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七知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佛游于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比丘受教从佛而听。佛告诸比丘。有七法道弟子。现世安隐和悦多行。精进法观令习得尽。何谓七法。一知法。二知义。三知时。四知节。五自知。六知众。七知人。诸比丘何谓知法。谓能解十二部经。一曰文。二曰歌。三曰说。四曰颂。五曰譬喻。六曰本起纪。七曰事解。八曰生傅。九曰广博。十曰自然。十一曰行。十二曰章句。是为知法。不解十二部经。为不知法。何谓知义。彼彼所说经法悉晓其义。是为知义。彼彼所说不晓不解。为不知义。何谓知时。知是时可惟寂灭想。是时不惟受行想。是时可惟慎护想。是为知时。不晓时宜所行。为不知时。何谓知节。能少饮食大小便便得消化。能节出入坐起行步。卧觉语默事从约省。是为知节。不自约省。为不知节。何谓自知。自知己身意老多少。所信所戒所闻所施所慧所解所至所入。深浅厚薄事事自知。是为自知。不知己意所入多少。为不自知。何谓知众。能知彼众若君子众若理家众。若梵志若沙门众。若或有时至彼众。宜坐宜立宜语宜默。知随时宜是为知众。不知相彼众随时宜者。为不知众。何谓知人。如有两人。一人信道一人不信道。信道者可称誉。不信者无称誉。信道有两辈。一人数诣道场乐沙门。一人不数诣道场智略沙门。数诣者可称誉。不数诣者无称誉。数诣道场有两辈。一人爱敬沙门。一人不爱敬沙门。爱敬者可称誉。不爱敬者无称誉。爱敬有两辈。一人亲习沙门。一人不亲习沙门。亲习者可称誉。不亲习者无称誉。亲习有两辈。一人好问经法。一人不好问经法。好问者可称誉。不好问者无称誉。好问有两辈。一人侧耳听。一人不侧耳听。侧耳听者可称誉。不侧耳听者无称誉。侧耳听有两辈。一人闻法受持。一人闻法不受持。闻法受持者可称誉。不受持者无称誉。受持有两辈。一人闻而思义。一人闻不思义。闻而思义者可称誉。闻而不思义者无称誉。闻法思义有两辈。一人如经义解。受法如法立。一人不如经义解。不受法不如法立如经义解者可称誉。不如经义解者无称誉。如经义解有两辈。一人但自安己。不安他人不多安人。不哀世间不利天下。一人自能安己。亦安他人多安天下。愍伤世间利宁天人。诸比丘当别知。其自安己能安他人多安天下。愍伤世间利宁天下者。是人为最上最长最尊极尊。譬如牛乳成酪酪为酥酥为醍醐醍醐最上。如是人者。为人中之人。乃为上行尊行极尊之行。为最胜为上愿无上也。诸比丘能见两人为智为高。能分别此人善此人胜。是为知人。佛说是已。皆欢喜受。

猜你喜欢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四·智旭
  卷第十四·佚名
  佛说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佚名
  卷之十·铁壁慧机
  目录·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七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八卷·佚名
  禅相品第十四·佚名
  卷第一百六十九·佚名
  从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以明孛经大旨──佛法要旨·太虚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一·陈梦雷
  卷三十九·性音
  佛地经论卷第六·佚名
  佛说瑜伽大教王经卷第四·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唐慧琳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三出 伤离·李渔

    〖挂真儿〗(外上)觅得孩儿闷稍可,回来后骇失家婆。命合孤穷,将鳏换独,不若安其故我。老夫别了孩儿,星夜赶回故里,指望与老妻相见,说起外面的事,大家欢喜一场。不想走到家中,止剩几间破屋,不但老妻不见,连家人、小子都不知那里去了

  • 序·叶小纨

    《鸳鸯梦》,余甥蕙绸所作也。诸甥姬皆具逸才,谢庭咏絮,璧月联辉,洵为盛矣。迨夫琼摧昭折,人琴痛深,本苏子卿“昔为鸳与鸯”之句,既以感悼在原,而琼章殒珠,又当于飞之候,故寓言匹鸟,托情梦幻,良可悲哉!若夫词曲一派,最盛於金元,未闻

  • 卷四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十七腊日类五言古残腊独出        【宋】苏 轼幽寻本无事独往意自长钓鱼丰乐桥采杞逍遥堂罗浮春欲动云日有清光处处野梅开家家腊酒香路逢眇道士疑是左元放我欲从之语恐复

  • 卷八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十七张说奉和圣制登骊山瞩眺应制寒山上半空临眺尽寰中是日廵游处晴光远近同川明分渭水树暗辨新丰岩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风奉和圣制幸白鹿观应制洞府寒山曲天游日旰回

  • 志第三 礼乐三·欧阳修

    自周衰,礼乐坏于战国而废绝于秦。汉兴,《六经》在者,皆错乱、散亡、杂伪,而诸儒方共补缉 ,以意解诂,未得其真,而谶纬之书出以乱经矣。自郑玄之徒,号称大儒,皆主其说,学者由此牵惑没溺,而时君不能断决,以为有其举之,莫可废也。由是

  • 竹书统笺卷九·徐文靖

    宣王【笺按周本纪厉王死于彘宣王即位】名靖元年甲戌春正月王即位周定公召穆公辅政【笺按周本纪宣王即位二相辅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僖公二十四年传注曰召穆公周卿士名虎扶风雍县东南有召亭】复田赋【笺按

  • 卷之三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贪官污吏传·佚名

    ◎明珠明珠,字纳兰,于康熙戊午迄戊辰,十馀年间,权势最盛。是时镇定三藩,干戈将靖,明珠为满首相,与汉首相杜定德等同尽赞襄之力,故世祖恩眷颇优。尝以御书大轴赐之曰:&ldquo;朕万岁馀暇,留心经史,时取古人墨迹临摹,虽好慕不衰,然未

  • 第三四三供词及堂谕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七日一二二○二--二○·佚名

    北门总理王礼让之供词及分府准充据王礼让:供年五十岁,原籍晋江县人,有妻子,现住本城北门内,开郊行生理。兹蒙赏给戳记,发交监生领回,认真办理,小心公事,不敢贻误,总求恩典。谕:验得王礼让为人诚实,堪充北门总

  •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佚名

    成王下周公待士【昌黎 石守道 荆公】周公居变【东坡 颍滨】周公不乐【东坡】召公【荆公】周公待士昌黎曰周公之为辅相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髪当是时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

  • 徐石麒传·张廷玉

    徐石麒,字宝摩,嘉兴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初任工部营缮主事,管理节慎仓。魏忠贤当时兼领惜薪司,所需都由节慎仓支出,石麒总是按常规拒绝他的不合理要求。魏忠贤的党羽们在院子里跟他吵闹,石麒也不为所动。御史黄尊素因为

  • 卷二百三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三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征伐宋孝宗隆兴二年张浚上言曰臣伏奉今月十八日午时亲笔处分臣已恭禀圣训王之望等言泗州利害所当讲明今欲且令谨守俟

  • 卷八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八十九职官考【十三】品级文职【臣】等谨案钦定吏部则例满汉官员品级各自分载以着铨除之法兹编满汉按品合辑以便稽考其满汉之品初异而後更定画一详为条注至旧设之官或裁或改者则加案声明凡

  • 卷一百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二礼部六十一诸番四夷土官人等二事例哈密永乐四年赐忠顺王紵丝六十疋绢二百一十四疋祖母母妃各紵丝六疋绢六疋婶母紵丝四疋绢四疋六年赐王紵丝五十疋绢二十

  • 周书·酒诰·佚名

    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乃穆考文王肇国在西土。厥诰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祀兹酒。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天降威,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丧,亦罔非酒惟辜。』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越庶国

  • 卷三十三·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三十三   宋 王与之 撰肆师之职郑康成曰肆犹陈也肆师佐宗伯陈列祭祀之位及牲器粢盛郑锷曰肆师礼官之考所陈者皆祭祀之仪物礼官之属皆取法于是故以下大夫为之

  • 目录·顾镇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虞东学诗目录    诗类卷一国风一【周南召南】卷二国风二【邶鄘卫】卷三国风三【王郑】卷四国风四【齐魏唐】卷五国风五【秦陈桧曹豳】卷六小雅一【鹿鸣至鹤鸣】卷七小雅二【祈父至四月

  • 原强·严复

    中国严复著。原发表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天津《直报》。系甲午战争后,作者主张自强变法一系列论文中之最重要者。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进化论观点和积极提倡西学思想。阐明国家强弱存亡之大要在民力的强弱、民智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