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本例卷十五

宋 崔子方 撰

凡外事门

例时

诸侯会

桓二年秋七月蔡侯郑伯会于邓【承纪侯朝月】

庄十五年春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鄄僖三年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

僖二十一年秋宋公楚子陈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会于盂

文十七年六月诸侯会于扈【承公盟月】

宣九年秋九月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会于扈【承晋侯卒月】

定十年冬齐侯卫侯郑游速会于安甫

定十四年秋齐侯宋公会于洮

右八着例

大夫盟

桓十一年春正月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是三国来战之人也彼恃强淩我不约而来战又复同盟以固其恶春秋恶焉故加月以见讥】

僖二十一年春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

宣十二年冬十有二月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承灭萧月】

右三着例二其变例一

大夫会

襄三十年冬十月晋人齐人宋人卫人郑人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会于澶渊宋灾故【承葬蔡景公月】

昭二十七年秋晋士鞅宋乐祁犂卫北宫喜曹人邾人滕人会于扈

右二着例

相如

桓五年夏齐侯郑伯如纪

是年冬州公如曹

右二着例

如会如师

僖二十八年五月陈侯如会【承盟月】

成二年秋七月齐侯使国佐如师【为盟月】

襄三年夏六月陈侯使袁侨如会【承盟月】

襄七年十有二月郑伯髠顽如会【承会月】

右四着例

乞盟

僖八年春王正月郑伯乞盟【承盟月】

右一着例

宣十五年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称人以平平在下也故加月以见讥详具经解】

右一变例

襄十九年秋七月晋士匄帅师侵齐至谷闻齐侯卒乃还【承齐侯卒月】

右一着例

庄十年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为败宋师月】

僖元年春王正月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承元年正月】

文十年冬楚子蔡侯次于厥貉

定九年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

定十三年春齐侯卫侯次于垂葭

定十五年夏五月齐侯卫侯次于蕖蒢【承郊月】

右六着例

隐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

庄四年夏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

庄三十二年夏宋公齐侯遇于梁丘

右三着例

桓十四年冬十有二月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

定四年冬十有二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

右二解具本事下

逃归【不盟附】

僖五年秋八月郑伯逃归不盟【承盟月】

右一着例

大去

庄四年夏纪侯大去其国

右一着例

小国君奔

庄二十四年冬曹羁出奔陈

昭元年秋莒展舆出奔吴

昭三年冬北燕伯欵出奔齐

昭二十三年秋七月莒子庚舆来奔【为败鸡父月】哀十年春王二月邾子益来奔【邾子之前年以来今又奔之以益为贱而无耻矣故加月以见讥】

右五着例四其变例一

小国君归

僖二十八年冬曹伯襄复归于曹

成十六年秋曹伯归自京师

右二着例

执小国君【畀附归于附】

僖五年冬晋人执虞公

僖十九年春王三月宋人执滕子婴齐【滕子之名失地之君也夫诸侯有失地者诸侯相与纳之盖可也今宋襄图霸不能怀绥小国又因其微弱而遂执之以宋为不义故加月以见讥】

僖二十八年三月丙午晋人入曹执曹伯畀宋人【解具入曹下】

成十五年三月晋侯执曹伯归于京师【承盟月】襄十六年三月晋人执莒子邾子以归【承盟月】襄十九年春王正月晋人执邾子【承盟月】

昭四年夏楚人执徐子

哀四年春王二月宋人执小邾子【承杀蔡侯月】

右八着例七其变例一

大夫奔

庄十二年冬十月宋万出奔陈【万弑君之贼宋人不即讨纵之踰时而後出奔以为其国无臣子矣故加月以志其久且见讥也】

僖二十八年六月卫元咺出奔晋【承卫侯归月】

文六年冬十月晋狐射姑出奔狄【承葬晋襄公月】

文七年夏四月晋先蔑奔秦【承宋公卒月】

文八年十月宋司城来奔【承盟月】

文十四年九月宋子哀来奔【承公孙敖卒月】

宣十年夏四月齐崔氏出奔卫【承日食月】

成七年冬卫孙林父出奔晋

成十五年秋八月宋华元出奔晋【承葬宋襄公月】

是月宋鱼石出奔楚

成十七年秋齐高无咎出奔莒

襄六年夏宋华弱来奔

襄十七年九月宋华臣出奔陈【承雩月】

襄二十年秋蔡公子履出奔楚

是秋陈侯之弟光出奔楚

襄二十一年春王正月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承公如晋月】

是年秋晋栾盈出奔楚

襄二十三年夏邾畀我来奔

襄二十四年冬陈鍼宜咎出奔楚

襄二十七年夏卫侯之弟鱄出奔晋

襄二十八年夏卫石恶出奔晋

是年冬齐庆封来奔

襄二十九年秋九月齐高止出奔北燕【承葬卫献公月】襄三十年秋七月郑良霄出奔许【承葬宋姬月】

昭元年夏秦伯之弟鍼出奔晋

是年冬十有一月楚公子比出奔晋【承楚子卒月】昭五年夏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

昭六年夏宋华合比出奔卫

昭八年夏四月陈公子留出奔郑【承陈侯卒月】

昭十年夏齐栾施来奔

昭十五年夏蔡朝吴出奔郑

昭二十年夏曹公孙会自鄸出奔宋

是年冬十月宋华亥向宁华定出奔陈【大国三卿今相与同恶一旦出奔臣既罪恶君亦孤露上下不协莫此之甚故加月以见讥】

昭二十二年春宋华亥向宁华定自宋南里出奔楚

昭三十一年冬黑肱以滥来奔

定四年冬十有一月楚囊瓦出奔郑【承吴楚战月】定十年秋宋乐大心出奔曹

是年冬宋公之弟辰暨仲佗石彄出奔陈

定十四年春卫公叔戌来奔

是春卫赵阳出奔宋

是年秋卫世子蒯聩出奔宋

是秋卫公孟彄出奔郑

是秋宋公之弟辰自萧来奔

哀四年春王二月蔡公孙辰出奔吴【承杀蔡侯月】哀六年夏齐国夏及高张来奔

哀十一年夏陈辕颇出奔郑

是年冬十有一月卫世叔齐出奔宋【承葬滕隐公月】

右四十七着例四十五其变例二

大夫归

桓十一年九月突归于郑【为会盟月】

桓十七年秋八月蔡季自陈归于蔡【承蔡侯卒月】庄二十四年冬赤归于曹

僖二十八年冬卫元咺自晋复归于卫

成十四年夏卫孙林父自晋归于卫

成十五年秋八月宋华元自晋归于宋【承葬共公月】襄二十三年夏陈侯之弟光自楚归于陈

昭十三年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为弑君月】定十三年冬晋赵鞅归于晋

哀十年五月卫公孟彄自齐归于卫【承葬齐悼公月】

右十着例

大夫入

桓十五年五月许叔入于许【承郑伯奔月】

庄三年秋纪季以酅入于齐

庄九年夏齐小白入于齐

成十八年夏宋鱼石复入于彭城

襄二十三年夏晋栾盈复入于晋入于曲沃襄三十年九月郑良霄自许入于郑【承葬共姬月】昭元年秋莒去疾自齐入于莒

定十一年秋宋乐大心自曹入于萧

右八着例

襄二十六年春王二月卫孙林父入于戚以叛【承弑君月】

昭二十一年夏宋华亥向宁华定自陈入于宋南里以叛

定十一年春宋公之弟辰及仲佗石彄公子地自陈入于萧以叛

定十三年秋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

是年冬晋荀盈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

右五着例

 

春秋本例卷十五

<经部,春秋类,春秋本例>

猜你喜欢
  班禄 第十五·王符
  提要·陆淳
  丽泽论説集录卷六·吕祖谦
  思辨録辑要卷十八·陆世仪
  提要·余允文
  孟子纂笺卷十二·詹道传
  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四章 道之德·林语堂
  第十六章 9·辜鸿铭
  卷三十四·李明复
  卷三十二·郑玉
  卷一·王昭禹
  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佚名
  卷七十一·佚名
  善根品第九·佚名
  指月录卷之十一·瞿汝稷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集卷七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七十八古今体一百三十二首【己丑二】新正恭奉皇太后幸御园即景成什日丽风和喜善晴【农家以雪後无风为善晴】西山雪色面前呈青埋麦壠铺银海素积烟郊度彩旌御苑韶光今岁好上元镫事五朝迎承欢行

  • 梅尧臣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以宣城古名宛陵,古人世称梅宛陵。以从父荫为桐城、河南、河阳主簿,历知德兴、建德、襄城。皇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嘉祐五年卒,年五十九。《宋史》

  • ●簷曝雜記卷四·赵翼

    ○廣東珠價廣東珠價初未嘗貴,自某巡撫收買,於是價日增。而珠之來自外洋者,亦無所不有。有蠔、蚌二種:蠔珠有底稍平,狀如饅頭,而色微赤;蚌珠則有極圓者,光潔白可愛,然圓者亦不易得也。品珠先論形體,稍有欹側及皺紋,弗貴也。珠又多

  • 进实录表·杨士奇

    奉天靖难推诚宣力辅运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 师英国公臣张辅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上言臣闻上有尧舜禹汤文武之君斯有典谟训诰誓命之 纪当时所录万世攸师自汉以来暨于唐宋皆建史官专 职记述我国家奉天启运圣圣相承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佚名

    景泰五年夏四月壬午朔日食○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灶之神○神机营总兵官都督同知杨能奏本营原拨香河草场计二百四十八顷蓟州草场计四百五顷每岁采秋青草饲养官马及趁时牧放近被军民人等在内耕种又

  • 太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一·佚名

    弘治三年八月辛巳朔命故狭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满濙子经袭凉州卫指挥使 巡抚顺天等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徐怀养病不允 巡按浙江监察御史张文言 陛下接位之初取回浙江织造内官官民无不称快近者既差工部官分督岁造叚匹又差

  • 卷之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八十七·纪昀

    列传五代 【七】○五代七桑维翰 景延广 吴峦桑维翰景延广吴峦△桑维翰桑维翰字国侨河南人貌丑怪身短面长常临鉴曰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慨然有志于公辅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与丧同音有劝其 从佗求仕者维翰铸铁砚示人曰

  • 列传卷第二十三 高丽史一百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崔有 。○崔有 平章事滋之子。 性恬退不求名仕宦十年不迁。 忠烈久闻其名卽位除监察杂端。 迁侍丞上* 直言时事 旨流大靑岛。 承旨赵仁

  • 卷四十二 蜀书十二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陈寿

    (杜微传、周群传、杜琼传、许慈传、孟光传、来敏传、尹默传、李譔传、谯周传、郤正传)杜微传,杜微,字国辅,梓潼郡涪县人。他年少时在广汉人任安门下学习。刘璋征召他为从事,因病而去官。待刘备平定蜀地,杜微常常装作耳聋,在家

  • 孙一元传·张廷玉

    孙一元,字太初,不知何地之人,问他籍贯,他说:“我是秦人。”曾住于太白之巅,故自号“白山人”。有人说他是安化王的宗族,安化王因谋反被诛,他便改姓易名,避难他乡。一元天资聪敏过人,善为诗,风度翩翩,行踪捉摸不定,乌巾白帽,携铁笛鹤

  • 朱子礼纂卷一·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总论臣闻之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遭秦灭学礼乐先壊汉晋以来诸儒补缉竟无全书其颇存者三礼而已周官一书固为礼之纲领至其仪法度数则仪礼乃其本经而礼记郊特牲冠仪等篇乃其义说耳前此犹有三礼通礼学

  • 提要·顾栋高

    【臣】等谨案毛诗类释二十一卷续编三卷国朝顾栋高撰栋高字震沧无锡人康熙庚子举人官内阁中书舎人乾隆辛未荐举经学授国子监司业后特恩加祭酒衔终于家是编成于乾隆壬申序文案语皆称臣葢经进之本凡分二十一类其序中抒所

  • 卷二十二·李光坡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二十二安溪李光坡撰○冥氏掌设弧张注曰弧张罿罦之属所以扃绢禽兽○为阱擭以攻猛兽以灵鼓敺之注曰灵鼓六面鼓敺之使惊趋阱擭○若得其兽则献其皮革齿须备注曰郑司农云须直谓頣下须备谓搔也 冥音

  • 礼记要义卷第十三·魏了翁

    玉藻一郑谓西都宫室如诸侯制诸儒疑之朝事仪云朝日东郊故东门是国城东郊之门也孝经纬云明堂在国之阳又异义淳于登说明堂在三里之外七里之内故知南门亦谓国城南门也云天子庙及路寝皆如明堂制者案考工记云夏后氏丗室郑注

  • 仙佛合宗语录·伍守阳

    内丹学著作。《仙佛合宗》之别本,明代伍守阳撰。前为论丹道9篇,伍守阳答朱太和十九问、伍太初六问、伍太一十九问、李羲人七问、伍守虚二问、顾与韬六问、评古类或问十三条、杂问三条及伍真人修仙歌。所论问题有药物、

  • 王僧虔论书·王僧虔

    一篇。书学论著。南齐·王僧虔撰。通篇文有脱误,朱长文辑《墨池篇》因分为二篇,并谓《法书要录》合为一篇为非。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则曰:“是本为一篇无疑,当即《答竟陵王子良书》,朱氏强分为二,非是”。《宋史·

  • 沈阳日记·宣若海

    清崇德二年(1637)至顺治二年(1645)朝鲜国王子李 、李淏入质于清沈阳馆所期间,其侍讲院宰臣、讲官所记的日录,誊录为正、副本各一部。记日常生活细事,并随从清太宗皇太极征战松山、杏山及多尔衮破山海关进北京城等役中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