远、一行注」,当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此书言内丹修炼密诀,以水火为大

  • 越绝书·袁康

    又称《越绝记》。浙江地方志。东汉袁康撰,吴平编定。原二十五卷, 今辑十五卷。袁、吴均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编约于战国至东汉间成书,七万余字,记事下及秦汉。分外传本事、荆平王内传、外传记吴地传、吴内传、计倪内

  • 永宪录·萧奭龄

    编年体史书。清萧奭著,四卷,另有续编,不分卷,书成于乾隆十七年(1752)。按年月顺序,记叙康熙二十一年(1682)至雍正六年(1728)间的重大政治事件。多取材于邸抄、朝报、诏谕、奏折等资料。详细叙述了雍正争嫡即位,年羹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