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説自序考证

第一页后三行 不能逭诸其子若孙句考平斋集本无若字今从永乐大典原文

第一页后三行 知天命不可逭句平斋集天命作天定今从原文

第一页后七行 以齐桓霸天下始末求之句平斋集避宋钦宗讳以齐桓作齐威今从永乐大典改正后仿此

第二页前七行 违之则乱三句平斋集违字作失字又无得之则生二句今从永乐大典原文増改

猜你喜欢
  卷之六·罗汝芳
  卷五十三【起昭公二十九年尽三十二年】·杜预
  卷三·熊过
  卷三十九·程川
  卷十六·王道焜
  丧服第十一·佚名
  孟子卷二·朱熹
  妙度品第七·佚名
  佛教之初输入附录一:汉明求法说辨伪·梁启超
  佛法之教理行果·太虚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九·佚名
  佛说华手经卷第三·佚名
  宗镜录卷第八十四·延寿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卷上(并序)·妙叶
  大般涅槃经玄义卷下·灌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七·阮阅

      ●卷三十七·讥诮门上  陈彭年,大中祥符中与晁文庄内翰等四人同知贡举。省试将出奏试卷,举人壅衢观其出省。诸公皆惨赧其容,独彭年扬鞭肆意,有骄矜之色。榜出,有甥不预选,怒入其第。会彭年未来,于几上得黄敕,乃题

  • 卷八十六·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八十六目录【起一百八字至一百十字】菩萨鬘引罗志仁击梧桐柳永夺锦标张埜折红梅杜安世吴感江城子慢【又一体】吕渭老蔡松年解佩环彭元逊杜韦嬢杜安世前调【又一体】无名氏緑意刘基

  • 栟榈集钞·吴之振

    邓肃花石诗十一章(并序)臣闻功足以利一国者,当享一国之乐;德足以被四海者,当受四海之奉。恭惟皇帝陛下,至仁之所濡,神道之所化,覃乎无外,不可量数。如一元默运,万物自春。岂特宜民宜人,使由其道,雄鸟兽鱼鳖,莫不咸若是,是其所享宜何

  • 卷六百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十六皮日休杂体诗【并序】案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敎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在焉周礼太师之职掌教六诗讽赋既兴风雅互作杂体遂生焉後系之於乐府盖典乐之职也在汉代李延年为恊律造新声雅道虽缺乐府

  • 尔朱荣传·魏收

    尔朱荣,字天宝,北秀容人氏。他的祖先居住在尔朱川,便以州名为姓氏。经常统领部落百姓,世世代代为酋长。高祖父羽健,登国初年任领民酋长,率领契胡武士一千七百人跟随圣驾平定晋陽,他率部平定中山。论其功劳朝廷拜授他为散骑常

  • 刘寻阝传·欧阳修

    刘寻阝,密州安丘人。年少时跟随青州王敬武做事,敬武死,子师范立,棣州刺史张蟾叛变,师范派指挥使卢洪去讨伐,洪也叛变,师范写信假装好言召洪,洪回来,师范到郊外迎接,叫寻阝斩洪于座位上,再派寻阝攻破张蟾。师范上表封寻阝为登州刺

  • 靳德进传·宋濂

    靳德进,祖先潞州人,后迁大名。祖父靳璇,是儒生。父靳祥,曾以陵川郝温为师,兼善星历。金末兵乱,祥与母散失,母亲因悲泣而双目失明,祥后来找到母亲,用舌舐母眼,百日后复明,人称其孝。当时蕃帅有生杀之权,许多无辜的人,多由于祥而得免

  • 樊山政书自序·樊增祥

    昔余宰渭南六年、尝裒其公牍批判、付诸剞劂、已数千部、流布人间矣、光绪己亥春开缺、以道府用、辛丑夏遂擢秦臬秋摄秦藩事、其自治文牍、一如为令长时、每一批词挂发吏民传写殆徧、癸卯以后、秦中官报、即以吾公牍为

  • ●牧令书卷二十三 宪纲·徐栋

    安肃徐栋致初辑 牧令书曷以列宪事也亲民者州县能使州县亲民者上官州县每视上官为转移天下若皆知人善任尽心民事之上官天下安有不治之州县哉故以宪纲终焉 赵吉士 胡承诰 魏象枢 陈宏谋 栗毓美 张贞生 袁守定 卢锡晋 袁

  • 144.玄武门之变·林汉达

    唐高祖即位以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三个人当中,数李世民功劳最大。太原起兵,原是他的主意;在以后几次战斗中,他立的战功也最多。李建成的战功不如李世民,只是因为他是高祖的大儿子,才取得太子的地位。

  • 卷二十七·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二十七理气二天文日月程子曰日月之为物隂阳发见之尤盛者也 日月之在天犹人之有目目无背见日月无背照也 天地日月一也月受日光而日不为之亏然月之光乃日之光也 日

  • ·良知即是未发之中··王守仁

    另一封此篇为&ldquo;答陆原静&rdquo;的又一封论学书信。【原文】来书云:&ldquo;良知,心之本体,即所谓性善也,未发之中也,寂然不动之体也,廓然大公也,何常人皆不能而必待于学邪?中也,寂也,公也,既以属心之体,则良知是矣。今验之于

  • 卷十五·普济

      青原下六世雪峰存禅师法嗣云门文偃禅师韶州云门山光奉院文偃禅师,嘉兴人也。姓张氏,幼依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敏质生知,慧辩天纵。及长,落发禀具于毗陵坛,侍澄数年,探穷律部。以己事未明,往参睦州。州才见来,便闭却门。师

  • 卷第三十六(杂行长者部下)·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三十六(杂行长者部下)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流水救十千鱼一&middot;树提伽身生人中受天果报二  &middot;迦罗越手能雨宝三&middot;迦罗越以饱食施鸟令出腹中珠四&middot;忽起经暂贫客作设会即

  • 目录·佚名

    云外禅师语录目录卷之一菩提上堂卷之二老祖上堂卷之三神鼎上堂卷之四普说(二)卷之五小参卷之六小参卷之七机缘卷之八机缘法语(附)卷之九拈颂卷之十书问卷之十一偈净土咏(附)卷之十二诗卷之十三杂着卷之十四散话卷之

  • 修真后辩·刘一明

    庄子谓大道不称,大辩不言。盖以道本无名,有何可称?道本无形,有何可言?称且不可,言且不可,更何可辩?然世有称道者,有言道者。一自有称,则是非混杂,而道不真矣;一自有言,则邪正相争,而道有假矣。称道不真,言道有假,不是称道,反是谤道;不是

  • 易原就正·包仪

    清包仪撰。十二卷。《四库全书》本。此书解《易》,颇取陈抟、邵雍先天之学。然亦多能发明《易》理。《四库全书提要》指出:“观其《自序》,称早年闻有《皇极经世》而无由求得其书。自顺治辛卯至康熙己酉,七经下第,贫不自存

  •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妙经注解·佚名

    题“通神庵洞阳子注解”。前有锦江葆真子周准序,知洞阳子姓吕。经为祝诵祈禳之文,含内丹语。注述修性炼气聚精,三宝化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