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孝经衍义卷五

衍至德之义

易干文言曰贞者事之干也 贞固足以干事朱熹曰贞正也知正之所在固守而不去万事依此而立在人则是智至明至灵是是非非确然不可移易不可欺瞒所以能立事也又曰仁为四德之首而智则能成始而成终犹元为四德之长然元不生于元而生于贞盖天地之化不翕聚则不能发散也仁智交际之间乃万化之机轴此理循环不穷脗合无间不贞则无以为元也

【臣】按乾元之贯乎天德之始终固也先儒又推其义以为元不始于元而始于贞者何也天下之理一而已理之所是则是理之所非则非而天下之人以一己之是非为是非者何其众也杨氏以为

我为义不自知其非义也墨氏以兼爱为仁不自知其非仁也为老氏者以清净无为为是而不自知其谬也为佛氏者以虚无寂灭为是而不自知其诞也子莫乡愿之流各以其依违两可者为是而不自知其执一也乱德也然则如之何而可曰穷理格物而已矣干九二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则致知之事知斯二者弗去者也寛以居之仁以行之则有生则恶可已之乐而非助长者也如是则人伦日用之间灿然其有节文截然其有断制本之人事而行乎理义之中者仁智循环不穷合之气化而统乎亨利之间者贞元相际不絶矣经曰天明地察神明彰矣此谓知之至也此谓孝之至也

书舜典【虞书篇名】濬哲文明【濬深哲智言舜之德深沉而有智文理而光明】

【臣】按中庸第六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第十七章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四岳荐舜之词首曰克谐以孝而史臣赞舜之德协合于帝尧者首曰濬哲文明盖舜不幸处父子之变非深沉而有智亦无以成其大孝所谓杀之不可得即求常在侧以至暴风雷雨众惧失常而舜行不迷乃其智之通于神明者也若中庸所称用中于民孟子所称善与人同岂非文理而光明之极处要自其幽潜之孝德所发见也故曰虞舜其弗可及也已矣

诗大雅皇矣【篇名】其四章曰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明能察是非也克类能别善恶也】克长克君

【臣】按春秋左氏传鲁昭公二十八年成鱄【晋大夫】对魏献子【晋卿魏舒】引此诗而释之曰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盖能察是非乃所以照临四方也能分善恶此心之所以勤施无私也经之称明王者二焉一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一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夫王者于天则能知其经常之大于地则能析其物土之宜则于智之德至矣尽矣何有于察是非分善恶也然则训之曰克明克类之谓明克长克君之谓王可也

论语子曰知者利仁

【臣】按知即全德中之能分别是非者也父之当慈子之当孝兄之当友弟之当恭乃不得不然之理知者之人为父尽慈为子尽孝为兄尽友为弟尽恭有所操存而不亡有所经理而不乱者也人茍无此分别是非之识则于术之邪正事之公私必不能辩于几微而其流极则以为我为义兼爱为仁而悖天地之正性矣故曰论工夫且须利仁自明而诚也

中庸三十一章曰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 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朱熹曰仁义礼智之知与聪明睿知便是一个睿知是扩充较大睿只训通对知而言睿是深通处文理密察是圣人于至纤至悉处无不详审文如物之文缕理是条理每事详密审察故曰足以有别

【臣】按聪明睿知生知之智也理细于文密精于理察又加于密故曰小德川流以经义言之则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孝子之心无所不明察者也五性之德俱为川流其中又支分节解孝乃大德敦化也

孟子曰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

辅广曰知既明则自然弗去如人知水火之不可蹈则自然不蹈人既知亲之当爱兄之当敬孰肻舍其亲而不爱舍其兄而不敬者盖其智为物昏而知之不明非智矣

【臣】按智字当兼本心之虚灵知觉与体认操存处而言经既以事父母之孝极之于天地之明察而继之曰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本以孝故能明察既明察矣而又深切丁宁于必有尊必有先之故盖修身慎行随事精察又无时而可忽者也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知孩笑可提抱者也】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罗钦顺曰孟子曰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以此实良知良能之説其义甚明盖知能乃人心之妙用爱敬乃人心之天理也以其不待思虑而自知此故谓之良知近时有以良知为天理者然则爱敬果何物哉程子尝释知觉二字之义云知是知此事觉是觉此理又言佛氏之云觉甚底是觉斯道甚底是觉斯民正斥其认知觉为性之谬尔夫以二子之言明白精切如此而近时异説之兴听者曾莫之能辩则亦何以讲学为哉【臣】按经文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注云亲犹爱也膝下谓孩幼之时也言亲爱之心生于孩幼比及年长渐识义方则日加尊严能致敬于父母也孟子之言本于曾子子思故与经合注不言敬兄者知敬父母自然知敬兄矣此其所以为良知也彼后世之所谓致良知者若曰推极其爱亲敬长之良知以穷尽夫天下之事理则何不可之有乃误认人心之有知觉为良知则是离乎爱亲敬长以为之説无异于佛氏之云觉而孩提之童四句孟子亦可以不必言矣此钦顺所以辩之甚力也

通书【周惇颐着】理性命篇【此篇言理乃人心之太极】曰厥彰厥微匪灵弗莹【此言理也阳明隂晦非人心太极之至灵孰能明之】

朱熹曰彰言道之显微言道之隐匪灵弗莹言彰与微须灵乃能了然照见无滞碍也君仁臣忠父慈子孝此理甚显若隂阳性命神徃来则不亦微乎【臣】按易言知微知彰此述其意言知彰而不知微未可谓之智也然而隂阳性命神徃来非有二理即天地知幽明之故即始终知生死之説即聚散知神之情状此穷理之事也天经地义幽明之故也死生之义备矣死生之説也神着矣神之情状也知周乎物所以正也知过乎物所以凿也是故明庶物察人伦者生知之智也知彰则知微矣灵而莹其惟孝子乎其惟孝子乎已上智之德之至

御定孝经衍义卷五

猜你喜欢
  感应章第十六·佚名
  轻重丁第八十三·管仲
  殊好第三十九·佚名
  均任第二十九·佚名
  卷三·曾恬
  卷十七·陈祥道
  第十一章 22·辜鸿铭
  卷四·马骕
  卷十一·朱熹
  卷四·苏辙
  第14章 明堂位·戴圣
  定公·定公三年·左丘明
  卷五百五十四·佚名
  评唯民月刊·太虚
  佛学即慧学·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四·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十四 唐 释贯休 撰 五言律诗 遇五天僧入五台五首 十万里到此辛勤讵可论惟云吾上祖自买给孤园一月行沙碛三更到铁门白头乡思在回首一销魂 又 雪岭顶危坐乾坤四顾低河横于阗北日落月支西水石香

  • 卷四百二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二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五十七 林廷玉 感遇 泛泛木兰舟行行采蓠去放歌汗漫游云深忽迷渚偶尔穷河源言晤弄梭女睠此会际艰相看两无语倏然刚风发尘寰杳何许 塞上曲 弃亲来从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三·纪昀

    列传五代 【三】○五代三郭崇韬 安重诲 周德威符存审【彦超彦饶】郭崇韬安重诲周德威符存审 【符彦超 符彦饶】△郭崇韬郭崇韬字安时 【从薛史增】 代州雁门人为河东教练使庄宗为晋王孟知祥荐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

  • 二九八 安徽巡抚李质颖奏查缴伪妄书籍折·佚名

    二九八 安徽巡抚李质颖奏查缴伪妄书籍折乾隆四十年闰十月二十四日安徽巡抚臣李质颖谨奏,为查缴伪妄各书,奏请销毁事。窃照明末野史等书,非纪载失实,卽妄肆毁誉,大为风俗人心之害,屡奉谕旨,训饬查缴,业经前抚臣裴宗锡两次奏缴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十三·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郭将军逵墓志铭范祖禹公讳逵字仲通世家巨鹿国初徙京师后卜塟洛阳因家焉曾祖隐赠太保祖荣赠太傅考斌赠太师中书令曾祖妣何氏祖妣崔氏妣贺氏追封信安永嘉华原三郡太夫人公幼慷慨喜兵学初以父荫补北班殿侍寳

  • 学史卷七·邵宝

    (明)邵宝 撰○申【凡二十九章】当是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开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史记张释之传】日格子曰书曰推贤让能庶官乃和张释之在汉廷固所谓贤且能者亚夫恬开知之推焉让焉礼也

  • 世家卷第二十七 高丽史二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元宗三。○(辛未)十二年春正月己巳削孔愉安世贞职又以阿海畏缩不救遣将军印公秀如蒙古以奏帝免阿海职召还。庚午门下侍中李藏用 知政事

  • 一九四 拾遗戊·周作人

    读小说 小说我在小时候实在看了不少,虽则经书读得不多。本来看小说或者也不能算多,不过与经书比较起来,便显得要多出几倍,而且我的国文读通差不多全靠了看小说,经书实在并没有给了多少帮助,所以我对于耽读小说的事正是非感

  • 翁正春传·张廷玉

    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万历中期,担任龙溪教谕。万历二十年(1592),考中进士第一名,授职为修撰,升任少詹事。万历三十八年(1610)九月,被任命为礼部左侍郎,代替吴道南负责礼部事务。十一月,出现日蚀,翁正春极力陈述朝廷的过失,皇帝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三 朱批李卫奏摺 雍正九年二月二十日浙江总督管巡抚事在任守制【臣】李卫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因江宁移调乍浦水师满营官兵於上年十月到浙虽经安顿驻劄而时届岁暮诸务毕集未

  • 卷五·

    <经部,春秋类,吕氏春秋或问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五      宋 吕大圭 撰桓公  公防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盟于越【元年】或问左氏以为易祊田经以为璧假何也曰言假则非易言易则非假向也来归祊则郑以此

  • 卷十二中·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十二中   元 王天与 撰太甲中第六        商书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夏氏曰此史叙太甲自桐归时事○汉孔氏曰汤以元年十一月崩至此二十六月三年服阕苏氏曰此亦

  • 卷二十三·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増修东莱书说卷二十三  宋 时澜 撰洛诰第十五      周书太甲复亳而伊尹告归成王卜洛而周公告归盖伊尹周公处大臣之变者也巳事而亟去所以明吾心而严万世之防也然周公不得遂其去何也伊尹之时国无

  • 论语正义卷十·刘宝楠

    子罕第九集解凡三十一章正义曰:释文于下更云:「皇三十章。」谓合「不忮不求」与上「衣敝缊袍」为一章也。说本孔氏广森经学卮言。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注〕罕者,希也。利者,义之和也。命者,天之命也。仁者,行之盛也。寡能

  • 台阳见闻录·唐赞衮

    杂志。作者唐赞衮,字之,湖南善化人。曾任台南府知府。在台任职期间入境问俗,咨访旧章,甄搜事类,综要备录,成书两卷。包括建置、通商、田赋、政事、文教、防务、风俗、地理、物产等内容。书成于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

  • 缸荷谱·杨钟宝

    《缸荷谱》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部荷花专著,作者为清代上海人杨钟宝(字瑶水),自序题记于嘉庆戊辰(1808)。全书一卷,约2800字。有农学丛书本、艺海一勺本和农荟本。这是我国植物学史和农学史上唯一的一部专门论述缸荷的品

  • 太乙金华宗旨·吕洞宾

    唐吕岩撰。金华宗旨即旌阳真君所谓四字天经,又所谓净明道法、忠教雷霆也。吕氏因见世人不明先天大道之旨,遂“将金丹要诀、秘密天机,尽行泄露。其中玄妙法则,和盘托出,了如指掌。”同时他认为近世谈玄理者大半择焉不

  • 疫疹一得·余霖

    二卷。清余霖撰。余霖字师愚,桐城 (今属安徽)人。少业儒,攻科举,屡试不第,遂攻医学。博览医书,长于治疗疫病。因父染时疫,为群医所误,乃发愤著书立说。见当时治疫所用不外伤寒之剂,因研读本草,见石膏性寒,有解肌表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