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度心术

度心第一

吏者,能也,治之非易焉。

仁者,鲜也,御之弗厚焉。

志大不朝,欲寡眷野。

才高不羁,德薄善诈。

民之所畏,吏无惧矣。

狡吏恃智,其勇必缺,迫之可也。

悍吏少谋,其行多疏,挟之可也。

廉吏固傲,其心系名,誉之可也。

治吏治心,明主不弃背己之人也。

知人知欲,智者善使败德之人焉。

御心第二

民所求者,生也;君所畏者,乱也。

无生则乱,仁厚则安。

民心所向,善用者王也。

人忌吏贪,示廉者智也。

众怨不积,惩恶勿纵。

不礼于士,国之害也,治国固厚士焉。

士子娇纵,非民之福,有国者患之。

士不怨上,民心堪定矣。

严刑峻法,秦之亡也,三代盛典,德之化也。

权重勿恃,名高勿寄,树威以信也。

擒心第三

德不悦上,上赏其才也。

才不服下,下敬其恕也。

才高不堪贱用,贱则失之。

能傲莫付权贵,贵则毁己。

才大无忠者,用之祸烈也。

人不乏其能,贤者不拒小智。

智或存其失,明者或弃大谋。

不患无才,患无用焉。

技显莫敌禄厚,堕志也。

情坚无及义重,败心矣。

欺心第四

愚人难教,欺而有功也。

智者亦俗,敬而增益也。

自知者明,人莫说之。

身危者骇,人勿责之。

无信者疑,人休蔽之。

诡不惑圣,其心静焉。

正不屈敌,其意谲(jue)焉。

诚不悦人,其神媚焉。

自欺少忧,醒而愁剧也。

人欺不怒,忿而再失矣。

纵心第五

国盛势衰,纵其强损焉。

人贵势弱,骄其志折焉。

功高者抑其权,不抑其位。

名显者重其德,不重其名。

败寇者纵之远,不纵之近。

君子勿拘,其心无拘也。

小人纵欲,其心惟欲也。

利己纵之,利人束之,莫以情易耳。

心可纵,言勿滥也。

行可偏,名固正也。

构心第六

富贵乃争,人相构也。

生死乃命,心相忌也。

构人以短,莫毁其长。

伤人于窘,勿击其强。

敌之不觉,吾必隐真矣。

贬之非贬,君子之谋也。

誉之非誉,小人之术也。

主臣相疑,其后谤成焉。

人害者众,弃利者免患也。

无妒者稀,容人者释忿哉。

逆心第七

利厚生逆,善者亦为也。

势大起异,慎者亦趋焉。

主暴而臣诤,逆之为忠。

主昏而臣媚,顺之为逆。

忠奸莫以言辩,善恶无以智分。

谋逆先谋信也,信成则逆就。

制逆先制心也,心服则逆止。

主明奸匿,上莫怠焉。

成不足喜,尊者人的也。

败不足虞,庸者人恕耳。

夺心第八

众心异,王者一。

慑其魄,神鬼服。

君子难不丧志,释其难改之。

小人贵则气盛,举其污泄之。

穷堪固守,凶危不待也。

察伪言真,恶不敢为。

神褫之伤,愈明愈痛。

苛法无功,情柔堪毕焉。

治人者必人治也,治非善哉。

屈人者亦人屈也,屈弗耻矣。

警心第九

知世而后存焉。

识人而后幸焉。

天警人者,示以灾也。

神警人者,示以祸也。

人警人者,示以怨也。

畏惩勿诫,语不足矣。

有悔莫罚,责于心乎。

势强自威,人弱自惭耳。

变不可测,小戒大安也。

意可曲之,言虚实利也。

诛心第十

诛人者死,诛心者生。

征国易,征心难焉。

不知其恩,无以讨之。

不知其情,无以降之。

其欲弗逞,其人殆矣。

敌强不可言强,避其强也。

敌弱不可言弱,攻其弱也。

不吝虚位,人自拘也。

行伪于谶,谋大有名焉。

指忠为奸,害人无忌哉。

猜你喜欢
  梁丘据问子事三君不同心晏子对以一心可以事百君第二十九·晏婴
  卷四十四 论语二十六·黎靖德
  第六章 6·辜鸿铭
  卷二十三·段昌武
  卷十·魏了翁
  第五十四卦:《归妹卦》·佚名
  卷一·乾隆
  论将第四·吴起
  中庸章句序·朱熹
  卷十四·佚名
  四无畏品第二十·佚名
  卷六十三·佚名
  致班禅熊希龄函·太虚
  原子弹归爱好和平的科学家保管·太虚
  宗镜录卷第七十四·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潘德舆

      危太朴初以文学徵起,士君子皆想望丰采,或问於虞道园曰:“太朴事业当何如?”答曰:“太朴入京之後,其辞多夸,事业非所知也。必求其人,其余阙乎?吾於其文字见之。”道园之知人如此。然道园作《范德机诗序

  • 提要·林逋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三林和靖集総目 别集类二〈宋〉第一巻五言古诗四首五言律诗八十二首第二巻七言律诗七十首第三巻七言律诗六十一首第四巻五言绝句五首七言绝句七十八首诗馀三首〈臣〉等谨案和靖诗集四巻宋林逋撰逋

  • 古诗镜卷六·陆时雍

    <集部,总集类,古诗镜>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六 明 陆时雍 编 魏第三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有异才汉献帝西迁因徙居长安後之荆州依刘表表卒曹操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拜侍中建安二十二年卒】 【仲宣诗近子桓稍带

  • 卷十六·佚名

    台湾诗钞卷十六林景仁林景仁景仁,字健人,号小眉,别署蟫窟;台北板桥人。生于清季,久客厦门。尝南游印度诸邦,北历大江南北;惜中年客死东北,后节堪哀。少壮时,着有「摩达山漫草」、「天池草」、「东宁草」等诗集&mdash;&mdash;「

  • 卷之九百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纪昀

    列传宋 【一百四】○宋一百四杜范 杨简【钱时】 张虙吕午【流】吴昌裔汪纲陈宓杜范杨简 【钱时】张虙吕午吴昌裔汪纲陈宓△杜范杜范字成之黄岩人嘉定元年举进士调金坛尉再调婺州司法绍定六年迁大理司直端平元年改授

  • 一○七四 直隶总督刘峩奏覆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正本翻本部数折·佚名

    一○七四 直隶总督刘峩奏覆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正本翻本部数折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直隶总督臣刘峩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案查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内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一条,于

  • 卷之四十六·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四十六传第三十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列传察珲多尔济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元太祖裔格哷森扎扎赉尔珲台吉之五世孙父衮布为喀尔喀三汗之一号土谢图汗子三长即察珲多尔济嗣称汗

  • 临贺王正德传·姚思廉

    临贺王萧正德,字公和,是临川靖惠王的第三个儿子。小时候就粗野而陰险,不讲究礼节。起初,梁武帝还没有儿子,便收萧正德为养子,等到梁武帝登基做了皇帝后,萧正德便期盼被立为太子,后来武帝立了昭明太子,册封萧正德为西丰侯,食邑五

  • 卷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五十八明 俞汝楫 编列传郎署滕员滕员字尚默建之瓯宁人幼以开敏闻於乡年十一补郡庠弟子员未几领乡荐卒业太学声誉焯焯日起同舍生咸心服之正统己未吏部考选居优等得广之韶州府同知一时同选者咸

  • 十二年·佚名

    (辛丑)十二年大明成化十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子,上,率百官,行正朝望闕禮如儀。○御仁政殿受賀。兀良哈中樞阿伊多介等十一人,來獻土宜。○御仁政殿行會禮宴。倭人、野人亦與焉,賜物有差。1月2日○丁丑,司諫院正言申經來啓曰

  • 第7章 暮钟·胡适

    不老&mdash;&mdash;跋梁漱溟先生致陈独秀书一、梁先生原信节录仲甫先生:方才收到《新青年》六卷一号,看见你同陶孟和先生论我父亲自杀的事各一篇,我很感谢。为什么呢?因为凡是一件惹人注目的事,社会上对于他一定有许多思量

  • 佛三身赞(西土贤圣撰)·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法身  我今稽首法身佛  无喻难思普遍智  充满法界无挂碍  湛然寂静无等等  非有非无性真实  亦非多少离数量  平等无相若虚空  福利

  • 有人喜欢冷冰冰·拉德纳

    《有人喜欢冷冰冰》作者林·拉德纳。煤气公司的小职员酷爱写诗,这一爱好却让他掉入了旅行推销员的小圈套;一个喜欢开快车故意违反交通规则的女孩葬身车祸,原本宽容风趣的交警从此变得铁面无情;电影公司老板有座豪华的大房

  • 海塘录·翟均廉

    水利志。清翟均廉撰。二十六卷,首二卷。均廉字春沚,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乾隆举人,官至内阁中书。学识渊博,长于地理。著有《周易章句证异》等。由于康熙、雍正、乾隆皇帝颇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屡诏谕沿海地方官修筑海塘,作者

  • 片玉心书·万全

    儿科著作。明万全撰。五卷。全有 《育婴秘诀》 已著录。是书刊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卷一至卷三,总论儿科疾病的辨证及治疗方法,并附歌赋及望诊图; 卷四、卷五,叙述胎毒、变蒸、惊风等三十二类疾病证治。系万氏儿科

  • 畸人手记·张天翼

    短篇小说,张天翼用辛辣的笔法刻画了一个知识分子如何在新旧两派势力夹击之下, 变为 “中间人 ”的过程 。以这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为中心, 小说还探讨了新文学幼稚病、国民性等问题, 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也作了一定反

  • 宋元戏曲史·王国维

    一名《宋元戏曲考》。戏曲史。清末王国维撰。十六章。国维有《王国维遗书》已著录。作者认为中国戏曲至宋元大盛,却囿于传统,横遭鄙弃,无人整理论述,便从中年开始研究。先后完成《曲录》、《戏曲考原》、《宋大曲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