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人先生传赏析

《大人先生传》是一篇赋体散文,中心思想是对老庄理论的宣扬,《大人先生传》中有“大人先生尝居苏门之山”之语,学界据此认为阮籍的“大人先生”是指苏门山隐士孙登③,孙登实有其人;也有人认为,大人先生的原型其实是阮籍自己,其中的“自好者非之,无识者怪之”其实是阮籍所处社会的真实写照。“先生不以世之非怪而易其务也”则反映了阮籍不肯向司马氏妥协的态度;也有人认为《晋书》、《世说新语》等记载的孙登与苏门山之孙登非一人,或孙登本为一虚构的道家理想人物;也有认为是指“与道合一之老子”④。如李丰楙认为,“大人先生即老子,且兼以自励也.”又说,“阮籍所云大人,盖指神话之老子,与道合一之老子。此间受当时老子观念之影响,故云’夫大人者,乃与造物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但作者也承认阮籍所言至人、真人性格,源于《庄子》.并推测阮籍因“‘博览群书,尤好老庄’,自于老庄哲理体会亲切,复兼采老子神话观念而一之”.结合东汉末年老子神化的历史(如《老子变化经》等)和阮籍对《庄子》的发挥来看,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中既有《老子》的影响,也有《庄子》的影响。

《大人先生》既是因寻访孙登所作,大人先生即使不是指孙登,也应是以孙登为原型虚构出来的仙人。后人的叙述中,孙登这个人物被不断增加了一些神秘色彩,而这个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孙登也只是阮籍借以抒发其感悟的文学工具,与是否真实人物关系不大。正如《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魏氏春秋》云,阮籍“乃假苏门先生之论,以寄所怀”①。如果结合阮籍《通老论》、《老子赞》来看,阮籍对这位托之以言事的“大人先生”的描写是深受老庄影响的。

不论文中的大人先生到底所指何人,这个人物确实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在现实中深受压抑的自我。在幻想中自由舒展的想象?阮籍正是想借这样一个人物将自己从黑暗的现实中解脱出来,故而以华丽的语言、铿锵有力的音调,展开一场缥缈的想象。在阮籍生活的时代。司马氏的暴政横行天下,政治黑暗残暴,一些有骨气的文人不肯与朝廷同流合污,只有消极避世。大部分人接受了老庄一脉的虚无主义思想,要么佯狂、纵酒,要么服药、清谈,于是玄学思想在魏晋时期占据了主导地位,阮籍也是其中的一员。

开篇阮籍首先详细地描述了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然后为自己进行解释和辩护。阮籍对儒教中的“坐制礼法,束缚下民”展开了激烈的讽刺和批判,并将矛头直接指向当权者,指责司马氏“假廉而成贪。内险而一。”一他以永恒之道和变化无穷的世界为参照。指“礼法”只是短暂时问里的产物,丽对于从“礼法”中获得利益的君子,作者更是嗤之以鼻。他认为“礼法”只不过是封建社会贪婪的装饰,“竭天地万物之至以奉声色无穷之欲”一句更是透彻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统治的真相

《大人先生传》中通过对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涉及一些相对深奥的人生问题:人虽然具有很高的自由追求,却义无法在现实中得到完全的自由j这一点一分矛盾,也促使人们对自身本性进行反省。文中的“大人先乍”反观人生,并探索了人的水恒本质。可以说是作者的精神化身。

在黑暗的现实中,知音稀少的阮籍是孤独的他对司马氏权下的社会心怀不满,不肯向其低头,却只能将这种不吐不快的情绪蕴涵在晦涩的文里:阮籍的文字瑰丽绝世,他骄傲的头从不肯向司马氏低下,可他的悲哀和伤痛以及心中的块垒,只能“常借酒浇之”。

《大人先生传》虽然篇幅很长。但实际上并不难理解。这需要读者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作者的内心状态二如果说文巾所描绘的“大人先生”正是阮籍自身的写照的话,那他算是幸福的,因为他笔下的“大人先生”最终是“从此去,天下奠知所终极”,这无疑是阮籍最好的结局。

魏晋是散文进一步骈化的时代,阮籍的文章,也喜用铺排之笔,辞采富丽,又使用很多对偶句,并以单行散句交错其间,使之奇偶相生,整齐中见变化。此文音节整齐,基本用韵,时见对偶文句,铺排较多,实为赋体风格。▲

猜你喜欢
  景公上路寝闻哭声问梁丘据晏子对第二·晏婴
  尹文子卷下·尹文
  读书劄记卷八·徐问
  洪范明义卷上之下·黄道周
  第15章·老子
  卷三十五·李光地
  卷六·佚名
  ·过分矜持亦弊端··王守仁
  卷九·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大明高僧传卷第八·如惺
  评九江地方法院贺方仁之真我论·太虚
  虚空孕菩萨经卷上·佚名
  佛说决定总持经·佚名
   第八十五則 桐峰作虎聲·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淮上女·唐圭璋

      淮上良家女。嘉定间(金兴定末),金人南侵,被掠去。   减字木兰花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遮住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 卷三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三十四预宴九十三人诗一百四首【防草人】李恒荣【年九十六】天闲十万马老犹赋菣刍尧封亿兆民老乃赐粟始知圣朝最重老贱者原不遗台舆今朝三千人入宴食天禄夀最高者一百五【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四·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五年冬十月庚子朔赐宰相赵鼎银帛五百匹两对衣金带一子六品服鼎力辞进书转官故用元丰旧制而有是赐 殿中侍御史谢祖信试宗正少卿 诏户部镂板下江浙荆湖旱伤州县奉行宽恤指挥御史劾其违者窜责先是禁屠以

  • 第七回 寻生路徐市垦荒 从逆谋李斯矫诏·蔡东藩

      却说始皇出巡东南,行至云梦,道过九嶷山,闻山上留有舜冢,乃望山祷祀。前曾迁怒湘山祠,伐木赭山,此次胡为祀舜?再渡江南下,过丹阳,入钱塘,临浙江,江上适有大潮,风波甚恶,因向西绕道,宽行百二十里。从陿中渡过江流,乃上会稽山,祭大

  • 卷第一百一十五·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三十七〔起屠维作噩(己酉),尽上章阉茂(庚戌

  • 东汉会要卷十二·徐天麟

    文学中国史永平十五年明帝以所作光武本纪示东平王苍因上光武受命中兴颂帝甚善之【东平王传】马严与杜抚班固等杂定建武注记【严传】明徳马皇后自撰显宗起居注削去兄防参医药事曰吾不欲令后世闻先帝数亲后宫之家故不着

  • 卷之五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安庆绪传·刘昫

    安庆绪是安禄山的第二个儿子。母亲康氏是安禄山的元配妻子。安庆绪善于骑马射箭,得到安禄山的偏爱。还不满二十岁,就获得鸿胪卿官衔,兼任广阳太守。他原名叫仁执,玄宗赐名叫庆绪,安排在安禄山手下当都知兵马使。肃宗至德二

  • 赵逵传·脱脱

    赵逵字庄叔。他的祖先是秦国人,八世祖赵处荣时举家迁徙到四川,在资州定居。赵逵幼时领悟力强,读书一目十行,速度很快。他尤其喜欢搜集古书,研究历代王朝兴衰,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与当时的名人钜公一起谈论国家安危、存

  • 卷七十八·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七十八 朱批胡瀛奏摺 雍正七年二月初九日江西按察使【臣】胡瀛谨 奏为敬陈管见事窃【臣】备员江臬职司明刑夙夜兢惕惟斯寛严适当以仰副 圣明

  • 卷之十九·佚名

    尚溫王即位元年【大清乾隆六十年乙卯】,正月元旦,日食。即位元年正月元旦,因日食,故諸凢典禮於初二日舉行。方日食之時,主上扮粧慎待,復圓之刻改服。且又在職王子以至諸役人等奉命冠帶,各在該衙謹慎,待復圓之刻退衙。褒賞與那

  • 景公问为政何患晏子对以善恶不分第三十·晏婴

    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对曰:“患善恶之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无由入矣。”

  • 说行定品第二·佚名

    尔时佛告普贤菩萨。当为发遣等目菩萨所欲,并诸菩萨畅诸菩萨常当说菩萨摩诃萨十定方便。普贤菩萨本行功德。咸修当行。何等十。一曰:得初始大德之明。菩萨摩诃萨方便之善。二名悦向大定之行。得菩萨摩诃萨方便之行。三名

  • 释氏稽古略卷二·觉岸

        乌程职里宝相比丘释 觉岸 宝洲(编集再治)  东晋(司马氏都建康)  &middot;元帝  &middot;明帝  &middot;成帝  &middot;康帝  &middot;穆帝  &middot;哀帝  &middot;海西公  &middot;简文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揵度无惭愧品下一切掉尽悔相应耶。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世尊说掉与悔作一盖。或谓掉外无悔悔外无掉。欲说悔外有

  • 伊江集载·佚名

    不分卷,约1.7万余字。是书汇抄清代伊犁地方应办各项事宜及舆地形势。记事至清咸丰年间。为辑录案牍而成,边围制度据此得传,亦属治方隅史之要籍。抄本,极为罕见,弥足珍贵。按舆地、城池、山川、坛庙祠宇、军台、河渡、

  • 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邹韬奋

    邹韬奋著。1940年最初由生活书店出版。共选收韬奋在生活书店内刊《店务通讯》上发表的“每周谈话”42则,均是偏重于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本书兼具人文精神与思想智慧,是一部出自大家之手的厚积薄发之作。自民国时期出

  • 净土生无生论·传灯

    全一卷。明代传灯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为撰者采用诸经论之要旨,阐明净土之生、无生。总分十门:一真法界门、身土缘起门、心土相即门、生佛不二门、法界为念门、境观相吞门、三观法尔门、感应任运门、彼此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