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九四 拾遗戊

读小说 小说我在小时候实在看了不少,虽则经书读得不多。本来看小说或者也不能算多,不过与经书比较起来,便显得要多出几倍,而且我的国文读通差不多全靠了看小说,经书实在并没有给了多少帮助,所以我对于耽读小说的事正是非感谢不可的。十三经之中,自从叠起书包,作揖出了书房门之后,只有《诗经》,《论语》,《孟子》,《礼记》,《尔雅》,——这还是因了郝懿行的《义疏》的关系,曾经翻阅过几遍,别的便都久已束之高阁,至于内容则早已全部还给了先生了。小说原是中外古今好坏都有,种类杂乱得很,现在想起来,无论是什么总多少带有好感,因为这是当初自己要看而看的,有如小孩子手头有了几文钱,跑去买了些粽子糖炒豆花生米之属,东西虽粗,却吃得滋滋有味,与大人们揪住耳朵硬灌下去的汤药不同,即使那些药不无一点效用,后来也总不会再想去吃的。关于这些小说,头绪太纷烦了,现在只就民国以前的记忆来说,一则事情较为简单,二则可以不包括新文学在内,省得说及时要得罪作者,——他们的著作我读到的就难免要乱说,不曾读到又似乎有点渺视,都不是办法,现在有这时间的限制,这种困难当然可以免除了。

我学国文,能够看书及略写文字,都是从小说得来,这种经验大约也颇是普通,前清嘉庆时人郑守庭的《燕窗闲话》中有着相似的记录,其一节云:

首先要说的自然是《三国演义》。这并不是我最先看的,也不是因为它是最好的小说,它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影响之大,而这影响又多是不良的。我从前关于这书曾说过一节话,可以抄在这里:

“前几时借《三国演义》,重看一遍。以前还是在小时候看过的,现在觉得印象很不相同,真有点奇怪它的好处在哪里。这些年中意见有些变动,第一对于关羽,不但是伏魔大帝那些妖异的话,就是汉寿亭侯的忠义,也都怀疑了,觉得他不过是帮会里的一个英雄,其影响及于后代的只是桃园结义这一件事罢了。刘玄德我并不以为他一定应该做皇帝,无论中山靖王谱系的真伪如何,中国古来的皇帝本来谁都可以做的,并非必须姓刘的才行,以人物论实在也还不及孙曹,只是比曹瞒少杀人,这是他唯一的长处。诸葛孔明我也看不出他好在什么地方,《演义》里那一套诡计,才比得《水浒》里的吴学究,若说读书人所称道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又可惜那《后出师表》是后人假造,我们成人之美,或者承认他治蜀之遗爱可能多有,不过这些在《演义》里没有说及。掩卷以后仔细回想,这书里的人物有谁值得佩服,很不容易说出来,末了终于只记起了一个孔融。他的故事在《演义》里是没有,但这的确是一个杰出的人,从前所见木板《三国演义》的绣像中,孔北海头上好像戴了一顶披肩帽,侧面画着,飘飘的长须吹在一边,这个样子也还不错。他是被曹操所杀的一个人,我对于曹的这一点正是极不以为然的。”

“予少时读书易于解悟,乃自旁门入。忆十岁随祖母祝寿于西乡顾宅,阴雨兼旬,几上有《列国志》一部,翻阅之仅解数语,阅三四本解者渐多,复从头翻阅,解者大半。归家后即借说部之易解者阅之,解有八九。除夕侍祖母守岁,竟夕阅《封神传》半部,《三国志》半部,所有细评无暇详览也。后读《左传》,其事迹已知,但于字句有不明者,讲解时尽心谛听,由是阅他书益易解矣。”我十岁时候正在本家的一个文童那里读《大学》,开始看小说还一直在后,大抵在两三年之后吧,但记得清楚的是十五岁时在看《阅微草堂笔记》这一件事。我的经验大概可以这样总结的说,由《镜花缘》,《儒林外史》,《西游记》,《水浒》等渐至《三国演义》,转到《聊斋志异》,这是从白话转入文言的径路,教我懂得文言并略知文言的趣味者,实在是这《聊斋》,并非什么经书或古文读本。《聊斋志异》之后,自然是那些《夜谈随录》,《淞隐漫录》等假《聊斋》,一变而转入《阅微草堂笔记》,这样旧派文言小说的两派都已入门,便自然而然的跑到唐代丛书里边去了。这里说的很是简单轻便,事实上自然也要自有主宰,能够“得鱼忘筌”,乃能通过小说的阵地获得些语文以及人事上的知识,而不至长久迷困在这里边。现在说是回忆,也并不是追述故事,单只就比较记得的小说略为谈谈,也只是一点儿意见和印象,读者若是要看客观的批评的话,那只可请去求之于适当的文学史中了。

其次讲到《水浒》,这部书比《三国》要有意思得多了。民国以后我还看过几遍,其一是日本铜板小本,其二是有胡适之考证的新标点本,其三是刘半农影印的贯华堂评本,看时仍觉得有趣味。《水浒》的人物中间,我始终最喜欢鲁智深,他是一个纯乎赤子之心的人,一生好打不平,都是事不干己的,对于女人毫无兴趣,却为了她们一再闹出事来,到处闯祸,而很少杀人,算来只打死了郑屠一人,也是因为他自己禁不起打而死的。这在《水浒》作者意中,不管他是否施耐庵,大概也是理想的人物之一吧。李逵我却不喜欢,虽然拿来与宋江对比的时候也觉得很痛快,他就只是好胡乱杀人,如江州救宋江时不寻官兵厮杀,却只向人多处砍去,可以说正是一只野猫,只有以兽道论是对的吧。设计赚朱仝上梁山那时,李逵在林子里杀了小衙内,把他梳着双丫角的头劈作两半,这件事我是始终觉得不可饶恕的。武松与石秀都是可怕的人,两人自然也分个上下,武松的可怕是煞辣,用于报仇雪恨却很不错,而石秀则是凶险,可怕以至可憎了。武松杀嫂以至飞云楼的一场,都是为报仇恨,石秀的逼杨雄杀潘巧云,为的要表白自己,完全是假公济私,这些情形向来都瞒不过看官们的眼,本来可以不必赘说。但是可以注意的是,前头武松杀了亲嫂,后面石秀又杀盟嫂,据金圣叹说来,固然可以说是由于作者故意要显他的手段,写出同而不同的两个场面来,可是事实上根本相同的则是两处都惨杀犯奸的女人,在这上面作者似乎无意中露出了一点马脚,即是他的女人憎恶的程度。《水浒》中杀人的事情也不少,而写杀潘金莲尤其是杀潘巧云迎儿处却是特别细致残忍,或有点欣赏的意思。——可是话又得说了回来,在向来看不起女人的社会里,况且这又是在至少四百年前所写的小说里边,我们怎好以今日的看法来责备他们,或者他也是借此写出一种人来,有这么样残酷,正如写一个纯朴的鲁智深,是同一的用意呢,上面的话也只是想到了说说罢了。

猜你喜欢
  杂传第二十八·欧阳修
  卷一百五十三 志一百二十八·赵尔巽
  曾静供词五条 二、雍正皇帝是励精图治,爱抚百姓,还·雍正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二·张岱
  卷十三·商辂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十一·徐乾学
  资治通鉴后编卷二十三·徐乾学
  卷一百六十六·杨士奇
  卷之三·佚名
  卷之七十八·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三·佚名
  第四章 圣约翰大学·林语堂
  永隆·周绍良
  李承勋传·张廷玉
  卷二百三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姚宽·唐圭璋

      宽字令威,号西溪,嵊人。崇宁三年(1104)生。以荫补官,权尚书户部员外郎、枢密院编修官。绍兴三十二年(1162)卒。有西溪丛语传于世。   菩萨蛮   春愁   斜阳山下明金碧。画楼返照融春色。睡起揭帘旌。玉人蝉鬓轻。

  • 卷四十九·徐世昌

    汤右曾汤右曾,字西崖,仁和人。康熙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有《怀清堂集》。晓游朝阳岩言寻朝阳岩,烟日初弄影。清晖媚幽姿,散步得妙领。连娟浮岩崿,远目试一骋。俯瞰潇水

  • 补遗卷三·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补遗卷三地理登封龙山赋        【明】石 珤石子抱病登于封龙览燕赵之墟望沧溟之浦慨然太息顾谓二三子曰美乎佳哉此陶唐代之故都也巨岳雄峙长河骏奔崇冈复阜如抱如蹲万壑众流汇为九

  • 91.三家咏史诗十首·施蜇存

    咏史诗不是一种特定形式的诗,而是一种特定题材的诗。凡是歌咏某一历史人物或历史事实的诗,都是咏史诗。《文选》第二十一卷有《咏史》一类,选王粲《咏史》诗一首至虞羲《咏霍将军北伐》诗一首,共九家,诗二十一首。其中惟王

  • 窦融列传第十三·范晔

    窦融 弟子固 曾孙宪 玄孙章窦融字周公,扶风平陵人也。七世祖广国,孝文皇后之弟,封章武侯。融高祖父,宣帝时以吏二千石自常山徙焉。融早孤。王莽居摄中,为强弩将军司马,东击翟义,还攻槐里,以军功封建武男。女弟为大司空王邑

  • ○瀛台起居注五则·许指严

    瀛台为南海子中一小岛,三面临湖,一面有桥可通出入。当戊戌政变事泄后,太后即诱帝至其处,谓:“赦尔一命,可居此中,不得与闻外事。”一面派心腹侍卫,严密防守,凡一举一动,俱有人报告于太后。且最酷者,虽实际上与以幽禁,仍每日须用其

  • 卷之一千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澄斋日记 光绪卅二年丙午·恽毓鼎

    丙午年正月初一日风日晴和。子刻拈天香。巳初刻在皇极门外行礼,巳刻二刻在太和殿前行礼。归寓在至圣先师、观音菩萨前行礼,又在祖先神像前行礼,受合家贺。大兄嫂俱先来。午后至莲花寺湾保安寺街及笏斋处拜年。初二日阴,微

  • 炀愍皇后萧氏传·李延寿

    隋炀帝的愍皇后萧氏,是梁明帝萧岿的女儿。江南一带风俗,二月里出生的孩子不抚养。皇后正是二月出生的,于是便由她的叔叔萧岌收养下来。不久,萧岌夫妇都去世了,她又被转养在舅舅张轲家。张轲家境贫寒,皇后亲自劳作,生活艰苦。

  • 陆德明传·刘昫

    陆德明,苏州吴县人。最初从师受学于周弘正,善于谈论玄理。陈朝太建年间,太子征召四方有名儒生,在承光殿讲解经典,德明刚满二十岁便前去参与其事。国子祭酒徐克开堂讲经,凭借位尊纵论,众人没有敢于交锋的,只有德明与他抗衡论争

  • 卷之七十七  菽園雜記五(明) 陸容 撰·邓士龙

    (菽園雜記,十一卷,明太倉陸容撰。容(一四三六──一四九四),字文量,號式齋。成化二年進士。陸容少有文名,學識淵博。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另著有式齋集三十八卷。傳見明史文苑傳。此書通行者為十五卷本,如明嘉靖間毛仲良刻本,清

  • 尼布楚条约·佚名

    汉文界碑大清国遣大臣与鄂罗斯国议定边界之碑。一、将由北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即乌伦穆河、相近格尔必齐河为界。循此河上流不毛之地、有石大兴安以至于海。凡山南一带、流入黑龙江之溪河、尽属中国。山北一带之溪河

  • 卷三百·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三百四裔考【八】北俄罗斯俄罗斯国东北至海南接喀尔喀准噶尔哈萨克土尔扈特西接西洋诸国秦时为浑庾屈射丁灵诸国匈奴冒顿单于始北服之汉时郅支单于北降丁令并有其地北魏时为乌洛侯国有于巳

  • 卷一百二十·陈祥道

    大磬【後長二律尺八寸博九寸厚二寸弦者兩頭相望者也兩弦之間三尺三寸七分半前長三律二尺七寸博六厚三寸】【先儒曰磬立秋之音禹貢泗濱浮磬蓋以土少而水多故其聲和潤也秦刻嶧山以頌曰刻此樂石顔師古曰嶧山近泗水秦取泗

  • 卷十四·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十四书经君子所其无逸修撰【臣】钱维城【臣】谨按此周公将陈戒成王而言君道之必本于干惕也王者以天下爲家以亿兆爲身将使天下之大无一物不得其所故天下之安乃其

  • 卷第一·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一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论】夫以有情之本依智海以为源含识之流总法身而为体只为情生智隔想变体殊达本情亡知心体合今此大方

  • 白喉全生集·李纪方

    喉科著作。清李纪方撰。一卷。纪方字化青,衡山(今属湖南) 人。清代医家,擅治白喉。李氏在继承前人治疗白喉经验基础上,结合其临床体会,于光绪八年(1882) 撰成此书。论理简明,纲目清楚,以寒、热、寒热交错三证为纲,对白喉兼证

  • 乐府指迷·沈义父

    词论。南宋沈义父撰。一卷。义父字伯时,吴江(今属江苏)人。宋亡,隐居不仕。此编前有沈氏自序,谓得词法于翁逢龙、吴文英,故作此以传子弟。作者对词篇创作中诸多理论问题用“得之所闻”,糅合己意,分门别类予以阐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