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通有第三

大夫曰:“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三川之二周,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非有助之耕其野而田其地者也,居五诸之冲,跨街衢之路也。故物丰者民衍,宅近市者家富。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也。

文学曰:“荆、扬南有桂林之饶,内有江、湖之利,左陵阳之金,右蜀、汉之材,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饶财;然民{此鱼}窳偷生,好衣甘食,虽白屋草庐,歌讴鼓琴,日给月单,朝歌暮戚。赵、中山带大河,纂四通神衢,当天下之蹊,商贾错于路,诸侯交于道;然民淫好末,侈靡而不务本,田畴不修,男女矜饰,家无斗筲,鸣琴在室。是以楚、赵之民,均贫而寡富。宋、卫、韩、梁,好本稼穑,编户齐民,无不家衍人给。故利在自惜,不在势居街衢;富在俭力趣时,不在岁司羽鸠也。”

大夫曰:“五行:东方木,而丹、章有金铜之山;南方火,而交趾有大海之川;西方金,而蜀、陇有名材之林;北方水,而幽都有积沙之地。此天地所以均有无而通万物也。今吴、越之竹,隋、唐之材,不可胜用,而曹、卫、梁、宋,采棺转尸;江、湖之鱼,莱、黄之鲐,不可胜食,而邹、鲁、周、韩,藜藿蔬食。天地之利无不赡,而山海之货无不富也;然百姓匮乏,财用不足,多寡不调,而天下财不散也。”

文学曰:“古者,采椽不斫,茅茨不翦,衣布褐,饭土硎,铸金为Θ,埏埴为器,工不造奇巧,世不宝不可衣食之物,各安其居,乐其俗,甘其食,便其器。是以远方之物不交,而昆山之玉不至。今世俗坏而竞于淫靡,女极纤微,工极技巧,雕素朴而尚珍怪,钻山石而求金银,没深渊求珠玑,设机陷求犀象,张网罗求翡翠,求蛮、貉之物以眩中国,徙邛、﹂之货,致之东海,交万里之财,旷日费功,无益于用。是以褐夫匹妇,劳罢力屈,而衣食不足也。故王者禁溢利,节漏费。溢利禁则反本,漏费节则民用给。是以生无乏资,死无转尸也。”

大夫曰:“古者,宫室有度,舆服以庸;采椽茅茨,非先生之制也。君子节奢刺俭,俭则固。昔孙叔敖相楚,妻不衣帛,马不秣粟。孔子曰:‘不可,大俭极下。’此《蟋蟀》所为作也。《管子》曰:‘不饰宫室,则材木不可胜用,不充庖厨,则禽兽不损其寿。无末利,则本业无所出,无黼黻,则女工不施。’故工商梓匠,邦国之用,器械之备也。自古有之,非独于此。弦高贩牛于周,五?赁车入秦,公输子以规矩,欧冶以?铸。《语》曰:‘百工居肆,以致其事。’农商交易,以利本末。山居泽处,蓬蒿?尧?角,财物流通,有以均之。是以多者不独衍,少者不独馑。若各居其处,食其食,则是橘柚不鬻,朐卤之盐不出,旃?不市,而吴、唐之材不用也。”

文学曰:“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蚕麻以时,布帛不可胜衣也。斧斤以时,材木不可胜用。田渔以时,鱼肉不可胜食。’若则饰宫室,增台榭,梓匠斫巨为小,以圆为方,上成云气,下成山林,则材木不足用也。男子去本为末,雕文刻镂,以象禽兽,穷物究变,则谷不足食也。妇女饰微治细,以成文章,极伎尽巧,则丝布不足衣也。庖宰烹杀胎卵,煎炙齐和,穷极五味,则鱼肉不足食也。当今世,非患禽兽不损,材木不胜,患僭侈之无穷也;非患无旃?橘柚,患无狭庐糠糟也。”

猜你喜欢
  三传辨疑卷八·程端学
  用晦卷八·杨慎
  用坏人做你的镜子·孔子
  理学类编原序·张九韶
  卷一·赵汸
  杂篇·庚桑楚第二十三·庄子
  谷梁折诸卷四·张尚瑗
  卷三十八·佚名
  照明品第四十一·佚名
  幻化品第二十六·佚名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全文·佚名
  在光孝寺上堂法语·太虚
  传教西洋之提议·太虚
  中山之社会革命与佛陀之宇宙革命·太虚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录·强行父

      于三谢诗可观世变  江左诸谢,诗文见《文选》者六人。希逸无诗,宣远、叔源有诗不工。今取灵运、惠连、玄晖诗合六十四篇,为三谢诗。是三人者,诗至玄晖,语益工,然萧散自得之趣,亦复少减,渐有唐风矣。于此可以观世变也。(

  •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臧懋循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元)白仁甫撰●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安禄山反叛兵戈举陈玄礼拆散鸾凰侣 正名 杨贵妃晓日荔枝香唐明

  • 第四折·马致远

    (旦扮卜儿上,云)老身终南山人氏。在此在家出家,盖了一座团标,前后并无人家。我有个孩儿,虽是出家人,性子十分躁暴,每日在山中打猎为生。孩儿去了也,我安排下些茶饭,等他回来吃。(洞宾引俫上,云)自家吕岩。自从卖了阵,迭配无影牢

  • 卷十八·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十八    歙县汪立名编长庆集十八【律诗五言七言凡九十四首】 夜入瞿唐峡 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一作艰】哉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一作帛】开逆风惊浪起拔暗船来欲识愁多少高於灧澦堆

  • 列传第四十七 魏韦郭·欧阳修

    魏元忠,宋州宋城人。为太学生,跌荡少检,久不调,盩厔人江融晓兵术,元忠从之游,尽传所学。仪凤中,吐蕃数盗边,元忠上封事洛阳宫,言命将用兵之要曰:天下之柄有二,文武而已,至制胜御人,其道一也。今言武者先骑射,不稽之权略;言文者首篇章

  • ●卷二百二十七·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二十七。   起绍兴三十一年正月,尽其日。   和州进士何廷英上书。   和州进士何廷英谨斋戒沐浴昧死裁书惶恐顿首拜献於皇帝陛下臣闻欲成天下之大业必顺天下之人心欲安天下之生灵必从天下之所欲

  • 黑龙江省沿边荒务变通办法折·周树模

    奏为江省沿边荒务酌拟变通办法,以辟利源而固疆圉,恭折具陈仰祈圣鉴事。窃维垦地殖民为筹边第一要义,古人移民塞下,近日东西各国率多于荒旷之区,注意经营,渐成繁庶,如美之于西路,俄之于西伯利亚,日之于北海道,皆由国家筹拨巨款,设

  • 尔朱兆传·魏收

    尔朱兆,字万仁,尔朱荣的侄子。少时骁勇刚猛,善于骑射,徒手与猛兽搏斗,矫捷过人。几次跟随尔朱荣出猎,到了那些穷岩绝涧人们不知升降的地方,尔朱兆先行开路。尔朱荣因此对他特加褒赏怜爱,任他为身边爪牙。尔朱荣曾经送朝中使者

  • 卷三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大金集礼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三十七杂祠庙宫观       保陵公应圣公      嘉防侯河神宫观大定【阙】年驾幸天长观拜数【天长观再修建毕命侍读郑于耼撰碑文于二十年九月立石】前

  • 第七章 新室始末·吕思勉

    第一节 新莽得政中国之文化,有一大转变,在乎两汉之间。自西汉以前,言治者多对社会政治,竭力攻击。东汉以后,此等议论,渐不复闻。汉、魏之间,玄学起,继以佛学,乃专求所以适合社会者,而不复思改革社会矣。人与动物之异,在于人能改

  • 第四章 17·辜鸿铭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辜讲孔子说:“当遇到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应该想如何可以和他们看齐。当我们遇到不如我们的人,我们应当反思并找出我们是否有和他们相同的弊病。”辜解唐李习之荐所知于徐州张仆射书

  • 物势篇第十四·王充

    【题解】汉时有人认为,人是天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万物也是天按照“五行相生”的说法有意识地造就出来的,而且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相制服、相吞食,都是天意。王充在本篇中则驳斥说,不是“天地故生人”,而是

  • 佛说戒香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尔时尊者阿难来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欲当启问。唯愿世尊为我解说。我

  • 药师三昧行法序·天溪受登

    三昧。菩萨道之正行也。而复以忏法名者。岂律文忏净。为三昧之方便。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其名有以取之欤。余曰。忏法。非外方便也。明三昧之助也。夫三昧正行。通达实相。达实相者。是第一忏。众罪霜露。慧日消

  • 一山文集·李延兴

    诗文集。元李继本撰。九卷。继本名延兴,以字行,东安(今属湖南)人。占籍北平。登至正丁酉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人明未仕。卒年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以后。是集为其子方曙、方眗与其孙伸相继编次而成。最终成书

  • 痰疬法门·李子毅

    清·李子毅撰。子毅字庆申,楚北斩水人,是书首列痰疬总论。大致谓轻微易治者,痰子也,迟重难愈者瘰疬也。次述痰疬鉴别法,外治法门,内治法门,禁用须知。如灯火,禁戒须知。如饮食、服药,宜忌物品。痰疬医案,末附杨梅验方

  • 迷楼记·韩偓

    又称《炀帝迷楼记》。小说。旧题唐韩偓撰。一卷。偓有《韩翰林集》已著录。是编取隋炀帝晚居“迷楼”,沉迷女色,不理朝政,终使隋朝灭亡故事。 写出建造迷楼, 役夫数万,经岁而成。又制“任意车”,游荡后宫,荒淫糜乱。

  • 客座偶谈·何刚德

    四卷。近人何刚德撰。民国十一年(1922年),何刚德曾刊刻《春明梦录》一书。本书之作,意在补前书之缺漏。主要记载清代的典章制度、名人软事、社会风俗等,尤以记述清代典制为详,涉及宫制、军制、学校、科举、财政等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