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樊毅传

樊毅字智烈,南陽湖陽人。其祖父樊方兴,梁散骑常侍、仁威将军、司州刺史、鱼复县侯。父亲樊文炽,梁散骑常侍、信武将军、益州刺史、新蔡县侯。樊毅出自将门,少习武善射。侯景之乱,樊毅率家兵随叔父樊文皎援台城。文皎于青溪阵亡,樊毅带宗族子弟赴江陵,归属王僧辩,征讨河东王萧誉,因功授职为假节、威戎将军、右中郎将。樊毅代兄樊俊任梁兴太守,领三州游军,随宜丰侯萧循征讨陆陈书纳于湘州。军驻扎巴陵,还未安营扎寨,陆纳潜军夜袭,营内叫嚷不安,将士们惊恐不已,樊毅只与左右数十人,于营门前奋力拼杀,斩十多首级,接着击鼓传命,军心才定。因功授职为持节、通直散骑常侍、贞威将军,封为夷道县伯,食邑三百户。不久任天门太守,晋爵为侯,增加食邑到一千户。西魏围攻江陵后,樊毅率兵赴援,江陵陷落后,被岳陽王拘捕,不久逃回。

高祖受禅,樊毅与弟樊猛起兵响应王琳,王琳败后投奔北齐,太尉侯王真遣使招毅,樊毅率子弟和部下回朝。天嘉二年(561),授任通直散骑常侍,接着随侯王真进讨巴、湘,累迁至武州刺史。太建初年,转任丰州刺史,封为高昌县侯,食邑一千户。入京任左卫将军。五年众军北伐,樊毅率部攻打广陵楚子城,攻下,又击退北齐军于颍口,北齐军援助沧陵,再攻克。七年攻下潼州、下邳、高栅等大城。到了吕梁兵败,诏令以樊毅为大都督,晋号平北将军,率部渡过淮水,正对着清口筑城垒,与北周人相持,雨下了很久,城垒被浸坏,樊毅全军回朝。不久迁任中领军。十一年北周将领梁士彦带兵围攻寿陽,诏令以樊毅为都督北讨前军事,率水军进至焦湖。不久授职为镇西将军、都督荆郢巴武四州水陆诸军事。十二年晋督沔、汉诸军事,因公事免职。十三年征辟授职为中护军。不久迁任护军将军、荆州刺史。

后主即位,晋号征西将军,改封为逍遥郡公,食邑三千户,其他不变。入京任侍中、护军将军,到了隋兵渡江,樊毅对仆射袁宪说:“京口、采石,都为要冲,各需精兵数千,战船二百,战船都到江中,水陆共同防卫。假如不这样,大势已去了。”诸将都赞同他的建议。施文庆等人隐瞒隋兵消息,樊毅的计策未能实施。京城陷落,樊毅随旧例入关,不久离世。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八十二·列传第一百四十一·脱脱
  卷三十四·黄以周
  東觀漢記卷十六·多人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五·李心传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八十九·乾隆
  卷之二百四十·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八十九·佚名
  一百九十三 苏州织造李煦奏宣示曹(兆页)承继宗祧袭职织造摺·佚名
  王缙传·刘昫
  寿王石重繩传·薛居正
  程启充传·张廷玉
  二、辽西之战事·汪荣宝
  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魏源

    游山吟(八首)少年好远游,曾踞祝融之峰最上头。群山滚滚波涛浮,向背宾主无处求,那知造物融结何端由。入山日深峰日变,下下高高呈坎艮,始知脉络支干一生万。从此芒鞋踏九州,到处山水呈真面。骨肉虽殊性情同,一山参破万山见。浮气

  • 卷三百八十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八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二十 王越 榆林送武靖侯赵公还京 古人一日别常怀千里思况在天之涯而与君相离风寒岁云暮夜永鸡鸣迟悠悠行路难苦乐心自知人生如浮云聚散安可期君归日

  • 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脱脱

        郭崇 杨廷璋 宋偓 向拱 王彦超 张永德 王全斌 康延泽   郭崇,应州金城人。重厚寡言,有方略。初名崇威,避周祖名,止称崇。父祖俱代北酋长。崇弱冠以勇力应募为卒。后唐清泰中。为应州骑军都校。   晋祖

  • 第八十八回 寇南朝孱主误军谋 据东海降盗加节钺·蔡东藩

      却说金主珣迁汴以后,曾遣使告达宋廷,且督催岁币。宁宗召辅臣会议,或主张绝金,或仍主和金,这是宋人故智。起居舍人真德秀,上疏请绝岁币,图自治,略云:  女真以鞑靼侵陵,徙巢于汴,此吾国之至忧也。盖鞑靼之图灭女真,犹猎师之

  • 卷第九十·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十二〔起强圉赤奋若(丁丑),尽着雍摄提格(戊

  • 唐鉴卷三·范祖禹

    太宗一贞观元年帝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好音耗】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乡者辨之未精也【乡读曰向】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

  • ●卷十五·陈康祺

    ◎太祖敷教明刑太祖高皇帝自天命元年丙辰建元以后,益勤劳国政,靡间昼夜。每五日一视朝,焚香告天,宣读古来嘉言懿行,及成败兴废所由,训诫国人。以议政五大臣参决机密,以理事十大臣分任庶务。国人有诉讼,先由理事大臣听断,仍告之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一·佚名

    正德七年八月壬寅朔贼刘七等自安庆而下复踰南京抵瓜洲杀伤官军兵部以闻命南京科道官各一人按诸失事者仍谕都察院陆完彭泽咸宁伯仇钺协谋灭贼○命狭西署都指挥佥事柳涌充甘肃游击将军○癸卯改顺天府府丞沈冬魁为太常寺

  • 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一二五七 军机大臣等奏遵查《食货略》《学校考》系周琼吴锡麒分别纂校片·佚名

    一二五七 军机大臣等奏遵查《食货略》《学校考》系周琼吴锡麒分别纂校片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十八日臣等遵旨查三通馆昨日所进《食货略》系编修周琼纂办,《学校考》系编修吴锡麒纂办,俱系该员自行校对。至该馆总裁,系臣王杰

  • 六二六 寄谕两江总督萨载等速将程树榴一案审讯明确定拟具奏·佚名

    六二六 寄谕两江总督萨载等速将程树榴一案审讯明确定拟具奏乾隆四十四年五月二十九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两江总督萨<载>、安徽巡抚闵<鹗元>,乾隆四十四年五月二十九日奉上谕:据闵鹗元奏,天长县生员王廷赞控首贡生程树榴

  • 民国元年(1912)九月廿五日至十二月廿八日·胡适

    (在康乃耳大学文学院)元年九月廿五日(星三)晨起入校,办注册事。下午有印度人setna君来访。此君自孟买来,与前记之盘地亚君同乡也。夜往戏园观南君夫妇(southernandmarlowe)演萧氏名剧hamlet。南君串hamlet,其妻马女士串ophelia

  • 卷二十五·郑玉

    <经部,春秋类,春秋阙疑>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二十五    元 郑玉 撰成公 公名黑肱宣公之子定王十七年即位諡法安民立政曰成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 无氷 泰山孙氏曰周之二月夏之十二月也谢

  • 海王第七十二·管仲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藉于台雉何如?”管子对曰:“此毁成也。”“吾欲藉于树木?”管子对曰:“此伐生也。”“吾欲藉于六畜?”管子对曰:“此杀生也。”“吾欲藉于人,何如?”管子对曰:“此隐情也。”桓公曰:“然则

  •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目录·印光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序大师自述复弘一大师书致真达老和尚书复德森法师书一致德森法师书二致德森法师书三致德森法师书四复如岑师代友人问书复如岑法师书复应脱大师书一复应脱大师书二复应脱大师书三复应脱大师书四复明心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五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五卷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此大神咒。能令众生出生辩才。若有受持此大神咒。彼于此处最为殊胜。当令欢喜决定生力为自为他。复当得于四处无所缺减。何等为四。一者口业清净。二者意念清净。

  • 卷第六·佚名

    嘉兴大藏经 法玺印禅师语录法玺印禅师语录卷第六嗣法门人性圆旋玑旋哲旋贤等编次法语嘱生一禅人住静厌喧避静太华未足为俦躲市逃林昆仑到此难比此一座山裹包宇宙青翠古今烟云罩不住雨露不能侵到此之际果能直下承当

  • 承明殿霍光鬼谏·杨梓

    元杂剧剧本。简名《霍光鬼谏》。杨梓撰。末本。本剧仅存有曲文,科白不全。正末扮霍光。 剧写:汉昭帝死后,大司马霍光和尚书杨敞立昌邑王为君。可是昌邑王为君不到一个月,就范下了一千一百二十七桩大罪,朝野怨声四起,杨敞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