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学史卷七

(明)邵宝 撰

○申【凡二十九章】

当是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开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史记张释之传】

日格子曰书曰推贤让能庶官乃和张释之在汉廷固所谓贤且能者亚夫恬开知之推焉让焉礼也乃结为亲友则谓之何党邪比邪史迁谓由此天下称之其见释之抑亦浅矣

楚子期伐陈吴延州来季子救陈谓子期曰二君不务德而力争诸侯民何罪焉我请退以为子名务德而安民乃还【左传哀公十年】

日格子曰华元子反情以要盟春秋讥之季子之救陈乃自退于楚得无与之类乎季子以三代之道而息民华元以战国之术而救国季子道隆而意逺华元术胜而道微

卫穆公卒晋三子自役吊焉哭于大门之外卫人逆之妇人哭于门内送亦如之遂常以葬【左传成公二年】

日格子曰此吊礼之变也三子者自役至焉未复命故也卫人以变礼处之可也凡吊者岂皆自役遂常以葬谓之何哉

周人有丧鲁人有丧周人吊鲁人不吊【谷梁传定公元年】

日格子曰鲁人之不吊不敢吊也臣之于君丧其礼奔奔必后父之殡殡而后奔不亦缓乎此礼之变也曽子问君未殡而臣有父母之丧则如之何孔子曰归殡反君所在君所且然而况逺若周与鲁者哉是故夫礼则然礼莫大于君臣父子变之道于是乎观

王生者善为黄老言处士也尝召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老人曰吾韈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韈释之跪而结之旣已人或谓王生曰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韈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于张廷尉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韈欲以重之【史记张释之传】

日格子曰王生以结韈重张廷尉何哉其所谓重者命之结而结生所谓重也然生亦何以知廷尉必能成生之重哉昔者圯下之进履老人者欲抑良以教之非以进履为重也生何以教廷尉者而使结韈邪汲黯揖大将军礼也礼不失已亦不失人是故已重人亦重若生之结韈吾见其自轻而轻人耳虽然释之当景帝初惧以前过诛用王生计卒见谢斯岂其所谓计邪盖黄老之术如此

周公何以称大庙于鲁封鲁公以为周公也周公拜乎前鲁公拜乎后曰生以养周公死以为周公主【公羊传文公十三年】

日格子曰此封国之变也周公之功大矣周公封鲁公嗣礼也周公相鲁公封亦礼也周公拜鲁公安得不拜鲁公拜周公亦安得不拜礼之变盖如此

梁王归就国而梁王闻其议出于袁盎诸大臣所怨望使人来杀袁盎袁盎顾之曰我所谓袁将军者也公得母误乎刺者曰是矣刺之置其剑剑着身视其剑新治问长安中削厉工工曰梁郎某子来治此剑以此知而发觉之发使者捕逐之独梁王所欲杀大臣十余人文吏穷本之谋反端颇见太后不食日夜泣不止景帝甚忧之问公卿大臣大臣以为遣经术吏徃治之乃可解于是遣田叔吕季主徃治之此二人皆通经术知大礼来还至霸昌廏取火悉烧梁之反辞但空手来对景帝曰何如对曰言梁王不知也造为之者独其幸臣羊胜公孙诡之属为之耳谨以伏诛死梁王无恙也景帝喜说曰急趋谒太后太后闻之立起坐飱气平复故曰不通经术知古今之大礼不可以为三公及左右近臣少见之人如从管中窥天也【史记梁世家】

日格子曰经术与文吏异乎权轻重于骨肉之间唯知道者能之程子论薄昭之死可以决斯议矣

始大臣诛诸吕时朱虚侯功尤大许尽以赵地王朱虚侯尽以梁地王东牟侯及孝文皇帝立闻朱虚东牟之初欲立齐王故绌其功【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日格子曰朱虚侯章吕氏壻也独能深惟大义毅然倡之当是时微章刘之安否未可知也其欲立齐王亦岂大失哉及事定之后顾坐是以绌其功疑生于嫌虽文帝不免焉良可惜矣程子谓人臣之义王陵为正愚于章亦云

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丞相亚夫曰髙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黙然而止其后匈奴王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后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徐卢等为列侯亚夫因谢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史记绛侯世家】

日格子曰营门不得入亚夫于是为真将军争废栗太子封王信徐卢等亚夫于是为真宰相

王太后在民间时所生子女者父为金王孙王孙已死景帝崩武帝立王太后独在而韩王孙嫣承间言太后有女在长陵武帝使使徃先视之在其家武帝乃自徃迎取之诏副车载驰还直入长乐宫行诏门着引籍通到谒太后曰女某邪曰是也为下泣女亦伏地泣武帝奉酒前为寿奉钱千万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顷甲第以赐姊【史记外戚世家】

日格子曰事至武帝无善处者矣为景帝为王太后者当若之何君子作事谋始立后天下之大事也而可不谋乎纳之非所纳也立之非所立也始之不谨如此而欲善其后乎

窦长君少君上书自陈窦皇后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昆弟家于长安绛侯灌将军等曰吾属不死命乃且县此两人两人所出微不可不为择师傅宾客又复效吕氏大事也于是乃选长者士之有节行者与居窦长君少君由此为退让君子不敢以尊贵骄人【史记外戚世家】

日格子曰此可为保全外戚之法

赵简子死未葬中牟入齐已葬五日襄子起兵攻围之未合而城自坏者十丈襄子击金而退之军吏諌曰君诛中牟之罪而城自壊是天助我何故去之襄子曰吾闻之叔向曰君子不乗人于利不迫人于险使人治城城治而后攻之中牟闻其义乃请降【淮南子道应篇】

日格子曰襄子不阨人于险仁哉叔向之言乎然仁之施自亲始葬五日而起兵抑何不类也盖晋之习于墨久矣襄子之信襄公犹其信叔向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子墨衰绖败秦师于殽获孟明西乞白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乌乎文王之因垒尚矣一言之仁成则襄子败则宋襄公然则君子之观人岂可以成败哉仁有同功仁有同过

赵王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史记蔺相如传】

日格子曰赵王知相如之必能完璧乎曰不知也相如能知秦之必归璧乎曰不知也然则何以使相如以死殉璧赵王以意气任相如璧完而相如归赵重矣璧不返相如死之赵亦重矣国埶之重轻于是系焉是行也良亦幸哉虽然璧之重不重于相如为一璧而失相如是以士予敌也士亡则国随之何璧之守哉古人有言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予亦曰国无衅得璧其衅赵王知是庶几免夫

秋七月辛丑盟吴晋争先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晋人曰于姬姓我为伯乃先晋人【左传哀公十三年】

日格子曰滕诸姬也薛异姓也诸侯相朝长滕侯礼也吴四夷也晋中国也两伯并会先晋侯礼也

王之在随也子西为王舆服以保路国于脾泄闻王所在而后从王【左传定公五年】

日格子曰子西负其让节故欲济难以权可谓心乎社稷者矣虽然礼固有重于亡国者不可斯须去也是故子西非纯臣也王孙由于尝告之曰脾泄之事余亦弗能也其所以讥切之者至矣仲尼曰彼哉将不以是哉

曹操幼子仓舒卒操伤惜之甚掾邴原有女早亡操欲求与仓舒合葬原辞曰嫁殇非礼也原之所以自容于明公公之所以待原者以能守训典而不易也若听明公之命则是凡庸也明公焉以为哉操乃止【通志魏邴原传】

日格子曰狥葬非礼也魏颗能违乱命于其父嫁殇非礼也曹操不能克私爱于其子此亦可以观人矣原能辞殉而不能舍掾以去其视管宁能无媿乎初

郑公子兰出奔晋从于晋侯伐郑请无与围郑许之使待命于东郑石甲父侯宣多逆以为太子以求成于晋晋人许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日格子曰身从其奔而心从其宗从晋伐郑而无与围兰之处兹变也其可也

公如齐齐侯请飨之子家子曰朝夕立于其朝又何飨焉其饮酒也乃饮酒使宰献而请安子仲之子曰重为齐侯夫人曰请使重见子家子乃以君出【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日格子曰飨名而燕非礼也燕而宰献且终之以媟非礼甚矣子家其明于君臣之分乎其明于男女之别乎不然旣谢飨而复以君出何其果也

会公主薨悰久不谢文宗怪之户部侍郎李珏曰比驸马都尉皆为公主服斩衰三年故悰不得谢帝矍然始诏杖而朞着于令【唐书杜悰传】

日格子曰斩衰三年子为父也妻为夫亦然以驸马都尉而为公主服之则何谓也唐太宗礼遣其女正千载之谬胡为而有此制哉不然则髙宗以后或有变焉者至是犹未之复尔公衍公为之生也其母偕出

公衍先生公为之母曰相与偕出请相与偕告三日公为生其母先以告公为为兄【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日格子曰有一乳二子疑所长者或曰长先或曰长后夫生也者生也生先矣而曰长后可乎

宣子有环其一在郑商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子太叔子羽谓子产盍求而与之子产曰出一玉以起二罪吾又失位韩子成贪将焉用之韩子买诸贾人旣成贾矣请诸子产子产对曰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世有盟誓以相信也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母乃不可乎韩子辞玉【左传昭公十六年】

日格子曰韩起求玉子产弗与旣而买诸商又辞弗敢闻其辞可能也其贞信以忠不可能也抑于是而得处商人之道焉而商人之事上亦可谓有礼也已

梁天监初齐临川王献所生妾谢墓被发不至埏门萧子晋傅重谘礼官何佟之佟之议以为改葬服缌见柩不可无服故也此止侵坟土不及于椁可依新宫火处三日哭假而已帝以为得礼二年何佟之议追服三年无禫尚书议并以佟之言为得【隋书礼仪志】

日格子曰卫司徒文子改葬其叔父问服于子思子思曰礼父母改葬缌旣葬而除之不忍无服送至亲也非父母无服无服则吊服而加麻韩子谓自启至于旣葬而三月则除之未三月则服以终三月又谓今之吊服犹古之吊服也临川王之于妾母无亦酌此而为之乎何佟之议何其过也

度支奏误渍为清枢宻承旨孙隐中足成之上怒推按谪罚之【唐鉴宣宗九年】

日格子曰汉石建误书马字惧获谴死不失为醇谨之臣唐宣宗按罚孙隐中足成度支奏清字为渍不免为苛察之君君臣之道固不同也虽然石建之过藉用白茅之意也充孙隐中之心则将无所不欺矣书曰刑故无小岂谓是邪

帝以朝长乐宫数跸烦民乃筑复道武库南叔孙通谏曰此髙帝月出游衣冠之道也子孙奈何乗宗庙道上行哉帝惧曰急坏之通曰愿陛下为原庙于渭北衣冠月出游之益广宗庙大孝之本乃诏有司立原庙【汉书惠帝纪】

日格子曰洛周公为天下营也文武庙于斯礼也汉立原庙于京师于所幸郡国斯异于洛之庙矣书曰黩于祭祀时谓弗钦其原庙之谓乎

故事凡欲立皇后皇子必先以金铸其象而占之以铸成者为吉【魏书后妃传】

日格子曰大事稽疑龟筮至矣铸金人敞俗也敝俗行之君子无论焉虽然龟筮无心故能决大疑金人之铸事出乎工工人之中宁无为奸利如毛延寿者乎要之事不师古未见其可也臧氏之母养公者也君幼则宜有养者大夫之妾士之妻养公者必以其子入养

臧氏之母闻有贼以其子易公抱公以逃【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

日格子曰养公者公与其子孰重以国则公重以子则公与其子等尔然则为臧氏母者奈何臣固有以身狥国者矣况于子哉

太史公曰国之将兴君子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使楚王戊母刑申公遵其言赵任防与先生岂有簒杀之谋为天下僇哉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楚元王世家】

日格子曰有其内而能用贤古之人则然也史迁及此亦有见哉

古者臣有大丧则君三年不呼其门已练可以弁冕服金革之亊君使之非也臣行之礼也闵子要绖而服事旣而曰若此乎古之道不即人心退而致仕孔子盖善之也【公羊传宣公元年】

日格子曰臣有大丧已练可以弁冕服金革之事公羊曰君使之非也臣行之礼也予曰臣辞之礼也礼即人心者也

晋师之救郑者至曰请战庄王许诺将军子重谏曰晋大国也王师淹病矣君请勿许也庄王曰弱者吾威之强者吾辟之是以使寡人无以立乎天下令之还师而逆晋寇庄王鼓之晋师大败晋众之走者舟中之指可掬矣庄王曰嘻吾两君不相好百姓何罪令之还师而佚晋寇【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日格子曰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楚庄之于晋郑也有之而伐陈之从义大矣虽然其犹在秦穆之下乎秦穆之悔过圣贤之地也

学史卷七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 胡颖 徐度 子敬成 杜棱 沈恪·姚思廉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五·叶隆礼
  提要·徐文靖
  卷一·王世贞
  卷之三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一千六十一·佚名
  卷之十六·佚名
  卷二十一·佚名
  提要·张守节
  ●淮城纪事·佚名
  常衮传·刘昫
  韦元甫传·刘昫
  卷一百二十八·佚名
  卷三百十一·佚名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六十九·彭定求

        卷769_1 【观兄弟同夜成婚】郑轨   棠棣开双萼,夭桃照两花。分庭含佩响,隔扇偶妆华。   迎风俱似雪,映绮共如霞。今宵二神女,并在一仙家。   卷769_2 【夏弹琴(一作刘希戬诗,又作刘希夷诗)】刘戬   碧山

  • ●第四十七出 芳殒·孟称舜

    【海棠春】〔贴扶病旦上〕病魂灵飞去多回次,博不得一声疼惜,泪点血成殷。哭向空房死。非缘多病怯秋寒,只为伤情泪滴潺。人欲求生生不得,我今求死死偏难。〔贴〕小姐是何意儿?老爷只望小姐病起,完成亲事,小姐怎生只说个要死?〔

  •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七·王称

    卓行传一百  士之所贵于天下者以有君子之行焉陈烈以学业教其乡朱寿昌以孝感致其母刘庭式以雍睦宜其妻郑侠以敢言事其君巢谷以诚信行其义徐积以笃实蓄其徳卓绝之行足以表仪一世乌虖斯可谓之士矣陈烈字季慈福州侯官人

  • 卷二【八则】·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 愧郯録卷二【八则】     宋 岳珂 撰 近属名制 国朝宗属本未定联名之制艺祖友悌因心凡宣祖本支之在子行者皆冠德字赐名授爵俱无等差熙陵继序初更用元字以别大统自是而後真皇

  • 二十四 江宁织造曹寅奏谢赐金山扁额摺·佚名

    康熙四十三年二月十五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恭蒙恩赐金山"动静万古"四大字,臣寅与将军臣马三奇恭制扁额,于本月初七日敬悬大殿之上,率领军民寺僧叩头,欢声振天。今现在山顶相度地宜,选石敬摹,诹吉建竖,俾亿万人瞻仰,照垂

  • 学史卷一·邵宝

    (明)邵宝 撰○寅【凡三十章】重黎为帝喾髙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史记楚世家】日格子曰古有火正之官火之为政也

  • 曹景宗传·姚思廉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父亲名欣之,是宋朝武将,官做到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曹景宗少年时善于骑马射箭,喜爱围猎,经常会同几十个少年到大草泽里去追逐獐子野鹿,每当众多骑手驱赶野鹿时,野鹿和人马混杂在一起,曹景宗在众人中放箭

  • 卷八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八十九明 俞汝楫 编钦天备考考选天文生成化十五年钦天监奏选官民子弟肄习天文历法已历三年本监据正统年例经奏得旨考中收充天文生事下礼部查成化六年近例复奏得旨会监官覆考得一百七十命俱收

  • 卷二十九·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圣祖仁皇帝圣训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二十九慎刑二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十月甲申上谕刑部朕保乂黎元务崇寛大每於刑狱之事辄廑矜恤之

  • 二、姜之地望·傅斯年

    在西周封建的事迹中,有一件事很当注意者,就是诸侯的民族不必和他所治的民族是一件事。譬如勾吴,那地方的人民是断发文身的,而公室是姬姓;晋,那地方的人民是唐国之遗,而公室是姬姓;虞,那地方是有虞,而公室又是姬姓。齐之民族必是

  • 四  法仪·墨子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2)。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八·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之六   復次善勇猛若諸菩薩能如是行.則不緣色清淨而行亦不緣受想行識清淨而行.何   以故善勇猛是諸菩薩已能遍知色乃至識所緣本性清淨故.若諸菩薩能如是行爲

  • 佛说相应可经·佚名

    西晋沙门法炬译佛在舍卫国请诸比丘。比丘即到。佛告比丘。比丘应唯然从佛闻。佛便说。是不闻者不闻者俱相类相聚相应相可。多闻者多闻者俱相类相聚相应相可。贪淫者贪淫者俱相类相聚相应相可。不贪淫者不贪淫者俱相类

  •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六界差别品第二十六之一   尔时净饭王并诸营从眷属等。见诸阿修罗王乃至外道婆罗门蒙佛授记。发希有心叹未曾有。世尊言音美妙清彻。一

  • 第三十一卷·佚名

    观天品之十(三十三天之七)时天帝释。复示诸天上布施果。思心具足。福田具足。财物具足。思心功德皆悉具足。福田胜者诸如来等。物具足者谓饮食财物。思具足者深心信等。而修供养。如是布施。于人天中得大果报。或生天

  • 大乐金刚萨埵修行成就仪轨一卷(出吉祥胜初教王瑜伽经)·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监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归命金刚萨埵能说金刚三密门。为修真言行菩萨。不受勤苦安乐相应。以妙方便速疾成就故。我今说之。修行者先应

  • 诗与批评·闻一多

    诗与批评,闻一多文艺评论集,收文(含书信)17篇。什么是诗呢?我们谁能大胆地说出什么是诗呢?我们谁能大胆地决定什么是诗呢?不能!有多少人是曾经对于诗发表过意见,但那意见不一定是合理的,不一定是真理;那是一种个人的偏见,因为是偏

  •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智圆

    佛典注疏。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智圆撰。四卷。是灌顶撰《大般涅槃经玄义》的注释书。依《玄义》次序,逐段疏解。先释作者,次释书名,再依次疏解正文内容。所引资料涉及内外诸典。见载于明、清诸版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