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诗传旁通卷三      元 梁益 撰国风

卫者卫防曰曹曰卫以其在畿域之内而分曹遮卫左冯翊右扶风之义也【冯音慿】三国以淇为分鄘云送我乎淇卫云送子渉淇云亦流于淇此以淇为分界也卫本古观国夏后启之庶子太康之弟兄弟五人俱封于卫是为五观夏衰灭焉又有一卫国郡国志云东郡卫国公姚姓舜之后也有河牧城见于桑钦水经乃今之镇州灵寿县西北云观去声

淇奥

武公入相

严坦叔【粲】曰防言淇奥之诗或幽或平未可知也欧阳补图属之平王今定为幽王卫武享国五十有五前为宣后为平何以知淇奥之中为幽也葢淇奥美武公之入相其入者相幽也武公既入作賔之初筵入为卿士之时幽王时也武公之相于幽至平而进为公孔氏谓幽王之时武公巳为卿士是也

僴 【鑢铴】

范处义诗补传曰荀卿云陋者俄且僴释之者引说文曰晋魏之间谓猛为僴所以僴为威严之貌恂栗之恂音去声战惧意见荘子

鑢力庶切错也错者磨物之噐也铴汤之去声

淇园之竹

史记河渠书汉武帝元光三年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嵗天子既封禅廵祭山川自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令羣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窴【填】决河是时东郡薪柴少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楗者树之水中稍下竹及土木音其勉切

重较

孔頴逹正义曰周礼舆人注云较【角音】两輢【倚意二音】上出式者则较谓车之两旁今谓之平较但周礼无重较单较之文范处义诗补传曰较高五尺五寸式高三尺五寸较既出于式上故谓之重较

张弛

礼记杂记记孔子之言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郑氏注张弛以弓弩喻人也弓弩乆张之则絶其力乆弛则失其体

懿戒

国语楚左史倚相曰昔卫武公年数九十五矣犹箴儆于国于是乎作懿戒以自儆韦昭注云懿诗篇名读之曰抑即今大雅抑诗也

考槃

盆缶节歌

荘子妻死箕踞鼓盆惠子曰鼓盆而歌不已甚乎【荘子】赵王为秦王鼓瑟秦王为赵王击缶【史记】李斯传击瓮叩缻弹筝髀歌呼呜呜【史记】杨恽传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汉书】缻甫有切与缶同秦人好击缶以节歌为乐其俗如此

硕人

邢姫姓侯爵周公之后春秋图以为有姓无爵非也僖公元年齐桓公迁邢于夷仪后为卫所灭邢治龙冈夷仪城内西南隅小城也秦为信城王莽为襄国隋为邢州今为顺德路臣瓉曰夷仪城在襄国西百里应劭曰邢侯自襄国徙此谓之邢丘

谭 【郯】

谭之字亦作□嬴姓子爵鲁荘公十年齐桓公灭之今齐之歴城唐武德中为谭州东南十里有故城杜预云济南之东平陆西南有古谭城字又作□与郯异

郯子爵嬴姓秦为郯郡汉东海郯县唐入下邳沂沐【音述】二水间周十余里有郯子庙其地在齐莒之间宋淮阳军治有古郯城

玉藻

路寝公羊传曰路寝者何正寝也天子诸侯皆有三寝一曰高寝二曰路寝三曰小寝

小寝礼记玉藻注小寝燕寝也释服服端

河水北流入海

河海皆见周颂

顿丘

尔雅释丘一成为顿丘谓一顿而成也成者重也顿丘以丘名县在朝歌纣都之东汉地理志顿丘县在东郡罗长源路史曰顿丘古观国地夏同姓熈宁省入清丰县

童容

童容妇人车饰孔頴逹曰以帷幛车之两旁如裳以为容饰 巾车注谓之裳帏或曰幢容

体兆卦之体金縢书云曰体王其罔害周礼占人凢卜君占体大夫占色史占墨卜人占坼以此氓诗观之固不拘其说

思终思复

左襄二十五年卫太叔文子曰君子之行【下孟切】思其终也思其复也

竹竿

泉源

泉水即卫州共城之百泉淇水出相州林虑【闾】县东流泉水自西北来注之

粲然皆笑

糓梁传军人粲然皆笑粲明也笑而露其齿白也选诗粲然启玉齿

芄兰

韘【即朱极三】

韘决拾之决也夏官缮人作抉决者包右拇指以钩拾则韝左臂以防绊以其遂故亦名遂

朱极三

仪礼大射仪曰公就物小射正奉决拾以笥大射正执弓皆以从于物小射正坐奠笥于物南遂拂以巾取决兴赞设决朱极三郑康成曰韘之言沓所以彄沓手指孔頴逹曰极犹放也以沓指放令不挈也【挈音契】以朱为之三者食指将指无名指小指短不用凡皮生曰革熟曰此朱极三即俗所谓皮包指【将子亮切中指也】

河广

衞宋

卫都朝歌在河北宋都睢阳在河南

伯兮

女为恱已容

史记豫让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恱己者容今智伯知我必为报讐而死则吾魂魄不愧矣

唐啖助春秋传曰幽厉虽衰雅未为风平王之初人习余化及化变风移陵迟乆矣

胡文定公春秋传曰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何也自黍离降为国风天下无复有雅而王者之诗亡矣

孔氏曰平王东迁政遂微弱化之所被才及郊圻诗作后于卫顷公地狭于千里故次之于卫也尊之犹称王在风则卑矣【顷公音倾】

宗周

郑氏诗谱曰始武王作邑于镐京谓之宗周是为西都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既成谓之王城今河南是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今洛阳是成王居洛邑迁殷顽民于成周复还归处西都李氏迂仲曰成王营东都王城则迁九鼎成周则居顽民焉谨按宗周之地即西都也自周平王东迁于洛之后丰镐岐雍西都畿内八百里之地皆为秦人有而谓之秦矣

戯地名亦水名在骊山之北今新丰有戯亭幽王死焉郡国图志昭应东北三十里有古戯亭武王克商命吕佗伐戯戯在纣都畿内章邯入闗至戯亦此地戯音许宜切左传襄公九年之戯乃郑地

黍离

毛传彼彼宗庙宫室黍离离稷之苗箕子过故殷墟作麦秀之歌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与黍离之诗意同渐音杉

君子阳阳

房敖

房毛传国君有房中之乐郑笺欲使我从之于房中俱在乐官也朱子语録由房只是人出入处古人屋于房处前有壁后无壁所以通内 敖舞位郑笺欲使我从之于燕舞之位亦俱在乐官也

扬之水

伯爵初为侯平王母申姜国楚灵王迁之今信阳之方城内也方城山名汉平氏县魏义阳军刘宋立司州宋安郡梁曰北司州改郢州周为申州隋为义州唐为申州宋曰义阳改信阳军国朝为信阳州淮水所出

甫即吕也 【吕】

孔頴逹书正义记传引吕刑多为甫刑诗大雅崧高为宣王时诗云生甫及申王风扬之水为平王时诗云不与我戍甫明子孙改封为甫侯穆王时未有甫名而称为甫刑者后人以子孙国号名之也宣王以后改吕为甫而郑语史伯云申吕虽衰齐许犹存乃幽王时言仍得称吕者因申吕之文吕即甫也

吕姓侯爵伯夷之封也舜纪云伯夷次禹能礼于神爰封之吕杜预云在南阳宛县西宛于后周并入南阳南阳本隷邓而今之邓乃隷南阳物志曲海城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寰宇记宻之莒县东百六十里汉曲海城太公出于东吕吕莒也霍邑亦曰吕唐武德中为吕州十七年废乃彘邑也晋献公十九年防虞师伐虢灭下阳虢公丑奔卫晋侯命瑖父吕甥邑于虢此河东之吕也图经以新蔡为古吕国后来之吕近于申在周亦曰甫字亦作郙

姜姓国太岳之也齐许申吕皆四岳之后春秋许男地即今许州

董泽之蒲

左宣十二年晋厨武子曰董泽之蒲可胜既乎厨武子晋大夫魏锜董泽晋之泽名其地多蒲栁可为箭蒲栁一名杨栁

不共戴天

曲礼注父者子之天杀巳之天与共戴天非孝子也行求杀之乃止故父母之讐不与共戴天

中谷有蓷

益母草

蓷一名益母一名茺蔚尔雅萑蓷萑音追防释曰萑一名蓷郭璞注曰今茺蔚也茺音充蔚音尉叶似荏方茎白华华生节间全似杜天麻而不生横枝天麻则方茎紫华子黒色细长三棱一名蔚臭刘歆云萑臭秽一名益母故昔者曽子见益母而悲也荏似紫苏而高大音稔

脯脩

如脯之谓脩脩干肉脯也

葛藟

不有寡君

有谓有心服事不有谓无心服事左传昭公三年晋韩宣子【韩起】使叔向对宋子皮【罕虎】曰君若辱有寡君在楚何害修宋盟也君苟思盟寡君乃知免于戾矣君若不有寡君虽朝夕辱于敝邑寡君猜焉君实有心何辱命焉君其往也苟有寡君在楚犹在晋也

夷上洒下曰漘孙炎云平上陗下也郭璞云厓上平坦而下水深者为漘洒取猥切音璀峻貌

采葛

尔雅释草曰萧荻李廵云荻一名萧陆玑以为荻蒿或以为牛尾蒿陆农师曰萧可以祭故其字从肃亦秋风之过萧意气肃然故萧一名荻而其字从肃也萧可以纬顔延年靖节徴士诔云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絇纬萧以充粮粒之费陆玑字元恪吴人陆佃字农师山隂人

郑之名三桓公采地于咸林葢未为国其地在华隂郑县今郑县西北三里有古郑城武公徒河南并虢鄫十邑居之故荘公云吾先君新邑于此是为新郑在今郑州耆旧传云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汉中是为南郑今兴元府路

缁衣

好贤如缁衣 【孔丛子】

礼记子曰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则爵不渎而民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郑氏注曰缁衣巷伯皆诗篇名也缁衣首章曰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舘兮还予授子之粲兮言此衣【于既切】缁衣者贤者也宜长为国君其衣敝我愿改制授之以新衣是其好贤欲其贵之甚也

孔丛子孔子曰于缁衣见好贤之至【至朱传作实】

叔于田

共叔叚

左隐元年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荘公及共叔叚及荘公即位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太叔太叔将袭郑公命子封【公子吕】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太叔叚叚入于鄢公伐诸鄢太叔出奔共【鄢音偃共音恭】

大叔于田

火焚而射

火火田也尔雅火田为狩王制昆虫未蛰不以火田周礼仲春搜田用火弊火田者焚除莱草而田猎也弊者止也皆杀而火止故曰火弊

上驷

史记齐田忌与诸公子驰射不胜孙膑曰以君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忌一不胜而再胜乃得千金见齐世家

舎防覆彇

防矢末也所谓括也字亦作筈箭本受处也孔氏曰以镞为首故括为末舎防放箭也音防彇与萧□字同弓之梢末所谓弭也葢弓弭头也曲礼左手执箫防者云弓头梢剡差斜似箫故名曰箫又谓之弰【师交切】剡鋭利也礼云圭剡上谓削之令上鋭也

掤冰

左昭十三年鲁司铎射怀锦奉壶饮冰射音亦司铎官之名冰与掤同箭筩也可以取水饮又昭二十七年晋范献子曰岂其伐人而説【脱】甲执冰以游箭筩今谓之箶簏簏亦作簶

清人

高克

左传郑人为之赋清人清邑在荥阳中牟西

郑弃其师

春秋闵公二年郑弃其师公羊传郑弃其师者何恶其将也郑伯恶高克使之将逐而不纳弃师之道也谷梁传郑弃其师恶其长也兼不反其众则是弃其师也

羔裘

君用纯物

君之衣用纯色之物臣下之者下一等也如今之畨披袄之类人君纯用银防人臣必杂以貂防不敢用一色也

遵大路

揽子袪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曰臣少曽逺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仓庚喈喈羣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丽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袪赠以芳华辞甚妙李善文选注曰称此诗者此本郑诗故称之以感动

女曰鸡鸣

明星

尔雅释星明星谓之启明郭景纯注太白星也晨见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太白启与启同太白一名长庚余见大东

弓缴加鳬鴈

史记楚世家曰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缴加归鴈之上者顷襄王闻之召而问之对曰小人之好射鶀鴈罗鸗小矢之发也何足以为大王道也且称楚之大因大王之贤所弋非直此也好音耗缴音灼顷音倾鶀音其小鴈也鸗音龙小鸟名直犹但也归鴈非谓北归之鴈

鴈宜麦之属

礼记内则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梁鴈宜麦鱼宜苽稌秔稻也稌音杜秔音庚黍秫粟也秫音术稷穄粟也穄音祭梁似粟而大五谷之长也苽茭苗米也苽音孤

珩璜琚瑀

毛传杂佩者珩璜琚瑀冲牙之类珩音衡璜音黄亦音横琚音居瑀音禹瑀石次玉制为大珠

觽燧箴管

内则子事父母左右佩用左佩纷帨刀砺小觽金燧右佩玦捍管遰大觽木燧妇事舅姑左佩纷帨刀砺小觽金燧右佩箴管线纩郑氏注曰纷帨拭物之巾也今齐人有言纷者刀砺小刀及砺砻也小觽解小结也觽貌如锥以象骨为之金燧可取火于日捍犹拾也言可以捍也管笔彄也遰刀鞸也木燧鑚火也箴管箴在管中也帨音税砺音厉觽许规切燧音遂玦音决捍音汗遰音逝箴与针同纩音旷彄苦候切彄呇也鞸音毕

褰裳

溱洧

溱水一名潧水一名浍水出荥阳浍城西北鸡络坞下东南入府 洧水出荥阳宻县西马岭山宻今河南其水东南有溱水入焉又过新郑有黄水入焉又东南至长平入頴水长平今为陈州西华县西汉地理志亦云洧川出頴州阳城山东南至长平入頴今汴梁之洧川县地近郑州

褧禅

记玉藻曰禅为防帛为褶注曰防有衣裳而无里褶裌也有表里而无着褧与防同禅音丹褶音牒裌音夹着音贮著者袍中之絮所谓枲着

东门之墠

陂阪【除地町町 栗】

尔雅释地陂者阪陂音坡与坡同郭景纯曰坡陀不平除地町町者町吐鼎切墠除也去草也封土为坛除地为墠町町言有町畦

门之旁有栗毛传行上栗也郑笺行道也左传赵武魏绛斩行栗杜预云表道树也

扬之水

迋与诳同

左定十年宋公子地出奔陈宋景公弗止公子辰为之请弗听辰曰是我迋吾兄也按春秋传迋字之义正与此扬之水诗人实迋女【汝】之迋同迋者欺诳也音求况切又古况切

齐地在今青州之境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对齐景公曰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萴因之有逢伯陵又因之薄姑氏又因之然后太公因之爽鸠当在太昊时季萴夏之季伯陵薄姑氏商之末 齐有二其一北齐逢伯陵之后伯陵先封逢后改封齐故称逢伯陵伯益书曰炎帝生器器生伯陵周语曰天鼋之分我之皇妣太姜之侄伯陵之后逢公之所凭神伯陵太姜之祖逢公伯陵之后为商侯伯封于齐地是伯陵前封于齐而太公继其后也太公之齐侯爵居爽鸠氏之故墟太公都营丘今青州之临淄然营丘故城乃在潍州之昌乐故莱侯与太公争营丘后胡公徙薄姑齐地记云丘高九丈下周三百歩丘临淄水故曰临淄

鸡鸣

无庻

严坦叔曰无庶犹言庻无古人辞急倒用也

坦叔曰齐亦二南之变也

地理志峱嶩巙皆山名在齐地音皆乃高切

亲迎【西阶】

礼记哀公问冕而亲迎【去声】不已重乎孔子愀【悄】然作色而对曰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君何谓巳重乎孔子又曰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昏万世之嗣也君何谓巳重乎昏义曰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醮冠昏祭名酌酒而无酬酢曰醮

西阶 仪礼昏礼篇妇至主人揖妇以入及寝门揖入升自西阶

东方未明

瞿瞿

汉吴王濞传曰西王瞿然骇师古曰瞿然无守之貌礼记檀弓曽子闻之瞿然皆惊顾之貌

南山

雄狐

陆农师曰雄狐説者以为牡狐非也宜读如狐不二雄之雄雄狐君象也狐一羣不二雄

卢令

于思

左宣二年宋城华元为植廵功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为植者植谓将主也睅音还之上声

载驱

汶【济清河】

汶水出莱芜县西南经济北至东平寿张县入济莱芜今兖州一云出奉符县原山西北

济 济水从荥阳县北东过敖山北东合荥渎荥渎今流已絶东索水入之东过阳武县北又东过封丘县东过酸枣县之乌巢泽北又东过乘氏县南分为荷水东北过钜野濮水入之东北过寿张汶水从东北来入之北过湏城渔山之东左合马颊水北过临邑东北过卢城北东北泺水入之泺音洛亦音鹿其水出齐州歴城县西北入于济谓之泺口又东北过华不注山华水入之东北过蒲台县东过邹平时水入之时水一名耏一名如水一名澅水一名干时又东北过乐安故城南东北过利县西利县在济城北又东北过甲下邑河分一枝入焉释名云济济也言源出河北济河而南也济水多伏流地中南丰曽子固知济南作二堂一曰歴山之堂一曰泺源之堂以馆使客曾公齐州二堂记曰按图泰山之北与齐之东南诸谷之水西北滙于黑水之湾又西北滙于柏崖之湾而至于渇马之崖葢水之来也众其北折而西也悍疾尤甚及至于崖下则泊然而止而自崖以北至于歴城之西葢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齐人皆谓尝有弃糠于黑水之湾者而见之于此葢泉自渇马之崖潜流地中而至此复出也趵突之泉冬温泉旁之甲经冬常荣故又谓之温泉其注而北则谓之泺水达于清河以入于海舟之通于齐者皆于是乎出也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其显名者以十数而色味皆同以余验之葢莽泺水之旁出者也泺水尝见于春秋鲁桓公十有八年公及齐侯防于泺杜预释一在歴城西北入济水自王莽时不能被河南而泺水之所入者清河也预葢失之趵方车切玉篇云足击声

清河 泗水旧云出汴县故城东南桃虚西北卞县今兖州泗水县是或云泗水出郓州梁山泊许慎说文云泗水受济水桑钦水经云济水至济隂乘氏县分为二一水东北流为北济一水南流为南济郑夹漈曰今此水与济已不通泗源出泗水县西南流有洙水入之洙水出鲁城北下合泗水所谓洙泗也西南至方与【音余】县荷水入之其水出乗氏班固亦谓之泗水方与今单州鱼台县有漷水至高平湖陆入泗水又南至彭城名曰汴水有雎水入之雎水自浚仪县东经陈留梁谯沛彭城入泗浚仪改为祥符县西南至下坯有沂水入之沂水旧云出葢【音閤】县艾山今其地在泗水奉符间南流又南过临沂至下坯入泗又南至楚州山阳县入淮此水今人谓之清河

敝笱

禚 【祝丘 防 谷】

春秋荘公二年防禚音灼齐地祝丘鲁地七年春防防鲁地冬防谷齐地

猗嗟

大射鹄賔射正【音征】

大射者将祭而择士于射宫賔射者诸侯来朝与之射于朝又有燕射因燕賔客即与之射于寝此三射者射之礼也正鹄皆鸟名齐鲁之间呼题肩鸟为正小而防黠射之难中故取名焉

金仆姑

左荘十一年乘丘之役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金仆姑箭名长万宋大夫长上声

赵子

唐赵匡字伯循天水人仕至殿中侍御史淮南节度判官明春秋经学授闗中啖助叔佐助授吴郡陆淳伯冲淳作春秋集传纂例行于世

诗传旁通卷三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三 中庸第三十一·郑玄
  春秋胡氏传辨疑卷上·陆粲
  卷四十八【起昭公十七年尽十九年】·杜预
  卷五·冯复京
  卷二百二十六·秦蕙田
  轻重丁第八十三·管仲
  卷二十六·顺治
  卷之三十六·邵经邦
  第七·佚名
  卷七十四·佚名
  辯中邊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敬请全国僧寺努力救灾启·太虚
  发扬佛化以济现世界之恐慌·太虚
  义净译·佚名
  观经序分义卷第二·善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孙默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四       休宁孙默编梁清标棠村词中中调临江仙初春花市歌楼帘半卷六街酒碧灯红家家行乐醉春风五陵年少何处系游骢 小妇新粧蝉翼巧那知愁上眉峰埀垂柳色夕阳中陌头惊见悔却覔侯封蝶恋花

  • 卷496 ·佚名

    张嵲 登白帝城二首 殊方秋尽怯登临,万里屯云结岁阴。 崖壁{左山右孝}岈知禹绩,江山割据识雄心。 沧波南下奔云急,单舸东游两鬓侵。 漂转十方仍作客,沉吟怀古泪沾襟。 张嵲 登甘露寺故基 烈风

  • 卷二百八十八·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八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八 刘崧 门有车马客 门有车马客光彩一何都谓从天上来意气倾万夫银鞍耀流星丹毂夹华月白马骄且驰浮云递明灭鸣鞘赴咸阳执

  • 卷三十五 志十·赵尔巽

      表略

  • 卷二前赵录二·崔鸿

    刘聪上 刘聪字玄明一名载渊第四子也母张氏懐聪在孕梦日入懐寤以告渊渊曰此吉征也慎勿言自是十五月而生聪夜有日[一作白]光之异形体非常左耳有一白毫长二尺余甚光泽幼而敏悟好学博士朱纪大奇之

  • ◎新舞台之名角(一则曰板门模样再则曰其丑如鬼三则曰声如破锣四则曰终不开口)·李定夷

    江西新舞台,近因生意冷淡,急欲添聘一二名角,以期兜揽生意。日前有一不知姓名之某甲,向充兵士。因不守军纪,被革出营,无计谋生,遂欲于舞台上占一席地。以乡谊与刘凤海、张庆和等拉拢,屡在后台指摘要李吉才水仙花之谬误。或戏之

  • 绎史卷三十二·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郑庄公克段入许诗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

  • 卷一百十五·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十五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集解张晏曰朝鲜有湿水洌水汕水三

  • 陈彭年传·脱脱

    陈彭年,字永年,抚州南城人。他的父亲陈省躬,曾任鹿邑县令。陈彭年幼年好学,他母亲只有他一个儿子,所以宠他爱他,不准他在晚上苦读书。陈彭年只好在密室里点灯,不让母亲知道。他十三岁时,就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皇纲论》,受到江

  • 完颜纲传·脱脱

    完颜纲本名元奴,字正甫。明昌年间,成为奉御,层层升官为左拾遗。皇帝下令在三叉口建出行住所,纲上疏劝谏,疏文有这句话“贼出没其间”,诏令尚书省追问,查明他说的不实,章宗因纲为谏官,不加惩处。纲升为刑部员外郎,说:“各死囚及除

  • 卷一百二十九·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用人商汤问伊尹曰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知之有道乎伊尹对曰昔者尧见人而知舜任人然後知禹以成功举之夫三君之举贤皆异道而成功然尚有失者况无法度而任已

  • 第一章 妇女之苦总论·梁启超

      妇女:天下不公不平之事,不过偏抑一二人,偏重一二人,则为之讼者、助者纷纭矣。若偏抑千万人,则古今讼者、助者不可言矣。若夫经历万数千年,鸠合全地万国无量数不可思议之人,同为人之形体,同为人之聪明,且人人皆有至亲至爱

  • 卷十·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十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惰游冠【縞冠素紕其制厭垂緌五寸】玉藻曰縞冠素紕垂緌五寸惰

  •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六·陈梦雷

    明太祖洪武四年。诏征高僧广荐佛会 按宋濂蒋山寺广荐佛会记。洪武四年。冬十有二月。诏征江南高僧十人。钦天监择日。於蒋山太平兴国禅寺。建荐法会。上宿斋室。却荤肉弗御者一月。复勅中书右丞相汪广洋。左丞相胡惟

  •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第二·明佺

    天后敕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撰大乘重译经目卷之一(一百八十部一千三百九十卷)&middot;大方广佛花严经一部六十卷(或五十卷一千八十七纸)右东晋义熙十四年沙门佛陀跋陀罗于杨州道场寺译。出长房录。&middot;兜沙经一卷(

  • 飘(乱世佳人)·米切尔

    美国长篇小说。玛格丽特·米切尔著。1963年出版。先后被译成16国文字畅销世界。是美国出版史上最畅销的小说。销售纪录竟达1日5万册,第1年销售达150万册。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Mitchell,1900—1949),美国女作家

  • 御制周颠仙人传·朱元璋

    御制周颠仙人传,一卷,明太祖朱元璋撰。明史卷九八艺文志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四七子部道家类存目有著录。提要记有「洪武二十六年,太祖亲制此传,命中书舍人詹希庾书之,勒石庐山,后人录出刊行」。明史卷二九九周颠传也载

  • 坦庵词·赵师侠

    又名《坦庵长短句》。词别集。南宋赵师侠(一作“师使”)撰。一卷。师侠,字介之,新淦(今属江西)人。燕王德昭七世孙,淳熙进士,曾为江华郡丞,宦迹遍及湘、赣、闽。与叶梦得有交往。此集收词一百五十四首,为其门人尹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