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劝全国佛教青年组护国团

──二十二年五月作──

这里头所谓的“佛教青年”,读者先勿要误会为专指僧尼以言。固然、以大悲心秉持佛法而救人救众生的大乘僧尼,确为护国的佛教青年主干;但我们的佛教青年,是遍在农、工、商、学、军、警、政、法各界中的。凡信奉佛教为修己淑群标准的英勇人众,都是这里头所谓的佛教青年,所以、“青年”乃“英勇”的标准帜,亦不论年龄的少长。

爱护国家,为佛教青年的本务之一,在此又何用特别提出“护国”二个字来呢?但佛教所谓的“国”,通于“世界的国”及“国家的国”,前者的护国同于护世,而后者的护国乃同于近人所谓之救国。佛经上没有说到爱国救国的名字,唯“护国”一名则许多经典上皆有,而且还专说有护国般若经,所以今采取之。至于国之须救护是因于有国难,国难的发生,根本是因于国内在位在野人众的失道悖德之所致,所以护国经讲的根本护国法,亦在于明道修德。然亦有缘于国外其他各国的恶趋势所波及,或其他一二国的强暴力所妄施而构成国难的。今中国的国难已严重到极点了!所以佛教青年应站向一般爱国救国民众的最前线,认清了国难发生的因缘所在,负担起护国的责任。

中国的国难,由近代列强的立国精神而来,纵使把中国也造成近代的强国,可以强立不败于近代的国家之林;但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善近代列强的立国精神,终处在左冲右突的不安稳趋势,而与现代的列强各国同陷入国际的国难中。由护国即护世的意义说来,更应讨论到国际的护国方法。这、在余从世界危机说到佛法救济的演讲中曾说:

自消极方面说:就是以不害他为过渡,这是佛法中的小乘行为。以这种绝对的不害他的精神,用在政治方面,就以自治自卫等政治的方针,对于自己的国家里所有的军备和外交等,在不害他的范围以内,以谋自卫自立。因为现代的列强,皆是以损他益己为政治的方针,所以常常因为利益上的冲突,便以刀兵相向。在这种情形之下,不有自卫自治的力量,不足以生存;不有不害他的标准,也就卷入相争相夺的漩涡里。持定这种态度以自立,等到列强相争相害,乃至于疲乏厌弃的时候,恐怕还要尊重这以不害他而自卫的国家为先进者呢!在经济上是以自生自给为原则;因为、现在各国的工商经济等,其重心完全倾向在外,所以任何一国有了变动,其余的便都受了影响。如果以自产自给为原则,于自给之外,所余的可以自备灾难时的救济,更可以帮助其他的国家,如此则虽有一国发生困难,也毫不足以影响他国,而一国的富裕,更可随力的帮助他国。然而这两种原则,不过是过渡时代的救济方法,究竟的方法,仍然是以积极的利他的‘大乘行为’为正确为澈底。不过、在这完全以害他为手段而图自利的情形之下,不得不先以不害他的方法为过渡。所谓利他的究竟行者,如大禹的治水,不是以邻为壑的,是为救济所有的被灾害的人民的。但是所有的人民不再受洪水的侵害,而大禹的个人,也就得到了尊荣幸福的生活。所以现代以灭他人的国家来充实自己的实力者,实在不明宇宙人生的缘起大法,也就是违反了因果的定律和自他的关系,以致愈求和平而和平愈不可期,愈求幸福而幸福愈不能得,所以必定要依无自性而众缘成的真理去作,必定要将所有的政治、经济,皆以全世界人类的利益为前提,而自身自国乃至于自种族的利益,也就建立在人类的全体幸福中,那么世界上得不到光明,还有谁能相信!根据上面的理论,我们处在中国国家和现今时代的佛教青年,当立即负起护‘国家的国’和‘世界的国’的护国责任!持此护国宗旨,把全中国所有的佛教青年团结起来,即刻有佛教青年护国团的成立!

护国的工作,固然在国民各于其所处的地位所操的职业上,各尽其适宜的劳力;但从军终是护国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不惟建设现代国家必须有现代军事,就专为自卫而抵抗强暴的外寇侵压,现今中国有志护国的佛教青年,亦应有从军的需要!何况我们所谓的佛教青年,原是遍在军、政、商、学、农、工各界的!除开决志专守佛教的僧伽戒律以为住持佛教的学僧、职僧、德僧以外,所有已从军当从军的佛教青年的从军意义,于此更有一论的需要。

护国的佛教青年,首先要认明国军与土匪的区别;尤其要知道执干戈以战争的,不为国军,即为土匪,其间更无第三者的中立余地。我们佛教青年必需要为国军勿为土匪!这是第一先决的条件。怎样叫做国军呢?在中央政府全国最高军事机关的统一指挥下,只知为对外而用,为护卫国家而牺牲一切,绝不存丝毫占威权图名利的念头:如稍有先用兵力据地盘然后可以为所欲为的思想,立刻便成了土匪了。不论他为所欲为的事是良是不良,他已是欲破坏国家的统一,而使某一块土地陷为匪占的形况了。国家的教育、司法,以至财政等等,纵可不统一,然未有陆海空军与外交不统一可以算为一个国家的。可怜中国的陆军虽占各国第一多位,而用国军与土匪的区别标准看起来,最少十分之七八尚在土匪半土匪间。所以、严格称得起国军的、可于中央统率下对外牺牲一切而护卫国家的,实在是很少的。所以、我们要知道中国的兵队,若牺牲一切而全力以对外,已足为抵抗强暴之用;但须肃清土匪、半土匪的思想行动,改变为纯正的国军才可!由此、已从军的佛教青年,应立刻从自身并请求全国的军队,速速抛弃二十年来土匪的思想行动,速速改变成纯正国军。至于未从军而欲从军的,尤应抱纯粹为国牺牲的宗旨,而肃清欲仗兵权以达到任何政治经济等等的观念──因为这正是二十年来内战不息的乱源──,庶不致增加新土匪,而可以成为纯正的国军。现今全国中数十万的寺僧,除决志可为学僧、职僧、德僧的和老幼病废的以外,其余壮健的僧众,既不能为纯正的住持佛教僧宝,与其混在僧伽内污损佛门,倒不如全数去为国牺牲!从军抗暴,这实在是于教于国两俱有益的。至于能为学僧、职僧、德僧之住持佛教僧宝的,那是自当专就其弘法利人的本务,以宣教拯伤等工作,致其护国的劳力。又现在中国的陆军己不必再添了,而海军又非急切所能练成,充实沿海沿江一带的炮台,并筹购飞机以编练空军,实为当务之急。希望佛教青年护国团,能够在中央整个的空军抗暴计划下,作经济人才的援助,以专为抗暴卫国效劳,这是佛教青年护国团关于军事方面的护国工作。其他各按其职位各尽其力量的护国行动,在这里也不必细说了。所有团员的约章,兹订如左:

一定名 佛教青年护国团。  二宗旨 根据佛教护国原理,团结全国佛教青年,实行护国的工作。

三组织 首由发起人七人设本部于上海,由七人每人介绍六人化生出七个七人团,再由四十九人介绍六人化生出四十九个七人团,如此转展推广以至于百千万                    东南   亿个七人团。而七人团的理式如下:上中下每处有七个七人团时,即得设立支                    西北部。  四誓约 誓约为团员入团时必须宣誓遵行之规约,条举如左:

  一、崇俭:关于衣、食、住、行,一切日常生活的消费,务较未入团前减省而不得加增。     以专用国货为主,绝对不用暴货,非不得已时亦不购用一切外货。     以蔬食、布衣、旧居、步行、为主。严禁特杀的肉食及奢侈的衣食住行浪费。     戒除烟、酒、博、戏、征逐、歌舞等一切耗财废时的无益嗜好。     每天随力贮蓄护国捐铜元一枚至大洋若干元。每月汇缴团部,以充捐助空军及举办救护队、治疗队、慰祷队、宣传队、输送队、掩埋队,与收容难民、教养灾童、建设农工、振兴生产等经费。    二、尚勤:除从军及充救护队等去前线外,其在后方者当各勤其职务,必较未入团前能增进工作而不减退。     凡从军及充救护队等前线工作者,必较其他非佛教青年的同事,加倍勤力。     戒除各种无益游荡嬉戏及懒惰放逸之恶习。     振作身心以从事各种林、矿、农、工、商、学等生产建设之事业。

   除各勤其本职外,并努力参加各种护国及弘教利群之佛事。    三、立诚:团员入团时,应宣誓从入团之日起,誓必心口一致,言行一致,以立团员国民间之诚信。     团员必开诚布公,遵行誓约,互相规劝以促进精神上之团结。     团员间彼此不得讥毁挑唆,及为争夺权利而至生分裂。     平日言行应以言必信、行必果为轨范。     戒除违反护国、弘教、利群与其他一切无益无义之文字言说。    四、为公:凡百所为,务必皆以护国及弘教利群为前提。     不得为私利而破坏公益,遇必要时须能牺牲私利而奉行公益,以养成急公好义之风。     如向来所操职业,有关助暴而违反护国宗旨者,应立即弃而改操其他有利护国之职业。

   如向来所藉以营生之职务,系违背佛理、损害人生者,应设法改良,以求有益为法为众。     戒除分利社会之因素,而勉为社会生利份子,促进国民以至世界人类之繁荣幸福。    五附则 本约章于本部成立时即宣布发生效力,俟有支部成立四十九处以上时,得再开代表大会提议修改。(见海刊十四卷五期)

    (附注)本文略有删节,以免繁重。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隋三藏三藏达摩笈多译)·佚名
  十门辩惑论卷中·复礼
  育王月江和尚语录叙·月江正印
  六门陀罗尼经论广释·佚名
  大乘宗地引论(注一)·太虚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三卷·佚名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卷二百四十·佚名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宗喀巴
  卷之二十九·别庵性统
  佛说虚空藏菩萨陀罗尼·佚名
  卷之六下·佚名
  致欧阳竟无居士书·太虚
  白云宝严开堂疏·寒松智操
  咬空·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赵龙图·唐圭璋

      念奴娇   吾今老矣。好归来、了取青山活计。甲子一周馀半纪,谙尽人间物理。婚嫁随缘,田舍粗给,知足生惭愧。心田安逸,自然绰有馀地。   还是初度来临,葛巾野服,不减貂蝉贵。门外风波烟浪恶,我已收心无累。弟劝兄酬,儿

  • 能改斋词话卷二·吴曾

    茶词豫章先生少时尝为茶词,寄满庭芳云:“北苑龙团,江南鹰爪,万里名动京关。碾深罗细,琼蕋冷生烟。一种风流气味,如甘露、不染尘烦。纤纤捧,冰瓷弄影,金缕鹧鸪斑。 相如方病酒,银瓶蟹眼,惊鹭涛翻。为扶起尊前,醉玉颓山。

  • 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范晔

    樊宏 子儵 族曾孙准 阴识 弟兴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世祖之舅。其先周仲山甫,封于樊,因而氏焉,为乡里着姓。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

  • 列传第六十九 綦俊 山伟 刘仁之 宇文忠之·魏收

    綦俊,字扌剽显,河南洛阳人也。其先代人。祖辰,并州刺史。俊,庄帝时仕累迁为沧州刺史,甚为吏人畏悦。寻除太仆卿。及尔朱世隆等诛,齐献武王赴洛,止于邙山。上召文武百司,下及士庶,令之曰:“尔朱暴虐,矫弄天常,孤起义信都,罪人斯翦。

  • 第二章 我的童年 四 毓庆宫读书·溥仪

    我六岁那年,隆裕太后为我选好了教书的师傅,钦天监为我选好了开学的吉日良辰。宣统三年旧历七月十八日辰刻,我开始读书了。读书的书房先是在中南海瀛合补桐书屋,后来移到紫禁城斋宫右侧的毓庆宫——这是光绪小

  • 邹元标传·张廷玉

    邹元标,字尔瞻,江西吉水人。九岁通晓“五经”。泰和人胡直,是嘉靖时的进士,官做到福建按察使,师从于欧阳德、罗洪先,得到王守仁学说的真传。邹元标年轻时跟胡直交游,就有志于学术探讨。万历五年(1577)中进士,在刑部学习政事。

  • 嵗时广记卷四·陈元靓

    宋 陈元靓 撰冬礼记乡饮酒曰北方曰冬冬之为言中也中者藏也管子曰冬者隂气毕下故万物成尸子曰冬为信淮南子曰冬为权权者所以权万物也权正而不失万物乃藏前汉律厯志曰大隂者北方北伏也阳气伏于下于时为冬冬终也物终藏

  • 卷之六十二  前聞記(明)祝允明 撰·邓士龙

    (前聞記,一卷,明祝允明撰。祝允明事迹見本書卷三一第四九二頁注釋。本卷後附明梁億所著尊聞錄。) 高皇帝敬天 正經傳 平吳仁言 制度 公宴節錢 給有司官錢 驛兒屬對 龍須 歐陽都尉 勤政 示儉 持志 天王堂土地

  • 卷一百七·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七宋 宋敏求 编政事备御閲武诏置十二军诏修缘边障塞诏寛缮治器械功程诏骊山讲武赏慰将士诏镇兵以四年为限诏诫励诸军州牧将诏遣使选择边兵诏遣荣王琬往陇右巡检处置勅禁诸道将士逃入诸

  • 钦定南巡盛典卷十八·高晋

    天章【庚子 江南 山东 直隶】诗回跸至苏州即事有咏舟舣鞍凭路不賖【回跸至苏即舣舟由葑门按辔入城路较近便】扶携瞻弗禁諠哗廿朝曰别本非别四海为家即是家信宿驻銮憩扈从片时摛藻咏清嘉岂无余意因民恋政务程期肯或

  • 卷二·惠栋

    钦定四库全书九经古义卷二      长洲惠栋撰周易古义困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说文引作薛虞作防杌案文当作杌郑康成注周礼云古文臬【古文闑亦作见仪礼注】假借字尚书曰邦之杌陧孔氏传云杌陧不安言危也【说

  • 卷七·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七圜丘祀天后汉书世祖本纪建武二年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德色尚赤祭祀志建武二年正月初制郊兆于雒阳城南七里依鄗采元始中故事爲圎坛八陛中又爲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向西上其

  • 原道中·章太炎

    老聃不尚贤,墨家以尚贤为极,何其言之反也?循名异,审分同矣。老之言贤者,谓名誉谈说才气也。墨之言贤者,谓材力技能功伐也。不尚名誉,故无朋党。不尊谈说,故无游士。不贵才气,故无骤官。然则材力技能功伐举矣。墨者曰:以德就列,以

  • 卷二·佚名

    △不空见本事品之馀复次不空见。彼精进王。以慈爱怜愍多好行檀。常为大会无碍施主。天下所有沙门婆罗门贫穷疾玻诸乞求者随须给与无有休厌。复次不空见。彼精进王。凡所统领八万四千城邑聚落。皆是净业胜因所感七宝合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一(之一)·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稽首我大师 十方调御尊佛顶首楞严 大觉如来藏圆明诸圣众 上首龙尊王常辟大慈门 救摄众生者愿垂加护我 显说妙难思普共诸含灵 速证真如海将释此经。十门分别。一教起因缘。二藏乘分摄。三教义分齐

  • 卷第三十二·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三十二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十 佛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等法界无量回向。 第十等法界无量回向。於中

  • 卷第十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十二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松江明发禅院语录 佛诞上堂僧问污染即不得修证则不无既污染不得何用修证师云逢人不得错举进云恁么则还他肌骨好不涂红粉也风流师云逢人不得错举乃

  • 卷第十三(声闻无学僧第一僧部第二)·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十三(声闻无学僧第一僧部第二)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迦叶身黄金色妇亦同姿出家得道一 ·迦叶从贫母乞食二 ·迦叶结集三藏黜斥阿难使尽余漏三 ·迦叶结法藏竟入鸡足山待弥