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解人颐 丽情集

咏新浴  

华清宴罢新浴起,带温裙拖地。单嫌月色明,偷向花间立。俏东风,俏东风,有心儿轻揭起。 

赵松雪赠管夫人 

我侬两个,忒煞情多。譬如将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忽然间欢喜阿,将他来一齐多打破。重来下水,再团再炼再调和。重塑一个你,再捏一个我。那其间,我的身子里有了你!你的身子里有了我! 

相思歌 

五季时,潇湘梁意娘与李生有私,后阻隔三栽,时遇秋日,意娘寄歌曰: 

落花落叶落纷纷,终日思君不见君。肠九回兮肠欲断,泪珠痕上更添痕。一片白云青山内,一片白云青山外。青山内外有白云,白云飞去青山在。我有一片心,无人共我说。愿风吹散云,诉与天边月。携琴上高楼,楼高月华满。相思弹未终,泪滴琴弦断。人道湘江深,未抵相思半。海深终有底,相思无边岸。君在湘江头,妾在湘江尾。相思不相见,同饮湘江水。魂梦飞不到,所欠惟一死。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哭。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尽极。早知如此挂人心,悔不当初莫相识。湘江湘水碧沉沉。未抵相思一半深。比向梦中相见后,令人不觉痛伤心。 

指环歌 

金指环,金指环,看汝徒心酸!犹记相携处,罗带结同欢,态浓语巧美无极,未行云雨情先密。好怀豁然开,蓦地迢亲觅。撩人娇思拨不平,一团和气回春晴。广汉嫦娥初会遇,又如君瑞与崔莺。自别佳人冰雪面,寤思寐想深相恋。千山万水阻尘纷,归鸿难托张生怨。指环本黄金,解赠注意深。安知物外多迁变,似此坚圆能背心。因叙指环事,劝人夫与妇。赤绳系足亲,何必亲抛负。书生本期得芳妍,岂图再娶不如前?我闻在德不在色,请君读此指环篇。 

李淳奴供状 

供状妇李淳奴,年二十一岁,系福建建宁府浦城县招贤里民人。父李琼,现任四川成都府知府。职事状供:永乐八年二月十五日,节届花朝,淳奴纵步南园,第见桃红似锦,柳绿如丝。鸳鸯效交颈之欢,蝴蝶舞翩跹之乐。梁上紫燕两呢喃,枝上流莺双睨□。嗟叹物兴无穷,遐思青春不再。三七女子,欣逢折桂之夫,二八才郎,当诵摽梅之句。每思织女,一年一度有相逢;自恨奴家,二十一年无匹配。转桃溪而登葵院,穿桃巷以抹花衢。后遇一秀才,当时淳奴惊恐,动问其名,答曰:“姓魏名华。”观其齿白唇红,眉清发黑,遂成亲于牡丹花下,缔良缘于芍药丛边。结成偕老之欢,反遭流别之祸。被叔李瑶捉送官,犹如鸾凤双投罗网;恰似鹦鹉对锁牢笼。父母官司,略容分诉。明月尚有盈亏,江河岂无清浊。美女初配于范郎,曾指绿杨为证;韩氏始嫁于于佑,须凭红叶为媒。况上古乃有私通,淳奴岂必贞洁?重夫重妇,当受罪于琴堂,一女一男,难作违条之论。荣枯总在案前,生死并由笔下。万乞大人,察其情而恕其罪,若得终身偕老,来生必报重恩。 

白头吟 

相如中年将娶妾,卓文君作此以自伤,相如遂不娶。 

晓如山下雪,皎若云中月。良人有两意,故与相诀绝。 

今日斗酒间,明日沟头水。蹀躞沟水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女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王探花 

昔探花王刚中,为御史巡闽。尤溪张生与邻女私,被获。其供状皆四六之选。王见檐前蛛网悬蝶,指曰:“汝能赋此乎?”张曰:“只因赋性太颠狂,游遍花间偷遍香。今日误投罗网里,脱身便是探花郎。”公又指竹帘谓女曰:“汝试赋之。”吟曰:“绿筠劈破条条直,绿线经开眼眼奇。为爱如花成片段,致令直节有参差。”公见二人供称,俱未议婚,顾谓众曰:“才美两全,天作之合也!”即援笔判云:“佳人才子两相宜,致福端由祸所基。永作夫妻揩老愿,不劳钻穴隙相窥。”当日放之还家。时人称御史曰“王方便”。 

狱中自叙张丽贞,吴江女子。钟情所致,吴奔匪人,遂致陷狱,因作叙以自恨。 

悔当初一念之差,呕心有血;致今日终身之误,剥面无皮。还顾影以自怜,更书空而独语。妾本吴江望族,曾解披章,闺阁幽姿,未娴窥户。北堂恩重,琅函深贮掌中珠;南浦春明,金屋周遮机上锦。况值髫年二八,忍亡律戒三千。亡何随父□城,寄居禄舍,溺女奴之长舌,来好套之笼头。漫夸国士之才,计谐占凤;妄数家严之慝,悔拟乘龙。伊既曲叙其悲思,侬亦深诉其怨慕。自谓知书识礼,不妨反经为权。还张倩之离魂,重门夜出;持乐昌之破镜,永巷宵奔。天明而至荒郊,日暮而栖别馆。一朝消息漏,道旁笑破朱唇;三尺典章严,堂上嗔生铁面。雷霆劈开鬼胆,冰鉴照出妖形。为访婚姻,并非媒妁,所图燕婉,竟是人奴。方知假假真真,神呆半响;已悟生生世世,罪大弥天。延息而入囹圄,抚心而伤尘土。凄凉夜柝,坐来墙角鬼磷寒;憔悴春华,睡此梦中乡路沓。青草黄泥,毕冤魂于今日;白云红日,见慈母以何年?呜呼!硕鼠拖肠,羌螂化羽。倘有青萍之得荐,尚然白圭之可磨。已决策于外黄,世无张耳;谁录书于上蔡,人是季心。已矣蛾眉,淹然蚁命。图再新而不得,伏九死以何辞。漫诉衰肠,十首怨诗留客邸;可怜骨肉,一缄清泪寄吾家。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一十七·彭定求
  司马光·唐圭璋
  论部色第三十七·王骥德
  十八家诗抄·卷一·曾国藩
  第一折·王实甫
  卷一·杨慎
  色彩·闻一多
  精华録巻十·王士祯
  卷三百九·陈思
  巻十二·袁表
  卷三百九十二·曹学佺
  卷十六·曹学佺
  卷四百九·陈廷敬
  卷二百七十一·陈廷敬
  卷三·吴景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崔若砺·唐圭璋

      若砺字公治,新兴人。大观元年(1107)生。绍兴八年(1138)进士。官真阳尉、河源令。绍兴十九年(1149)卒,年四十三。   失调名   愁殢有兵尊,老怕能言李。

  • 第十九出 义举·李渔

    〖尾犯引前〗(小生冠带,丑随上)惭愧绣衣郎,少驷马高车,寂寞还乡。罗雀之门,还堪着网?下官告假还乡,已经两月。指望寻着两位佳人,与柳年兄共完姻事。谁知相遍里中,竟没有个看得的女子。柳年兄的马牌已到,早晚就要回来,且等他到家,再

  • 第四回 因践梦救难许身·陈端生

    第四回因践梦救难许身诗曰:侯门孽女梦萱堂,救难行仁理正当。更得江家贤母于,此身方许属才郎。忽闻堂外帘钩响,红格窗前闪一人。将近五旬年半老,苍苍面貌甚真诚。乌丝发挽空心髻,玄色镶边香色裙。走到堂中回首唤,千金快入小

  • 鸣盛集后序·林鸿

    膳部员外郎子羽林先生吾闽善赋者之巨擘也国朝诗派起于先生当时若郑孟宣黄之周又髙廷礼林伯璟汉孟辈号称十才子皆出于其门嗣是流于王皆山及中美孟扬陈仲完郑公启张友谦赵景哲诸公绳绳继继尤不乏人是皆先生残膏賸馥

  • 巻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元音遗响卷一      元 胡布 撰五言古诗杂诗【三十六首】运防至理化机无停轮昏久则昭明阳隂一亨屯草昧得养长膴膴全生仁籥吹苟乖违秋霜何其繁圣人混异曲真蔵寡私恩独不悟天随先哲欲无言其二圣道

  • 八一一 署两江总督萨载奏续缴应禁书籍折(附清单一)·佚名

    八一一 署两江总督萨载奏续缴应禁书籍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初六日署理两江总督臣萨载谨奏,为续缴应禁书籍,仰祈圣鉴事。窃照江宁书局收缴违碍书籍,屡经奏明委员解京,并经前署督臣陈辉祖请再展限一年,饬属实力购缴,奏

  • 塔察儿传·宋濂

    塔察儿,一名亻奔盏,博尔忽之侄,居于官山。塔察儿骁勇善战,年幼就参加太祖的近卫军。太祖平燕后,燕京盗贼横行,恣意杀人,抢劫财物,官府不能禁。睿宗派塔察儿与耶律楚材去治理,诛首恶十六人,从此大盗再也不敢出来为非作歹。太宗伐

  • 卷二百五十五·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五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赋役唐德宗时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贽论度支令京兆府折税市草事状曰度支奏缘当年税草支用不充诸塲和市所得又少所以每至秋夏常有欠缺请令京兆府折今年秋税

  • 175.冲天大将军黄巢·林汉达

    唐朝末期,经过藩镇混战、宦官专权和朝廷官员中的朋党争吵,朝政越来越混乱。唐宣宗算是一个比较精明的皇帝,也并没有能改变这个局面。到了唐宣宗死后,先后接替皇位的唐懿宗李漼、僖宗李儇(xuān),一味寻欢作乐,追求奢侈糜烂的

  • 44.荆轲刺秦王·林汉达

    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

  • 第七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张荫麟

    第一节吕不韦与嬴政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

  • 昭公·昭公二年·左丘明

    【经】二年春,晋侯使韩起来聘。夏,叔弓如晋。秋,郑杀其大夫公孙黑。冬,公如晋,至河乃复。季孙宿如晋。【传】二年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

  • 四书正误卷四 论语下·颜元

    先进吾友陈翁戆庵述旧解曰:「先辈于礼乐一段质朴意思,还是无位的野人存着;后辈华靡光景,都是有位的君子干的。所谓『礼失而求诸野』也。」问修己「『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夫子何日不用礼乐,怎说『如用之』?」对:「不解。」予曰

  • 卷一百二十一·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十九世尊,云何以八解脱无二为方便。无生为方便。无所得为方便。回向一切智智。修习无忘失法恒住舍性。庆喜。八解脱八解脱性空。何以故?以八解脱性空与无忘失法恒住舍性无二无二分故。世尊,云何

  • 佛说大乘戒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言。有破坏戒行寿命者。有断灭善根者。出家难值发精进心坚固守护。若诸苾刍等。于佛法中求解脱者。远离一

  • 翻梵语·佚名

    今此书也。全部十卷。飞鸟寺信行之撰集。世所希也。一日余登醍醐山。于光台院客亭。悉昙字记三教指归行状记等讲述之日。阅此书深贤师之持本。久收箱底。蠹鱼甚投。携归。遂返璧之次借览。游佛国行汉土之思偏难默止。

  • 梧冈集·唐文凤

    诗文集。明唐文凤撰。十卷。文凤字子仪,号梦鹤,歙县(今属安徽)人。与祖元、父桂芳均以文学擅名。永乐中荐授兴国知县,改赵府纪善。卒年八十有六。文凤知兴国,颇有政绩。著有《朝阳类稿》、《政余类稿》、《老学文稿》

  •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佚名

    一卷,东晋难提译。佛在庵罗树园,月盖长者请佛救疗毗舍离国之恶病。佛为说西方一佛二菩萨之名。即得见佛菩萨。观音菩萨为说神咒。智者大师有请观音经疏,并立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