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疑问卷二      元 朱倬 撰

邶风

变风首邶或言不与卫之并小或言本於庄姜之失位异於关雎之齐家其说孰是

正变之说朱子本以经无明文可考今姑从之若求其篇次之义先儒有谓变风首邶者不与卫之并小所以着其首恶也其说是矣而严氏又以为本於庄姜之失位乃二南之变故以邶为变风之首其义亦优愚按二说相须其义始备

邶鄘之诗皆为卫作则列邶鄘於卫之前魏诗为晋作则列魏风於唐之上编诗者似不能无意也至桧风皆为郑作又不与郑相次何欤岂编诗之次亦皆偶然欤桧诗皆为郑作亦苏氏之说此郑氏作诗谱所以先桧於郑也欤

周召邶鄘卫桧郑齐魏唐秦陈曹豳王此郑氏诗谱次第也

孔氏曰郑谱以郑因虢郐之地而国之先谱郐事然後谱郑

【阙】

鄘风

国风言命者二鄘风蝃蝀篇曰大无信也不知命也郑风羔裘篇曰彼其之子舍命不渝文王篇曰其命维新又曰命之不已至於文王受命维天之命命之不易雅颂言命者不一其旨同乎亦有不同乎

【阙】

卫文公騋牝三千则由於秉心塞渊鲁僖公思马斯臧则本於思无疆马之蕃息何与於人君之心欤

【阙】

秉心塞渊騋牝三千卫文公之事美者如是而已駉诗之颂僖公亦此义也圣人删诗而序其次若泮水之兴学不以首鲁颂而顾先取牧马之富何欤

【阙】

干旄序以为美好善也木瓜序以为美齐桓公也朱传从干旄之好善而不从木瓜之美齐桓彼姝者子何以适知其为所指之贤人投我以木瓜何以疑其为非指齐桓欤

【阙】

卫风

淇澳美武公之德也宾之初筵武公饮酒悔过之诗也抑懿戒自警之诗也传者谓三诗相表里可得闻其义欤

【阙】

王风

黍离十篇尽风体也不列於雅岂无谓欤駉篇非颂体也不系於风犹有说欤

【阙】

郑风

齐风

鲁无风而有颂先儒既言之矣敝笱猗嗟刺鲁庄之诗也何以附见於齐欤何彼穠矣之诗明言齐侯之子宜系之齐风矣何以繋之召南欤

敝笱猗嗟固以鲁无风而无所附而其曰展我甥兮则诗作於齐明矣所以见於齐欤何彼穠矣系於召南朱子明言其不可晓安知非错简乎

如楚茨十篇见於变小雅者皆错简也

猗嗟敝笱载驱诸篇皆为刺鲁作何以居齐

齐诗诸篇固皆曰刺鲁猗嗟等篇实作於齐人故敝笱载驱小叙皆曰齐人恶桓公襄公作也至於猗嗟小叙亦曰齐人伤鲁庄公作也其曰刺鲁则非鲁人之作明矣既非鲁人所作而作於齐固宜置於齐亦所以刺齐也

魏风

唐风

秦风

诗言戎车者非一集传皆曰兵车也秦风言小戎俴收集传曰平地任载曰大车小戎则兵车也兵车何以谓之小戎欤大车兵车田车之制可得而闻欤王风所谓大车集传又曰大夫之车岂大车有二欤

【阙】

陈风

陈帝舜之後而杞宋夏商之後皆先代子孙也陈有风矣而杞宋无风何欤秦楚皆远方之国而吴则泰伯仲雍之後也秦有风矣而吴楚无风何欤

杞宋无风皆先代之後廵狩不陈其诗者也杞至春秋时用夷礼而春秋薄之久矣夫子谓杞不足徵也其以是欤 秦居西周之旧都是以有风吴楚居南方之远国断髪文身之俗僭王猾夏之邦是以无风欤

郐风

曹风

芃芃黍苗隂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芃芃黍苗隂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其辞意适相类欤抑各有说欤

【阙】

豳风

七月一诗或以周礼龠章有豳诗豳雅豳颂而欲三分是诗以当之集传谓恐无此理或谓本有是诗而亡之者然欤或又谓但以七月全篇随事而变其音节以为风以为雅以为颂果可行欤或又疑以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为豳雅思文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篇为豳颂其说是欤非欤敢问

疑後说可通故朱子於大小雅诸篇之後各言之也

豳风正朔如何吕氏谓三正通于民俗尚矣专为豳而言欤抑兼夏商以前言之欤

豳风正朔固用夏正而吕氏谓三正通于俗者盖豳诗之中所谓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及十月改岁亦有彷佛用三正之意矣而甘誓篇亦谓怠弃三正然则三正之通行又岂特豳俗而已哉

张氏曰七月之诗皆以夏正为断曹氏曰公刘正当夏时所用者夏正也

时举问东莱吕氏曰十月而曰改岁则三正之通於民俗尚矣商周而迭用之据七月诗七月流火之类是用夏正一之日觱?之类即不见用商正而吕氏以举而迭用之何也先生曰周历夏商其未有天下之时固用夏商之正朔然其国僻远无纯臣之义又自有私记其时日者故三正皆曾用之

豳风既以二之日为卒岁又以十月为改岁何耶七月一诗专用夏正故虽於子月言一之日二之日若以建子月为正朔之意而二之日之下即曰何以卒岁即用夏正明矣又於十月而曰改岁则不过言岁将终之意其辞固不若卒岁一辞为切又虽曰改岁而继之曰入此室处则非卒岁明矣盖既以改岁为卒岁则以後乃三之日有于耜之事四之日有举趾之事不得室处矣吕氏之说则见周人以建子为正朔实本於此故曰三正通于民俗尚矣谓虽以建子月为正月亦古有其法如甘誓言怠弃三正亦指自古有此历法有扈废之则吕氏之说其不专为豳风而?明矣

孔氏曰一之日二之日犹言一月之日二月之日一之日者谓从一而终初十更有余者还以一二纪之加於地之南方谓正南午位当东西之中所谓中星也建斗柄所指气寒无风而寒也又按七月第一章云一之日二之日继之曰卒岁是以十二月为岁终矣既以十二月为岁终必以正月为岁首至於十月而曰改岁又曰入此室处乃大寒之候已至熏鼠塞户之工已备而改岁渐近不入隩室可乎若已改岁与卒岁同则不宜曰入此室处矣此改岁与卒岁之义所以不同

凡诗之言正朔皆夏正七月一诗集传以夏正释之无可疑矣其余皆言月而独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不言月而言日何欤四之日以下独不言三月又何欤十月蟋蟀入我牀下之後何以即言曰为改岁欤篇中皆言夏正不终於建丑之月而终於十月涤场何欤数始於一而终於十故七月诗中言至十月而止而一阳生於子即以一之日言之况周之先公已用子月纪候而後世遂以为一代之正朔此凡诗之言皆用夏正七月诗中二之日之下即言何以卒岁非夏正欤十月之下而言曰为改岁非三正之通于民俗欤 蚕月条桑以月令证之其为三月无疑

正朔田赋通於天下有天下者之常也公刘居豳必当夏之盛时而一之日二之日集传谓周之先公已用此以纪候其後遂为一代之正朔彻田为粮谓周之彻法自此始居夏之时而易其正朔田赋王制之所不许也而公刘行之何欤及大王迁岐则在商无疑矣所谓廼疆廼理不知果助法乎果彻法乎

正朔田赋侯国固必遵时王之制而小国僻远或无纯臣之义焉此固於传纪无所稽而诗人咏之朱子言之庶可通其说也 彻本通贡助二法

周公召公皆以公刘之政化戒成王而作於召公者编之大雅作於周公者系之豳风何也

【阙】

豳风为分刘作也而笃公刘何以列之大雅鸱鴞东山以下诸诗皆周公诗也何以列之豳风欤

风雅之体不同此公刘一诗所以不系豳风而系之雅周公之诗无所附此鸱鴞诸作所以附见於豳风

诗经疑问卷二

 

猜你喜欢
  卷四十 既夕礼第十三·郑玄
  卷九二·邱濬
  平书订卷八 制田第五下·李塨
  日日月月有进步·孔子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孔子
  卷五·毛奇龄
  卷八·黄仲炎
  卷七十七·山井鼎
  卷三十二·江永
  卷一百六十三·佚名
  卷五十一·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八·念常
  劝全国佛教青年组护国团·太虚
  出家品第十一·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九·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王实甫

    (净扮郑恒上,开,云)自家姓郑名恒,字伯常。先人拜礼部尚书,不幸早丧。后数年,又丧母。先人在时曾定下俺姑娘的女孩儿莺莺为妻;不想姑夫亡化,莺莺孝服未满。不曾成亲。俺姑娘将着这灵榇,引着莺莺,回博陵下葬,为因路阻。不能得去。

  • 卷九·唐圭璋

    【姜彧:词作4首】○浣溪沙晋祠石刻二阕方丈堆空瞰碧潭。潭光山影静相涵。开轩千里供晴岚。流水桃花疑物外,小桥烟柳似江南。挽将风月入醺酣。○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净无泥。只疑误入武林溪

  • 余集卷十·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余集卷十古今体四十四首【丁巳二】新正幸御园上元行庆御园愉令日祥銮出帝都三白雪融正宜麦初青春勒尚迟苏【今岁人日始立春故迟】远柔近乐中丰有【今岁朝正藩国除年例来

  • 卷三百三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三十五裴度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贞元中擢第授河隂县尉迁监察御史出为河南府功曹迁起居舍人宪宗元和六年以司封员外郎知制诰寻转本司郎中使魏州还拜中书舍人改御史中丞寻兼刑部侍郎十六年

  • 卷三十五·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三十五钱起起字仲文呉兴人天寳十年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大厯中与韩翃李端辈十人俱以能诗出入贵游之门号十才子形于图画位终尚书考功郎时郎中元亦以诗名人为之语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朝廷

  • 五九五 谕内阁现充文渊阁检阅人员于朕御临时应行站班·佚名

    五九五 谕内阁现充文渊阁检阅人员于朕御临时应行站班乾隆四十四年二月初三日乾隆四十四年二月初三日内阁奉旨:现充文渊阁检阅之内阁中书八员,于朕御文渊阁时应行站班,着俱赏带朝珠。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阿桂

    五月己未上谕内阁曰进勦金川官兵内间有阵亡伤亡者虽经交部从优议防但伊等俱殁于王事而所遗家口养赡无资着交各督抚提镇查明如有子弟即令顶补名粮其并无子弟亲老丁单者给与半饷以示体恤该部即遵谕行庚申丰升额舒常奏言

  • 初次见鲁迅先生·许寿裳

    马 钰我从前不爱看小说,有时跟同学在一块,他们老看,我呆着,也太没意思,所以也就拿一本看看;看看,倒也看惯了,就时常地看。在所看的这些小说里,最爱看的,就是鲁迅先生所作的了。我看了他的作品里面,有许多都是跟小孩说话一样,很痛

  • 樊毅传·姚思廉

    樊毅字智烈,南陽湖陽人。其祖父樊方兴,梁散骑常侍、仁威将军、司州刺史、鱼复县侯。父亲樊文炽,梁散骑常侍、信武将军、益州刺史、新蔡县侯。樊毅出自将门,少习武善射。侯景之乱,樊毅率家兵随叔父樊文皎援台城。文皎于青溪

  • 孝穆纪太后传·张廷玉

    孝穆纪太后,是明孝宗的生母,贺县人。原是贺县土官之女。成化年间明军南征时,掳掠至京,充入后宫为女史。她十分机敏聪颖,又识文断字,受命管理内藏的事。当时万贵妃受皇帝专宠,因她自己无子,便非常嫉妒后宫嫔妃们怀孕,想方设法使

  • 嵇芩孙·周诒春

    嵇芩孙 字洛如。年三十四岁。生于江苏常熟。本籍住址。江苏常熟东塘市。已婚。子二。初学于上海南洋公学。光緖二十八年。以官费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商业。光緖三十二年。入史丹佛大学。习商法。光緖三十三年。

  • 二十二年·佚名

    (戊午)二十二年清嘉慶三年春正月1月1日○丙寅朔,下綸音于八道四都曰:「豐年爲上瑞,瑞必有徵驗,人之恒言,必曰:『來年大有之驗,徵於臘前三白。』顧今立冬抵臘,七十有日,得卄七番大雪,三之倍,而又倍,積爲九而倍三,豐之瑞,瑞之徵,豈待大人

  • 问明卷第六·扬雄

    或问“明”。曰:“微。”或曰:“微何如其明也?”曰:“微而见之,明其悖乎!”聪明其至矣乎?不聪,实无耳也;不明,实无目也。“敢问大聪明。”曰:“眩眩乎,惟天为聪,惟天为明。夫能高其目而下其耳者,匪天也夫?”或问:“小每知之,可谓师乎?”

  • 象喻品法句经第三十一(十有八章)·佚名

    象喻品者,教人正身为善得善福报快焉。我如象斗,不恐中箭,常以诚信。度无戒人,譬象调正,可中王乘。调为尊人,乃受诚信,虽为常调。如彼新驰,亦最善象,不如自调。彼不能適,人所不至,唯自调者,能到调方。如象名财守猛害难禁制。系绊不

  • 净土疑辨·祩宏

    《净土疑辨》序豫章微休居士陈 所蕴撰莲池禅师作《净土疑辨》,摧慢幢,破痴网,如闇得灯,如贫得宝,真渡苦海之慈航哉。即天台永明之论,未有若此之精切而著明者也。修净土者,最宜服膺。或疑:&ldquo;未后戒彼,恣意妄谈,贻苦报于无

  • 卷第十一·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一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三十尼萨耆波夜提法之四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尔时长老难陀优波难陀冬盛寒时。著厚纳衣。敷暖床褥。头上著帽脚著富罗。前然炉火。有二外道。黑色碧眼寒颤而来。

  • 六道集卷二·弘赞

    广州南海宝象林沙门弘赞在犙辑人道梵语。那罗摩纳。此云人。人者忍也。谓於世间违顺之境。情能安忍故也。立世论云。何故名人道。此有八义。一聪明。二为胜。三意微细。四正觉。五智慧增上。六能别虚实。七圣道正器。

  • 周易本义·朱熹

    南宋学者朱熹对《周易》的注解,又名《周易注》。成书于淳熙4年(1177)。原书据吕祖谦校订的古文《周易》经传十二篇而分为十二卷。其书以“象数”与“义理”合一为宗旨。“易本为卜筮而作,以断吉凶。今其法不传,诸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