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钦定四库全书

月令解卷九       宋 张虙 撰

季秋之月

季秋者斗建戌之辰也汉志云毕入於戌则戌毕也夏正为九月

日在房

九月之中三统历云日在房五度元嘉历云日在氐七度日与斗建常相合戌与卯合故九月斗建戌则日在卯房正属卯也房四星

昬虚中旦柳中

虚二星北方之宿柳八星南方之宿虚与柳正相望也

其日庚辛其帝少皥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无射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

无射者月建戌之律也季秋气至则无射之律应周语云无射所以宣布喆人之令德示民轨仪汉志云射厌也言阳气究物而使隂气毕剥落之终而复始亡厌已也

鸿鴈来宾爵入大水为蛤鞠有黄华豺乃祭兽戮禽鴈当仲秋自北而来至是则如宾言来而得所如宾之授馆也造物之妙或变或化难以理诘爵入大水为蛤既非可以形求又非可以色求所可得而言者当春发生则鹰化为鸠鼠化为鴽其化者亦不自知其化此春时也当秋冬之时爵之为蛤雉之为蜃非化也入大水为之此由得水而然也草木雕零鞠始茂盛物皆黄而落鞠独黄而华此其异也豺之性贪而忍祭兽知有先矣以兽为未足又用禽而戮之凡此用物以纪时也

天子居总章右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亷以深

此当戌上九月位也

是月也申严号令命百官贵贱无不务内以会天地之藏无有宣出

国之号令何尝不严至是又申之使无懈惰皆所以顺时也前乎此命百官始收敛今则命百官贵贱无不务内盖人之品有贵贱其具天地之性则无贵贱当天地严肃之时务自收敛岂惟贵者当然贱者亦当然季春言不可以内至季秋则言无不务内皆因时也天地之气有发亦有藏人岂能自异於天地藏则不复宣出矣会犹参也以是而观人之一身与天地并立而为三顷刻之中或呼或吸皆有隂阳一日之中或作或息必顺昼夜则一岁之中或出或内岂能离春秋之舒惨乎

乃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谷之要藏帝藉之收於神仓祗敬必饬

仲秋趣民收敛犹未备也至是始备收言无一物之不收也冢宰於此时可以举五谷之要要如宰夫之治要司会之月要多寡之总数也冢宰将以制国用不举其要国用何由而制然此特举其要而已汉文帝问宰相一岁钱谷出入之数几何周勃辞以不知是失举要之职陈平辞以有主者又失举要之义唐至以宰相领度支领盐铁失之益远矣帝藉者藉田所种之谷以供粢盛也仓谓神仓重粢盛之所委不敢待以常用曰祗曰敬而又饬之无或忽也古人事神之道寜过乎恭毋失之忽

是月也霜始降则百工休乃命有司曰寒气总至民力不堪其皆入室

工居四民之中亦居六职之中国之器用所资也霜降则休注谓寒而胶漆之作不复坚好此未尽古人之意盖当休老劳农之时凡终岁勤动者无不休矣百工之役使之少息此亦圣人顺时之政也夫积隂成寒其气总至岁时之所同也民生畏寒入此室处亦其情之所同也又何待上之人谆命之而後知所避哉圣人之於民不啻父母之视其子有害必使之远惟恐或罹其害也有灾必使之去惟恐或陷於灾也痒痒疾痛甚於在己民未尝以力之不堪告於上也而上之人探其情言之为是恩勤之教呜呼仁哉

上丁命乐正入学习吹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上丁上旬之丁丁取文明之盛习吹则以是月将大飨也春习舞秋习吹注谓春夏重舞秋冬重吹诸解则谓各举其一相备之辞窃谓舞之为艺其缀兆疾舒之节当春习之熟矣惟有声者隔而不习则声必涩古诗所谓久不吹之涩欲无所以仲春之月上丁乐正习舞矣至仲丁又命习乐注习乐者习歌与八音岂非有声者不可遽已邪然则飨帝之前俾之习吹正为此耳矧秋属金金有声者亦因其时大飨帝者言徧祭五帝也尝者宗庙之秋祭也以秋祭之牺牲告备于天子以物成可尝之时尤所重故也仲秋视全具至此又告备古人於祭祀诚?如此不厌其烦也尝与烝秋冬祭名不当别求义秋而尝【案原本而尝上脱秋字今补】则月令季秋有尝牺牲之文冬而烝则月令孟冬有大饮烝之文周之尝以仲此言於季者彼取时之仲此取时之盛饮烝则烝祭毕而饮也

合诸侯制百县为来岁受朔日与诸侯所税於民轻重之法贡职之数以远近土地所宜为度以给郊庙之事无有所私

疏云诸侯谓畿外国百县谓乡遂是则畿外诸侯以在远故合之县内诸侯则径施制焉皆欲令受正朔也秦以建亥为正故於九月言来岁之礼百县在畿内取民之法一定此郑氏言周礼畿内用贡法是也诸侯则如周礼邦国用助法所以上之人从而制之轻重之法诸侯所取乎下者贡赋之法诸侯所共乎上者远近所宜则若周礼男服贡器物卫服贡财物之类土地所宜则若禹贡徐州贡土五色扬州贡金三品之类以此为度昭然可考夫人君享四海九州之奉岂为一己之私哉盖以给宗庙之事为主也大宰以九贡致邦国之用而一曰祀贡则天下之用未尝先於祀事者

是月也天子乃教於田猎以习五戎班马政命仆及七驺咸驾载旌旐授车以级整设于屏外司徒搢扑北面誓之天子乃厉饰执弓挟矢以猎命主祠祭禽於四方周礼大司马中秋教治兵遂以猕田彼以中秋而此以季秋中秋则以顺时气季秋则以农隙也夫田猎之教非观美也正所以习武备也马政有国之急务如周礼趣马巫马之简治校人廋人之乘阜圉师牧师之牧养莫不有政焉平时讲之熟矣至田猎之时又从而班之周礼夏官司马则凡马职皆属夏官故仲夏班马政所以顺天时也今季秋又班马政则以田猎故也仆掌车驺掌马咸驾以马驾车也旌旐所以为表识授之以级自上而下不可乱行此整设也屏外则天子师田张幕有幕故亦有屏司徒设教八曰以誓教恤则民不怠誓以犯田法之罚搢扑于带以示有事于教无事于刑北面则又以教兵本主杀也饰戎服之饰也从而厉之所以振扬其威武亲执弓挟矢以猎以万乘之尊而从事于弓矢以天光之穆穆而周旋於驰逐之乐则武事日以张军容日以壮此田猎之礼古人之所重非若後世视为观美也主祠典祭祀者得禽则以祠四方之神周礼秋致禽以祀祊郑康成云祊当为方秋田主祭四方报成万物

是月也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蛰虫咸俯在内皆墐其户

炭以御寒人所资非不急也必待草木黄落之後始取之物既归根用亦随宜斧斤以时入山林此亦王政之一也蛰虫知避杀气使其首向内向知坏户而已今又墐其户坏益也谓稍小之也墐涂闭之虫知畏杀气如此人灵於物可不谨所避哉

乃趣狱刑毋留有罪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趣之为言督之也为政无取於督趣为狱刑则恶乎淹滞不恶乎督趣自入秋来孟则严断刑仲则申严百刑至季则趣狱刑无一时不为刑虑古人以刑为重事谆谆於告戒之间易曰山上有火旅先王以明谨用刑而不留狱旅为不处而圣人以不留狱象之信矣桎梏之苦箠楚之痛望而畏之此岂可留也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皆从而收之亦以顺天时也夫禄秩之不当无时不可收岂独严於秋令天下犹一家耳一家之内凡所给予岂无幸得者岂无过受者予之於前而收之於後予之於平日而收之於秋此亦政也供养之物亦犹是也月令之所食多取乎时之生尅内则之所食多取乎时之肥美不宜则虑其反为己害尤严於秋也大抵三秋之政虽条画有不同然其大指惟务於严肃不欲其弛玩而无度惟务於收敛不欲其散漫而无统圣人因时而出政不如是则几於逆天

是月也天子乃以犬尝稻先荐寝庙

稻即周礼稻人掌稼下地所生者至是始熟故荐之谷之种最多惟稻之熟最晚荐新於孟秋之月荐晚於季秋之月或蚤或晚无不荐也

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行冬令则国多盗贼边竟不寜土地分裂行春令则煖风来至民气解惰师兴不居

季夏水潦盛昌故行夏令则为大水然其害犹未即见而殃败乃成於冬大水所积也鼽嚏之疾亦水气所成欤盗贼隂类也秋尽则为冬令今未尽而行冬令所谓重隂盗贼之起亦时使然四境之不安土地之分裂皆生於盗贼之多也秋气肃杀而行春令则风为煖风民失揫敛之义则有懈惰之情师兴不居师兴则劳民矣又迁徙无常民愈劳也此皆非时之灾也

猜你喜欢
  曾子天圆第五十八·戴德
  孟子纂疏卷七·赵顺孙
  度心术·李义府
  卷九·蔡卞
  卷三·梁益
  第46章 射义·戴圣
  孟夏纪第四·吕不韦
  (三)八佾篇·钱穆
  卷二·章太炎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青原六世)·惠洪
  八总持品二十三·佚名
  卷六十六·佚名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全文·佚名
  因果观念与心理建设·太虚
  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解人颐 丽情集·钱德苍

    咏新浴  华清宴罢新浴起,带温裙拖地。单嫌月色明,偷向花间立。俏东风,俏东风,有心儿轻揭起。 赵松雪赠管夫人

  • 第八出 遇贤·李渔

    〖青玉案〗(老旦带末上)日来访遍闺中秀,非故向,名场走,要与仙郎求配偶。选娇遴艳,不教遗漏,此意君知否?奴家许仙俦,自与吕郎订约之后,把他择配的事,时刻放在心头。但凡选择妇人,毕竟以色为主,有了绝色,方问其才;况且吕郎的面貌,岂是寻

  • 卷十八·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十八     宋 陈起 编张至龙雪林删余 宿灵岩 树杪钟楼出半层佛床黠鼠弄残灯五更石上僧犹定头满清霜唤不譍 登东山怀朱静佳 布石行山涧云封竹洞名照池传古貌借

  • 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十·赵尔巽

      万子扈尔干、孟格布禄、扈尔干子岱善、孟格布禄子吴尔古代 杨吉砮兄清佳砮、杨吉砮子纳林布禄、金台石、清佳砮子布寨、布寨子布扬古布占泰 拜音达里   万,哈达部长也。万自称汗,故谓之万汗。明译为王台,“台”“

  • 卷第三十八·胡三省

    汉纪三十〔起旃蒙大渊献(乙亥),尽玄黓敦牂(壬午),凡八年。〕《王莽下》天凤二年〔(乙亥、一五)〕①春,二月,大赦天下。②民讹言黄龙堕死黄山宫中,〔晋灼曰:黄山宫在槐里。黄图:黄山宫在兴平县西三十里。〕百姓奔走往观者有万数。莽

  • 卷之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一四四二 热河总管福克精额等奏纪昀等覆勘书籍及收发办理缘由折·佚名

    一四四二 热河总管福克精额等奏纪昀等覆勘书籍及收发办理缘由折乾隆五十七年四月初十日奴才福克精额、佛保谨奏,为覆勘书籍人员已到热河,并收发办理缘由,恭折奏闻事。奴才等于三月二十四日接到纪昀文开,此次遵旨覆勘热河

  • 尚贤上第八·墨子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

  • 卷十五·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例卷十五宋 崔子方 撰凡外事门例时诸侯会桓二年秋七月蔡侯郑伯会于邓【承纪侯朝月】庄十五年春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鄄僖三年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僖二十一年秋宋

  • 第41章·老子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1)。弗笑,不足以为道(2)。是以建言有之曰(3):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4)。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媮(5),质真若渝,大白若辱(6)。大方无隅,大

  • 书传卷三·苏轼

    宋 苏轼 撰虞书大禹谟第三臯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谟臯陶谟益稷矢陈也申推明之也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命敎也以文敎布于四海而继尧舜以文命为禹名则布于四海者为何事耶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

  • 卷十八·刘玉汝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缵绪卷十八     元 刘玉汝 撰 鲁颂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騂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

  • 月江和尚语录卷中·月江正印

    拈古温州路慧日禅寺住持门人 祖安 编举德山示众云。今夜不答话。问话者三十棒。时有僧出礼拜。山便打。僧云。某甲话也未问。山云。你是甚处人。僧云。新罗人。山云。未踏船舷。好与三十棒。法眼云。大小德山。话作

  • 投辖录·王明清

    宋代文言志怪小说。南宋王明清撰。一卷,有涵芬楼辑《宋人小说》本。 《说郛》本仅存序及四则,不全。本书是作者早年的著作,其自序作于绍兴己卯(1159),时年三十三岁。自序称所录为“齐谐志怪”一类“新奇事”,书中内容

  • 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是五七言古今体诗的高峰。《全唐诗》收集了48 900余首诗,流传众口的名篇也不下千首。清代文学家孙洙从中选择了三百余首,分体编排,名为《唐诗三百首》,署名蘅塘退士印行。据考证,孙洙编选此书

  • 诗本义·欧阳修

    北宋欧阳修撰。全书十六卷,对《诗经》诸篇先以“论曰”为题,畅言前人之说,然后以“本义曰”表明作者对各诗主旨的看法。又以时世论、本末论以及豳、鲁、序三问阐述对个别诗篇及诗序的看法,书后并附《诗图总序》及《亡

  • 肇论·僧肇

    佛学论文集。东晋僧肇著。一卷(或作三卷)。其中心是论述并发展般若、三论空的中道思想。首篇为《宗本义》,从缘生无性谈实相,概括全书大旨。后载四篇论文:一、《物不迁论》,论述了其“即动而求静”的动静观。认为“求向物

  • 大迦叶本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为大迦叶说制心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