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净土疑辨

《净土疑辨》序

豫章微休居士陈 所蕴撰

莲池禅师作《净土疑辨》,摧慢幢,破痴网,如闇得灯,如贫得宝,真渡苦海之慈航哉。即天台永明之论,未有若此之精切而著明者也。修净土者,最宜服膺。

或疑:“未后戒彼,恣意妄谈,贻苦报于无尽。其言得无已甚乎?”

余曰:“非已甚也。”

尝考唐房翥暴卒,至冥间见王,王曰:“据案簿,君曾劝一老人念佛,已生净土。君承此福,亦合生净土。”遂放还。吕师说云:“阐提之辈不信有西方,不能自修,又障他人修,入地狱如箭射。”

夫一口业也。劝人念佛,亦令生净土;障人念佛,入地狱如箭射。恣口业者,其真可惧也哉。故曰:“莲池禅师之言,非已甚也。”

 序毕

净土疑辩

或问:“净土之说,盖表法耳,智人宜直悟禅宗。而今只管赞说净土,将无执著事相,不明理性?”

答:“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晓得此意,禅宗、净土,殊途同归。子之所疑,当下冰释。昔人于此,递互阐扬,不一而足。如中峰大师道:‘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而修之者必贵一门深入。’此数语,尤万世不易之定论也。故大势至菩萨得念佛三昧而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普贤菩萨入华严不思议解脱而曰:‘愿命终时,生安乐刹。’是二大士,一侍娑婆教主,一侍安养导师,宜应各立门户,而乃和会圆融,两不相碍,此皆人所常闻习知,那得尚执偏见?

“且尔云:‘净土表法者’,岂不以净心即是净土,岂复更有七宝世界?则亦将谓善心即是天堂,岂复更有夜摩忉利?恶心即是地狱,岂复更有刀剑镬汤?愚痴心即是畜生,岂复更有披毛带角等耶?

“又尔喜谈理性,厌说事相。都缘要显我是高流,怕人说我不通理性。噫!若真是理性洞明,便知事外无理,相外无性,本自交彻,何须定要舍事求理,离相觅性?况土分四种,汝谓只有寂光土更无实报、庄严等土乎哉?若一味说无相话以为高,则资性稍利者,看得两本经论,记得几则公案,即便能之,何足为难?且汝既了彻自心,随处净土。吾试问汝:‘还肯即厕溷中作住止否?还肯就犬、豕、马、牛同槽而饮啖否?还肯入丘冢,与臭腐、尸骸同睡眠否?还肯洗摩饲哺伽摩罗疾,脓血屎尿诸恶疾人,积月累年否?’于斯数者,欢喜安隐,略不介意,许汝说高山平地总西方。其或外为忍勉,内起疑嫌,则是净秽之境未空,憎爱之情尚在,而乃开口高谈大圣人过量境界,拨无佛国,蔑视往生,可谓欺天诳人,甘心自昧。苦哉!苦哉!

“又汝若有大力量、有大誓愿,愿于生死海中头出头没,行菩萨行,更无畏怯,则净土之生,吾不汝强。汝或虑此土,境风浩大,作主不得;虑诸佛出世难值,修学无繇;虑忍力未固,不能于三界险处度脱众生;虑尽此报身未能永断生死,不受后有;虑后有既在,舍身受身前路茫茫,未知攸往。则弃净土而不生,其失非细。

“此净土法门似浅而深,似近而远,似难而易,似易而难,他日汝当自知。汝今参禅、念佛,不妨随便一门深入。但忌认鍮作金,得少为足,便似管窥小解,恣意妄谈,非诋净土。喻如痴狂之子,骂斥父母,父母慈怜虽不加责,其如天理之不容,王法之必戮何?彼妄谈者报亦如是。可惧也夫!可悲也夫!”

净土疑辨后跋

微休居士鸣道学于靖江,有武城弦歌之风。既致政,励精华严,镂梵本为方册,以便读学;而复弘赞净土,刻予所著疑辨,广为流通。夫尚志十玄之门,栖神九莲之域,可谓深契普贤愿王,妙入毗卢性海者矣。惜早逝,不令曹鲁川见之。

猜你喜欢
  四分律卷第九(初分之九)·佚名
  卷第四十二·佚名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十四·吹万广真
  卷第八·呆翁行悦
  弥勒上生经宗要·元晓
  弘明集卷第十三·僧祐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佚名
  跋·义寂
  不退地祥瑞品第十七·佚名
  卷第十二·霁仑超永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下·佚名
  佛本行经车匿品第十二·马鸣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三·唐慧琳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五·佚名
  又·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袌碧斋词话 全文·陈锐

    ○论姜张词之弊  古人文字,难可吹求,尝谓杜诗国初以来画马句,何能着一鞍字,此等处绝不通也。词句尤甚,姜尧章齐天乐咏蟋蟀,最为有名,然开口便说庚郎愁赋,捏造故典。诗四字,太觉呆诠。至铜铺石井,堠馆离宫,亦嫌重复。其

  • 卷二百八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八十一榆类五言古榆          【明】吴 寛始我种三榆近在亭之左西日待隠蔽隂成客能坐七年长渐高宻叶巳交鎻生钱闻可食贫者当果蓏其一忽憔悴啮腹缘蚁蜾持斧欲伐之材未

  • 雍熈乐府卷之八·郭勋

    南吕宫一枝花      灯词皇都锦绣城江左繁华地累朝天子阙万载帝王基水秀山竒百姓多豪贵庄农禾稼齐幸遇着盛世明时端的是豊年稔嵗梁州喜泥牛碎鸿钧气转碧天轮斗柄寅回凤城元夜堪人意一轮寳鉴万颗星垂灯光相映月色

  • 卷九·毕沅

      ◎宋纪九 ∷起柔兆困敦十二月,尽屠维单阏二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至仁应运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帝讳炅,初名匡乂,改赐光义,即位二年改今讳,太祖同母弟也。晋天福四年十月甲辰,生于浚仪官舍,是夜,赤光上腾如

  • 卷二百二十二 熙寧四年(辛亥,1071)·李焘

      起神宗熙寧四年四月盡其月   夏四月丙辰朔,降詔卹刑。   丁巳,太常丞許將為集賢校理。將上所業,召試學士院中等也。   罷章惇相度夔州路差役。以惇言經制渝州夷賊疆土,難遍歷諸州,欲止以渝州役事立定條約,推行於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一·杨士奇

    宣德三年夏四月癸丑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灶之神○辽东东宁卫女直指挥佥事木答哈等来朝贡马○交阯所遣头目黎少頴等陛辞赐文绮衣及钞赐敕谕头目黎利曰去年十月军中以尔等所陈书并表来奏请立陈氏之后朕仰体 天地之心与

  • 卷四十九·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凖噶尔方略正编卷四十九乾隆二十三年春正月戊申申谕和硕齐唐喀禄等搜捕逸贼上谕军机大臣曰阿桂等奏称和硕齐唐喀禄遵防将哈萨克使臣送至边界即前往额尔齐斯之和尼迈拉呼布空郭勒地方堵截逋逃贼众等语

  • 卷七十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七十二 朱批赫硕色奏摺 雍正六年二月十五日廵视台湾吏科给事中【臣】赫硕色兼理学政监察御史【臣】夏之芳谨 奏为恭报微【臣】受事日期仰祈 睿鉴事窃【臣】等一介庸愚荷蒙 皇恩钦命廵视台湾

  • 第五 飞箝 3·王诩

    【原文】将欲用之于天下①,必度权量能。见②天时之盛衰,制③地形之广狭,阻险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④之一一交一一孰亲孰疏、孰一爱一孰憎。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⑤,以飞箝之辞,钩其所好,以箝求之。

  •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佚名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

  •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佚名

    尔时世尊从顶门上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所谓白毫相光、大白毫相光、瑞毫相光、大瑞毫相光、玉毫相光、大玉毫相光、紫毫相光、大紫毫相光、青毫相光、大青毫相光、碧毫相光、大碧毫相光、红毫相光、大红毫相光、缘毫相

  • 生经卷第四·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佛说水牛经第三十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佛告诸比丘。乃昔去世有异旷野闲居。彼时有水牛王。顿止其中。游行食草。而饮泉水。时水牛王。与众眷属

  • 钦定音韵述微·佚名

    清乾隆年间奉敕编撰。共三十卷。其反切注音,都以《音韵阐微》为依据,但《阐微》注重字音,训诂不求详备;《述微》注重字义,考据务求核实。在排列上,《阐微》以三十六字母的次第为序,《述微》则以领韵的字母为首,其下诸母所领

  • 修真九要·刘一明

    道教炼养著作。1卷。作者是清代的刘一明。此书系作者传述其师砻谷老人之说。共九要为:勘破世事第一,积德修行第二,尽心穷理第三.访求真师第四,练已筑基第五,和合阴阳第六,审明火候第七,外药了命第八,内药了性第九。作者认为修

  • 龙虎精微论·佚名

    龙虎精微论,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宋内丹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论述内丹之道。认为金丹之道,当以天地为法则,采阴阳五行之气,日月四象之精为药物,并根据阴阳寒暑之推移变化确定炼丹火候,使龙虎

  • 厚黑学·李宗吾

    被社会视为一部愤世嫉俗之作。一部剖析旧时政治上阴谋及官场的惯用手腕的力作。作者李宗吾,自流井人,自称是与儒教孔子、佛教释迦牟尼、道教老子并列的“厚黑教主”。1912年,《厚黑学》以连载形式在《公论日报》发表,

  • 圣法印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说三解脱门为圣法印。说空无欲无我无常清净之业,出杂阿含第三卷。

  • 秽迹金刚禁百变法经·佚名

    一卷,唐阿质达霰译。为秽迹金刚之印法。载符四十六,以灭种种之苦难。而以急急如律令为咒语,不说余咒。符似抱朴子中入山之符。是明为伪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