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序

帝王诰命讫于平王国风变于黍离圣人伤王者之不作因鲁史修春秋以奉天命而立人极夫天命流行于人极之中无一息间断人惟不知吾心有天而外求天谓吉凶祸福天未尝定徃徃无天而动于恶然天虽有时而未定终必有时而定天者定则人者屈此人极之所由立也此春秋成乱臣贼子所以惧也彼乱臣贼子惟利是计岂惧夫空言之贬身后之辱哉惧夫天者定而人者屈失其所以为利也故凡犯天下之清议冒天下之大罪能逭诸一时不能逭诸异日能逭诸其身不能逭诸其子若孙人谁无爱身爱子孙之念知天命有不可逭则欲动于恶将有所惧而戢此拨乱反正之笔所以有功于人极也且易春秋在鲁皆所以司天人之契人欲穷而天理灭其卦为剥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纯乎剥者也以齐桓覇天下始末求之每四十年当一爻隂愈进则乱愈甚盟宋之后晋以天下之权授之楚而大夫専盟诸侯皆廪廪乎赘斿之危五阴之剥成矣其末又以天下之权授之吴吴楚与越参立而交横大夫各朶頥其国祸乱极矣而获麟于西狩乱极必治安知无王者作此硕果不食剥所以不终于剥也春秋以伤王者不作而始以幸王者复作而终以鲁圣贤之泽未泯一变可至道而托之以诏万世天道至教圣人至徳备见于行事断断乎循之则治违之则乱得之则生失之则死信人极非春秋不立也余自考功罢归杜门深省有感于圣人以天治人之意作春秋说天目洪咨夔舜俞序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八·刘因
  春秋书法钩元卷一·石光霁
  卷十三·敖继公
  卷三十四·严粲
  第40章 投壶·戴圣
  论语卷四·朱熹
  问事品第一·佚名
  卷一百四十九·佚名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七·佚名
  卷第二十八·李遵勖
  佛说七知经·佚名
  毕业与休假·太虚
  答王蓉清居士书·太虚
  分别功德论卷第四·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六十·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八出 述异·李渔

    〖传言玉女前〗(小生上)访戴归来,独把游装先解。叹同人独羁海外。小生张羽,自从别了柳兄,到湖州去了几月。如今回到故乡,想柳兄也好转来也。〖前腔后〗(生带丑、挑行李上)佳人何在?空遗下相思冤债。归来分与,良朋同害。(见介)(小生

  • 卷五百九·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九顾非熊顾非熊况之子性滑稽好?轹困举场三十年穆宗长庆中登进士第累佐使府大中间为盱眙尉慕父风弃官隐茅山诗一卷秋日陕州道中作孤客秋风里驱车入陕西关河午时路

  • 列传第九十一·刘昫

    ○田承嗣 侄悦 子绪 绪子季安 田弘正 子布 牟 布子在宥 张孝忠 子茂昭 茂昭子克勤 弟茂宗 茂和 陈楚附 田承嗣,平州人,世事卢龙军为裨校。祖璟,父守义,以豪侠闻于辽、碣。承嗣,开元末为军使安禄山前锋兵马使,累

  • 卷二百三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八·柯劭忞

      ○忠义三   王翕 朵儿直班 高文鼎 解子元 罗启南 姜天 恇 钱鹤皋 梁曾甫 孔昺 邓可贤 张恒 张友明 周仁 陈元善 雷灿 叶景仁 隽李铉 马哈麻 罗良 陈端孙 张进九 赵观光潘 伯修 周诚德 刘公宽 王铨 刘良 刘溶

  • 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赵尔巽

      ◎忠义七   张继庚从弟张继辛 李翼棠等 赵振祚赵起   马善 陈克家马钊 臧纾青窦元灏 马三俊张勋 吴文谟   吴廷香 孙家泰 江图悃程葆 彭寿颐 陈介眉亓祈年   唐守忠 吴山 俞焜戴煦 张洵锺世耀 孙义   

  • 粤匪犯湖南纪略·佚名

    粤匪自四月入楚,廿五日扑道州。提督余万清敛兵先逃,署牧王揆一弃城走。时大气炎热,贼遂全股据道州歇伏养兵,旁扰江华,知县刘兴桓自缢死。破永明,知县常建逃,时永、衡方驻重兵,贼恐挫其锋,绕小道而进。六月廿六日,贼分兵取嘉禾,知

  • 卷五十二·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五十二典礼【三 庆祝三】琉球国王尚穆遣陪【臣】朝正预祝万夀如礼琉球国中山王【臣】尚穆诚懽诚忭稽首顿首谨奉表上贺伏以圣德覃敷万国归心而拱极皇龄

  • 卷四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四十七训将士一康熙十年辛亥十月壬辰上谕宁古塔将军巴海曰朕向闻尔贤能今侍朕左右朕益知尔矣飞牙喀赫哲虽已降服然其性暴戾当善为防之

  • 卷五十七(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须弥藏分第十五声闻品第一南无十方一切诸佛。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佉罗帝山。依牟尼仙住处。与大声闻众过出众数。一切皆是佛大弟子。与大菩萨众无量无边。悉从十方诸佛世界而来集会。次第究竟梵翼记分尔时众中去

  • 帝释品第二·佚名

    欢喜地摄布施波罗蜜伽陀。常与无常苦乐等我及无我悉皆空。不住有为及无为住无相行佛亦然。若求声闻缘觉等乃至佛果亦复然。不住此忍不可得如渡大河不见岸。若闻此法彼定得成等正觉证涅盘。见於一切如自身是大智者如来

  • 缘起·智旭

    古德云:&ldquo;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rdquo;又云:&ldquo;般若如清凉池,四面皆可入。&rdquo;般若其有二乎哉?何一不可入,一可入也?余钝根学佛有年,不独大火聚不能捱身,即清凉池亦无能插足。惟是尝闻《华严.普贤行愿品》有剥

  • 杂宝藏经卷第二·佚名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六牙白象缘  兔自烧身供养大仙缘  善恶猕猴缘  佛以智水灭四火缘  波罗奈国有一长者子共天神感王行孝缘  迦尸国王白香象养盲父母并和二国缘  波罗奈国弟微谏兄遂

  • 百论疏卷中·吉藏

    百论疏卷中之余释吉藏撰破一品第三破邪门有二。一破神品明众生空此文已竟。今是第二七品破法明于法空。若利根者既知无人即悟无法。所以然者。人本法末。本无故末即无。二人法相待无人可待。即知无法。但钝根未悟。虽

  • 西升经集注·陈景元

    宋陈景元集萧梁韦处玄(元)、唐徐道邈、冲玄子、李荣和刘仁会五家注。五家大抵发挥无为守一之意。六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宋徽宗政和御注本。

  • 神仙感遇传·杜光庭

    五卷。五代蜀杜光庭撰。道教中常有假托神、人相遇之事以感众。杜光庭撰《神仙感遇传》,就是辑录古今之人与神仙感应相遇之事,令人去向往追求。书中记述人神相遇的故事七十五条,每条都以遇仙者名号为题。所记故事虽为

  • 宋史全文·佚名

    《宋史全文》,全名《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当时也有人称之为《宋史通鉴》或《宋通鉴》。编年体史书。三十六卷。无名氏撰。关于它的成书年代说法不一。有说前宋已盛行,但流传最早的是元刊本,且著目中附有《宋季朝事实

  • 六部成语·佚名

     全称《满汉六部成语》。清嘉庆年间刊行,作者不详。6卷。第1卷为吏部成语,以下依次为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成语,所录词条共2000余条,均为六部文书中常用的语词和词组。

  • 救疾经·佚名

    亦称《救护众生恶疾经》、《救护疾病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本经谓佛见三人身患恶疾,莫知所由,乃遍请过去七佛及密迹金刚,知因犯三宝,故得恶疾。经中叙述了偷取三宝物、不敬三宝所犯诸病,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