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八佾篇

人而不仁如礼何章。

朱子曰:“程子说,仁者天下之正理,固好。但少疏。仁者,本心之全德。”今按:同说《论语》仁字,朱子较程说益精进。清儒少能窥及此。

问游氏言心,程子主理,李氏谓待人而后行。盖心具是理,而所以存是心者,则在乎人也。朱子曰:“得之。”今按:此条分理为第一层,心为第二层,人为第三层。李延平之言,兼人心己心,而以己心为主。中国人讲道理,必兼通理与心与人三层。西方哲学则己心所得之理,专由己创,不求通之人,但求己说能不受别人驳倒即是。故必为一专家,而亦无中国之师道可言。

与其媚于奥章。

朱子曰:“天即理。获罪于天,只是论理之可否,不是说祸福。”今按:孔子说获罪于天,当非说获罪于理。《论语》中天字,岂可一一以理释之。若以近代观念言,则宋儒之说,亦不得不谓其较先秦有进步处。即如此以理释天之类是也。苟既得罪于理,亦不得谓可无祸。此条只是说非有一昊昊在上之天以祸福之。但终与原义有差。如在西方,必该对孔子话加以一番明白的驳斥,宜乎中国古人尊圣尊贤之态度,终将为今日国人崇慕西化者所嗤。又按:孟子言,“莫之为而为者谓之天。”早与孔子得罪于天之天不同。《孟子》七篇,其言异于《论语》者何限,然孟子言,“乃我所愿,则学孔子。”程朱尊孔孟,其言异于孔孟者又何限。中国人此一番崇圣敬贤尊师重道之心情,与其自得自发之努力,互不相违。抑且相得益彰。孔子曰:“我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而省其私,亦足以发。”能发则所言不必尽依于前人,然而其尊师崇圣之心则益深益切。今人必以西方人意态来衡量中国以往之一切,则无怪以孔子拟之古希腊之苏格拉底。而其在中国两千年来至圣先师之地位,则无可理解耳。

猜你喜欢
  周书·酒诰·佚名
  虞书·益稷·佚名
  卷十 说命上第十二·孔颖达
  治家篇 第十四 凡十六条·范立本
  卷一·佚名
  卷六十·康熙
  原序·赵汸
  政经·真德秀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戴圣
  有司·佚名
  卷五十八·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十四·念常
  人生佛学的说明·太虚
  佛说法律三昧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文及翁·唐圭璋

      及翁字时学,号本心,绵州(今四川省绵阳)人,移居吴兴。登宝祐元年(1253)进士第。景定间言公田事,有名朝野。咸淳四年(1268),以国子司业、礼部郎官,兼学士院权直,秘书少监。同年十一月,直华文阁知袁州。德祐元年(1275),自试堂书礼部侍

  • 嵗时杂咏巻四·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立春【今诗】立春日病起邀安国见过请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当请成伯主防予杖防倚几于其间观诸公醉笑发滞闷也【二首】苏 轼孤灯照影夜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白发欺簮羞防胜黄耆煮粥荐春盘东方烹狗阳初动南

  • 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班固

    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宣帝时,天下和平,四夷宾服,神爵、五凤之间屡蒙瑞应。而益州刺史王襄使辩士王褒颂汉德,作《中和》、《乐职》、《宣布》诗三篇。武年十四五,与成都杨覆众等共习歌之。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求通达茂异

  • 卷四百十六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起哲宗元祐三年十一月癸卯盡是月甲辰   十一月癸卯朔。   甲辰,三省、樞密院言:「檢會都水使者王孝先狀:『伏思大河決塞不常,為國之患屢矣。比自小吴之決,遂失隄防,貽患為甚。欲乞於西岸上自北京內黃第三埽,先起截河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九十七·乾隆

      元  武宗皇帝  【戊申】至大元年春正月以阿实克布哈为右丞相行御史大夫事  初阿实克布哈见帝容日悴乗间进曰陛下八珍之味不知御万金之身不知爱而惟麴蘖是耽妃嫔是好是犹两斧代孤树未有不颠仆者陛下縦不自爱

  • 三八六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解堪备采择及违碍应毁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佚名

    三八六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解堪备采择及违碍应毁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二十日太子太傅 大学士,仍留两江总督 统理河务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续解堪备采择遗书并违碍书籍、板片,仰祈圣鉴事。窃臣遵旨查缴遗编暨

  • 卷五十三 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四十三·范晔

    (周燮、黄宪、徐稺、姜肱、申屠蟠)◆周燮传,周燮字彦祖,汝南安城人。法曹掾燕之后代。杨震燮生而曲颔折额,丑状使人害怕。他的母亲想抛弃他,父亲不同意,说道“:我听说贤圣多有异貌。兴我宗族的,便是这个儿子。”于是养了下来。

  • 卷一百二十六之六·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六 朱批田文镜奏摺 雍正三年八月初三日河南廵抚【臣】田文镜谨 奏为据实奏明仰祈 圣鉴事窃查兰阳仪封二县南北两岸堤工於七月十

  • 第五节 炀帝事四夷·吕思勉

    炀帝之事四夷,始于西域,导之者裴矩也。《矩传》云:时西域诸蕃,多至张掖与中国交市。帝令矩掌其事。矩知帝方勤远略,诸商胡至者,诱令言其国俗、山川险易,撰《西域图记》三卷,入朝奏之。其序曰:“突厥、吐浑,分领羌、胡,为其拥遏,故

  • 106.司马昭的野心·林汉达

    司马懿杀了曹爽,过了两年,他也死了。接替他职位的是他儿子司马师。魏国大权落在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两人手里。大臣中谁反对他们,司马师就把他除掉。魏少帝曹芳恨透司马师。有人曾经劝曹芳撤掉司马氏兄弟的兵权。但没有等

  • 附录·赵士锦

    《漕抚路振飞上总督张国维书甲申三月》承问敝乡事,言之愤悒。敝乡愚民疾视长上,编歌捏谣,伫望贼来,若谓其实行假仁假义也者。三月九日,伪官孙某到,诱士民扬去,温言抚谕,共信为真。士民但求赊死,不顾孔孟道义,不顾祖宗德泽,并不顾

  • 厚黑丛话卷一·李宗吾

    成都《华西日报》二十四年八月一日至八月三十一日  着者于满清末年发明厚黑学,大旨言一部二十四史中的英雄豪杰,其成功秘诀不外面厚心黑四字,历引史事为证。民国元年,揭登成都《公论日报》,计分三卷,上卷厚黑学,中卷厚

  • 卷十七·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十七宋 朱子 撰学礼十二中庸【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

  • 卷第一·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一镇国军节度使驸马都尉臣 李遵勖 金仙以大法眼藏。谓之教外别行。故有授记然灯。付嘱迦叶。而贤劫次第。前有六佛。景德传灯录中。先已具载。今之编次。从因地以至传法来历。继

  • 卷第五·佚名

    翻梵语卷第五&middot;优婆塞名第二十一&middot;优婆夷名第二十二&middot;仙人名第二十三&middot;外道名第二十四&middot;大臣名第二十五&middot;长者名第二十六&middot;居士名第二十七&middot;夫人名第二十八&middot;

  • 人类的故事·房龙

    《人类的故事》是房龙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房龙用生动流畅的文字,将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它的故事从远古的时候讲起,讲述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源起,讲述希腊与罗马时代的辉煌,沿着

  • 王直方诗话·王直方

    诗话。北宋王直方撰。六卷。此书名称各家称引颇不一致,或称《王立之诗话》、《归叟诗话》、《兰台诗话》、《诗文发源》,此外尚有称《王子立诗话》、《王子直诗话》者。多杂录北宋苏、黄、王等人作诗佚事及论诗之语。

  • 四巧工传·黄宾虹

    《四巧工传》,民国黄质撰,记新安四位工匠技巧事。史家立传,上者往往着眼于名臣硕彦,下者往往留意于青楼画舫,此篇则专门为工匠立传,可以补他史之不足。据《虞初近志》本标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