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周易本义

南宋学者朱熹对《周易》的注解,又名《周易注》。成书于淳熙4年(1177)。原书据吕祖谦校订的古文《周易》经传十二篇而分为十二卷。其书以“象数”与“义理”合一为宗旨。“易本为卜筮而作,以断吉凶。今其法不传,诸儒之言象数者,例皆穿凿;言义理者,又太汗漫。故其书为难读。此《本义》、《启蒙》(《易学启蒙》)所以作也。”(《答刘君房》,《朱文公文集》卷六十)卷首列有《周易本义卦歌》和《周易本义图》。本书卷首除刘世谠所辑考证,为卦歌,易图。易图为河图图、洛书图、伏羲八卦次序图等,并解释曰:有天地自然之易。自伏羲以上,皆无文字,只有图画,最宜深玩,可见作易本原精微之意。文王以下,方有文字,即今之《周易》,然读者亦宜各就本文消息,不可便以孔子之说,为文王之说。卷末为易赞,筮仪。自宋元以来,易宗程朱。程传经文从王弼本,以传附经。

《周易本义》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卫生易简方·胡濙
  卫生宝鉴·罗天益
  黄帝阴符经疏·李筌
  石室秘录·陈士铎
  集注太玄经·司马光
  慧命经·柳华阳
  温热论·叶桂
  火珠林·麻衣道者
  医学从众录·陈修园
  大易择言·程廷祚
  金丹直指·周无所住
  宅法举隅·佚名
  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咒经·佚名
  温病正宗·王松如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济苦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十八·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六十八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宋登春【三首】登春字应元新河人有鹅池生集【静志居诗话王乔之玉棺桓司马之石椁可以諡曰至愚然而杨王孙之倮葬刘伯伦之荷锸便埋亦矫枉之过也鹅池生语邢子愿云君视宋登春

  • 列传第二十三·魏徵

    ○明克让 明克让,字弘道,平原鬲人也。父山宾,梁侍中。克让少好儒雅,善谈论,博涉书史,所览将万卷。《三礼》礼论,尤所研精,龟策历象,咸得其妙。年十四,释褐湘东王法曹参军。时舍人硃异在仪贤堂讲《老子》,克让预焉。堂边有修竹,异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三·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年二月丁亥朔升桂州为静江府以上尝领节度故也 工部尚书兼权吏部尚书席益言魏晋而下甄别人物专任选曹至唐而铨法密矣然不尽拘以微文激浊扬清时出度外故杜淹表荐四十余人后多知名韦思谦坐公事负殿高

  • 卷之二百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王世积传·魏徵

    王世积,阐熙新..人。 父亲王雅,北周国的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 王世积容貌魁伟,腰带十围,神情清爽,风标过人,有英雄豪杰的仪表。 在北周,有军功,授为上仪同,封爵为长子县公。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时,尉迟迥造反,世积随韦孝宽讨伐尉

  •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二·丁传靖

    老苏 二苏 东坡新迁东阙之第,廌与李端叔、秦少游往见之。东坡曰:“今日乃先祖太傅之忌。祖名序,甚英伟,才气过人,嗜酒,与村父箕踞高歌大饮。忽伯父封诰至,并外缨、公服、笏、交椅、水罐子、按清波别志云:北地风埃,凡贵游

  • 梁纪十九 太宗简文皇帝上大宝元年(庚午、550)·司马光

    梁纪十九 梁简文帝大宝元年(庚午,公元550年) [1]春,正月,辛亥朔,大赦,改元。 [1]春季,正月,辛亥朔(初一),梁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大宝。 [2]陈霸先发始兴,至大庾岭,蔡路养将二万人军于南野以拒之。路养妻侄兰陵萧摩诃,年十三,单骑出战,无

  • 巻四·努尔哈赤

    大清太祖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文定业髙皇帝圣训巻四辑人心天命十年乙丑八月乙酉科尔沁奥巴台吉闻蒙古察哈尔林丹汗欲兴兵侵之以书乞援上报奥巴书曰尔借兵多多与尔若少少与尔勿过忧也然兵不在多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二·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二 朱批李卫奏摺 雍正八年五月二十二日浙江总督管廵抚事在任守制【臣】李卫谨 奏为奏明事窃有西洋人德玛诺从前因在浙染病具

  • 卷六十五·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六十五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春秋左氏传襄公下经二十一年闾音义本或作添【添监本仍作误】疏晋赵鞅荀寅等【脱晋字】此及莒牟夷邾黒肱【及毛本误乃】传公姑姊音义从成二年至此三十八嵗【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八·佚名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三○)第四分世记经阎浮提州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俱利窟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时。众比丘于食后集讲堂上议言。诸贤。未曾有也。今此天地何由而败。何由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八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八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第三弃盖中文义同前。于中初文列数。释名辨异。举譬引证等文。并可见。婆沙四十八云。此五盖中三事各立。谓贪嗔疑。二事共立。谓睡眠掉悔。俱舍云。食治用同故。贪以

  • 卷第四十九(第八诵之二)·佚名

    十诵律卷第四十九(第八诵之二)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共罗什译毗尼增一之二三法初有三羯磨摄诸羯磨。谓白羯磨。白二羯磨。白四羯磨。有三人必堕恶趣地狱中。何等三。若人以无根波罗夷。谤清净梵行比丘。是名初人必堕

  • 颍滨文钞·苏辙

    二十卷。宋苏辙撰,明茅坤选评。坤(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大名兵备副使。文学家、藏书家,曾选编《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四十四卷、《二苏文钞》四十八卷并加评语

  • 杂纂二续·苏轼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撰《义山杂纂》一书,专记市井琐谈,俚语习俗。后亦时有仿作者。宋有《杂纂续》,称王君玉撰。苏轼撰《杂纂二续》。

  • 太上老君说长生益算妙经·佚名

    经名:太上老君说长生益算妙经。撰者不详,约出於唐代。假托太上老君为诸仙真天师说召神佩符,除病益算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述以符箓召神劾鬼。   

  • 菩萨本业经·佚名

    全一卷。吴·支谦译。又称华严经净行品、本业经、净行品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册。本经以华严经净行品为中心而成立为一经,旨在阐述在家菩萨之理想。对照华严经与本经,很难断定由本经扩充成为华严经,或从华严经抽出浓缩成为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佚名

    凡十六卷。印度提婆设摩(梵Devas/arman ,意译天寂、贤寂)造,唐玄奘译。又作说一切有部识身足论。略称识身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乃阿毗达磨六足论之一。本论说明识心与肉身相应具足,应如法修行。有七千颂,分为六品,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