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杂剧(元)关汉卿撰●包待制智斩鲁斋郎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三不知同会云台观 正名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楔子〔冲末扮鲁斋郎引 
- 远莅长沙渚,欣逢贾谊才。
江山疲应接,风日复晴开。
江树云间断,湘山水上来。
近洲朝鹭集,古戍夜猿哀。
岸杼含苍捄,河蒲秀紫台。
月余偏地赏,心尽故人杯。
自我违京洛,嗟君此溯洄。
容华因别老,交旧与年颓。
梦见长安陌,朝宗实 
- 						 			  特薛禅   特薛禅,姓孛思忽儿,弘吉剌氏,世居朔漠。本名特,因从太祖起兵有功,赐名薛禅,故兼称曰特薛禅。女曰孛儿台,太祖光献翼圣皇后。子曰按陈,从太祖征伐,凡三十二战,平西夏,断潼关道,取回纥寻斯干城,皆与有功。 
-   南京兵部二(尚書二 侍郎 郎中 主事)   ◆尚書二   劉端簡公采傳(耿定向)   南京兵部尚書郭襄靖公應聘墓誌銘(陳經邦)   又傳(海瑞)   贈太子少保南京參贊機務兵部尚書月□□公武卿神道碑銘   □所吳公文華 
- 正德二年八月壬申朔复除裁革山东按察司副使何琛于江西○给隰川王府镇国将军聪瀡聪潢岁禄各一千石以隰川王言其由辅国将军加封例应增给也○南京户部尚书杨廷和等奏近欲通钱法凡解户口食盐及商税鱼课钞钱赴部者必历代旧 
- 海波鼎沸鸣战鼓,躏骸成泥血飞雨。妈宫岛㈠外啼杜鹃,声声似诉台民苦。昨有台民自台来,无人忍听伤心语。㈠林芝嵋台湾纪略云:澎湖为台湾门户,环绕三十六屿;大者曰妈祖屿等处,次者曰西屿头等处。各屿惟西屿稍高,余皆平坦。妈宫岛 
-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九十一郊社考【一】郊【臣】等谨按圣王之制祀典礼莫大於郊义莫重於配天惟天子父天母地得以行之三代之制冬日至则祀圜丘以大报天孟春上辛为民祈谷岁凡郊祀者再仲夏而雩夏至则祀方泽礼至备义 
-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六封建考【臣】等谨按古封建之制自汉而还渐乖其旧去古日远规模尽易然历代帝王子弟多膺封爵非惟重天潢之支派亦尚有屏翰王室之义焉若异姓公卿间 
- ○蒙古诸帝之立(太宗、定宗、宪宗、世祖)理宗宝庆三年七月,蒙古主铁木真卒于六盘山,在位二十二年,庙号太祖。凡六子:长曰术赤,性卞急而善战,早死。二曰察合台。三曰窝阔台。四曰拖雷。至是,拖雷监国。绍定二年八月,蒙古主窝阔台 
-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一      明 湛若水 撰诚意格【凡八目】 审几  立志  谋虑  感应 儆戒  敬天  敬祖考 畏民 臣若水序曰诚意何以言格物也程頥曰格者至也物者理也至其理 
- 小学之教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学郑氏曰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蓝田吕氏大临曰未十年非不学也能食敎以右手能言敎以唯俞六年敎数与方名七年敎之男女之别八年敎之长幼之序九年敎之数日然未就外 
-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六十五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十三	【经】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从初地乃至 
- 	后学性一阅	生生道人梓	第一则青原阶级	示众云。大忘人世。何必三思。击碎疑团。那消一句。不滞玄关。纵横得妙者。是甚么人。	举思和尚问六祖大师。当何所务即得不落阶级(但能行好事。何必问前程)。祖云。汝曾作甚 
- 札记。清阎若璩撰。阎氏生前并未成书,后人掇拾于散佚之馀而成帙,非其全豹。阎氏太原人,潜邱为太原附近地名,曾于《尚书古文疏证》卷六第八十一条下有“潜邱劄记”等字,故取以为书名。《四库全书》据吴玉搢重定本,删并为六卷 
- 清王士祯撰。成书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有康熙四十四年序刊本、渔洋山人著述丛书本、光绪间申报馆丛书本、清代笔记丛刊本、笔记小说大观本等。十二卷。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四十三年所作读书札记,内容以记叙传闻 
- 金词别集。6卷(原缺卷4—6,仅存3卷)。蔡松年撰,金魏道明注。蔡松年字伯坚,家乡别墅有萧闲堂,遂自号萧闲老人。“明秀”为其别墅一小石山名。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萧闲集》6卷,今已不传。《明秀集注》有石莲庵 
- 明末清初顾炎武抉摘杜预《左传集解》缺误并加补正之书。3卷。以杜《解》时有缺失,贾逵、服虔之《註》,乐逊之《春秋序义》,又佚而不传,于是博稽载籍,作为此书。至于邵宝《左镌》等书,如有合者,亦皆采辑。“若室如悬磬 
- 梵名Ks!itigarbha -pran!idha^na-su^tra 。凡二卷。唐代实叉难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亦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等。佛教经典。唐实叉难陀译。本经称地藏菩萨曾受释迦牟尼付嘱,在弥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